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快速组装折叠伸缩式临时电线架空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7265825发布日期:2021-11-06 00:50阅读:137来源:国知局
一种快速组装折叠伸缩式临时电线架空装置的制作方法

1.本发明涉及室外工程施工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快速组装折叠伸缩式临时电线架空装置。


背景技术:

2.近年来,随着我国城市化建设进程的不断加快,推动了建筑工程的迅速发展,各类建筑工程随之与日俱增,因对施工现场临时用电的安全使用要求和根据施工现场的复杂条件适应不同的架空高度,以及面对随着项目进度的需要随时对临时用电线路进行改迁的多种矛盾。致使目前现存的工程项目建设中采用的深埋木质杆件(或竹杆),在杆头绑扎通电电线的方案展现出的高成本、低效率的情况,越来越难以满足工程进度的推进要求,甚至许多现场挺而走险报侥幸心理,不进行架空设置临时用电,导致触电风险急剧上升,形成重大安全隐患。
3.目前工程实施过程中,因为每根木质杆件(竹杆)或长短不一,使所架空的临时用电高低起伏,现场混乱不符合文明施工要求,且深埋杆件过程需要施工机械和施工人员协作,施工成本大、施工效率低,施工成果不明显,杆头绑扎通电电线仍存在破皮漏电的风险,而且改迁成本大,影响施工进度。


技术实现要素:

4.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快速组装折叠伸缩式临时电线架空装置,在使用时可快速拆卸,方便存放和运输,双重绝缘安全美观实用,可重复使用经济高效,且安装后,待影响工程工作面推进的时,非常方便改迁,改迁成本低,施工安全。
5.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为:一种快速组装折叠伸缩式临时电线架空装置,包括由上至下依次连接的绝缘线箍、绝缘杆件、固定连接套筒和可折叠底座;所述绝缘线箍包括绝缘内环以及套设在绝缘内环外的金属套环;所述绝缘杆件与固定连接套筒活动连接,所述固定连接套筒套设在绝缘杆件外,所述固定连接套筒上设有固定绝缘杆件的固定件;所述可折叠底座包括底座中心杆以及至少三支沿底座中心杆杆体周向均匀设置的可折叠的活动撑杆,所述活动撑杆与底座中心杆杆体连接。
6.所述金属套环底部与外套钢管焊接,所述外套钢管套接在绝缘杆件外,所述外套钢管与绝缘杆件通过固定件固定。
7.所述底座中心杆外套设有限位钢管,所述限位钢管外壁设有第一连接端,所述活动撑杆与第一连接端螺栓连接,所述底座中心杆底部设有第二连接端,所述活动撑杆杆体通过活动支架与第二连接端连接,所述活动支架与活动撑杆杆体、第二连接端均螺栓连接。
8.所述活动撑杆杆体焊接有压载配重着力环。
9.所述金属套环外焊接有扣锁。
10.所述绝缘内环为橡胶圈。
11.所述固定件为固定螺丝。
12.所述绝缘杆件为木质或竹质。
13.所述绝缘内环与金属套环胶接。
14.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为:
15.本发明对施工现场临时用电的安全使用要求和施工现场复杂的架空高度适应条件,以及可能随时对临时用电线路进行改迁的多种矛盾下提出的相对合理的解决方案,利用折叠三角锥体底座,合理考虑了对存放运输空间要求及便利性,也保证了架空装置的自身稳定性。绝缘木质或竹质杆件,成本低、取材易,即可购买也可自制,同时自重轻、强度高,降低了整个装置重心,进一步提高了稳定性还利用自身的绝缘特性,使用电安全有了双重保障。绝缘线箍比起传统绑扎固定,此办法更安全可靠,避免让电线直接与金属磨损导致破皮漏电,而且闭合状态,保证在大风天气也不发生掉落,防止引发用电安全隐患。
附图说明
16.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17.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中可折叠底座展开状态的俯视图;
18.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中可折叠底座展开状态的正视图;
19.图4为本发明实施例中可折叠底座折叠状态的正视图;
20.图5为本发明实施例中固定连接套筒的结构示意图;
21.图6为本发明实施例中绝缘线箍的结构示意图;
22.图7为本发明实施例中金属套环展开状态的结构示意图;
23.图中,1

