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微型直流马达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7363453发布日期:2021-11-10 09:50阅读:80来源:国知局
一种微型直流马达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马达产品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微型直流马达。


背景技术:

2.直流马达(direct current machine)是指能将直流电能转换成机械能(直流电动机)或将机械能转换成直流电能(直流发马达)的旋转马达。它是能实现直流电能和机械能互相转换的马达。当它作电动机运行时是直流电动机,将电能转换为机械能;作发马达运行时是直流发马达,将机械能转换为电能。
3.塑封马达是采用塑料封装技术将马达的定子铁芯、绕组等用工程塑料进行整体封装,可取消传统的马达定子绝缘处理工艺及普通马达的金属机壳。
4.虽然通过塑封马达可以减小体积,但是因为采用塑胶将定子组件固定,但是在实际工作中,转子组件在工作时,因为电流与转动会产生一定热量,从而导致热量积蓄与塑封壳体和定子组件之间,但是因为热量过高则会影响转子的工作效率(热胀因素),当温度过高转子与定子之间的摩擦和阻力也会增加。


技术实现要素:

5.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是提出一种微型直流马达,旨在不增加马达壳体体积的情况下,减少马达因为塑封壳体造成的热量积蓄,且改进后的塑胶壳体具有较好的散热效果,从而提高转子的转动效率,增加马达的使用寿命。
6.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微型直流马达,包括:
7.塑胶壳体,所述塑胶壳体呈扁平状,所述塑胶壳体包括上壳体和下壳体,所述上壳体和下壳体围成安装空间;
8.定子组件,所述定子组件包括定子铁芯以及设于定子铁芯的绕组,所述定子铁芯的中部设有枢转孔,所述绕组沿枢转孔的轴心周向分布于铁芯内侧壁,所述定子铁芯的外壁设有多个第一限位部,所述塑胶壳体设有与第一限位部相配合的第二限位部,所述定子铁芯固定于上壳体和下壳体之间;
9.转子组件,所述转子组件枢转安装于枢转孔内;
10.端盖,所述端盖设有两个分别设有上壳体和下壳体上,并可将转子组件限位于塑胶壳体与定子组件之间。
11.优选地,所述第一限位部为卡槽,所述卡槽沿定子铁芯的外壁周向分布,所述第二限位部为与卡槽相配合的卡块,所述卡块可卡于卡槽内。
12.优选地,所述卡槽为非圆形槽,所述非圆形槽为半圆形、菱形或三角形。
13.优选地,所述定子铁芯的外壁呈正八边型状,所述塑胶壳体的内壁与定子铁芯的外壁的形状相适,所述卡槽设于定子铁芯的侧边上,也设有八个;所述侧边与侧边之间设有定位角。
14.优选地,所述第二限位部包括设于上壳体的定位柱以及设于下壳体的定位槽,所
述定位柱可插设于定位槽内,并对第一限位部定位。
15.优选地,所述定位柱的两侧还设有延伸槽,定位槽的两侧设有与延伸槽相配合的延伸柱,所述延伸柱从下壳体的上壁向上延伸。
16.优选地,所述上壳体和下壳体对称设置。
17.优选地,所述端盖设有多个卡钩,所述上壳体和下壳体均设有与卡钩相配合的钩槽。
18.优选地,所述转子组件的中部设有转轴,所述转轴与端盖相配合的位置设有轴承。
19.优选地,所述定子铁芯设有定子齿部以及设于两定子齿部之间的定子槽,所述绕组绕于定子槽和定子齿部之间。
20.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在具体的安装过程中,将定子铁芯上缠绕上绕组,然后将定子铁芯固定于上壳体或下壳体上,其中上壳体和下壳体可以将定子铁芯需要包覆的地方包覆,实现了直接注塑的相同结构,同时在塑胶壳体和定子铁芯分别设置卡块和卡槽保证了固定的可靠性,且安装更方便,且通过覆盖式安装有效避免了注塑壳体热量积蓄的问题,有效提高了散热效果,保证了定子组件与转子之间工作的稳定性。
附图说明
21.图1为本实用新型端盖未安装结构示意图;
22.图2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23.图3为上壳体和下壳体配合示意图;
24.图4为定子铁芯和塑胶壳体剖视图。
25.图中, 1为塑胶壳体,11为上壳体,12为下壳体,2为定子组件,21为定子铁芯,211为定子齿部,212为定子槽,22为绕组,23为枢转孔,3为转子组件,31为转轴,32为轴承,4为端盖,51为卡块,52为卡槽,61为定位柱,62为定位槽,71为延伸槽,72为延伸柱,81为钩槽,82为卡钩。
具体实施方式
26.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27.需要说明,若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有涉及方向性指示(诸如上、下、左、右、前、后、顶、底、内、外、垂向、横向、纵向,逆时针、顺时针、周向、径向、轴向
……
),则该方向性指示仅用于解释在某一特定姿态(如附图所示)下各部件之间的相对位置关系、运动情况等,如果该特定姿态发生改变时,则该方向性指示也相应地随之改变。
