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达单元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1137967发布日期:2020-06-17 00:52阅读:156来源:国知局
马达单元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马达单元。



背景技术:

近年来,搭载在电动汽车上的驱动装置的开发正在盛行。在日本特开2010-268633号公报中记载了与具有逆变器的pdu(功率驱动单元)连接的马达单元。

马达和逆变器通过被称为汇流条的导电性部件而相互连接。汇流条分别与马达和逆变器连接,在组装工序的最终阶段,这些汇流条彼此相互连接。在以往的构造中,汇流条彼此的连接时的作业性存在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鉴于上述情况,本实用新型的目的之一在于提供一种能够使分别与马达和逆变器连接的汇流条彼此的连接工序变得容易的马达单元。

本实用新型的马达单元的例示的一个方式搭载在车辆上并驱动所述车辆,该马达单元具有:主体部,其具有马达和收纳所述马达的外壳;以及逆变器单元,其具有逆变器和逆变器壳体,该逆变器向所述马达供给电力,该逆变器壳体收纳所述逆变器并固定在所述外壳上,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外壳上设置有开口孔,该开口孔使所述外壳的内外连通,朝向所述逆变器单元开口,所述逆变器单元具有第2汇流条,该第2汇流条与所述逆变器连接,从所述逆变器壳体突出并插入到所述开口孔中,所述马达的线圈和所述第2汇流条在位于所述外壳的内部的连接部处相互连接,在所述外壳上设置有窗部,该窗部向与所述开口孔的开口方向垂直的方向开口,使所述连接部露出。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方式,提供了一种能够使分别与马达和逆变器连接的汇流条彼此的连接工序变得容易的马达单元。

由以下的本实用新型优选实施方式的详细说明,参照附图,可以更清楚地理解本实用新型的上述及其他特征、要素、步骤、特点和优点。

附图说明

图1是一个实施方式的马达单元的概念图。

图2是一个实施方式的马达单元的立体图。

图3是一个实施方式的马达单元的分解立体图。

图4是一个实施方式的马达单元的分解立体图。

图5是在一个实施方式的马达单元中省略了外壳的图示的立体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参照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的马达单元进行说明。另外,本实用新型的范围不限于以下的实施方式,可以在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思想的范围内任意变更。另外,在以下的附图中,为了容易理解各结构,有时使实际的构造与各构造的比例尺或数量等不同。

在以下的说明中,基于马达单元10搭载在位于水平路面上的车辆上时的位置关系来规定重力方向并进行说明。另外,在附图中,适当地示出xyz坐标系作为三维直角坐标系。在xyz坐标系中,z轴方向表示铅直方向(即上下方向),+z方向为上侧(重力方向的相反侧),-z方向为下侧(重力方向)。另外,x轴方向是与z轴方向垂直的方向,表示搭载有马达单元10的车辆的前后方向,+x方向是车辆前方,-x方向是车辆后方。y轴方向是与x轴方向和z轴方向这两个方向垂直的方向,表示车辆的宽度方向(左右方向),+y方向是车辆左方,-y方向是车辆右方。

在以下的说明中,以马达1的马达轴线j1为中心对各方向进行说明。即,将以马达轴线j1为中心的马达1的轴向简称为“轴向”,将以马达轴线j1为中心的马达1的径向简称为“径向”,将以马达轴线j1为中心的马达1的周向简称为“周向”。

图1是一个实施方式的马达单元10的概念图。图2是马达单元10的立体图。

另外,后述的马达轴线j1、副轴线j3以及输出轴线j4是实际上不存在的假想轴线。

马达单元10搭载在车辆上,通过使车轮h旋转来驱动车辆。马达单元10例如搭载在电动汽车(ev)上。另外,马达单元10只要搭载在混合动力汽车(hev)、插电式混合动力汽车(phv)等以马达为动力源的车辆上即可。

如图1所示,马达单元10具有主体部9和逆变器单元8。主体部9具有马达1、传递机构(传动轴)5以及收纳马达1和传递机构5的外壳6。

(外壳)

外壳6例如是铝压铸制的。外壳6是通过连结沿车宽方向排列的多个部件而构成的。外壳6的内部设置有收纳马达1和传递机构5的收纳空间6s。外壳6在收纳空间6s中保持马达1和传递机构5。收纳空间6s被划分为收纳马达1的马达室6a和收纳传递机构5的齿轮室6b。

