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低温潮湿地区的可控温除湿配电柜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8587724发布日期:2022-01-19 19:50阅读:162来源:国知局
一种用于低温潮湿地区的可控温除湿配电柜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主要涉及配电柜的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用于低温潮湿地区的可控温除湿配电柜。


背景技术:

2.配电柜是电动机控制中心的统称。配电柜使用在负荷比较分散、回路较少的场合;电动机控制中心用于负荷集中、回路较多的场合,它们把上一级配电设备某一电路的电能分配给就近的负荷,这级设备应对负荷提供保护、监视和控制。
3.配电柜周围空气温度的上限不超过40℃,周围空气温度的下限不低于-5℃或-25℃,周围空气温度24h的平均值不超过35℃。空气湿度在50%或75%以下。
4.例如申请号为cn201410554535.3的专利,包括配电柜本体,配电柜本体内设置有控制电器板,配电柜本体柜壁上开有散热窗,散热窗和控制电器板等高,散热窗旁边的控制电器板上安装有温控继电器,温控继电器型号为ju-3,温控继电器还连接有轴流风机,轴流风机上设置有启动排气扇,该装置在一些低温潮湿的环境中,温度及湿度都无法维持在正常范围内,影响配电柜内部设备的稳定性。


技术实现要素:

5.本实用新型主要提供了一种用于低温潮湿地区的可控温除湿配电柜,用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技术问题。
6.本实用新型解决上述技术问题采用的技术方案为:
7.一种用于低温潮湿地区的可控温除湿配电柜,包括有配电柜和底座,所述配电柜内部后壁设有除湿装置,所述配电柜底部连接有底座,所述底座顶部通过螺栓安装有钢丝网,所述钢丝网下方设有加热装置;
8.所述加热装置包括有加热管、安装座和热风输出器,所述加热管的一端设有安装座,所述安装座固定在底座内壁上,且所述加热管的一端延伸至所述安装座内,所述加热管下方等距设有三个热风输出器,三个所述热风输出器的底部与底座内底壁固定连接;
9.所述除湿装置包括有进风口、除湿管道、半导体制冷器、导水管、排水口和出风口,所述进风口一侧通过除湿管道与半导体制冷器连接,所述半导体制冷器远离进风口的一侧通过除湿管道与出风口连接,所述半导体制冷器的底部通过导水管与排水口连接。
10.进一步的,所述安装座底端安装有第一开关,三个所述热风输出器与第一开关电性连接。
11.进一步的,所述进风口和半导体制冷器的一侧通过螺栓安装在配电柜内部后壁上,所述出风口远离除湿管道的一侧通过螺栓安装在配电柜内部侧壁上。
12.进一步的,所述排水口贯穿配电柜后表面底端一侧,且所述排水口与配电柜后表面固定连接。
13.进一步的,所述半导体制冷器顶端安装有第二开关,所述进风口远离配电柜内部
后壁的一侧安装有进风风扇,所述出风口的顶端安装有出风风扇,且所述进风风扇和出风风扇与第二开关电性连接。
14.进一步的,所述配电柜前表面上端设有控制器,所述控制器包括有显示屏和控制按键,所述控制按键与显示屏通过控制芯片电性连接。
15.进一步的,所述配电柜内侧壁安装有上下两个感应器,两个所述感应器分别为温度感应器和湿度感应器,所述湿度感应器在温度感应器正下方,两个所述感应器通过导线与控制器内控制芯片的输入端电性连接。
16.进一步的,所述第一开关和第二开关分别通过导线与控制器内控制芯片的输出端电性连接。
17.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
18.本实用新型在低温潮湿环境中,通过控制器设置温度的数值以及空气湿度的数值,当温度感应器和湿度感应器分别检测到内部温度及湿度低于设置数值时,控制芯片控制第一开关和第二开关启动,通过加热管、和热风输出器,提升配电柜内部的温度,通过半导体制冷器将潮湿的空气冷凝成水,通过导水管排出柜体,以此实现温度控制和除湿的效果。
19.以下将结合附图与具体的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详细的解释说明。
附图说明
20.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21.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加热装置示意图;
22.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除湿装置示意图;
23.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感应器示意图。
