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箱变顶盖结构及具有其的箱变顶盖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0639393发布日期:2020-05-06 23:40阅读:817来源:国知局
一种箱变顶盖结构及具有其的箱变顶盖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气设备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箱变顶盖结构及具有其的箱变顶盖。



背景技术:

箱式变电站简称箱变,是一种高压开关设备、配电变压器和低压配电装置按一定接线方案排成一体的工厂预制户内、户外紧凑式配电设备。即,将高压受电、变压器降压、低压配电等功能有机地组合在一起,安装在一个防潮、防锈、防尘、防火、防盗、隔热、全封闭、可移动的钢结构箱体内,机电一体化、全封闭运行,特别适用于城网建设与改造,是继土建变电站之后崛起的一种新型的变电站。

现在市场中的金属箱变顶盖外形大,不便于喷塑,有的采用喷漆,有的采用螺栓固定。而箱变的工作环境是24小时裸露在空气中,喷漆和螺栓外露容易生锈氧化,易流锈液,进而影响箱变的使用寿命和运行安全。



技术实现要素:

因此,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克服现有技术中的箱变顶盖使用寿命短,存在运行安全隐患的缺陷,从而提供一种使用寿命长,运行安全的箱变顶盖结构及具有其的箱变顶盖。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箱变顶盖结构,包括:

顶盖本体,至少一个边缘设有若干朝向内部延伸的第一支架;

顶盖弯板,设于所述顶盖本体内部,所述顶盖弯板边缘设有若干与所述第一支架相互适配的第二支架,所述第一支架和第二支架在安装后形成位于所述顶盖本体内部、用于紧固所述顶盖本体和所述顶盖弯板的固定结构。

所述的箱变顶盖结构,所述第一支架为朝向所述顶盖本体内部延伸的弯钩,所述第二支架为与所述第一支架搭接的折板。

所述的箱变顶盖结构,所述弯钩的弯折角小于所述折板的弯折角。

所述的箱变顶盖结构,所述第一支架为朝向所述顶盖本体内部延伸的钩体或挂环,所述第二支架为与所述第一支架适配的挂环或钩体。

还提供了一种箱变顶盖,包括若干相互连接的所述的箱变顶盖结构。

所述的箱变顶盖,相邻两个所述箱变顶盖结构相互搭接。

所述的箱变顶盖,还包括盖板,所述盖板设于所述顶盖本体的与第一支架相对的另一边缘上方,且覆盖相邻的两块所述顶盖本体。

所述的箱变顶盖,还包括设于相邻的两块所述顶盖本体的另一边缘的连接处的紧固件,所述盖板设于所述紧固件上方。

所述的箱变顶盖,还包括设于所述顶盖本体下方的水槽。

所述的箱变顶盖,所述水槽的延伸方向与所述顶盖本体的延伸方向一致。

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具有如下优点:

1.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箱变顶盖结构,顶盖本体和顶盖弯板通过相互适配的第一支架和第二支架形成的固定结构实现二者的牢固连接。由于顶盖弯板设于顶盖本体内部,且第一支架朝向顶盖本体内部延伸,因此第一支架和第二支架形成的固定结构也均位于顶盖板体内部,从而防止了其外露现象,降低了生锈氧化的概率,延长了箱变顶盖结构的使用寿命,保证了运行的安全性。

2.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箱变顶盖结构,弯钩的弯折角小于折板的弯折角。这样在保证第一支架和第二支架有效接触固定的同时,还可以防止第二支架沿与第一支架的接触面方向脱离。

3.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箱变顶盖,相邻的两块顶盖本体的另一边缘的连接处的紧固件和盖板的设置,不仅保证了相邻两个顶盖本体连接的可靠性,还防止了紧固件外露可能带来的生锈氧化现象。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方式,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箱变顶盖的主视图;

图2为图1中a部分的放大示意图;

图3为图1的俯视图。

附图标记说明:

1-顶盖本体;2-顶盖弯板;3-第一支架;4-第二支架;5-紧固件;6-盖板;7-水槽。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此外,下面所描述的本实用新型不同实施方式中所涉及的技术特征只要彼此之间未构成冲突就可以相互结合。

一种箱变顶盖结构,包括顶盖本体1和设于所述顶盖本体1内部的顶盖弯板2。顶盖本体1处于外侧的一个边缘设有一个朝向内部延伸的第一支架3,第一支架3与顶盖本体1一体加工成型。所述顶盖弯板2处于外侧的边缘设有一个与所述第一支架3相互适配的第二支架4,第二支架4与顶盖弯板2焊接。所述第一支架3和第二支架4在安装后形成位于所述顶盖本体1内部、用于紧固所述顶盖本体1和所述顶盖弯板2的固定结构。

