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太阳能接线盒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9562618发布日期:2019-12-31 16:16阅读:221来源:国知局
一种太阳能接线盒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光伏接线盒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太阳能接线盒。



背景技术:

太阳能接线盒是介于太阳能电池组件构成的太阳能电池方阵和太阳能充电控制装置之间的连接装置,其主要作用是连接和保护太阳能光伏组件,将太阳能电池产生的电力与外部线路连接,传导光伏组件所产生的电流。

传统太阳能接线盒通常用密封圈实现与太阳能电池板之间的密封,安装困难且对安装技术要求较高,安装不过关有可能会导致密封性能不够导致进水,影响接线盒的正常运行。

因此,如何对现有的太阳能接线盒进行改进升级,使其克服上述问题是本领域技术人员亟待解决的一个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安装方便,密封性好的太阳能接线盒。

为达到以上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太阳能接线盒,包括接线盒主体,所述接线盒主体上方设置有空腔,所述空腔底部设置有固定柱,所述接线盒主体底部设置有加强块和线缆,所述线缆穿过所述加强块伸至所述接线盒主体内,所述接线盒主体背部还设置有背板粘合块和密封胶槽,所述背板粘合块高于所述接线盒主体背部,所述密封胶槽设置于所述空腔和所述背板粘合块外侧。

作为改进,所述加强块两侧设置有与所述密封胶槽连接的防溢胶槽,所述加强块和所述加强块上方设置有连通至所述线缆的多个打胶孔,所述打胶孔用于打胶粘合固定所述线缆。

作为改进,所述密封胶槽外侧的所述接线盒主体表面为防滑粗面。

具体的,所述固定柱上设置有汇流条焊接条,所述汇流条焊接条穿过所述固定柱,并弯折固定于所述固定柱上。

作为改进,所述密封胶槽内侧设置有多个定位块。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在于:该太阳能接线盒将传统接线盒上的密封圈改为密封胶槽,通过往密封胶槽里面填充密封胶然后进行安装,实现更高的密封性,密封胶槽外侧的接线盒表面为防滑粗面,减少了安装难度,该接线盒通过被背部的背板粘合块进行粘贴连接,安装更容易,线缆与接线盒之间也设置有加强块,并设置有打胶孔,通过往打胶孔里打胶,使线缆固定更加牢固,并且有加强块的保护,不容易发生断裂。

附图说明

图1是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优选实施例的背部结构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描述用于揭露本实用新型以使本领域技术人员能够实现本实用新型。以下描述中的优选实施例只作为举例,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想到其他显而易见的变型。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对于方位词,如有术语“中心”,“横向”、“纵向”、“长度”、“宽度”、“厚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顺时针”、“逆时针”等指示方位和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叙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方位构造和操作,不能理解为限制本实用新型的具体保护范围。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说明:

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的一个优选实施例包括接线盒主体1,接线盒主体1上方设置有空腔11,空腔11底部设置有固定柱111,固定柱111上设置有汇流条焊接条112,汇流条焊接条112穿过固定柱111,并弯折固定于固定柱111上,然后进行焊接固定,接触和焊接接线盒时,要做好静电防护措施,焊接时间不宜过长,否则会损坏二极管,接线盒主体1底部设置有加强块12和线缆13,线缆13穿过加强块12伸至接线盒主体1内,加强块12能够增加线缆13与接线盒连接的强度,减少线缆13断裂的可能,接线盒主体1背部还设置有背板粘合块14和密封胶槽15,背板粘合块14高于接线盒主体1背部,接线盒粘接操作过程中保持光伏组件在水平位置,增加粘连强度,防止脱落,密封胶槽15设置于空腔11和背板粘合块14外侧,密封胶槽15内涂上特定规格和型号的硅胶,硅胶层厚度0.6mm为宜,以四周有适量胶渗出为准,打胶后能够将接线盒内部结构全都密封,密封胶未完全固化前不得移动光伏组件和接线盒。

加强块12两侧设置有与密封胶槽15连接的防溢胶槽121,防止密封胶槽15内的硅胶过多溢出,加强块12和加强块12上方设置有连通至线缆13的多个打胶孔122,打胶孔122用于打胶粘合固定线缆13,增加加强块12固定线缆13的强度,防止线缆13被拉断。

密封胶槽15外侧的接线盒主体1表面为防滑粗面16,用于增加摩擦力,减少硅胶固化过程中接线盒主体1可能发生的滑动。

密封胶槽15内侧设置有多个定位块17,方便定位安装。

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基本原理、主要特征和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本行业的技术人员应该了解,本实用新型不受上述实施例的限制,上述实施例和说明书中描述的只是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本实用新型还会有各种变化和改进,这些变化和改进都落入要求保护的本实用新型的范围内。本实用新型要求的保护范围由所附的权利要求书及其等同物界定。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