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浪涌保护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3456534发布日期:2020-12-29 10:00阅读:157来源:国知局
一种浪涌保护器的制作方法

本申请涉及浪涌保护设备的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浪涌保护器。



背景技术:

浪涌保护器是用于在元器件坐在的线路中的电压或者电流突变时,自动分闸断开以保护元器件的作用。

一般情况下,浪涌保护器包括有多极供线路接入的保护模块,每极保护模块可以去保护一条供电线路,多极也成为多p,浪涌保护器的底座上还有与多p一一对应的检测电路。如图1所示,市场上常见的一种浪涌保护器的检测装置,对应有第一极(1p)、第二极(2p)、第三极(3p),检测装置包括有开关k1、开关k2、开关k3以及三针端口;开关k1、开关k2以及开关k3均包括有no触点端和nc触点端,三针端口包括有no输出端和nc输出端,no输出端与三个no触点端连接,nc输出端与三个nc触点端连接。当第一极(1p)、第二极(2p)或第三极(3p)其中任意一个对应的电路出现浪涌以后,该极损坏且对应的开关工作并与nc触点端连接,nc输出端输出第一极(1p)、第二极(2p)或第三极(3p)断开的信号。

但是这种浪涌保护器,当第一极(1p)、第二极(2p)或第三极(3p)有任意一个损坏时,通过三针端口输出的信号都是同一种信号,无法对信号进行不同的分类,后期无法辅助判断到底是第一极(1p)、第二极(2p)或第三极(3p)损坏,还有待改进。



技术实现要素:

为了方便远程判断出具体是哪个极损坏,本申请提供一种浪涌保护器,具有通讯功能以及方便接收到多个开关件各自的状态变化,辅助实现远程分辨哪一个开关件对应的极损坏的效果。

本申请提供的一种浪涌保护器,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

一种浪涌保护器,包括有本体以及设置本体下的底座,所述底座上设置有电路板和网络接口,所述网络接口与电路板连接;所述电路板上包括有:

开关件,设置有若干个,且每个开关件均包括有一个输入端和两个输出端,所述开关件的输入端连接电源,所述开关件的两个输出端分别为no触点端和nc触点端;

处理模块,包括有多个输入端和多个输出端,所述处理模块的多个输入端分别与若干个开关件的输出端一一对应连接,所述处理模块的多个输出端输出处理信号;

通讯模块,包括有输入端和输出端,所述通讯模块的输入端与处理模块连接并接收处理信号,所述通讯模块的输出端与网络接口连接并输出通讯信号。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讯接口的设置支持多种信号的输出以及通讯信号的输出,而处理模块的输入端与开关件的输出端一一对应设置,能够对开关件的输出端的状态进行记录,处理模块最后通过输出端输出至通讯模块,通讯模块最后输出信号,还能够实现通讯功能。本申请能够方便接收到多个开关件各自的状态变化,辅助实现远程分辨哪一个开关件对应的极损坏。

优选的,所述处理模块选用型号为at89c2051的单片机。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方便购买且使用方便。

优选的,所述开关件的输出端与单片机的输入端之间串联有保护电阻。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起到减少电流和保护单片机的作用。

优选的,所述通讯模块选用型号为max485的通讯芯片。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方便购买且使用方便。

优选的,所述底座上固定连接有限位柱,所述电路板上开有供限位柱穿过的限位孔。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电路板安装在底座上后,限位柱穿过限位孔,具有加强电路板与底座之间的稳定性的效果。

优选的,所述限位柱上端为弧形端。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便于限位柱插入限位孔。

优选的,所述底座上一体连接有第一挡板和第二挡板,所述网络接口的左右两侧分别与第一挡板和第二挡板接触,所述第一挡板上一体连接有第一限位凸杆,所述第二挡板上一体连接有第二限位凸杆,所述网络接口远离接口的一端与第一限位凸杆和第二限位凸杆接触。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网络接口在底座上受到第一挡板和第二挡板的限位,限制了网络接口的左右移动,同时网络接口的远离接口的一端受到第一限位凸杆和第二限位凸杆的限位,限制了网络接口向后移动,这些结构均起到稳定网络接口的作用。

优选的,所述第一限位凸杆和所述第二限位凸杆的上端且相互靠近的一侧为弧形设置。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安装过程中,先将网络接口与电路板连接,然后将电路板和网络接口一同安装在底座上,网络接口和电路板从底座上的上端往下移动,若网络接口或电路板与第一限位凸杆和第二限位凸杆的上端抵接,由于第一限位凸杆和第二限位凸杆的上端且相互靠近的一侧为弧形设置,第一限位凸杆和第二限位凸杆不易对网络接口产生损伤,起到保护网络接口和电路板的作用。

