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具有功率分配功能的电源舱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9205874发布日期:2019-11-25 23:09阅读:170来源:国知局
一种具有功率分配功能的电源舱的制作方法

本申请涉及电力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具有功率分配功能的电源舱。



背景技术:

目前,在电池储能等领域,由于所需能量较大,通常多采取将电池先并联后串联,进一步再并联(即进行簇与簇的并联)的方式进行能量提升。而实现簇与簇并联的方式为将各簇所在高压箱的输出连接到汇流箱体进行并联,进而将汇流箱体的输出连接到负载,以满足负载对能量的需求。然而,采用上述方式需要使用大量的电器元件以及需要占用大量的空间,导致空间浪费以及成本增加。

有鉴于此,如何在满足能量输出需求的同时,减少空间占用以及电器元件使用,降低成本是本领域技术人员亟待解决的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本申请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具有功率分配功能的电源舱,能够在满足能量输出需求的同时,减少空间占用以及电器元件使用,降低成本。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申请提供了一种具有功率分配功能的电源舱,包括:

多组电池连接插头、正极控制电路、负极控制电路以及汇流控制电路;

各所述电池连接插头的正极插头分别与对应的所述正极控制电路的输入端相连,各所述正极控制电路的输出端均与所述汇流控制电路的输入端相连,各所述电池连接插头的负极插头均与所述负极控制电路的输入端相连,所述负极控制电路的输出端与所述汇流控制电路相连。

可选的,所述正极控制电路包括:第一直流熔断器、电压传感器、电流传感器、第一直流接触器、直流继电器以及电阻;所述第一直流熔断器、所述电压传感器、所述电流传感器以及所述第一直流接触器串联,所述直流继电器与所述电阻串联后与所述第一直流接触器并联。

可选的,所述负极控制电路包括:

第二直流接触器;所述第二直流接触器的一端与各所述负极插头相连,所述第二直流接触器的另一端与所述汇流控制电路相连。

可选的,所述汇流控制电路包括:

第二直流熔断器、断路器、第一输出端子以及第二输出端子;所述第二直流熔断器的一端与各所述正极控制电路的输出端相连,所述第二直流熔断器的另一端与所述断路器的第一输入端相连,所述断路器的第二输入端与所述负极控制电路的输出端相连,所述第一输出端子与所述断路器的第一输出端相连,所述第二输出端子与所述断路器的第二输出端相连。

可选的,还包括:

直流开关电源;所述直流开关电源的输入端与所述断路器的输出端相连。

可选的,所述直流开关电源包括:

第一直流开关电源、第二直流开关电源;其中,所述第一直流开关电源的输入端与所述断路器的输出端相连,所述第一直流开关电源的输出端与所述第二直流开关电源的输入端相连。

可选的,所述第一直流开关电源为输出电压为24v的直流开关电源,所述第二直流开关电源为输出电压为15v的直流开关电源。

可选的,还包括:

指示灯,所述指示灯与所述直流开关电源相连。

可选的,所述电池连接插头的组数具体为四组。

本申请所提供的具有功率分配功能的电源舱,包括多组电池连接插头、正极控制电路、负极控制电路以及汇流控制电路;各所述电池连接插头的正极插头分别与对应的所述正极控制电路的输入端相连,各所述正极控制电路的输出端均与所述汇流控制电路的输入端相连,各所述电池连接插头的负极插头均与所述负极控制电路的输入端相连,所述负极控制电路的输出端与所述汇流控制电路相连。

可见,本申请所提供的具有功率分配功能的电源舱,在利用各电池连接插头与电池连接基础上,通过单独控制某一正极控制电路的通断便能够实现单簇控制,通过控制汇流控制电路的通断便可以进行汇流控制,实现簇与簇的汇流功能,从而较好的满足能量输出需求。较之传统的能量提升方式,本申请所提供的具有功率分配功能的电源舱集单簇控制功能与多簇汇流功能于一体,利用本申请所提供的具有功率分配功能的电源舱便可实现能量提升,而无需多台高压箱以及汇流箱配合使用,从而极大的减少了电器元件使用以及空间占用,有效降低了成本。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申请实施例所提供的一种具有功率分配功能的电源舱的示意图;

图2为本申请实施例所提供的另一种具有功率分配功能的电源舱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本申请的核心是提供一种具有功率分配功能的电源舱,能够在满足能量输出需求的同时,减少空间占用以及电器元件使用,降低成本。

