逆变器电能转换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9139588发布日期:2019-11-15 22:04阅读:503来源:国知局
逆变器电能转换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逆变器技术领域,具体为逆变器电能转换装置。



背景技术:

逆变器电能转换装置是把直流电能(电池、蓄电瓶)转变成交流电(一般为220v、50hz正弦波)的设备,它由逆变桥、控制逻辑和滤波电路组成,广泛适用于空调、家庭影院、电动砂轮、电动工具、缝纫机、dvd、vcd、电脑、电视、洗衣机、抽油烟机、冰箱、录像机、按摩器、风扇、照明等,在国外因汽车的普及率较高外出工作或外出旅游即可用逆变器连接蓄电池带动电器及各种工具工作,通过点烟器输出的车载逆变是20w、40w、80w、120w到150w功率规格,再大一些功率逆变电源要通过连接线接到电瓶上,把家用电器连接到电源转换器的输出端就能在汽车内使用各种电器,可使用的电器有:手机、笔记本电脑、数码摄像机、照像机、照明灯、电动剃须刀、cd机、游戏机、掌上电脑、电动工具、车载冰箱及各种旅游、野营、医疗急救电器等,目前现有的逆变器电能转换装置,散热效果差,当逆变器电能转换装置出现温度过高时,无法及时的进行散热,容易导致逆变器电能转换装置内部元件出现损坏,不方便人们使用,降低了逆变器电能转换装置的实用性。



技术实现要素:

(一)解决的技术问题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了逆变器电能转换装置,具备散热效果好的优点,解决了现有的逆变器电能转换装置散热效果差的问题。

(二)技术方案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逆变器电能转换装置,包括逆变器主体,所述逆变器主体内腔两侧的顶部均设置有吸热装置,所述逆变器主体的顶部固定连接有壳体,所述壳体内腔底部的中心处设置有散热装置,所述逆变器主体顶部的两侧均开设有出风口,所述出风口的内腔固定连接有透气网。

优选的,所述吸热装置包括固定块,所述固定块的内侧固定连接有吸热板,所述吸热板的内侧固定连接有散热板。

优选的,所述散热装置包括安装板,所述安装板的顶部固定连接有电机,所述电机的输出端固定连接有转轴,所述转轴的表面套接有主动轮。

优选的,所述主动轮表面的顶部和底部均通过皮带传动连接有从动轮,所述从动轮的轴心处套接有固定轴,所述固定轴的底部套接有轴承座,所述轴承座的底部与壳体内腔底部的两侧固定连接,所述固定轴的顶部和转轴的顶部均固定连接有风叶。

优选的,所述逆变器主体两侧的顶部均开设有通风口,所述通风口的内腔固定连接有防尘网。

(三)有益效果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提供了逆变器电能转换装置,具备以下有益效果:

1、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逆变器主体、吸热装置、壳体、散热装置、出风口、透气网、从动轮、固定轴、轴承座、风叶、通风口和防尘网的相互配合,达到了散热效果好的优点,解决了现有的逆变器电能转换装置散热效果差的问题,当逆变器电能转换装置出现温度过高时,可以及时的进行散热,不会导致逆变器电能转换装置内部元件出现损坏,方便了人们使用,提高了逆变器电能转换装置的实用性。

2、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轴承座,对固定轴在工作使用时起到了转动稳定的作用,解决了固定轴在工作使用时出现晃动的问题,通过设置安装板,对电机在工作使用时起到了防抖动的作用,解决了电机在工作使用时容易出现抖动的问题,通过设置固定块,对吸热板在工作使用时起到了固定稳定的作用,解决了吸热板在工作使用时出现脱落的问题。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壳体结构剖面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风叶结构俯视图。

图中:1逆变器主体、2吸热装置、21固定块、22吸热板、23散热板、3壳体、4散热装置、41安装板、42电机、43转轴、44主动轮、5出风口、6透气网、7从动轮、8固定轴、9轴承座、10风叶、11通风口、12防尘网。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领域技术人员更好地理解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详细描述,本部分的描述仅是示范性和解释性,不应对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有任何的限制作用。

