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新型防凝露电箱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2277746发布日期:2020-09-18 20:37阅读:63来源:国知局
一种新型防凝露电箱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箱生产加工领域,尤其是一种新型防凝露电箱。



背景技术:

我国在电箱中采用自动加热除湿控制器防止凝露已有十几年历史,这种常规加热除湿控制器在抗潮湿、防凝露保证高压设备可靠运行起到了积极作用,但在有的地区应用中也出现了一些问题,例如:在南方的梅雨季节,有时开关柜内部的空气湿度较高,甚至开关柜内局部已有结露现象,由于安装在电箱上的传感器长期受空气中灰尘和气体侵蚀,使传感器的灵敏度受到影响,控制器不能及时地启动加热棒,致使凝露控制的作用失灵,给电箱的安全带来严重威胁,从统计数据来看,高压柜严重事故有50%都是凝露造成放电引起的。



技术实现要素: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新型防凝露电箱,其特征在于:包括电箱本体和控制器,所述电箱设置有多个隔室,多个所述隔室均安装有传感器和加热棒,所述电箱外部还安装有传感器,所述传感器均通过传感器安装结构安装在所述电箱上,所述传感器安装结构包括传感器本体、设置在电箱上的容置所述传感器的容置腔和控制器,所述容置腔设置有开口,所述容置腔内设置有推动机构,所述推动机构与所述传感器连接并可推动所述容置腔内的传感器从开口推出至容置腔外,并收纳回容置腔内,所述控制器分别与所述传感器、加热棒和推动机构连接。

优选地,所述容置腔设置在所述电箱内部,所述开口方向朝向所述电箱内和/或电箱外。

优选地,所述传感器的移动路径为水平,所述开口设置有封堵开口用的盖板,所述盖板可向上翻开,所述推动机构推动传感器推动盖板向上翻开使得传感器可从开口推出至所述容置腔外。

优选地,还包括推块,所述推块设置在所述推动机构或传感器上,随所述传感器移动,所述推块位于所述传感器上方用于与所述盖板接触并将其向上翻开。

优选地,所述传感器伸出容置腔外距离开口的距离小于所述盖板的宽度。

优选地,所述推动机构为电动推杆,所述电动推杆的伸缩杆与所述传感器连接。

优选地,所述传感器包括凝露传感器、湿度传感器和温度传感器的一种或任意组合。

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新型防凝露电箱,在电箱内各个隔间分别设置有传感器和加热棒,利用控制器可以单独控制电箱内各个隔间的温度,更有效的杜绝凝露现象的发生,而且传感器通过传感器安装结构安装在电箱内,在正常状态时,传感器隐藏在相对密封的容置腔内,在需要进行数据收集时,推动机构将传感器推出进行数据收集,收集完毕后复位,这样,传感器在绝大部分时间内都是位于容置腔内,仅在进行数据收集的时间内位于容置腔外,受环境影响小,极大的提高了传感器的使用寿命以及可靠性。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传感器安装结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传感器安装结构工作状态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电箱、11隔室、2传感器、3加热棒、4容置腔、41开口、42推动机构、43盖板、44推块。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及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描述,以便于更清楚的理解本实用新型要求保护的技术思想。

如图1-3所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中的一种新型防凝露电箱,包括电箱1本体和控制器,所述电箱1设置有多个隔室11,多个所述隔室11均安装有传感器2和加热棒3,所述电箱外部还安装有传感器2,所述传感器2均通过传感器安装结构安装在所述电箱上,所述传感器安装结构包括传感器2本体、设置在电箱1上的容置所述传感器2的容置腔4和控制器,所述容置腔4设置有开口41,所述容置腔4内设置有推动机构42,所述推动机构42与所述传感器21连接并可推动所述容置腔4内的传感器2从开口41推出至容置腔4外,并收纳回容置腔4内,所述控制器分别与所述传感器2、加热棒3和推动机构42连接。现有的电箱,其防凝露的方法通常为:在电箱内一处设置加热棒,通过设置在电箱内外的凝露传感器检测空气数据并利用控制器控制加热板加热电箱内温度,使得电箱内温度始终保持高于外界温度,且尽量降低电箱内部的相对湿度,以完全预防电箱内产生凝露现象,这种方式,由于电箱内部结构复杂分隔出多个相对独立的空间,单个加热棒并不能保证电箱内各个隔间的温度均高于露点温度,即加热棒无法有效控制各个隔间的温度,另外,凝露传感器的使用寿命短,且对工作环境要求高,使得其工作寿命以及可靠性大大降低。与现有的电箱防凝露设置不同,该新型防凝露电箱,在电箱1内各个隔间11分别设置有传感器2和加热棒3,利用控制器可以单独控制电箱1内各个隔间11的温度,更有效的杜绝凝露现象的发生,而且传感器2通过传感器安装结构安装在电箱1内,在正常状态时,传感器2隐藏在相对密封的容置腔4内,在需要进行数据收集时,推动机构42将传感器2推出进行数据收集,收集完毕后复位,这样,传感器2在绝大部分时间内都是位于容置腔4内,仅在进行数据收集的时间内位于容置腔4外,受环境影响小,极大的提高了传感器2的使用寿命以及可靠性。在实际使用过程中,控制器可以控制各个传感器每相隔一段时间从容置腔4内通过推动机构42推出容置腔4外进行数据收集,待测得稳定的数据后复位,并将数据传输至数据库;控制器比较电箱1外的空气数据和电箱1内各个隔间的数据,分别控制加热棒3进行工作。