为使本申请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申请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申请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申请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申请保护的范围。

请参考图1,图1为本申请实施例所提供的一种具有功率分配功能的电源舱的示意图;结合图1,该具有功率分配功能的电源舱包括:多组电池连接插头10、正极控制电路20、负极控制电路30以及汇流控制电路40;各电池连接插头10的正极插头分别与对应的正极控制电路20的输入端相连,各正极控制电路20的输出端均与汇流控制电路40的输入端相连,各电池连接插头10的负极插头均与负极控制电路30的输入端相连,负极控制电路30的输出端与汇流控制电路40相连。

具体的,各组电池连接插头10均分别包含正极插头与负极插头,其中,各正极插头通过导线与对应的正极控制电路20的输入端相连,负极插头通过导线与负极控制电路30的输入端相连。其中,为便于区分,正极插头与负极插头可分别设置为不同颜色,如正极插头设置为黑色、负极插头设置为红色。另外,对于电池连接插头10的组数,本申请不做具体限定,可以根据实际应用需要进行差异性设置,例如,可以为2组,3组等。

在一种具体的实施方式中,上述电池连接插头10的组数为四组,从而可以同时连接四组电池,进而对此四组电池进行单簇控制或汇流控制,得到所需功率。

正极控制电路20与电池连接插头10一一对应,即正极控制电路20的数量与电池连接插头10的组数一致,且各正极控制电路20的输入端分别对应连接于各组电池连接插头10的正极插头,各正极控制电路20的输出端均连接于汇流控制电路40的输入端。

其中,在一种具体的实施方式中,上述正极控制电路20可以包括:第一直流熔断器fu1、电压传感器tv、电流传感器ta、第一直流接触器km1、直流继电器k以及电阻r;第一直流熔断器fu1、电压传感器tv、电流传感器ta以及第一直流接触器km1串联,直流继电器k与电阻r串联后与第一直流接触器km1并联。

具体的,参考图2所示,本实施例中,正极控制电路20设置有第一直流熔断器fu1、电压传感器tv、电流传感器ta、第一直流接触器km1、直流继电器k以及电阻r。其中,第一直流熔断器fu1、电压传感器tv、电流传感器ta以及第一直流接触器km1串联,且直流继电器k与电阻r串联后并联于第一直流接触器km1两端。利用电压传感器tv、电流传感器ta可进行电压、电流以及绝缘检测,利用第一直流接触器km1即可实现电路通断的控制。而对于第一直流熔断器fu1、电压传感器tv、电流传感器ta以及第一直流接触器km1串联的先后顺序,本申请不做限定,根据实际需要进行相适应的设置即可,例如,沿正极插头(如图2中j1所示)至汇流控制电路40方向,可依次设置为第一直流熔断器fu1、电压传感器tv、电流传感器ta以及第一直流接触器km1。对于直流继电器k与电阻r串联的先后顺序,本申请同样不做限定,例如,沿正极插头至汇流控制电路40方向,可依次设置为直流继电器k、电阻r。

负极控制电路30可仅设置一路,各负极插头并联后与负极控制电路30的输入端相连,负极控制电路30的输出端与汇流控制电路40相连。

其中,参考图2所示,在一种具体的实施方式中,上述负极控制电路30包括:第二直流接触器km2;第二直流接触器km2的一端与各负极插头(如图2中j2所示)相连,第二直流接触器km2的另一端与汇流控制电路40相连。

汇流控制电路40与各正极控制电路20以及负极控制电路30相连,当控制控制汇流控制电路40导通时即可实现汇流功能,并输出所需功率。

在一种具体的实施方式中,上述汇流控制电路40包括第二直流熔断器fu2、断路器qf、第一输出端子pcs+以及第二输出端子pcs-;第二直流熔断器fu2的一端与各正极控制电路20的输出端相连,第二直流熔断器fu2的另一端与断路器qf的第一输入端相连,断路器qf的第二输入端与负极控制电路30的输出端相连,第一输出端子pcs+与断路器qf的第一输出端相连,第二输出端子pcs-与断路器qf的第二输出端相连。

具体的,参考图2所示,第二直流熔断器fu2的一端与各正极控制电路20的输出端相连,第二直流熔断器fu2的另一端与断路器qf的第一输入端(正极输入端)相连,断路器qf的第二输入端(负极输入端)与负极控制电路30相连。另外,断路器的第一输出端与第二输出端对应连接于第一输出端子pcs+与第二输出端子pcs-,从而将各输出端子与负载相连,经过汇流,即可向负载提供所需功率。

