便于灵活组装的电缆穿线组件及应用该组件的光伏支架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3572299发布日期:2021-01-08 11:19阅读:99来源:国知局
便于灵活组装的电缆穿线组件及应用该组件的光伏支架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缆穿线技术领域,尤其是一种便于灵活组装的电缆穿线组件及应用该组件的光伏支架。



背景技术:

光伏面板需要长时间在阳光下暴晒,若电缆裸露在外,长期使用容易老化破皮,影响使用寿命。然而光伏面板连接的电缆较多,很难将其全部安装于同一管内。目前的光伏支架多呈三角架结构,光伏支架的顶面为倾斜面,光伏支架底部固定在一对前后分布的基础桩上,光伏支架由两个支撑点固定,可保证光伏支架固定的牢固稳定。光伏面板在铺设时,往往采用分排铺设,每排的光伏面板铺设的长度较长,且每排光伏面板铺设的宽度也较宽。由于光伏面板一直处在室外,光伏面板上落的灰尘较多,需要周期性的清理光伏面板上的灰尘,光伏面板铺设的宽度越大,清理灰尘的难度也较大。光伏支架的尺寸大小是根据铺设光伏面板的尺寸要求而设计的,我们设计一种便于清理灰尘的铺设方案,缩小光伏面板的铺设宽度,光伏支架也跟随缩小,光伏支架可由单个基础桩固定,光伏支架也便于灵活组装。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提出了一种便于灵活组装的电缆穿线组件及应用该组件的光伏支架,通过将基础桩、底座、垂直穿线管、水平穿线管和倾斜穿线管之间连通,实现了将多条电缆隐藏,有效的防止电缆老化,提高了使用寿命;且垂直穿线管、水平穿线管和倾斜穿线管组成的中空支架可作为光伏支架,使得光伏支架的整体结构小巧紧凑,便于灵活穿线和组装。

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便于灵活组装的电缆穿线组件,包括支撑件、铰接在支撑件顶端的支撑穿线管和底座,所述支撑穿线管呈倾斜状态;所述底座包括有底板和沿底板前后两侧分别朝下延伸的侧板,所述底板四角位置开设有安装孔,所述支撑件包括有安装在底板上的垂直穿线管,以及安装在一对侧板上的水平穿线管和倾斜穿线管,所述垂直穿线管、水平穿线管和倾斜穿线管的顶端铰接在支撑穿线管上,所述侧板与垂直穿线管、水平穿线管和倾斜穿线管之间分别通过一贯穿孔连通,所述支撑穿线管与垂直穿线管、水平穿线管和倾斜穿线管之间分别通过一贯穿孔连通。

进一步的有,所述底板顶面在安装孔内侧设有支撑圈,所述支撑圈上开设有多个固定孔;所述垂直穿线管底部朝四周设有翻边,所述翻边上开设有连接孔,所述连接孔内穿设有固定栓,所述固定栓底端连接在固定孔内。

进一步的有,所述底板沿中心位置朝上设有导向块,所述垂直穿线管套设在导向块上。

进一步的有,所述侧板朝外设有一对限位板,所述限位板上开设有第一通孔;所述水平穿线管底端和倾斜穿线管底端均开设有第二通孔;所述水平穿线管底端和倾斜穿线管底端均陷在侧板的一对限位板之间,所述第一通孔与第二通孔内穿设有连接栓。

进一步的有,所述支撑穿线管呈倒u型,所述支撑穿线管在中间和两端位置分别开设有水平的第一铰接孔;所述垂直穿线管、水平穿线管和倾斜穿线管的顶端伸进支撑穿线管内,所述垂直穿线管、水平穿线管和倾斜穿线管的顶端均开设有水平的第二铰接孔,所述垂直穿线管顶端的第二铰接孔与支撑穿线管中间位置的第一铰接孔的位置相对齐,所述水平穿线管顶端和倾斜穿线管顶端的第二铰接孔与支撑穿线管两端的第一铰接孔的位置相对齐,所述第一铰接孔与第二铰接孔内穿设有连接栓。

进一步的有,所述底板左右两侧朝下延伸有挡板,所述挡板抵触在基础桩的侧面上。

进一步的有,所述侧板两侧朝外延伸有连接板,所述连接板上开设有第三通孔,所述底板前后两侧的连接板的第三通孔内穿设有紧固螺栓。

本实用新型的另一种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光伏支架,包括内部设有空腔的基础桩和所述电缆穿线组件,所述基础桩顶部设有用于与所述底座连通的贯穿孔,所述安装孔内穿设有膨胀螺栓,所述膨胀螺栓底端固定在基础桩上;底板安装在基础桩顶部,所述侧板抵触在基础桩的侧面上。

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便于灵活组装的光伏支架,包括有安装在基础桩上的底座、安装在底座上的支撑件和铰接在支撑件顶端的支撑穿线管,支撑穿线管呈倾斜状态。底座包括有安装在基础桩顶面上的底板和底板前后两侧分别朝下延伸的侧板,侧板抵触在基础桩的侧面上。底板的安装孔内穿设有膨胀螺栓,膨胀螺栓底端固定在基础桩上。支撑件包括有安装在底板上的垂直穿线管,以及安装在一对侧板上的水平穿线管和倾斜穿线管,垂直穿线管、水平穿线管和倾斜穿线管的顶端铰接在支撑穿线管上。本实用新型通过将基础桩、底座、垂直穿线管、水平穿线管和倾斜穿线管之间连通,实现了将多条电缆隐藏,有效的防止电缆老化,提高了使用寿命;且垂直穿线管、水平穿线管和倾斜穿线管组成的中空支架可作为光伏支架,光伏面板安装在支撑穿线管上,支撑穿线管由安装在底座上的垂直穿线管、水平穿线管和倾斜穿线管支撑固定。使得光伏支架的整体结构小巧紧凑,便于灵活穿线和组装。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拆分结构示意图;