外壳6具有:马达收纳部62,其在内部设置有马达室6a并收纳马达1;齿轮收纳部63,其在内部设置有齿轮室6b并收纳传递机构5;以及隔壁部61,其划分出马达室6a和齿轮室6b。隔壁部61在轴向上位于马达收纳部62与齿轮收纳部63之间。

(马达)

马达1是兼具作为电动机的功能和作为发电机的功能的电动发电机。马达1主要作为电动机而发挥功能以驱动车辆,在再生时作为发电机而发挥功能。

马达1具有转子31和包围转子31的定子32。转子31能够以马达轴线j1为中心旋转。定子32为环状。定子32从马达轴线j1的径向外侧包围转子31。

转子31固定在后述的马达驱动轴11上。转子31绕马达轴线j1旋转。转子31具有转子铁芯和保持在转子铁芯上的转子磁铁。

定子32具有定子铁芯和线圈32a。定子铁芯具有向马达轴线j1的径向内侧突出的多个齿。线圈32a卷绕在定子铁芯的齿上。

马达1与逆变器8a连接。逆变器8a将从省略图示的电池供给的直流电流转换为交流电流并供给至马达1。通过控制逆变器8a来控制马达1的各转速。

(传递机构)

传递机构5传递马达1的动力并将马达1的动力从输出轴55输出。传递机构5内置有承担驱动源与被驱动装置之间的动力传递的多个机构。

传递机构5具有马达驱动轴11、马达驱动齿轮21、副轴13、副齿轮(大齿轮部)23、驱动齿轮(小齿轮部)24、齿圈51、输出轴(车轴)55和差动装置(差动齿轮)50。

传递机构5的各齿轮及各轴分别能够以马达轴线j1、副轴线j3及输出轴线j4中的任意一个轴线为中心旋转。在本实施方式中,马达轴线j1、副轴线j3及输出轴线j4相互平行地延伸。另外,马达轴线j1、副轴线j3及输出轴线j4与车辆的宽度方向平行。在以下的说明中,轴向是指马达轴线j1的轴向。即,轴向是与马达轴线j1平行的方向,是指车宽方向。

马达驱动轴11沿着马达轴线j1延伸。马达驱动轴11固定在转子31上。马达1使马达驱动轴11旋转。在马达驱动轴11上固定有马达驱动齿轮21。

马达驱动轴11以马达轴线j1为中心沿轴向延伸。马达驱动轴11是向马达轴线j1的轴向两侧开口的中空的轴。马达驱动轴11的沿着轴向观察到的外形是以马达轴线j1为中心的圆柱形状。马达驱动轴11被轴承支承为能够绕马达轴线j1旋转。输出轴55穿过马达驱动轴11的内部。

马达驱动齿轮21固定在马达驱动轴11上。马达驱动齿轮21与马达驱动轴11一起绕马达轴线j1旋转。

副轴13沿着副轴线j3延伸。副轴13绕副轴线j3旋转。副轴13例如经由轴承(省略图示)而可旋转地保持在收纳传递机构5的壳体(省略图示)中。在副轴13上固定有副齿轮23和驱动齿轮24。

副齿轮23固定在副轴13上。副齿轮23与副轴13一起绕副轴线j3旋转。副齿轮23与马达驱动齿轮21啮合。

驱动齿轮24固定在副轴13上。驱动齿轮24与副轴13和副齿轮23一起绕副轴线j3旋转。驱动齿轮24在轴向上相对于副齿轮23配置在马达1的相反侧。

齿圈51固定在差动装置50上。齿圈51绕输出轴线j4旋转。齿圈51与驱动齿轮24啮合。齿圈51将经由驱动齿轮24传递的马达1的动力传递到差动装置50。

差动装置50是用于将从马达1输出的扭矩传递到车辆的车轮h的装置。差动装置50具有在车辆转弯时吸收左右车轮h的速度差并且向左右两轮的输出轴55传递相同扭矩的功能。

差动装置50具有固定在齿圈51上的齿轮外壳(未图示)、一对小齿轮(未图示)、小齿轮轴(未图示)以及一对侧齿轮(未图示)。齿轮外壳与齿圈51一起以输出轴线j4为中心旋转。齿轮外壳收纳一对小齿轮、小齿轮轴及一对侧齿轮。一对小齿轮是彼此相对的伞齿轮。一对小齿轮支承在小齿轮轴上。一对侧齿轮是与一对小齿轮以直角的方式啮合的伞齿轮。一对侧齿轮分别固定在输出轴55上。