24.图中:1、配电柜;2、底座;3、控制器;31、显示屏;32、控制按键;4、感应器;41、温度感应器;42、湿度感应器;5、钢丝网;6、加热装置;61、加热管;62、安装座;621、第一开关;63、热风输出器;7、除湿装置;71、进风口;72、除湿管道;73、半导体制冷器;731、第二开关;74、导水管;75、排水口;76、出风口。
具体实施方式
25.为了便于理解本实用新型,下面将参照相关附图对本实用新型进行更加全面的描述,附图中给出了本实用新型的若干实施例,但是本实用新型可以通过不同的形式来实现,并不限于文本所描述的实施例,相反的,提供这些实施例是为了使对本实用新型公开的内容更加透彻全面。
26.需要说明的是,当元件被称为“固设于”另一个元件,它可以直接在另一个元件上也可以存在居中的元件,当一个元件被认为是“连接”另一个元件,它可以是直接连接到另一个元件或者可能同时存在居中元件,本文所使用的术语“垂直的”、“水平的”、“左”、“右”以及类似的表述只是为了说明的目的。
27.除非另有定义,本文所使用的所有的技术和科学术语与属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通常连接的含义相同,本文中在本实用新型的说明书中所使用的术语知识为了描述具体的实施例的目的,不是旨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本文所使用的术语“及/或”包括
一个或多个相关的所列项目的任意的和所有的组合。
28.请着重参照附图1和附图2所示,一种用于低温潮湿地区的可控温除湿配电柜,包括有配电柜1和底座2,所述配电柜1底部连接有底座2,所述底座2顶部通过螺栓安装有钢丝网5,所述钢丝网5下方设有加热装置6,所述加热装置6包括有加热管61、安装座62和热风输出器63,所述加热管61的一端设有安装座62,所述安装座62固定在底座2内壁上,且所述加热管61的一端延伸至所述安装座62内,所述安装座62底端安装有第一开关621,所述加热管61下方等距设有三个热风输出器63,三个所述热风输出器63的底部与底座2内壁固定连接,三个所述热风输出器63与第一开关621电性连接,通过热风输出器63将加热管61散发出的热量吹入配电柜1内部,提升温度确保设备的稳定性。
29.请着重参照附图3所示,所述配电柜1内部后壁设有除湿装置7,所述除湿装置7包括有进风口71、除湿管道72、半导体制冷器73、导水管74、排水口75和出风口76,所述进风口71一侧通过除湿管道72与半导体制冷器73连接,所述半导体制冷器73顶端安装有第二开关731,所述进风口71和半导体制冷器73的一侧通过螺栓安装在配电柜1内部后壁上,所述进风口71远离配电柜1内部后壁的一侧安装有进风风扇,所述半导体制冷器73远离进风口71的一侧通过除湿管道72与出风口76连接,所述出风口76的顶端安装有出风风扇,所述出风口76远离除湿管道72的一侧通过螺栓安装在配电柜1内部侧壁上,所述进风风扇和出风风扇与第二开关731电性连接,所述半导体制冷器73的底部通过导水管74与排水口75连接,所述排水口75贯穿配电柜1后表面底端一侧,且所述排水口75与配电柜1后表面固定连接,进风口71将潮湿空气吸入半导体制冷器73中冷凝成水通过导水管74排出柜体,出风口76将处理过的空气排出,达到很好的除湿效果。
30.请着重参照附图1和附图4所示,所述配电柜1前表面上端设有控制器3,所述控制器3包括有显示屏31和控制按键32,所述控制按键32与显示屏31通过控制芯片电性连接,所述配电柜1内侧壁安装有上下两个感应器4,两个所述感应器4分别为温度感应器41和湿度感应器42,所述湿度感应器42在温度感应器41正下方,两个所述感应器4通过导线与控制器3内控制芯片的输入端电性连接,所述第一开关621和第二开关731分别通过导线与控制器3内控制芯片的输出端电性连接,通过控制器3内的控制芯片可以控制加热装置6和除湿装置7的启动与停止,实现在低温潮湿环境中对配电柜1内部温度和湿度的控制。
31.本实用新型的具体操作方式如下:
32.使用前通过控制按键32设置温度与湿度的数值,当配电柜1中的设备开始工作时,温度感应器41和湿度感应器42分别检测配电柜1内的温度和湿度,并将检测的数据传输给控制器3,由控制器3内的控制芯片进行处理,当温度感应器41检测数值低于设置数值时,控制芯片控制加热装置6工作,通过加热管61和热风输出器63,提升配电柜1内部的温度,当湿度感应器42检测数值大于设置数值时,控制芯片控制除湿装置7工作,通过进风口71将潮湿的空气吸入半导体制冷器73中,空气中的水汽冷凝成水通过导水管74排出柜体,出风口76将处理后的空气排出,可以达到很好的除湿效果。
33.上述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示例性描述,显然本实用新型具体实现并不受上述方式的限制,只要采用了本实用新型的方法构思和技术方案进行的这种非实质改进,或未经改进将本实用新型的构思和技术方案直接应用于其他场合的,均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