在容置腔4的具体设置上,所述容置腔4设置在所述电箱1内部,所述开口41方向朝向所述电箱1内和/或电箱1外。

具体地,所述传感器2的移动路径为水平,所述开口41设置有封堵开口41用的盖板43,所述盖板43可向上翻开,所述推动机构42推动传感器2推动盖板43向上翻开使得传感器2可从开口41推出至所述容置腔4外,当传感器2复位时,盖板43由于没有了传感器2的推力,在自身重力的作用下向下翻转复位至重新封堵容置腔4的开口41。

在另一个优选的实施例中,为了避免传感器2与盖板43直接接触,所述推动机构42或传感器上设置有推块44,所述推块44具有与所述盖板43接触的弧面,所述推块44随所述传感器2移动,所述推块44位于所述传感器2上方用于与所述盖板43接触并将其向上翻开。且为了方便盖板43复位,防止传感器2复位过程中影响盖板43的运动,所述传感器2伸出容置腔4外距离开口41的距离小于所述盖板43的长度。

具体地,所述推动机构42为电动推杆,所述电动推杆的伸缩杆与所述传感器2连接。在实际应用当中,该电动推杆选用微型电动推杆,具体可以选用ipotco生产的hr750型小型直流电动推杆。

优选地,所述传感器2包括凝露传感器、湿度传感器和温度传感器的一种或任意组合。

以上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专利范围,凡是利用本实用新型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或等效流程变换,或直接或间接运用在其他相关的技术领域,均同理包括在本实用新型的专利保护范围内。



技术特征:

1.一种新型防凝露电箱,其特征在于:包括电箱本体和控制器,所述电箱设置有多个隔室,多个所述隔室均安装有传感器和加热棒,所述电箱外部还安装有传感器,所述传感器均通过传感器安装结构安装在所述电箱上,所述传感器安装结构包括传感器本体、设置在电箱上的容置所述传感器的容置腔和控制器,所述容置腔设置有开口,所述容置腔内设置有推动机构,所述推动机构与所述传感器连接并可推动所述容置腔内的传感器从开口推出至容置腔外,并收纳回容置腔内,所述控制器分别与所述传感器、加热棒和推动机构连接。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防凝露电箱,其特征在于:所述容置腔设置在所述电箱内部,所述开口方向朝向所述电箱内和/或电箱外。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防凝露电箱,其特征在于:所述传感器的移动路径为水平,所述开口设置有封堵开口用的盖板,所述盖板可向上翻开,所述推动机构推动传感器推动盖板向上翻开使得传感器可从开口推出至所述容置腔外。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新型防凝露电箱,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推块,所述推块设置在所述推动机构或传感器上,随所述传感器移动,所述推块位于所述传感器上方用于与所述盖板接触并将其向上翻开。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新型防凝露电箱,其特征在于:所述传感器伸出容置腔外距离开口的距离小于所述盖板的宽度。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防凝露电箱,其特征在于:所述推动机构为电动推杆,所述电动推杆的伸缩杆与所述传感器连接。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防凝露电箱,其特征在于:所述传感器包括凝露传感器、湿度传感器和温度传感器的一种或任意组合。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新型防凝露电箱,在电箱内各个隔间分别设置有传感器和加热棒,利用控制器可以单独控制电箱内各个隔间的温度,更有效的杜绝凝露现象的发生,而且传感器通过传感器安装结构安装在电箱内,在正常状态时,传感器隐藏在相对密封的容置腔内,在需要进行数据收集时,推动机构将传感器推出进行数据收集,收集完毕后复位,这样,传感器在绝大部分时间内都是位于容置腔内,仅在进行数据收集的时间内位于容置腔外,受环境影响小,极大的提高了传感器的使用寿命以及可靠性。

技术研发人员:黄嘉俊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佛山市顺德区昌江机电实业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19.12.05
技术公布日:2020.09.18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