输出轴55绕输出轴线j4旋转。在马达单元10上设置有一对输出轴55。一对输出轴55分别在一个端部与差动装置50的侧齿轮连接。即,输出轴55经由差动装置50而与齿圈51连接。马达1的动力经由各齿轮传递到输出轴55。另外,一对输出轴55分别在另一个端部向外壳6的外部突出。在输出轴55的另一个端部安装有车轮h。输出轴55将动力向外部(经由车轮h向路面)输出。

在本实施方式中,输出轴线j4与马达轴线j1一致。另外,一对输出轴55中的一个输出轴55穿过作为中空轴的马达驱动轴11的内部。因此,本实施方式的马达单元10相比于马达轴线j1与输出轴线j4未同轴配置的构造的马达单元,能够在马达轴线j1的径向上小型化。另外,输出轴线j4也可以不与马达轴线j1一致。

(逆变器单元)

如图2所示,逆变器单元8具有逆变器8a和收纳逆变器8a的逆变器壳体8b。逆变器8a向马达1供给电力。另外,虽然省略了图示,但逆变器单元8还具有电路板和电容器。

图3和图4是马达单元10的分解立体图,是使逆变器单元8与主体部9分离的图。在图3及图4中,马达单元10的斜视方向互不相同。

逆变器单元8在沿上下方向观察时为大致矩形形状。逆变器单元8固定在外壳6的上表面6a上。更具体而言,逆变器单元8在逆变器壳体8b中固定于外壳6的马达收纳部62的上表面6a。另外,在上表面6a的大致中央设置有沿着逆变器单元8的下表面切口的切口面。上表面6a在切口面上与逆变器单元8的下表面隔着间隙在上下方向上对置。换言之,外壳和逆变器单元隔着间隙对置。由此,能够抑制外壳6的振动传递到逆变器单元8而使逆变器单元8激振。

另外,在本说明书中,外壳6的上表面6a是指外壳6的外侧面中的朝向上侧的面的整体。在本实施方式中,外壳6在上表面6a上与逆变器单元8的下表面对置。

在本实施方式中,逆变器单元8位于马达1的正上方。即,逆变器单元8位于马达1的上侧,沿上下方向观察时与马达1重叠。由此,与将逆变器单元8相对于马达1沿车辆前后方向配置的情况相比,能够使马达单元10的车辆前后方向的尺寸小型化。

另外,在将逆变器单元8相对于马达1沿车辆前后方向配置的情况下,能够使马达单元的重力方向的尺寸小型化。

通常,马达收纳部62的沿轴向的投影面积小于齿轮收纳部63的沿轴向的投影面积。根据本实施方式,由于逆变器单元8配置在马达收纳部62的径向外侧,因此沿轴向观察时,容易将逆变器单元8与齿轮收纳部63重叠配置。由此,能够减小马达单元10整体的沿轴向的投影面积,能够实现马达单元10的小型化。

沿轴向观察时,逆变器单元8的至少一部分与副齿轮23重叠。通过将逆变器单元8与副齿轮23重叠配置,能够减小马达单元10的沿轴向的投影面积,实现马达单元10的小型化。

如图3和图4所示,逆变器单元8在多个固定部40、45处固定在马达单元10的外壳6上。多个固定部40、45被分类为第1固定部40(参照图3)和第2固定部45(参照图4)。第1固定部40相对于马达轴线j1位于一侧(在本实施方式中为车辆前方侧),第2固定部45相对于马达轴线j1位于另一侧(在本实施方式中为车辆后方侧)。

如图3所示,第1固定部40具有设置在逆变器单元8上的檐部42、设置在外壳6上的对置面43以及固定螺栓41。

第1固定部40的檐部42在逆变器单元8的逆变器壳体8b的外侧面上向远离马达轴线的方向伸出。在本实施方式中,第1固定部40的檐部42在逆变器单元8的逆变器壳体8b的外侧面上沿水平方向伸出。在檐部42上设置有沿上下方向贯通的贯通孔42a。

第1固定部40的对置面43在上下方向上与檐部42对置。在本实施方式中,对置面43设置在位于逆变器单元8的下侧的外壳6上。因此,在本实施方式中,第1固定部40的对置面43朝向上侧。在对置面43上设置有沿上下方向延伸并向檐部42侧(即上侧)开口的螺纹孔43a。

第1固定部40的固定螺栓41经由檐部42的贯通孔42a而螺纹固定于对置面43的螺纹孔43a中。由此,檐部42的下表面与对置面43接触,逆变器单元8与外壳6相互固定。