综上所述,本申请中的处理模块包括有多个输入端且与若干个开关件的输出端一一对应连接,能够接收到若干个开关件的输出变化状态,再通过处理后输出至通讯模块,最终从网络接口输出信号,方便外接部件对接收到的通讯信号进行识别和判断是哪一极出现了损坏。

附图说明

图1是相关技术中的浪涌保护器的检测装置的局部电路图;

图2是本申请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申请实施例的底座和电路板处的局部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申请实施例的浪涌保护器的检测装置的局部电路;

图5是本申请实施例的底座和电路板的局部结构爆炸示意图。

附图标记:1、本体;2、底座;3、第一极;4、第二极;5、第三极;6、电路板;7、网络接口;8、开关件;9、处理模块;10、通讯模块;11、限位柱;12、限位孔;13、第一挡板;14、第二挡板;15、第一限位凸杆;16、第二限位凸杆。

具体实施方式

本申请实施例公开一种浪涌保护器,参照图2,包括本体1以及设置在本体1下的底座2。该浪涌保护器设置有第一极3、第二极4以及第三极5,第一极3、第二极4以及第三极5分别对应1p、2p、3p。

参照图3、图4,底座2上设置有电路板6和网络接口7,网络接口7与电路板6焊接固定,电路板6上包括有三个开关件8、处理模块9以及通讯模块10。每个开关件8均包括有一个输入端和两个输出端,开关件8的输入端连接电源,开关件8的两个输出端分别为no触点端和nc触点端。处理模块9,包括有多个输入端和多个输出端,处理模块9的多个输入端分别与三个开关件8的输出端一一对应连接,处理模块9的多个输出端输出处理信号。通讯模块10,包括有输入端和输出端,通讯模块10的输入端与处理模块9连接并接收处理信号,通讯模块10的输出端与网络接口7连接并输出通讯信号。通讯接口的设置支持多种信号的输出以及通讯信号的输出,而处理模块9的输入端与开关件8的输出端一一对应设置,能够对开关件8的输出端的变化状态进行接收和记录,处理模块9最后通过输出端输出至通讯模块10,通讯模块10最后输出通讯信号,还能够实现通讯功能。本申请能够方便接收到三个开关件8各自的状态变化,辅助实现远程分辨哪一个开关件8对应的极(p)损坏。

参照图4,处理模块9选用型号为at89c2051的单片机,方便购买且使用方便。开关件8的输出端与单片机的输入端之间串联有保护电阻,如图4中的第一电阻器r1、第一电阻器r2、第一电阻器r3、第一电阻器r4、第一电阻器r5、第一电阻器r6、第一电阻器r7、第一电阻器r8,起到减少电流和保护单片机的作用。通讯模块10选用型号为max485的通讯芯片,方便购买且使用方便。

参照图3、图5,底座2上固定连接有限位柱11,电路板6上开有供限位柱11穿过的限位孔12,电路板6安装在底座2上后,限位柱11穿过限位孔12,具有加强电路板6与底座2之间的稳定性的效果。限位柱11上端为弧形端,便于限位柱11插入限位孔12。

参照图3、图5,底座2上一体连接有第一挡板13和第二挡板14,网络接口7的左右两侧分别与第一挡板13和第二挡板14接触,第一挡板13上一体连接有第一限位凸杆15,第二挡板上一体连接有第二限位凸杆16,网络接口7远离接口的一端与第一限位凸杆15和第二限位凸杆16接触。网络接口7在底座2上受到第一挡板13和第二挡板14的限位,限制了网络接口7的左右移动,同时网络接口7的远离接口的一端受到第一限位凸杆15和第二限位凸杆16的限位,限制了网络接口7向后移动,这些结构均起到稳定网络接口7的作用。需要提及的是,第一限位凸杆15和第二限位凸杆16的上端且相互靠近的一侧为弧形设置。在安装过程中,先将网络接口7与电路板6连接,然后将电路板6和网络接口7一同安装在底座2上,网络接口7和电路板6从底座2上的上端往下移动,若网络接口7或电路板6与第一限位凸杆15和第二限位凸杆16的上端抵接,由于第一限位凸杆15和第二限位凸杆16的上端且相互靠近的一侧为弧形设置,第一限位凸杆15和第二限位凸杆16不易对网络接口7产生损伤,起到保护网络接口7和电路板6的作用。

主要效果如下:

at89c2051的单片机具有多个引脚,在本申请中,只要有六个引脚分别与三个开关件8的输出端一一对应连接,便可接收到开关件8的输出状态变化,at89c2051的单片机再采用两个引脚作为输出端并与max485的通讯芯片的输入端连接,max485的通讯芯片的输出端再与网络接口7连接,从而实现在浪涌保护器上附加通讯功能,且该通讯功能能够方便外接部件对接收到的通讯信号进行识别和判断是哪一极出现了损坏。

以上均为本申请的较佳实施例,并非依此限制本申请的保护范围,故:凡依本申请的结构、形状、原理所做的等效变化,均应涵盖于本申请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