橡胶圈,2

金属套环,3

扣锁,4

固定螺丝,5

外套钢管,6

绝缘杆件,7

固定连接套筒,8

底座中心杆,9

限位钢管,10

活动支撑杆,11

活动支架,12

活动螺丝,13

第一连接端,14

第二连接端,15

压载配重着力环,16

限位片。
具体实施方式
24.为了便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理解和应用本发明,下面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的详细叙述,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实施例仅用于说明和解释本发明,并不用于限定本发明。
25.如图1~图7所示,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为:一种快速组装折叠伸缩式临时电线架空装置,包括由上至下依次连接的绝缘线箍、绝缘杆件6、固定连接套筒7和可折叠底座;所述绝缘线箍包括绝缘内环以及套设在绝缘内环外的金属套环2;所述绝缘杆件6与固定连接套筒7活动连接,所述固定连接套筒7套设在绝缘杆件6外,所述固定连接套筒7上设有固定绝缘杆件6的固定件;所述可折叠底座包括底座中心杆8以及至少三支沿底座中心杆8杆体周向均匀设置的可折叠的活动撑杆10,所述活动撑杆10与底座中心杆8杆体连接。
26.所述金属套环2底部与外套钢管5焊接,所述外套钢管5套接在绝缘杆件6外,所述外套钢管5与绝缘杆件6通过固定件固定。
27.所述底座中心杆8外套设有限位钢管9,所述限位钢管9外壁设有第一连接端13,所述活动撑杆10与第一连接端13螺栓连接,所述底座中心杆8底部设有第二连接端14,所述活动撑杆10杆体通过活动支架11与第二连接端14连接,所述活动支架11与活动撑杆10杆体、第二连接端14均螺栓连接。
28.所述活动撑杆10杆体焊接有压载配重着力环15。
29.所述金属套环2外焊接有扣锁3。
30.所述绝缘内环为橡胶圈1。
31.所述固定件为固定螺丝4。
32.所述绝缘杆件6为木质或竹质。
33.所述绝缘内环与金属套环2胶接。
34.具体的安装过程为:
35.步骤一:根据施工现场选定临时用电架空点,先撑开开伞式折叠底座以固定螺丝4拧入锁止后插入土里,使其3个相互呈120
°
夹角的支撑杆嵌入地面,与地面形成一个稳定的三角体基座,并采用现场块石、混凝土块或者其他配重对压载配重着力环15进行的压载,增强架空装置稳定性。
36.步骤二:在底座展开后伸出的底座中心杆8上套入固定连接套筒7,采用固定螺丝4拧入锁止。
37.步骤三:将需要架空的电线放入绝缘线箍,扣好扣锁3,防止电线架空后大风吹离架空装置。
38.步骤四:将已穿入电线的绝缘线箍的外套钢管5套入事先已备好的绝缘木(竹)质杆件一头,用固定螺丝4拧入锁止。
39.步骤五:将步骤一、步骤二组合完成的折叠底座、固定连接套筒7部分与步骤三、步骤四组合完成的绝缘木(竹)质杆件的另一头进行套入连接(期间可以根据现场要求,利用固定连接套筒7的长度进行调试合适的架空高度),再用两侧固定螺丝4共同拧入锁止,另外固定连接套筒7与绝缘木(竹)质杆件还可根据架空高度要求在保证结构安全的情况下,增加固定连接套筒7个数和增加杆件长度。
40.步骤六:拆除、改迁装置,先断开绝缘木(竹)质杆件与固定连接套筒7的连接,再依以上各步骤反向分步断开,最后去其配重,拔出底座即可。
41.所述的活动撑杆10采用方钢25*25*3材料制作,通过活动螺丝12连接,形成开伞结构,与地面可形成锥形稳定三角体,活动撑杆10折叠便携方便,不占用空间,适合搬运、储存。
42.所述的绝缘木(竹)质杆件均采用木质或竹质杆件,自重轻,降低整个装置重心,提高稳定性,自身绝缘特性为装置再增一层安全保障。
43.所述的限位钢管9采用d63.5*3.5规格制作,此限位钢管9可控制折叠底座的三个支撑沿着底座中心杆8方向同时移动而均匀的展开和收折。
44.所述的底座中心杆8采用d54*4规格制作,厚度高,抗弯折性能好,保证整个架空装置受力而不弯折。
45.所述的压载配重着力环15采用焊接的方式与活动撑杆10连接,通过外部重物对压载配重着力环15进行压载提前整个架空装置稳定性,防止横向外力对装置造成的侧翻情况。
46.所述的外套钢管5采用d63.5*3.5规格制作,与绝缘线箍的金属套环2焊接连接,将此外套钢管5套入绝缘木(竹)质杆件,使绝缘木(竹)质杆件与绝缘线箍形成有效连接。
47.所述的限位片16采用金属片与固定连接套筒7焊接而成,目的是限制底座中心杆8
过于深入固定连接套筒7内,侵占固定连接套筒7调试架空高度的筒内空间。
48.所述绝缘内环与金属套环2以不干胶粘连进行连接,使电线不与金属直接接触,有效降低电线磨损破皮而漏电的风险。
49.所述扣锁采用点焊与金属环套连接,主要使绝缘线箍整体闭合,防止外力造成电线脱落,形成安全隐患。
50.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51.(1)本发明利用一种室外快速组装折叠伸缩式临时电线架空装置,相较于传统架空装置,适应性更强,适应范围更广,拆装使用成本更低,施工更安全。
52.(2)利用折叠三角锥体底座,合理考虑了对存放运输空间要求及便利性,也保证了架空装置的自身稳定性。
53.(3)绝缘木(竹)质杆件,成本低、取材易,即可购买也可自制,同时自重轻、强度高,降低了整个装置重心,进一步提高了稳定性还利用自身的绝缘特性,使用电安全有了双重保障。
54.(4)绝缘线箍比起传统绑扎固定,更安全可靠,绝缘橡胶圈与金属套环2以不干胶粘连进行连接,橡胶材质避免了让电线直接与金属磨损导致破皮漏电,且闭环状态,能保证在大风天气安全稳定不掉落,防止引发用电安全隐患。
55.(5)固定连接套筒7和绝缘木(竹)质杆件,可根据施工现场复杂的架空高度要求在保证结构安全的情况下,增加相应套筒个数和杆件长度。具有良好的灵活性和适应性。
56.(6)扣锁3采用点焊与金属套环2连接,主要使绝缘线箍整体闭合,防止外力造成电线脱落,形成安全隐患。
57.以上所述仅是对本发明的较佳实例,并非对本发明的范围进行限定,故在不脱离本发明设计精神的前提下,本领域普通工程技术人员对本发明所述的构造、特征及原理所做的等效变化或装饰,均应落入本发明申请专利的保护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