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多维自复位耗能减振间隔棒及其工作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32299255发布日期:2022-11-23 07:45阅读:来源:国知局

技术特征:
1.一种多维自复位耗能减振间隔棒,其特征在于,包括:若干个连接装置、耗能装置、支撑装置和腔体,耗能装置一端固定在支撑装置上,另一端与连接装置相连,内部腔体通过连接杆与支撑装置相连,腔体内部装有阻尼液;耗能装置整体密封,内部充满压缩气体,耗能装置包括内筒组件和外筒组件;当导线舞动时,同一根导线上的两个连接装置之间的夹角改变,内筒组件与外筒组件之间产生相对位移,迫使内筒组件内部的压缩气体与外筒组件内部的压缩气体进行交换,形成惯容阻尼器。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维自复位耗能减振间隔棒,其特征在于,每个连接装置均包括t型杆、sma碟形垫圈和套筒,套筒内装填sma碟形垫圈,t型杆的一端伸入套筒内挤压sma蝶形垫圈,另一端固定在导线上。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维自复位耗能减振间隔棒,其特征在于,耗能装置的外侧设有u型体。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多维自复位耗能减振间隔棒,其特征在于,内筒组件包括内筒、十字板和中轴,所述u型体通过中轴固定在十字板交接处,并与十字板保持同步转动,内筒侧面开有孔洞,且与十字板相连,十字板将内筒分隔成四个空腔。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多维自复位耗能减振间隔棒,其特征在于,外筒组件包括外筒和外板,外板齐端固定在外筒上,参差端插入内筒的孔洞中,将外筒分隔成四个空腔。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多维自复位耗能减振间隔棒,其特征在于,同一根导线上的两个连接装置,一个连接装置固定在外筒上,另一连接装置固定在u型体上,两个连接装置成一定角度安装。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维自复位耗能减振间隔棒,其特征在于,支撑装置包括四个l型构件,四个l型构件首尾相连,每个l型构件通过sma丝连接,连接处两侧装有摩擦片,接口处装有缓冲橡胶垫圈。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维自复位耗能减振间隔棒,其特征在于,连接杆一端固定在支撑装置上,另一端安装有小球。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多维自复位耗能减振间隔棒,其特征在于,腔体质量分布不均匀,其外侧设有滑轨,小球在滑轨内部滚动。10.一种多维自复位耗能减振间隔棒的工作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将权利要求1-9任一项所述的多维自复位耗能减振间隔棒安装在高压架空线路分裂导线上;当导线舞动时,同一根导线上的两个连接装置之间的夹角改变,内筒组件与外筒组件之间产生相对位移,迫使内筒组件内部的压缩气体与外筒组件内部的压缩气体进行交换,形成惯容阻尼器;当连接装置带动耗能装置和支撑装置同步移动,支撑装置内相邻的l型构件产生相对位移时,l型构件之间连接处的sma丝受拉变形,使得连接杆在内腔中的滑轨上滚动,腔体发生转动,腔体内部的阻尼液发生晃动,产生的动力水压起到耗能减振的作用;由于sma丝的可恢复变形能力以及腔体的质量分布不均匀,使多维自复位耗能减振间隔棒恢复初始状态。

技术总结
本发明属于输电线路技术领域,提供了一种多维自复位耗能减振间隔棒及其工作方法。该多维自复位耗能减振间隔棒包括,若干个连接装置、耗能装置、支撑装置和腔体,耗能装置一端固定在支撑装置上,另一端与连接装置相连,内部腔体通过连接杆与支撑装置相连,腔体内部装有阻尼液;耗能装置整体密封,内部充满压缩气体,耗能装置包括内筒组件和外筒组件;当导线舞动时,同一根导线上的两个连接装置之间的夹角改变,内筒组件与外筒组件之间产生相对位移,迫使内筒组件内部的压缩气体与外筒组件内部的压缩气体进行交换,形成惯容阻尼器。本发明旨在减弱风荷载下输电线路的舞动响应。在减弱风荷载下输电线路的舞动响应。在减弱风荷载下输电线路的舞动响应。


技术研发人员:张思祥 李子扬 郎需军 杨博 田连博 陈鹏 周志勇 翟彬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山东电力工程咨询院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2.07.25
技术公布日:2022/11/22
当前第2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