应注意到:相似的标号和字母在下面的附图中表示类似项,因此,一旦某一项在一个附图中被定义,则在随后的附图中不需要对其进行进一步定义和解释。

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中心”、“上”、“下”、“左”、“右”、“竖直”、“水平”、“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或者是该实用新型产品使用时惯常摆放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第三”等仅用于区分描述,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此外,术语“水平”、“竖直”、“悬垂”等术语并不表示要求部件绝对水平或悬垂,而是可以稍微倾斜。如“水平”仅仅是指其方向相对“竖直”而言更加水平,并不是表示该结构一定要完全水平,而是可以稍微倾斜。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还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设置”、“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请参阅图1-3,逆变器电能转换装置,包括逆变器主体1,逆变器主体1两侧的顶部均开设有通风口11,通风口11的内腔固定连接有防尘网12,逆变器主体1内腔两侧的顶部均设置有吸热装置2,吸热装置2包括固定块21,通过设置固定块21,对吸热板22在工作使用时起到了固定稳定的作用,解决了吸热板22在工作使用时出现脱落的问题,固定块21的内侧固定连接有吸热板22,吸热板22的内侧固定连接有散热板23,逆变器主体1的顶部固定连接有壳体3,壳体3内腔底部的中心处设置有散热装置4,散热装置4包括安装板41,通过设置安装板41,对电机42在工作使用时起到了防抖动的作用,解决了电机42在工作使用时容易出现抖动的问题,安装板41的顶部固定连接有电机42,电机42的输出端固定连接有转轴43,转轴43的表面套接有主动轮44,主动轮44表面的顶部和底部均通过皮带传动连接有从动轮7,从动轮7的轴心处套接有固定轴8,固定轴8的底部套接有轴承座9,通过设置轴承座9,对固定轴8在工作使用时起到了转动稳定的作用,解决了固定轴8在工作使用时出现晃动的问题,轴承座9的底部与壳体3内腔底部的两侧固定连接,固定轴8的顶部和转轴43的顶部均固定连接有风叶10,逆变器主体1顶部的两侧均开设有出风口5,出风口5的内腔固定连接有透气网6,通过设置逆变器主体1、吸热装置2、壳体3、散热装置4、出风口5、透气网6、从动轮7、固定轴8、轴承座9、风叶10、通风口11和防尘网12的相互配合,达到了散热效果好的优点,解决了现有的逆变器电能转换装置散热效果差的问题,当逆变器电能转换装置出现温度过高时,可以及时的进行散热,不会导致逆变器电能转换装置内部元件出现损坏,方便了人们使用,提高了逆变器电能转换装置的实用性。

使用时,人们首先通过外置控制器打开电机42,当逆变器主体1在使用内部产生热量时,吸热板22开始对热量进行吸收,吸热板22将热量导入散热板23中,电机42开始工作,电机42带动转轴43开始转动,转轴43带动主动轮44开始转动,主动轮44通过皮带带动从动轮7开始转动,从动轮7通过轴承座9带动固定轴8开始转动,同步固定轴8和转轴43带动风叶10开始转动,风叶10转动产生气流并通过出风口5将逆变器主体1内部的热量和散热板23上的热量同时排出,从而达到了散热效果好的优点。

本申请文件中使用到的标准零件均可以从市场上购买,本申请文件中所有的部件,根据说明书和附图的记载均可以进行订制,各个零件的具体连接方式均采用现有技术中成熟的螺栓、铆钉、焊接等常规手段,机械、零件和设备均采用现有技术中常规的型号,该文中出现的电器元件均与外界的主控制器及220v市电电连接,并且主控制器可为电机等起到控制的常规已知设备。

综上所述,该逆变器电能转换装置,通过逆变器主体1、吸热装置2、壳体3、散热装置4、出风口5、透气网6、从动轮7、固定轴8、轴承座9、风叶10、通风口11和防尘网12的相互配合,解决了现有的逆变器电能转换装置散热效果差的问题。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文中,术语“包括”、“包含”或者其任何其他变体意在涵盖非排他性的包含,从而使得包括一系列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不仅包括那些要素,而且还包括没有明确列出的其他要素,或者是还包括为这种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所固有的要素。

本文中应用了具体个例对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及实施方式进行了阐述,以上实例的说明只是用于帮助理解本实用新型的方法及其核心思想。以上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由于文字表达的有限性,而客观上存在无限的具体结构,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润饰或变化,也可以将上述技术特征以适当的方式进行组合;这些改进润饰、变化或组合,或未经改进将实用新型的构思和技术方案直接应用于其它场合的,均应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