28.另外,若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有涉及“第一”或者“第二”等的描述,则该“第一”或者“第二”等的描述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其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至少一个该特征。另外,各个实施例之间的技术方案可以相互结合,但是必须是以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能够实现为基础,当技术方案的结合出现相互矛盾或无法实现时应当认为这种技
术方案的结合不存在,也不在本实用新型要求的保护范围之内。
29.如图1至4所示,一种微型直流马达,包括:
30.塑胶壳体1,所述塑胶壳体1呈扁平状(将塑胶壳体设置为扁平状可以有效缩小马达的体积,且适用性更强),所述塑胶壳体1包括上壳体11和下壳体12(方便微型马达的安装),所述上壳体11和下壳体12围成安装空间;
31.定子组件2,所述定子组件2包括定子铁芯21以及设于定子铁芯21的绕组22,所述定子铁芯21的中部设有枢转孔23,所述绕组22沿枢转孔23的轴心周向分布于铁芯内侧壁,所述定子铁芯21的外壁设有多个第一限位部,所述塑胶壳体1设有与第一限位部相配合的第二限位部,所述定子铁芯21固定于上壳体11和下壳体12之间;
32.转子组件3,所述转子组件3枢转安装于枢转孔23内;
33.端盖4,所述端盖4设有两个分别设有上壳体11和下壳体12上,并可将转子组件3限位于塑胶壳体1与定子组件2之间。
34.在具体的安装过程中,将定子铁芯21上缠绕上绕组22,然后将定子铁芯21固定于上壳体11或下壳体12上,其中上壳体11和下壳体12可以将定子铁芯21需要包覆的地方包覆,实现了直接注塑的相同结构,同时在塑胶壳体1和定子铁芯21分别设置卡块51和卡槽52保证了固定的可靠性,且安装更方便,且通过覆盖式安装有效避免了注塑壳体热量积蓄的问题,有效提高了散热效果,保证了定子组件2与转子之间工作的稳定性。
35.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所述第一限位部为卡槽52,所述卡槽52沿定子铁芯21的外壁周向分布,所述第二限位部为与卡槽52相配合的卡块51,所述卡块51可卡于卡槽52内,当然也可以第一限位部为卡块51,第二限位部为卡槽52,也可以实现相同的技术效果,不过第一限位部为卡槽52可以方便加工,在定子铁芯21直接切割成型卡槽52即可,也可以减少材料的浪费。
36.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所述卡槽52为非圆形槽,所述非圆形槽为半圆形、菱形或三角形,从而可以避免定子铁芯21的与塑胶壳体1固定结构更稳定。
37.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所述定子铁芯的外壁呈正八边型状,所述塑胶壳体1的内壁与定子铁芯21的外壁的形状相适,所述卡槽52设于定子铁芯的侧边上,也设有八个;所述侧边与侧边之间设有定位角,通过将定子铁芯21设置为正八边型方便了塑胶壳体1对定子铁芯21的固定和安装。
38.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所述第二限位部包括设于上壳体11的定位柱61以及设于下壳体12的定位槽62,所述定位柱61可插设于定位槽62内,并对第一限位部定位。
39.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所述定位柱61的两侧还设有延伸槽71,定位槽62的两侧设有与延伸槽71相配合的延伸柱72,所述延伸柱72从下壳体12的上壁向上延伸,通过定位槽62与定位柱61的配合以及延伸槽71和延伸柱72的配合实现了上壳体11和下壳体12之间的固定,且在固定过程中,第二限位部成型并对第一限位部定位,从而实现了定子组件2的固定,当然在塑胶壳体1和定子铁芯21之间还设有绝缘胶从而实现定子铁芯21的进一步固定,以保证马达的稳定性。
40.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所述上壳体11和下壳体12对称设置,通过对称设置可以方便安装以及注塑成型,节约生产成本。
41.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所述端盖4设有多个卡钩82,所述上壳体11和下壳体12均
设有与卡钩82相配合的钩槽81,从而将端盖4分别固定于上壳体11和下壳体12上。
42.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所述转子组件3的中部设有转轴31,所述转轴31与端盖4相配合的位置设有轴承32,减少了转子组件3与塑胶壳体1之间的摩擦,提高了转动效率。
43.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所述定子铁芯21设有定子齿部211以及设于两定子齿部211之间的定子槽212,所述绕组22绕于定子槽212和定子齿部211之间,从而实现电连接。
44.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专利范围,凡是在本实用新型的实用新型构思下,利用本实用新型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变换,或直接/间接运用在其他相关的技术领域均包括在本实用新型的专利保护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