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可NFC充电的体温贴或心电贴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4428375发布日期:2021-03-26 23:36阅读:189来源:国知局
一种可NFC充电的体温贴或心电贴的制作方法
一种可nfc充电的体温贴或心电贴
技术领域
1.本实用新型设计体温贴或心电贴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可nfc充电的体温贴或心电贴。


背景技术:

2.现有体温贴或心电贴充电方案有两种:一种是在表面放置触点,通过与充电座上的弹针接触,实现接触充电;另一种为无线充电,一般体温贴收纳盒与体温贴或者心电贴都内置了充电线圈,将体温贴或心电贴放置在充电盒内才能实现充电。
3.以上两种方案,对于方案一由于触点接触需要裸露特定区域,给制造加工增加了难度,加上体温贴或心电贴的防水要求,触点部位的电路需要单独做防短路设计;对于方案二无线充电只要在线路板上做有相应的感应线圈,就可以实现充电了,加工上更加简便,也无需考虑外露的金属电极。
4.但是,现有的两种方案的体温贴普遍存在着使用蓝牙传输信号,由于蓝牙穿透力差,常有断开的风险,并且由于整体功耗需要放置较大的电池,所以本身体积无法做到轻便。


技术实现要素:

5.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轻便的可nfc充电的体温贴或心电贴。
6.本实用新型的上述技术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一种可nfc充电的体温贴或心电贴,包括体温贴壳体或心电贴壳体,所述体温贴壳体或心电贴壳体内设置有fpc线路板,fpc线路板上设置有nfc线圈,fpc线路板上设置有薄片电池,所述薄片电池与nfc线圈连接。
7.进一步设置为:所述体温贴壳体为条形,体温贴壳体的一端设置有矩形部,所述fpc线路板、nfc线圈和薄片电池均设置在矩形部上。
8.进一步设置为:所述体温贴壳体相对矩形部的另一端设置有感温金属片。
9.进一步设置为:所述体温贴壳体上的nfc线圈和薄片电池分别设置在fpc线路板的两面上。
10.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心电贴壳体为长方形,心电贴壳体的两端均设置有一个金属电极。
11.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的体温贴或心电贴结构简单,工艺生产方便。采用nfc技术对电池充电,并传输体温贴采集到的体温数据,本身耗电主要为对采集数据的存储,所以电池可以做薄做小,实现整机的轻薄。且只要将带有nfc的手机或者其他带nfc功能的终端就可以实现充电,方便携带,无需特定的充电设备,使得本实用新型的体温贴或心电贴会更加简单方便。
附图说明
12.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体温贴正面局部剖视图;
13.图2本实用新型的体温贴底面局部剖视图;
14.图3本实用新型的心电贴正面局部剖视图。
15.图中:1、体温贴壳体;2、心电贴壳体;3、fpc线路板;4、nfc线圈;5、薄片电池;6、矩形部;7、感温金属片;8、金属电极;9、主控芯片。
具体实施方式
16.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17.一种可nfc充电的体温贴或心电贴,包括体温贴壳体1或者心电贴壳体2,体温贴壳体1或者心电贴壳体2内均设置有fpc线路板3,fpc线路板3上设置有薄片电池5和nfc线圈4,薄片电池5和nfc线圈4相连接。当带nfc的终端贴近体温贴或心电贴后,终端就可以通过设备上的nfc天线接收到设备发出的数据,并同时可以实现终端给体温贴充电的目的。
18.体温贴壳体1整体为条形,条形一端的fpc线路板3为矩形部6,薄片电池5和nfc线圈4均设置在矩形部6上,且薄片电池5和nfc线圈4分别设置在矩形部6的两面上。矩形部6上和薄片电池5同侧设置有一个主控芯片9,主控芯片9能够辅助将对体温进行监测。
19.心电贴壳体2为长方形,心电贴壳体2的两端分别设置有金属电极8,从而对心跳进行监测。
20.本具体实施例仅仅是对本实用新型的解释,其并不是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本领域技术人员在阅读完本说明书后可以根据需要对本实施例做出没有创造性贡献的修改,但只要在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范围内都受到专利法的保护。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