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接线盒光伏组件及其制作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21269454发布日期:2020-06-26 22:50阅读:298来源:国知局
一种接线盒光伏组件及其制作方法与流程

本发明涉及光伏组件制造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接线盒光伏组件及其制作方法。



背景技术:

常见的半切片光伏组件的电路大部分为若干个电池片大部分为六串相互串联再并联组成电路。这种光伏组件有三个接线盒,接线盒位于光伏组件的中间位置。其中,第一个接线盒1包含负极输出端和一个旁路二极管;第二个接线盒2包含一个旁路二极管;第三个接线盒3包含一个正极输出端和一个旁路二极管。其电路图如图2,第一二极管4保护电池片ⅰ7和电池片ⅱ8,第二二极管5保护电池片ⅲ9和电池片ⅳ10,第三二极管6保护电池片ⅴ11和电池片ⅵ12。随着电池片面积增大,电池片的电流也逐渐增大,据现有技术,目前常用的156.75电池片的isc约10a,接线盒的最大工作电流为1.25*isc=12.5;当电池片增大到210mm时,isc将会增大到18a,此时接线盒的最大工作电流将达到1.25*isc=22.5a,如果考虑双面组件背面30%的电流增益,接线盒的最大工作电流将达到1.3*22.5=29.25a。而现有市场接线盒的工作电流最大为20a,无法达到使用要求,因此,需要重新设计电路,以减少流过接线盒的电流。

此外,现有的光伏组件大部分为六串电池片,随着电池片面积的增大,六串电池片的组件的宽度也相应增大,210mm电池片的组件宽度将达到1.3m,这个宽度的组件,其原材料中用到的光伏玻璃目前无法生产。并且,光伏组件出口时,需要使用集装箱装货,目前40hq集装箱的内高度为2.69m。而现有组件包装的高度由组件的宽度决定,1.3m宽度的组件堆垛包装后高度将达到2.8m以上,超出了集装箱的内高度。如果将六串电池片的光伏组件减少一串电池片变为五串电池片,其电路图如图4,正极输出端将位于组件两端,无法汇集到一起,因此,也无法使用现有的三分体接线盒实现电路连接。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克服以上现有技术的缺陷,提供一种减少流过接线盒的电流且能实现五串电池片的电路连接的接线盒光伏组件及其制作方法。

本发明所采取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接线盒光伏组件,包括光伏电池板,所述的光伏电池板上设有五串电池片,所述的光伏电池板背面分别设有第一接线盒、第二接线盒、第三接线盒、第四接线盒、第五接线盒和第六接线盒,所述的第一接线盒包括负极输出端和第一旁路二极管,所述的第四接线盒包括负极输出端和第二旁路二极管,所述的第二接线盒包括第三旁路二极管,所述的第五接线盒包括第四旁路二极管,所述的第三接线盒包括正极输出端和第五旁路二极管,所述的第六接线盒包括正极输出端和第六旁路二极管,所述的第六接线盒和第三接线盒分别位于光伏电池板的上下两端,所述的第一接线盒、第二接线盒、第四接线盒和第五接线盒均位于光伏电池板中间位置,所述的第一旁路二极管、第二旁路二极管、第三旁路二极管、第四旁路二极管、第五旁路二极管和第六旁路二极管分别与电池片反向并联。

采用以上结构后,本发明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优点:光伏组件的六个二极管分别保护与之并联的两串电池串,当二极管工作时,其工作电流等于每个半切片电池片的电流。光伏组件的四个输出端可以通过连接线并联或串联进行连接。并联时,整个组件输出电流等于翻倍,输出电压不变;串联时,整个组件输出电压翻倍,输出电流不变,可以减少接线盒的工作电流,接线盒的工作电流为半切片电池片的电流,可以实现五串电池片的电路连接,并且其输出电流和电压可以通过不同连接方式进行变化,六分体接线盒实现五串五串电池片的电路连接,正极输出端将位于组件两端。

作为优选,所述的电池片为半切片,所述的第一旁路二极管与第一电池串、第二电池串反向并联,所述的第二旁路二极管与第三电池串、第四电池串反向并联,所述的第三旁路二极管与第五电池串、第六电池串反向并联,所述的第四旁路二极管与第七电池串、第八电池串反向并联,所述的第五旁路二极管与第六电池串、第九电池串反向并联,所述的第六旁路二极管与第八电池串、第十电池串反向并联,结构简单。

所述的第四接线盒和第五接线盒和第六接线盒从左到右依次设置在光伏电池板上,所述的第一接线盒位于第四接线盒的下方,所述的第二接线盒位于第五接线盒的下方,分布合理。

所述的光伏电池板包括光伏玻璃和背板,所述的电池片位于光伏玻璃和背板之间,结构简单。

所述的电池片为三切片、四切片或五切片。

一种如上述任一项所述的一种接线盒光伏组件的制作方法,包括有如下步骤:

a、把若干电池片进行串焊;

b、使用汇流条将串焊好的电池片进行串联;

c、将光伏玻璃、电池片、背板和封装胶膜按照一定的层次敷设好并进行层压;

d、在层压件四周使用硅胶将边框和组件粘结起来;

e、安装六分体接线盒。

附图说明

图1是现有技术光伏电池板的示意图;

图2是现有技术光伏电池板的电路图;

图3是本发明一种接线盒光伏组件的示意图;

