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定子组件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4119415发布日期:2023-05-11 03:07阅读:32来源:国知局
一种定子组件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电机,特别涉及一种定子组件。


背景技术:

1、电动汽车在动力性、智能化、使用成本方面相对于传统的燃油车取得了领先优势,但是充电时间较长很大程度限制了电动汽车的推广。

2、为解决电动汽车的快充问题,对于电动汽车的驱动电机提出了高压需求。此外为了提升驱动系统功率密度,也对驱动电机提出了高压需求。目前,驱动电机中的定子组件包括定子铁芯和多相绕组,定子铁芯的周向分布有多个槽,同一槽内设置有多层构成每相绕组的槽层,且同一槽内的多层槽层位于不同的相,需要在槽内设置绝缘纸,以便通过绝缘纸防止对同一槽内的多层槽层进行隔离。

3、然而,槽体内相间的绝缘纸降低了驱动电机的槽满率,使得驱动电机的铜损以及绕组的温升均有所增加,限制了驱动电机的功率密度,此外还增加了驱动电机的绝缘成本。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发明提供一种定子组件,不仅取消了槽体内相间的绝缘纸的设置,提升了电机的槽满率,降低了电机的绝缘成本,简化电机的插线工艺,而且能够消除了定子组件中的绕组非对称结构产生的环流问题,提高电机的效率,降低电机温升。

2、本发明提供一种定子组件,应用于电机,定子组件包括定子铁芯和多相绕组,所述定子铁芯的周向设有多个槽体,各所述槽体内设有m层供绕线布线的槽层,其中,m为大于且等于四的偶数;每相所述绕组包括至少两个支路,各所述支路包括第一线圈组、第二线圈组和连接线;

3、第一层所述槽层内的所述绕线以第一跨距在所述定子铁芯的周向沿着第一方向跨层绕制到第m层所述槽层,形成第一线圈组;所述第二线圈组与所述第一线圈组的结构相同,且绕制方向相反,所述第一线圈组沿所述定子铁芯的周向以第二跨距同层连接所述第二线圈组,以形成第一线圈单元,多个所述第一线圈单元依次连接以形成第一类线圈组;所述第一线圈单元的所述第二线圈组沿所述定子铁芯的周向以第三跨距同层连接相邻所述第一线圈单元中的所述第一线圈组;

4、所述第一线圈组沿所述定子铁芯的周向以所述第一跨距同层连接所述第二线圈组,以形成第二线圈单元,多个所述第二线圈单元依次连接以形成第二类线圈组;所述第二线圈单元的所述第二线圈组沿所述定子铁芯的周向以所述第一跨距同层连接相邻所述第二线圈单元中的所述第一线圈组;

5、所述连接线在所述定子铁芯的周向以第四跨距同层连接所述第一类线圈组和所述第二类线圈组,以形成所述支路;所述第二跨距、所述第三跨距和所述第四跨距不同于所述第一跨距,且所述第四跨距等于所述第二跨距;每相所述绕组的各所述支路并联,且布设于对应的同一所述槽体的m层所述槽层内。

6、在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类线圈组的绕设始端和所述第二类线圈组的绕设始端均位于第一层所述槽层,且对应不同的所述槽体;

7、所述第一类线圈组的绕设末端位于第一层所述槽层的所述连接线,所述第二类线圈组的绕设末端位于m层所述槽层。

8、在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中,各所述支路均包括进线端和出线端,各所述支路的进线端和出线端对应不同所述槽体的不同所述槽层。

9、在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类线圈组的绕设始端位于所述支路的进线端对应的所述槽体,所述第二类线圈组的绕设末端位于所述支路的出线端对应的所述槽体。

10、在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中,每相所述绕组包括两个支路,其中一个所述支路布设于所述槽体中的部分所述槽层内,另一个所述支路布设于同一所述槽体中剩余的所述槽层内。

11、在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跨距等于所述电机的极距,所述电机的极距为9,每极每相槽数为3,所述第二跨距满足条件式:y1=y+1;

12、其中,y为所述第一跨距,y1为所述第二跨距;

13、所述第三跨距满足条件式:y2=y-1;

14、其中,y2为所述第三跨距。

15、在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中,

16、所述连接线与所述第一类线圈组中同层线的绕制方向相同或者相反。

17、在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跨距等于所述电机的极距,所述电机的极距为9,每极每相槽数为3,所述第二跨距满足条件式:y1=y-1;

