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新型外双转子异步起动永磁同步电机转子铁芯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0984005发布日期:2020-06-05 20:21阅读:318来源:国知局
一种新型外双转子异步起动永磁同步电机转子铁芯结构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异步起动永磁同步电机技术领域,尤其是一种新型外双转子异步起动永磁同步电机转子铁芯结构。



背景技术:

驱动系统作为各个行业的基础,对经济的发展起到了不可替代的作用。完整的驱动系统中,包括多个不同领域相关的产品和技术,是众多领域或者行业的集合体,因此,通过驱动系统的发展,可以间接或者直接地带动电子、机械等行业的发展,并能够促进国家的国防经济建设和提高人们生活水平。驱动系统中主要组成部分电机,作为核心部件,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驱动系统的发展离不开电机的发展,因此近年来成为国内外双各个国家政府、研究机构关注的热点之一。同时,兼并目前节能环保问题,永磁电机的发展较为迅速。首先,根据美国有关数据报告,2018年9月日本丰田普锐斯在美国市场上高达约为2200辆;特斯拉model3从2018年1月至9月,累计销售达到约为7.8万辆;我国在电动汽车生产销售方面为,2018年8月纯电动汽车累计销量40723辆,同比实现正增长28.3%。因此,为了巩固我国电机行业的发展,缩小与发达国家电机产品性能之间的差距,有必要针对永磁同步电机做进一步的研究。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设计一种新型的外双转子异步起动永磁同步电机转子铁芯结构,使得380v-8p-18kw-1000rpm该电机具备良好的运行性能,并能够降低电机噪声和振动,同时提高电机的工作性能。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新型外双转子异步起动永磁同步电机转子铁芯结构,包括由若干转子冲片叠合而成的转子冲片组和压接在转子冲片组首尾两端的转子端板,所述的转子冲片的环形面上环形阵列布置若干转子槽型组,每个所述的转子槽型组由多个相互平行的转子槽组成,所述的转子槽呈u型布置,转子槽内嵌置多片转子磁钢片,转子冲片的内侧环面上开设安装鼠笼的阻尼条安装孔,所述的鼠笼阻尼条安装孔由相连通的两个圆形孔组成,圆形孔的一端开设插口,转子冲片的外侧环面上均布至少两个转子铁芯结构装配槽口,转子冲片的环形面上均布至少两个转子铁芯固定装置拉杆螺孔,所述的转子端板中心开设轴承安装孔,转子端板与转子冲片组相压接的一端外环面上设有凸起的压接部,内环面与鼠笼之间设有间隙。

进一步地,所述的转子槽型组环形阵列布置8组。

进一步地,所述的转子槽型组包括两条平行的转子槽,第二转子槽由第一转子槽偏移得到。

进一步地,所述的转子槽的两内侧槽壁设置向外的扩展部,形成容纳转子磁钢片的容置腔。

进一步地,每条转子槽上布置4个所述的容置腔,每个容置腔内嵌置1片转子磁钢片。

进一步地,所述的转子槽的两侧形成夹角,所述夹角为90°。

进一步地,所述的转子铁芯结构装配槽口设置为4个。

进一步地,所述的转子铁芯固定装置拉杆螺孔置于相邻两转子槽型组之间,数量设置为8个。

进一步地,所述的转子冲片组由10片转子冲片叠合而成,第二片转子冲片是将第一片转子冲片绕转子冲片组的中心轴顺时针旋转40°而成,第三片转子冲片是将第一片转子冲片绕转子冲片组的中心轴顺时针旋转80°而成,第四片转子冲片是将第一片转子冲片绕转子冲片组的中心轴顺时针旋转120°而成,第五片转子冲片是将第一片转子冲片绕转子冲片组的中心轴顺时针旋转160°而成,第六片转子冲片是将第一片转子冲片绕转子冲片组的中心轴顺时针旋转200°而成,第七片转子冲片是将第一片转子冲片绕转子冲片组的中心轴顺时针旋转240°而成,第八片转子冲片是将第一片转子冲片绕转子冲片组的中心轴顺时针旋转280°而成,第九片转子冲片是将第一片转子冲片绕转子冲片组的中心轴顺时针旋转320°而成,第十片转子冲片是将第一片转子冲片绕转子冲片组的中心轴顺时针旋转360°而成。

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新型外双转子异步起动永磁同步电机转子铁芯结构,其有益效果是:

1、与传统的永磁同步电机相比,省略变频起动环节,保证了整体驱动系统的工作效率;

2、在保证一定的性能标准的情况下,具有较高的输出功率、最大转矩倍数和稳定性水平;