如图4所示,第2固定部45具有设置在外壳6上的檐部47、设置在逆变器单元8上的对置面48以及固定螺栓46。

第2固定部45的檐部47在外壳6的马达收纳部62的外侧面上向远离马达轴线的方向伸出。在本实施方式中,第2固定部45的檐部47在外壳6的马达收纳部62的外侧面上沿水平方向伸出。在檐部47上设置有沿上下方向贯通的贯通孔47a。

第2固定部45的对置面48在上下方向上与檐部47对置。在本实施方式中,对置面48设置在位于外壳6的上侧的逆变器单元8上。因此,在本实施方式中,第2固定部45的对置面48朝向下侧。在对置面48上设置有沿上下方向延伸并向檐部47侧(即下侧)开口的螺纹孔48a。

第2固定部45的固定螺栓46经由檐部47的贯通孔47a而螺纹固定于对置面48的螺纹孔48a中。由此,檐部47的上表面与对置面48接触,逆变器单元8与外壳6相互固定。

沿上下方向观察时,第1固定部40和第2固定部45相对于马达轴线j1相互配置在相反侧。另外,沿上下方向观察时,第1固定部40和第2固定部45的檐部42、47分别向远离马达轴线j1的方向伸出。

根据本实施方式,相对于马达轴线j1相互位于相反侧的第1固定部40的檐部42和第2固定部45的檐部47分别单独地设置在逆变器单元8和外壳6上。因此,与在逆变器单元8和外壳6的任意一方上设置全部的檐部的情况相比,能够使马达单元10的车辆前后方向的尺寸小型化。另外,第1固定部和第2固定部也可以在车辆前后方向上相反地配置。另外,上述说明并不否定将第1固定部和第2固定部这两者设置在逆变器单元或外壳的任意一方的情况。

(马达与逆变器的连接构造)

接着,对马达1与逆变器8a的电连接构造进行说明。马达1和逆变器8a经由汇流条71、72而连接。

图5是在马达单元10中省略了外壳6的图示的立体图。

主体部9具有三个第1汇流条71和第1汇流条保持架76。另外,在图5中,用虚线表示第1汇流条保持架76。

另一方面,逆变器单元8具有三个第2汇流条72和第2汇流条保持架77。

第1汇流条71及第2汇流条72为板状。第1汇流条71与马达1的线圈32a连接。另一方面,第2汇流条72与逆变器8a连接。第1汇流条71和第2汇流条72在连接部79处相互连接。连接部79位于外壳6的内部。马达1和逆变器8a经由第1汇流条71和第2汇流条72而电连接。

三个第1汇流条71被保持于第1汇流条保持架76。三个第1汇流条71通过嵌件成型而埋入于第1汇流条保持架76。第1汇流条71和第1汇流条保持架76配置在外壳6的内部的马达室6a(参见图1)中。

第1汇流条71具有端子连接部71a、径向延伸部71b、轴向延伸部71c和周向延伸部71d。

端子连接部71a位于马达1的轴向一侧(+y侧)。端子连接部71a与马达1的线圈32a连接。线圈32a具有从定子铁芯向轴向一侧突出的一对线圈端部32b。从一对线圈端部32b中的轴向一侧的线圈端部32b延伸出将与u相、v相及w相对应的导线捆束起来而成的线圈端32c。在线圈端32c的前端安装有压接端子。端子连接部71a与线圈端32c的压接端子连接。即,端子连接部71a在马达1的轴向一侧的端部与线圈32a连接。端子连接部71a与线圈端32c的压接端子通过螺钉78紧固。

端子连接部71a沿轴向延伸。另外,线圈端32c从线圈端部32b向轴向一侧延伸出来。通过使端子连接部71a沿轴向延伸,在连接线圈端32c和端子连接部71a时,不需要使线圈端32c弯曲。因此,线圈端32c与端子连接部71a的连接工序变得容易。另外,能够抑制在线圈端32c与端子连接部71a连接后的状态下对线圈端32c施加负荷。

第1汇流条71在端子连接部71a中以径向为板厚方向。更具体而言,将与垂直于切线方向的方向平行的方向作为板厚方向。因此,能够使端子连接部71a从径向外侧沿着线圈端32c。由此,线圈端32c与端子连接部71a的连接工序变得容易。

