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电磁干扰抑制电路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1260448发布日期:2020-06-26 22:24阅读:616来源:国知局
一种电磁干扰抑制电路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涉及电子滤波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电磁干扰抑制电路。



背景技术:

随着电子技术的发展,越来越多的智能家电成为人们生活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目前白色家电行业的变频产品,例如变频油烟机、变频冰箱和变频空调等,或多或少都会存在一定程度的电磁干扰(electromagneticinterference,emi),电磁干扰不仅会降低整机的工作性能,还可能引起设备的误操作,进而导致危险情况的发生,因此,如何抑制电磁干扰是变频家电中重要的一部分。

现有技术中,对变频家电做整机电磁干扰测试时,经常会遇到的传导和功率骚扰在特定频段(例如传导10mhz-30mhz和功率骚扰30mhz-50mhz)的频点超标或者余量不足等电磁干扰的问题,由于这些频段干扰的源头是无刷直流电机或压缩机等的驱动电路,因此一般是采用更改驱动绝缘栅双极型晶体管(insulatedgatebipolartransistor,igbt)的电阻、增加驱动电容或者在电机线上套磁环的方式来解决,但是更改igbt的电阻和增加驱动电容的方式可能会带来单体器件温度升高的不利影响,对于长期稳定工作来说可靠性不足,而通过在电机线上套磁环会增加客户端整机装配工作量,客户的接受度较低。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一种电磁干扰抑制电路,可以解决现有技术中变频负载端电磁干扰过大的技术问题,增强可靠性,降低工作量。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电磁干扰抑制电路,包括:交流电源、整流桥、三相全桥逆变电路、三相共模电感和负载端;

所述整流桥的一端与所述交流电源连接,所述整流桥的另一端与所述三相全桥逆变电路连接;

所述三相全桥逆变电路通过所述三相共模电感与所述负载端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三相共模电感为高磁导率的铁氧体材料制作的电感,用于抑制电磁干扰。

进一步的,所述三相全桥逆变电路包括六个逆变器件,其中三个所述逆变器件组成上桥臂,另三个所述逆变器件组成下桥臂。

进一步的,所述三相全桥逆变电路通过所述三相共模电感与所述负载端连接,包括:

所述三相共模电感的一端分别与所述三相全桥逆变电路中所述上桥臂的三个所述逆变器件的第二端以及所述下桥臂的三个所述逆变器件的第一端连接,

所述三相共模电感的另一端与所述负载端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逆变器件为绝缘栅双极型晶体管、mos管或晶闸管。

进一步的,还包括大电解电容,所述大电解电容的正极与所述整流桥的正极输出端连接,所述大电解电容的负极与所述整流桥的负极输出端连接,所述大电解电容用于对所述整流桥整流后形成的直流电进行稳压。

进一步的,所述大电解电容的信号接地端通过y电容与保护接地端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y电容为安规陶瓷电容。

进一步的,所述负载端包括无刷直流电机和压缩机。

进一步的,所述负载端的机壳通过地线与保护接地端连接。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电磁干扰抑制电路,通过在三相全桥逆变电路与负载端之间增加一个三相共模电感,可以直接衰减负载端工作时的干扰信号,有效减少进入到emi检测设备或电源网络的干扰量,增大测试余量,并且可以解决传导和功率骚扰的频点余量问题,增强可靠性,在客户端整机装配时无需在电机线上套磁环操作,节省人工成本,降低工作量。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提供的一种电磁干扰抑制电路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提供的现有技术中的变频家电的传导波形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提供的现有技术中的变频家电的功率骚扰波形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提供的一种电磁干扰抑制电路的传导波形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提供的一种电磁干扰抑制电路的功率骚扰波形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可以理解的是,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而非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定。另外还需要说明的是,为了便于描述,附图中仅示出了与本实用新型相关的部分而非全部结构。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提供的一种电磁干扰抑制电路的结构示意图。如图1所示,该电磁干扰抑制电路可以包括交流电源、整流桥br1、三相全桥逆变电路、三相共模电感lc1和负载端11;

整流桥br1的一端与交流电源连接,整流桥br1的另一端与三相全桥逆变电路连接;

三相全桥逆变电路通过三相共模电感lc1与负载端11连接。

其中,三相共模电感lc1设置在三相全桥逆变电路与负载端11之间,针对变频家电的负载端11引起的整机电磁干扰问题,可以有效减少负载端11中产生的干扰信号。本实施例中对三相共模电感lc1的材料不作限定,可以实现功能的即可,例如三相共模电感lc1可以为高磁导率的铁氧体材料制作的电感。

电磁干扰(electromagneticinterference,emi),是指电磁波与电子元件作用后产生的干扰现象,可以包括传导干扰和辐射干扰两种,传导干扰是指通过导电介质把一个电网络上的信号耦合(干扰)到另一个电网络,辐射干扰是指干扰源通过空间把其信号耦合(干扰)到另一个电网络。

图1中交流电源的l端(即火线端)与整流桥br1的第一端连接,交流电源的n端(即零线端)与整流桥br1的第二端连接。本实施例中的整流桥br1以全桥为例进行说明,即整流桥br1由4只整流二极管按桥式全波整流电路的形式连接并封装为一体构成。

进一步的,本实施例中的电磁干扰抑制电路还包括大电解电容ec1,大电解电容ec1的正极与整流桥br1的正极输出端连接,大电解电容ec1的负极与整流桥br1的负极输出端连接,大电解电容ec1用于对整流桥br1整流后形成的直流电进行稳压。该直流电可以为高压直流电vdc,整流桥br1中两只整流二极管负极的连接点即为正极输出端,是高压直流电vdc的正极,两只整流二极管正极的连接点即为负极输出端,是高压直流电vdc的负极。