18、其中,y为所述第一跨距,y1为所述第二跨距;

19、所述第三跨距满足条件式:y2=y+1;

20、其中,y2为所述第三跨距。

21、在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连接线与所述第一类线圈组中同层线的绕制方向相同或者相反。

22、在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二线圈组与所述第一线圈组相互连接的两端为对应的支路中相邻的两个磁极。

23、在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多相绕组为三相绕组,三相所述绕组在所述定子铁芯上的绕制方向相同,且在空间相位上相差120°。

24、本发明提供一种定子组件,通过对定子组件的每相绕组内设置至少两个支路,并对各支路中第一线圈组和第二线圈组绕线在定子铁芯的槽体内的绕设方向以及跨距进行限定,使得第一线圈组和第二线圈组可以形成第一类线圈组和第二类线圈组,由于连接线沿定子铁芯的周向同层连接第一类线圈组和第二类线圈组,以便通过各支路中的连接线连接第一类线圈组和第二类线圈组,以形成支路,使得每相绕组中的各支路可以并联形成一相绕组。在此基础上,由于每相绕组的各支路并联,且布设于对应的同一槽体的m层槽层内,不仅能够使得定子铁芯在同一槽内布设的各层绕线均属于同一相,取消了同一槽体内绝缘纸的设置,以提升电机的槽满率和效率,降低电机的温升以及绝缘成本的同时,简化了电机的插线工艺,提升了电机的制造效率,而且能够使得每相绕组中的各支路磁路完全对称,消除了非对称结构产生的环流问题,提高电机的效率,降低电机温升。



技术特征:

1.一种定子组件,应用于电机,其特征在于,包括:定子铁芯和多相绕组,所述定子铁芯的周向设有多个槽体,各所述槽体内设有m层供绕线布线的槽层,其中,m为大于且等于四的偶数;每相所述绕组包括至少两个支路,各所述支路包括第一线圈组、第二线圈组和连接线;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定子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类线圈组的绕设始端和所述第二类线圈组的绕设始端均位于第一层所述槽层,且对应不同的所述槽体;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定子组件,其特征在于,各所述支路均包括进线端和出线端,各所述支路的进线端和出线端对应不同所述槽体的不同所述槽层。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定子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类线圈组的绕设始端位于所述支路的进线端对应的所述槽体,所述第二类线圈组的绕设末端位于所述支路的出线端对应的所述槽体。

5.根据权利要求1-4中任一项所述的定子组件,其特征在于,每相所述绕组包括两个支路,其中一个所述支路布设于所述槽体中奇数层对应的所述槽层内,另一个所述支路布设于同一所述槽体中偶数层对应的所述槽层内。

6.根据权利要求1-4中任一项所述的定子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跨距等于所述电机的极距,所述电机的极距为9,每极每相槽数为3,所述第二跨距满足条件式:y1=y+1;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定子组件,其特征在于,

8.根据权利要求1-4中任一项所述的定子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跨距等于所述电机的极距,所述电机的极距为9,每极每相槽数为3,所述第二跨距满足条件式:y1=y-1;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定子组件,其特征在于,

10.根据权利要求1-4中任一项所述的定子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线圈组与所述第一线圈组相互连接的两端为对应的所述支路中相邻的两个磁极。


技术总结
本发明提供一种定子组件,定子组件包括定子铁芯和多相绕组,定子铁芯的周向设有多个槽体,各槽体内设有M层槽层;每相绕组包括至少两个并联的支路,各支路包括第一线圈组、第二线圈组和连接线,第一线圈组沿定子铁芯的周向以第二跨距同层连接第二线圈组,以形成构成第一线圈单元,多个第一线圈单元依次连接以形成第一类线圈组,第一线圈组沿定子铁芯的周向以第一跨距同层连接第二线圈组,以形成第二线圈单元,多个第二线圈单元依次连接以形成第二类线圈组。连接线在定子铁芯的周向以第四跨距同层连接第一类线圈组和第二类线圈组,以形成支路。本发明提供的定子组件,取消了槽体内相间的绝缘纸的设置。

技术研发人员:朱殿烨,何海蛟,茅伟娜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浙江极氪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
技术公布日:2024/1/1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