三个第1汇流条71的端子连接部71a沿周向排列。因此,三个端子连接部71a在沿径向观察时不相互重合。因此,通过从径向外侧进行将端子连接部71a与线圈端32c连接的作业,能够简化连接作业。

径向延伸部71b位于马达1的轴向一侧。径向延伸部71b从端子连接部71a向径向外侧延伸。即,径向延伸部71b与端子连接部71a连接。第1汇流条71在端子连接部71a与径向延伸部71b的边界部向板厚方向折弯。沿轴向观察时,径向延伸部71b的径向外侧的端部位于定子32的径向外侧。

第1汇流条71在径向延伸部71b中以轴向为板厚方向。因此,能够减小径向延伸部71b的沿着轴向的尺寸。结果为,能够使在外壳6的马达室6a中收纳径向延伸部71b的区域的沿轴向的尺寸小型化,能够实现外壳6的小型化。

轴向延伸部71c从径向延伸部71b的径向外侧的端部沿着马达1的外侧面沿轴向延伸。轴向延伸部71c位于定子32的径向外侧。另外,轴向延伸部71c的轴向位置与定子32的轴向位置重叠。

轴向延伸部71c具有位于轴向一侧的第1端部71ca和位于第1端部的相反侧(即轴向另一侧)的第2端部71cb。轴向延伸部71c在第1端部71ca处与径向延伸部71b连接。第1汇流条71在径向延伸部71b与轴向延伸部71c的边界部沿板厚方向折弯。

第1汇流条71在轴向延伸部71c中以径向为板厚方向。因此,能够减小轴向延伸部71c的沿着径向的尺寸。结果为,能够使在外壳6的马达室6a中收纳轴向延伸部71c的区域的沿着径向的尺寸小型化,能够实现外壳6的小型化。

周向延伸部71d从轴向延伸部71c的第2端部71cb沿周向延伸。在本实施方式中,周向延伸部71d从轴向延伸部71c向上侧(即,朝向逆变器单元8的方向)延伸。第1汇流条71在周向延伸部71d中以径向为板厚方向。周向延伸部71d的板厚方向与轴向延伸部71c的板厚方向一致。第1汇流条71在周向延伸部71d与轴向延伸部71c的边界部向与板厚方向垂直的方向弯曲。

周向延伸部71d具有位于轴向延伸部71c的相反侧的第1连接端71da。第1汇流条71在周向延伸部71d的第1连接端71da处与第2汇流条72连接。即,连接部79位于周向延伸部71d。三个第1汇流条71的第1连接端71da沿轴向排列。

根据本实施方式,第1汇流条71具有端子连接部71a、径向延伸部71b以及轴向延伸部71c。第1汇流条71从马达1的轴向一侧被引绕至沿着马达1的外侧面的位置。由此,能够将第1汇流条71引绕至配置在马达1的周围的逆变器单元8的附近。结果为,能够使第1汇流条71和第2汇流条72的连接变得容易。

根据本实施方式,由于第1汇流条71具有周向延伸部71d,因此,能够将与第2汇流条72连接的第1连接端71da配置在周向一侧。即,根据本实施方式,能够将第1汇流条71的第1连接端71da靠近逆变器单元8而配置。如后述那样,在本实施方式中,第2汇流条72从逆变器壳体8b的下表面突出而延伸。通过将第1汇流条71的第1连接端71da靠近逆变器单元8而配置,能够缩短第2汇流条72的突出长度。如果第2汇流条72的突出长度过长,则在逆变器单元8与主体部9的组装工序中,第2汇流条72可能与其他部件干涉而变形。根据本实施方式,通过缩短第2汇流条72的突出长度,能够使组装工序中的汇流条单元的布置变得容易。

三个第2汇流条72被保持于第2汇流条保持架77。在本实施方式中,在沿周向(-z方向)观察时,第2汇流条保持架77是以轴向为长度方向并且角部弯曲的矩形形状。在第2汇流条保持架77上设置有沿上下方向贯通且供第2汇流条72分别插入的贯通孔(省略图示)。第2汇流条保持架77的下端(第2连接端72b)从第2汇流条保持架77突出并露出。

在第2汇流条保持架77的朝向水平方向的外周面上设置有衬垫(省略图示)。如后述那样,第2汇流条保持架77插入到设置在外壳6上的开口孔6h中。衬垫抑制水分在第2汇流条保持架77的外周面与开口孔6h的内周面之间浸入。