参见图1,三相全桥逆变电路可以包括六个逆变器件,即图中的第一逆变器件q1、第二逆变器件q2、第三逆变器件q3、第四逆变器件q4、第五逆变器件q5和第六逆变器件q6,两两逆变器件串联形成三条支路,该三条支路并联。其中三个逆变器件组成上桥臂,另三个逆变器件组成下桥臂,即第一逆变器件q1、第二逆变器件q2和第三逆变器件q3组成上桥臂,第四逆变器件q4、第五逆变器件q5和第六逆变器件q6组成下桥臂。

具体的,三相全桥逆变电路通过三相共模电感lc1与负载端11连接,可以包括:三相共模电感lc1的一端分别与三相全桥逆变电路中上桥臂的三个逆变器件的第二端以及下桥臂的三个逆变器件的第一端连接,三相共模电感lc1的另一端与负载端11连接。图中三相共模电感lc1可以包括三个电感,第一电感的一端分别与上桥臂的第一逆变器件q1的第二端、下桥臂的第四逆变器件q4的第一端连接,第二电感的一端分别与上桥臂的第二逆变器件q2的第二端、下桥臂的第五逆变器件q5的第一端连接,第三电感的一端分别与上桥臂的第三逆变器件q3的第二端、下桥臂的第六逆变器q6的第一端连接,第一电感、第二电感和第三电感的另一端分别与负载端11连接。

并且,上桥臂的第一逆变器件q1、第二逆变器件q2和第三逆变器件q3的第一端分别与高压直流电vdc的正极连接,下桥臂的第四逆变器件q4、第五逆变器件q5和第六逆变器件q6的第二端分别与高压直流电vdc的负极连接。高压直流电vdc经过六个逆变器件组成的三相全桥逆变电路,可以实现逆变转换,输出正弦电流驱动负载端11。此外,下桥臂的第四逆变器件q4、第五逆变器件q5和第六逆变器件q6的第二端还分别通过电阻r1与信号接地端sgnd连接。

进一步的,本实施例中对逆变器件的具体类型不作限定,逆变器件可以为绝缘栅双极型晶体管、mos管或晶闸管等器件,其中mos管为金属氧化物半导体场效应管(metaloxidesemiconductorfield-effecttransistor,mosfet)。

并且,本实施例提供的电磁干扰抑制电路中的负载端11包括无刷直流电机和压缩机等,即本实施例中对负载端11的具体器件不作限定,例如负载端11可以为抽油烟机的风机或无刷直流电机、冰箱的压缩机或空调的压缩机等。进一步的,负载端11的机壳通过地线与保护接地端pe连接。

如图1所示,在电磁干扰抑制电路中,大电解电容ec1的信号接地端sgnd还通过y电容cy1与保护接地端pe连接,即y电容跨接在大电解电容ec1的负极与保护接地端pe之间。现有技术中,由于负载端11的机壳通过地线与保护接地端pe连接,会将负载端11运行时产生的强干扰信息导入到电磁干扰检测设备或人工电源网络(lineimpedancestabilizationnetwork,lisn)中,进而导致测试幅值超标或者电源网络被污染。

本实施例中,通过在信号接地端sgn和保护接地端pe之间增加一个y电容cy1,该y电容cy1可以配合电磁干扰抑制电路调试,对高频信号分量形成低阻抗回路,直接把线路上的干扰量导回至三相全桥逆变电路中,再经过共模电感lc1的衰减,有效减少进入到电磁干扰检测设备或电源网络的干扰量。进一步的,本实施例中对y电容的具体类型不作限定,可以实现功能的即可,例如y电容可以为安规陶瓷电容。

具体的,采用本实施例中的电磁干扰抑制电路进行电磁干扰测试,根据图2、图3中现有技术的传导波形图和功率骚扰波形图,与图4、图5中的本实施例中的电磁干扰抑制电路的传导波形图和功率骚扰波形图的对比,可知本实施例中的电磁干扰抑制电路抑制电磁干扰的效果更好。具体参见图2和图3,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提供的现有技术中的变频家电的传导波形,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提供的现有技术中的变频家电的功率骚扰波形图,在频段10mhz-30mhz的传导辐射测量值以及频段30mhz-50mhz的功率骚扰测量值中,均存在频点超标或余量不足的问题。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提供的一种电磁干扰抑制电路的传导波形图,图5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提供的一种电磁干扰抑制电路的功率骚扰波形图,而在图4和图5中可以看出,频段10mhz-30mhz的传导辐射测量值以及频段30mhz-50mhz的功率骚扰测量值中,已解决了频点超标或余量不足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电磁干扰抑制电路,通过在三相全桥逆变电路与负载端之间增加一个三相共模电感,可以直接衰减负载端工作时的干扰信号,有效减少进入到emi检测设备或电源网络的干扰量,增大测试余量,并且可以解决传导和功率骚扰的频点余量问题,增强可靠性,在客户端整机装配时无需在电机线上套磁环操作,节省人工成本,降低工作量;并且通过在信号接地端和保护接地端之间增加一个y电容,可以对高频信号分量形成低阻抗回路,直接把线路上的干扰量导回至三相全桥逆变电路中,再经过共模电感lc1的衰减,可以避免负载端的机壳通过地线与保护接地端连接造成的干扰,进一步减少进入到emi检测设备或电源网络的干扰量。

注意,上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及所运用技术原理。本领域技术人员会理解,本实用新型不限于这里所述的特定实施例,对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说能够进行各种明显的变化、重新调整和替代而不会脱离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因此,虽然通过以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较为详细的说明,但是本实用新型不仅仅限于以上实施例,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构思的情况下,还可以包括更多其他等效实施例,而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所附的权利要求范围决定。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