图4是本发明一种接线盒光伏组件的电路图。

其中,1、第一个接线盒,2、第二个接线盒,3、第三个接线盒,4、第一二极管,5、第二二极管,6、第三二极管,7、电池片ⅰ,8、电池片ⅱ,9、电池片ⅲ,10、电池片ⅳ,11、电池片ⅴ,12、电池片ⅵ,13、第一接线盒,14、第二接线盒,15、第三接线盒,16、第四接线盒,17、第五接线盒,18、第六接线盒,19、第二旁路二极管,20、第一旁路二极管,21、第四旁路二极管,22、第三旁路二极管,23、第六旁路二极管,24、第五旁路二极管,25、第三电池串,26、第四电池串,27、第七电池串,28、第八电池串,29、第十电池串,30、第一电池串,31、第二电池串,32、第五电池串,33、第六电池串,34、第九电池串,35、光伏电池板。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说明。

如图所示,本发明提供一种接线盒光伏组件,包括光伏电池板35,所述的光伏电池板35上设有五串电池片,所述的光伏电池板35背面分别设有第一接线盒13、第二接线盒14、第三接线盒15、第四接线盒16、第五接线盒17和第六接线盒18,所述的第一接线盒13包括负极输出端和第一旁路二极管20,所述的第四接线盒16包括负极输出端和第二旁路二极管19,所述的第二接线盒14包括第三旁路二极管22,所述的第五接线盒17包括第四旁路二极管21,所述的第三接线盒15包括正极输出端和第五旁路二极管24,所述的第六接线盒18包括正极输出端和第六旁路二极管23,所述的第六接线盒18和第三接线盒15分别位于光伏电池板35的上下两端,所述的第一接线盒13、第二接线盒14、第四接线盒16和第五接线盒17均位于光伏电池板35中间位置,所述的第一旁路二极管20、第二旁路二极管19、第三旁路二极管22、第四旁路二极管21、第五旁路二极管24和第六旁路二极管23分别与电池片反向并联,本发明的优点是光伏组件的六个二极管分别保护与之并联的两串电池串,当二极管工作时,其工作电流等于每个半切片电池片的电流。光伏组件的四个输出端可以通过连接线并联或串联进行连接。并联时,整个组件输出电流等于翻倍,输出电压不变;串联时,整个组件输出电压翻倍,输出电流不变,可以减少接线盒的工作电流,接线盒的工作电流为半切片电池片的电流,可以实现五串电池片的电路连接,并且其输出电流和电压可以通过不同连接方式进行变化,电池片为半切片,半切片是将一个整片电池片切割为两片电池片之后相互串联再并联组成电路,目的是为了减少通过电池片的电流,从而减少功率损失。

所述的电池片为半切片,所述的第一旁路二极管20与第一电池串30、第二电池串31反向并联,所述的第二旁路二极管19与第三电池串25、第四电池串26反向并联,所述的第三旁路二极管22与第五电池串32、第六电池串33反向并联,所述的第四旁路二极管21与第七电池串27、第八电池串28反向并联,所述的第五旁路二极管24与第六电池串33、第九电池串34反向并联,所述的第六旁路二极管23与第八电池串28、第十电池串29反向并联,结构简单,可靠性高,互不干涉,从图4中可以看出,第三电池串25、第四电池串26、第七电池串27、第八电池串28和第十电池串29从左到右依次排列在光伏电池板35上端,第一电池串30、第二电池串31、第五电池串32、第六电池串33和第九电池串34从左到右依次排列在光伏电池板35下端。

所述的第四接线盒16和第五接线盒17和第六接线盒18从左到右依次设置在光伏电池板35上,所述的第一接线盒13位于第四接线盒16的下方,所述的第二接线盒14位于第五接线盒17的下方,分布合理。

所述的光伏电池板35包括光伏玻璃和背板,所述的电池片位于光伏玻璃和背板之间,结构简单。

所述的电池片为三切片、四切片或五切片,三切片、四切片和五切片是将一个整片电池片切割为三片、四片、五片电池片后相互串联再并联,目的也是为了减少流过电池片的电流,从而减少功率损失,通过电池片的电流分别为整片电池片的1/3、1/4、1/5。

具体来说,本发明的原理是光伏组件的六个二极管分别保护与之并联的两串电池串,当二极管工作时,其工作电流等于每个半切片电池片的电流。光伏组件的四个输出端可以通过连接线并联或串联进行连接。并联时,整个组件输出电流等于翻倍,输出电压不变;串联时,整个组件输出电压翻倍,输出电流不变,可以减少接线盒的工作电流,接线盒的工作电流为半切片电池片的电流,可以实现五串电池片的电路连接,并且其输出电流和电压可以通过不同连接方式进行变化,第一接线盒13、第四接线盒16可以集成为包含两个二极管的一个接线盒,第二接线盒14、第七接线盒17可以集成为包含两个二极管的一个接线盒。

制作方法:一、把若干电池片进行串焊,分别形成第一电池串30、第二电池串31、第三电池串25、第四电池串26、第五电池串32、第六电池串33、第七电池串27、第八电池串28、第九电池串34和第十电池串29;二、使用汇流条将串焊好的电池片进行串联,使上述电池串可导通;三、将光伏玻璃、电池片、背板和封装胶膜按照一定的层次敷设好并进行层压,电池串设在光伏玻璃和背板上,在层压件四周使用硅胶将边框和组件粘结起来;四、安装六分体接线盒,把第一接线盒13、第二接线盒14、第三接线盒15、第四接线盒16、第五接线盒17和第六接线盒18分别安装在背板背面上,六分体接线盒就是有六个接线盒。

以上就本发明较佳的实施例作了说明,但不能理解为是对权利要求的限制。本发明不仅局限于以上实施例,其具体结构允许有变化,凡在本发明独立要求的保护范围内所作的各种变化均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