3、转子部分位于电机外双部,且带有鼠笼条,实现电机的起动和同步旋转功能;

4、由于采用的高性能的稀土永磁材料—较高的剩磁密度、矫顽力和高磁能积,可以容许所研制的电机具有较大的气隙长度和功率密度,因而在永磁体安放和磁路结构设计上有很大灵活性和易变性。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侧面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3是转子槽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阻尼条安装孔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转子冲片、2.转子槽、21.容置腔、3.转子铁芯结构装配槽口、4.转子铁芯固定装置拉杆螺孔、5.阻尼条安装孔、51.圆形孔、52.插口、6.转子磁钢片、7.转子端板、71.压接部、8.轴承安装孔、9.鼠笼。

具体实施方式

现在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这些附图均为简化的示意图,仅以示意方式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基本结构,因此其仅显示与本实用新型有关的构成。

如图1、2所示的一种新型外双转子异步起动永磁同步电机转子铁芯结构,包括由若干转子冲片1叠合而成的转子冲片组和压接在转子冲片组首尾两端的转子端板7,转子冲片1的环形面上环形阵列布置8组转子槽型组,每个转子槽型组由两条相互平行的转子槽2组成,第二转子槽由第一转子槽偏移得到,如图3所示,转子槽2呈u型布置,转子槽2的两侧形成夹角,所述夹角为90°,转子槽2的两内侧槽壁设置向外的扩展部,形成容纳转子磁钢片6的容置腔21,每条转子槽2上布置4个容置腔21,每个容置腔21内嵌置1片转子磁钢片6,每片转子冲片上共嵌置64片转子磁钢片6,转子冲片1的内侧环面上开设安装鼠笼9的阻尼条安装孔5,如图4所示,阻尼条安装孔5由相连通的两个圆形孔51组成,圆形孔51的一端开设插口52,转子冲片1的外侧环面上均布4个转子铁芯结构装配槽口3,转子冲片1的环形面上均布8个转子铁芯固定装置拉杆螺孔4,分别置于相邻两转子槽型组之间,如图1所示,转子端板7中心开设轴承安装孔8,转子端板7与转子冲片组相压接的一端外环面上设有凸起的压接部71,内环面与鼠笼9之间设有间隙。

转子冲片1组由10片转子冲片叠合而成,第二片转子冲片是将第一片转子冲片绕转子冲片组的中心轴顺时针旋转40°而成,第三片转子冲片是将第一片转子冲片绕转子冲片组的中心轴顺时针旋转80°而成,第四片转子冲片是将第一片转子冲片绕转子冲片组的中心轴顺时针旋转120°而成,第五片转子冲片是将第一片转子冲片绕转子冲片组的中心轴顺时针旋转160°而成,第六片转子冲片是将第一片转子冲片绕转子冲片组的中心轴顺时针旋转200°而成,第七片转子冲片是将第一片转子冲片绕转子冲片组的中心轴顺时针旋转240°而成,第八片转子冲片是将第一片转子冲片绕转子冲片组的中心轴顺时针旋转280°而成,第九片转子冲片是将第一片转子冲片绕转子冲片组的中心轴顺时针旋转320°而成,第十片转子冲片是将第一片转子冲片绕转子冲片组的中心轴顺时针旋转360°而成。

转子磁钢安装过程中,用类似于斜槽结构的转子铁芯结构安装方法实现磁钢的镶嵌,安装完毕之后,再统一利用机床打孔,安装阻尼条。

本申请的一种新型外双转子异步起动永磁同步电机转子铁芯结构,通过对当前的前沿技术进行创新和改进,对驱动系统中的电机结构进行设计,以提高其工作性能和安全可靠性。在达到全国范围内的高效电机标准的条件下,它在交通运输、航空航天、化工、石油等众多领域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设计过程中,采用多角度耦合仿真验证了该结构的可行性,并且结合实际生产的样机进一步说明了该方案的有效性,综合考虑电机的工作性能设计和制造成本,进行有效的设计。其中,根据对电机体积大小、电流、电压等参数的约束,采用遗传算法对电机的铁芯长度、转子外双径大小和电流进行优化计算。

样机试制过程中,融合多个仿真设计技术、冷却结构技术、加工制造技术等,克服了当前国内在该领域的薄弱环节,有效地促进了我国施行的节能环保举措和设备动力系统的升级。

以上述依据本实用新型的理想实施例为启示,通过上述的说明内容,相关工作人员完全可以在不偏离本项实用新型技术思想的范围内,进行多样的变更以及修改。本项实用新型的技术性范围并不局限于说明书上的内容,必须要根据权利要求范围来确定其技术性范围。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