作为一种具体的实施方式,所述第一支架3为朝向所述顶盖本体1内部延伸的弯钩,所述第二支架4为与所述第一支架3搭接的折板。所述弯钩的弯折角小于所述折板的弯折角。折板为l形,弯折角为90°,弯钩与折板相对设置,弯折角小于90°。折板搭接在弯钩的上方,便于装配,且能保证安装的牢固性。

作为替代的实施方式,所述第一支架3为朝向所述顶盖本体1内部延伸的钩体或挂环,所述第二支架4为与所述第一支架3适配的挂环或钩体。钩体与挂环的设置同样可以保证顶盖本体1与顶盖弯板2的快速安装以及安装的牢固性。

如图1-3所示的箱变顶盖的一种具体实施方式,包括若干相互连接的所述的箱变顶盖结构。本实施例包括相互连接的两列箱变顶盖结构,每一列为4个。

作为一种具体的实施方式,相邻两个所述箱变顶盖结构相互搭接。即从上到下依次压搭。

为了保证箱变顶盖结构搭接的牢固性,相邻的两块所述顶盖本体1的另一边缘的连接处设有紧固件5,如拉铆母,紧固件5同时穿过相邻的两块顶盖本体1的另一边缘。在所述顶盖本体1的与第一支架3相对的另一边缘上方还设有盖板6,且盖板6覆盖相邻的两块所述顶盖本体1,并设于所述紧固件5上方,以防止紧固件5的外露。

为了防止雨水进入箱变内部,在所述顶盖本体1下方还设有与所述顶盖本体1的延伸方向一致的水槽7。水槽7可以与顶盖本体一体成型,或焊接在顶盖本体1上。紧固件5还具有延伸至水槽上7方的延伸部,以进一步保证连接的牢固性。

显然,上述实施例仅仅是为清楚地说明所作的举例,而并非对实施方式的限定。对于所属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上述说明的基础上还可以做出其它不同形式的变化或变动。这里无需也无法对所有的实施方式予以穷举。而由此所引伸出的显而易见的变化或变动仍处于本实用新型创造的保护范围之中。



技术特征:

1.一种箱变顶盖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

顶盖本体(1),至少一个边缘设有若干朝向内部延伸的第一支架(3);

顶盖弯板(2),设于所述顶盖本体(1)内部,所述顶盖弯板(2)边缘设有若干与所述第一支架(3)相互适配的第二支架(4),所述第一支架(3)和第二支架(4)在安装后形成位于所述顶盖本体(1)内部、用于紧固所述顶盖本体(1)和所述顶盖弯板(2)的固定结构。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箱变顶盖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支架(3)为朝向所述顶盖本体(1)内部延伸的弯钩,所述第二支架(4)为与所述第一支架(3)搭接的折板。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箱变顶盖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弯钩的弯折角小于所述折板的弯折角。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箱变顶盖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支架(3)为朝向所述顶盖本体(1)内部延伸的钩体或挂环,所述第二支架(4)为与所述第一支架(3)适配的挂环或钩体。

5.一种箱变顶盖,其特征在于,包括若干相互连接的权利要求1-4任一项所述的箱变顶盖结构。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箱变顶盖,其特征在于,相邻两个所述箱变顶盖结构相互搭接。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箱变顶盖,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盖板(6),所述盖板(6)设于所述顶盖本体(1)的与第一支架(3)相对的另一边缘上方,且覆盖相邻的两块所述顶盖本体(1)。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箱变顶盖,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设于相邻的两块所述顶盖本体(1)的另一边缘的连接处的紧固件(5),所述盖板(6)设于所述紧固件(5)上方。

9.根据权利要求5-8任一项所述的箱变顶盖,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设于所述顶盖本体(1)下方的水槽(7)。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箱变顶盖,其特征在于,所述水槽(7)的延伸方向与所述顶盖本体(1)的延伸方向一致。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气设备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箱变顶盖结构及具有其的箱变顶盖,箱变顶盖结构,包括:顶盖本体(1),至少一个边缘设有若干朝向内部延伸的第一支架(3);顶盖弯板(2),设于所述顶盖本体(1)内部,所述顶盖弯板(2)边缘设有若干与所述第一支架(3)相互适配的第二支架(4),所述第一支架(3)和第二支架(4)在安装后形成位于所述顶盖本体(1)内部、用于紧固所述顶盖本体(1)和所述顶盖弯板(2)的固定结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使用寿命长,运行安全的箱变顶盖结构及具有其的箱变顶盖。

技术研发人员:罗红军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燕开电气股份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19.10.18
技术公布日:2020.05.0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