第2汇流条72从逆变器壳体8b突出。在本实施方式中,第2汇流条72从逆变器壳体8b的下表面向下侧突出。第2汇流条72延伸到外壳6的内部,并在连接部79处与第1汇流条71连接。第2汇流条72为板状。在本实施方式中,第2汇流条72以径向为板厚方向。在本实施方式中,第2汇流条72的板厚方向与第1汇流条71的周向延伸部71d的板厚方向一致。在本实施方式中,三个第2汇流条72沿轴向排列。

在第2汇流条72的下端部设置有第2连接端72b。第2汇流条72在第2连接端72b处与第1汇流条71连接。在本实施方式中,三个第2连接端72b沿轴向排列。

连接部79具有三个连接螺栓79a。第1汇流条71的第1连接端71da和第2汇流条72的第2连接端72b在连接部79处通过连接螺栓79a而相互固定。在连接螺栓79a的头部设置有十字状的槽。连接螺栓79a通过工具(例如十字螺丝刀)而旋转,将第1汇流条71和第2汇流条72紧固。

如图3所示,在外壳6的上表面6a上设置有使外壳6的内外连通的开口孔6h。开口孔6h朝向逆变器单元8开口。在本实施方式中,开口孔6h沿上下方向贯通外壳6的外侧面,向上侧开口。

三个第2汇流条72和第2汇流条保持架77插入于外壳6的开口孔6h中。第2汇流条保持架77从逆变器单元8的下表面突出并延伸到外壳6的内部。

在外壳6的朝向径向的外侧面上设置有使外壳6的内外连通的窗部6w。窗部6w沿径向贯通外壳6的马达收纳部62,沿径向开口。窗部6w位于开口孔6h的正下方。即,窗部6w的轴向位置与开口孔6h的轴向位置重叠。窗部6w的开口方向与开口孔6h的开口方向垂直。窗部6w相对于连接部79位于径向外侧。沿径向观察时,窗部6w与连接部79重叠。因此,窗部6w使连接部79露出。另外,窗部6w的开口方向只要与开口孔6h的开口方向垂直即可,例如也可以沿轴向开口。

窗部6w被盖部件6c覆盖。即,外壳6具有覆盖窗部6w的盖部件6c。盖部件6c使用省略图示的螺钉而螺纹固定在外壳6的外侧面上。盖部件6c是以窗部6w的开口方向为板厚方向的板状。

根据本实施方式,在外壳6的外侧面上设置有使连接部79露出的窗部6w。因此,作业者从窗部6w将工具(在本实施方式中为十字螺丝刀)插入到外壳6的内部,能够在连接部79处将第1汇流条71和第2汇流条72相互连接。即,根据本实施方式,能够容易地进行第1汇流条71和第2汇流条72的连接工序。

根据本实施方式,窗部6w在外壳6的外侧面沿径向开口。因此,能够将窗部6w靠近连接部79而配置。结果为,能够容易地从窗部6w到达连接部79,能够使作业者进行的第1汇流条71与第2汇流条72的连接作业更容易。

根据本实施方式,第1汇流条71和第2汇流条72在连接部79中沿着马达1的外侧面沿周向延伸。结果为,能够将连接部79靠近沿径向开口的窗部6w而配置,能够容易地从窗部6w到达连接部79。

根据本实施方式,第1汇流条71和第2汇流条72在连接部79中的板厚方向与窗部6w的开口方向一致。因此,在将第1汇流条71和第2汇流条72从板厚方向紧固而相互固定的情况下,能够容易地进行第1汇流条71和第2汇流条72的固定作业。更具体而言,在本实施方式中,连接部79的连接螺栓79a沿着窗部6w的开口方向延伸。因此,作业者通过从窗部6w插入工具,能够容易地将第1汇流条71和第2汇流条72紧固。

以上,说明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以及变形例,但实施方式以及变形例中的各结构以及它们的组合等是一例,能够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主旨的范围内进行结构的附加、省略、置换及其他变更。另外,本实用新型并不受实施方式限定。

例如,在本实施方式中,对第1汇流条由单一的部件构成的情况进行了说明。但是,第1汇流条也可以由多个部件构成。作为一例,也可以采用如下构造,第1汇流条具有:第1部件,其具有端子连接部、径向延伸部和轴向延伸部71c;以及第2部件,其具有周向延伸部71d,第1部件和第2部件相互连接。另外,也可以省略第1汇流条,线圈直接与第2汇流条连接。在这种情况下,线圈和第2汇流条在位于外壳的内部的连接部处相互连接。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