进一步,在一种具体的实施方式中,该具有功率分配功能的电源舱还可以包括直流开关电源;直流开关电源的输入端与断路器的输出端相连。

具体的,本实施例中具有功率分配功能的电源舱还设置有直流开关电源,且直流开关电源的输入端与汇流控制电路40的断路器的输出端相连,从而在直流开关电源进行电源转化后,可以输出满足低功率设备需要的直流电压。

可选的,上述直流开关电源包括:第一直流开关电源dy1、第二直流开关电源dy2;其中,第一直流开关电源dy1的输入端分别与断路器qf的输出端相连,第一直流开关电源dy1的输出端与第二直流开关电源dy2的输入端相连。

具体的,参考图2所示,本实施例中,直流开关电源具体设置有两个,即第一直流开关电源dy1与第二直流开关电源dy2,且第一直流开关电源dy1的输入端与汇流控制电路40中断路器qf的输出端相连,第一直流开关电源dy1的输出端与第二直流开关电源dy2的输入端相连,从而,在第一直流开关电源dy1进行电压转化的基础上,利用第二直流开关电源进一步进行电压转化,以最终输出满足设备需要的直流电压。

其中,在一种具体的实施方式中,第一直流开关电源dy1为输出电压为24v的直流开关电源,第二直流开关电源dy2为输出电压为15v的直流开关电源。

具体的,本实施例中,第一直流开关电源dy1具体设置为输出电压为24v的直流开关电源,从而利用第一开关电源dy1可将汇流控制电路40输出的直流电压转化为24v并输出。第二直流开关电源dy2具体设置为输出电压为15v的直流开关电源,以利用此第二直流开关电源dy2将第一直流开关电源dy1输出的24v直流电压转化为15v并输出。

进一步,在一种具体的实施方式中,该具有功率分配功能的电源舱还包括:指示灯,指示灯与直流开关电源相连。

具体的,为便于获知具有功率分配功能的电源舱的运行状态,本实施例中,具有功率分配功能的电源舱还设置有指示灯,且该指示灯与直流开关电源相连,具体可与第一直流开关电源dy1的输出端相连,以利用此第一直流开关电源dy1为指示灯供电,进而通过指示灯指示具有功率分配功能的电源舱的运行状态。

综上所述,本申请所提供的具有功率分配功能的电源舱,在利用各电池连接插头与电池连接基础上,通过单独控制某一正极控制电路的通断便能够实现单簇控制,通过控制汇流控制电路的通断便可以进行汇流控制,实现簇与簇的汇流功能,从而较好的满足能量输出需求。较之传统的能量提升方式,本申请所提供的具有功率分配功能的电源舱集单簇控制功能与多簇汇流功能于一体,利用本申请所提供的具有功率分配功能的电源舱便可实现能量提升,而无需多台高压箱以及汇流箱配合使用,从而极大的减少了电器元件使用以及空间占用,有效降低了成本。

因为情况复杂,无法一一列举进行阐述,本领域技术人员应能意识到,在本申请提供的实施例的基本原理下结合实际情况可以存在多个例子,在不付出足够的创造性劳动下,应均在本申请的范围内。

说明书中各个实施例采用递进的方式描述,每个实施例重点说明的都是与其他实施例的不同之处,各个实施例之间相同相似部分互相参见即可。

以上对本申请所提供的具有功率分配功能的电源舱进行了详细介绍。本文中应用了具体个例对本申请的原理及实施方式进行了阐述,以上实施例的说明只是用于帮助理解本申请的方法及其核心思想。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申请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对本申请进行若干改进和修饰,这些改进和修饰也落入本申请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

还需要说明的是,在本说明书中,诸如第一和第二等之类的关系术语仅仅用来将一个实体或者操作与另一个实体或操作区分开来,而不一定要求或者暗示这些实体或操作之间存在任何这种实际的关系或者顺序。而且,术语“包括”、“包含”或者其任何其它变体意在涵盖非排他性的包含,从而使得包括一系列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不仅包括那些要素,而且还包括没有明确列出的其它要素,或者是还包括为这种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所固有的要素。在没有更多限制的情况下,由语句“包括一个……”限定的要素,并不排除在包括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中还存在另外的相同要素。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