其中:1.基础桩、2.支撑穿线管、3.底板、4.侧板、5.安装孔、6.膨胀螺栓、7.垂直穿线管、8.水平穿线管、9.倾斜穿线管、10.支撑圈、11.固定孔、12.翻边、13.连接孔、14.固定栓、15.导向块、16.限位板、17.第一通孔、18.第二通孔、19.连接栓、20.第一铰接孔、21.第二铰接孔、22.挡板、23.连接板、24.第三通孔、25.紧固螺栓;26、贯穿孔;27、基础桩贯穿孔。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实施例一

如图1和图2所示,便于灵活组装的电缆穿线组件,包括支撑件、铰接在支撑件顶端的支撑穿线管2和底座,支撑穿线管2呈倾斜状态;所述底座包括有底板3和沿底板3前后两侧分别朝下延伸的侧板4,底板3四角位置开设有安装孔5,支撑件包括有安装在底板3上的垂直穿线管7,以及安装在一对侧板4上的水平穿线管8和倾斜穿线管9,垂直穿线管7、水平穿线管8和倾斜穿线管9的顶端铰接在支撑穿线管2上,侧板4与垂直穿线管7、水平穿线管8和倾斜穿线管9之间分别通过一贯穿孔26连通,支撑穿线管2与垂直穿线管7、水平穿线管8和倾斜穿线管9之间分别通过一贯穿孔连通。

本实施例的底板3顶面在安装孔5内侧设有支撑圈10,支撑圈10上开设有多个固定孔11。垂直穿线管7底部朝四周设有翻边12,翻边12上开设有连接孔13,连接孔13内穿设有固定栓14,固定栓14底端连接在固定孔11内。垂直穿线管7固定在底板3顶面中间位置,垂直穿线管7固定的比较牢固稳定,垂直穿线管7可承受支撑穿线管2较大的压力。

本实施例的底板3沿中心位置朝上设有导向块15,垂直穿线管7套设在导向块15上。导向块15对垂直穿线管7起到限位固定的作用,防止垂直穿线管7在底板3上转动。

本实施例的侧板4朝外设有一对限位板16,限位板16上开设有第一通孔17。水平穿线管8底端和倾斜穿线管9底端均开设有第二通孔18。水平穿线管8底端和倾斜穿线管9底端均陷在侧板4的一对限位板16之间,第一通孔17与第二通孔18内穿设有连接栓19。水平穿线管8和倾斜穿线管9可牢固的固定在侧板4上,水平穿线管8和倾斜穿线管9能很好的支撑住支撑穿线管2。

本实施例的支撑穿线管2呈倒u型,支撑穿线管2在中间和两端位置分别开设有水平的第一铰接孔20。垂直穿线管7、水平穿线管8和倾斜穿线管9的顶端伸进支撑穿线管2内,垂直穿线管7、水平穿线管8和倾斜穿线管9的顶端均开设有水平的第二铰接孔21,垂直穿线管7顶端的第二铰接孔21与支撑穿线管2中间位置的第一铰接孔20的位置相对齐,水平穿线管8顶端和倾斜穿线管9顶端的第二铰接孔21与支撑穿线管2两端的第一铰接孔20的位置相对齐,第一铰接孔20与第二铰接孔21内穿设有连接栓19。支撑穿线管2由垂直穿线管7、水平穿线管8和倾斜穿线管9支撑固定。支撑穿线管2的重心指向基础桩1,光伏面板铺设在支撑穿线管2上不易发生倾倒。

本实施例的底板3左右两侧朝下延伸有挡板22,挡板22抵触在基础桩1的侧面上。挡板22起到限位底板3侧滑的作用。

本实施例的侧板4两侧朝外延伸有连接板23,连接板23上开设有第三通孔24,底板3前后两侧的连接板23的第三通孔24内穿设有紧固螺栓25。紧固螺栓25连接在一对侧板4的连接板23上,可使侧板4紧贴在基础桩1上,侧板4和底板3在基础桩1上固定的更加牢固。

实施例二

光伏支架,包括内部设有空腔的基础桩1和实施例1所述的电缆穿线组件,基础桩顶部设有用于与底座连通的基础桩贯穿孔27,安装孔5内穿设有膨胀螺栓6,膨胀螺栓6底端固定在基础桩1上;底板3安装在基础桩1顶部,所述侧板4抵触在基础桩1的侧面上。通过将基础桩1、底座、垂直穿线管7、水平穿线管8和倾斜穿线管9之间连通,实现了将多条电缆隐藏,有效的防止电缆老化,提高了使用寿命。本实用新型的光伏支架由单个基础桩1固定,光伏面板安装在支撑穿线管2上,支撑穿线管2由安装在底座上的垂直穿线管7、水平穿线管8和倾斜穿线管9支撑固定。光伏支架的整体结构小巧紧凑,光伏支架便于灵活组装。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