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可关闭智能漏保断路器漏保的电路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0898041发布日期:2022-07-26 23:07阅读:133来源:国知局
一种可关闭智能漏保断路器漏保的电路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电力设备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可关闭智能漏保断路器漏保的电路。


背景技术:

2.在用电系统中,我们在检修或这某些特殊状况下不需要漏保断路器发生动作时,就需要零序互感器不接线或者拆卸下来,这就造成了安装、使用十分繁琐。


技术实现要素:

3.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不足之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可关闭智能漏保断路器漏保的电路。
4.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可关闭智能漏保断路器漏保的电路,包括零序互感器、中间继电器和智能漏保断路器;
5.所述零序互感器的两组输出线路分别与所述中间继电器的两组常闭触点串联后与所述智能漏保断路器连接,构成漏电保护回路;
6.所述中间继电器的线圈两侧连接供电电路,所述供电电路与用于控制所述供电电路通断的开关电路连接。
7.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供电电路包括第一电阻和电源vcc;
8.所述第一电阻的一端与电源vcc连接,另一端与所述中间继电器的线圈一侧电连接,所述中间继电器的线圈的另一侧通过所述开关电路与接地端gnd连接。
9.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开关电路包括npn型三极管和mcu 微处理控制器;
10.所述mcu微处理控制器的输出端与所述npn型三极管的基极电连接,所述npn型三极管的集电极与所述中间继电器的线圈一侧电连接,所述npn 型三极管的发射极与接地端gnd连接。
11.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npn型三极管的基极与mcu微处理控制器的输出端之间还串联有第二电阻,所述npn型三极管的发射极与所述第二电阻之间还串联有第三电阻。
12.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还包括放电二极管;
13.所述放电二极管并联在所述中间继电器的线圈两侧。
14.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
15.本实用新型线路简单,操作方便,可通过开关电路控制供电电路通断控制中间继电器线圈的得电、断电,进而控制中间继电器的两组常闭触点的断开吸合,实现对智能漏保断路器漏保电路的切断和接通,大大提高了线路检修效率,避免了零序互感器的频繁拆接线。
附图说明
16.图1为本实用新型公开的一种可关闭智能漏保断路器漏保的电路的电路结构示意图。
17.图中:
18.1、零序互感器;2、中间继电器;2-1、线圈;3、智能漏保断路器;4、 npn型三极管;5、mcu微处理控制器;6-1、第一电阻;6-2、第二电阻; 6-3、第三电阻;7、放电二极管。
具体实施方式
19.为使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实用新型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20.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中心”、“上”、“下”、“左”、“右”、“竖直”、“水平”、“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第三”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21.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还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22.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的详细描述:
23.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可关闭智能漏保断路器漏保的电路,包括零序互感器1、中间继电器2和智能漏保断路器3;零序互感器1的两组输出线路分别与中间继电器2的两组常闭触点串联后与智能漏保断路器3连接,构成漏电保护回路;中间继电器的线圈2-1两侧连接供电电路,供电电路与用于控制供电电路通断的开关电路连接。
24.本实用新型线路简单,操作方便,可通过开关电路控制供电电路通断控制中间继电器的线圈2-1的得电、断电,进而控制中间继电器的两组常闭触点的断开吸合,实现对智能漏保断路器漏保电路的切断和接通,大大提高了线路检修效率,避免了零序互感器1的频繁拆接线。
25.具体的:
26.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的供电电路包括第一电阻6-1和电源vcc;第一电阻6-1的一端与电源vcc连接,另一端与中间继电器的线圈2-1一侧电连接,中间继电器的线圈2-1的另一侧通过开关电路与接地端gnd连接。本实用新型中第一电阻6-1的设置,主要作用为限流作用,避免了当开关电路接通时,由于供电电路中的电流过大,而导致流入中间继电器的线圈2-1的电流过大,造成中间继电器的线圈2-1的烧毁。
27.进一步的,本实用新型的开关电路包括npn型三极管4和mcu微处理控制器5;mcu微
处理控制器5的输出端与npn型三极管4的基极电连接, npn型三极管4的集电极与中间继电器的线圈2-1一侧电连接,npn型三极管4的发射极与接地端gnd连接。
28.进一步的,本实用新型的npn型三极管4的基极与mcu微处理控制器 5的输出端之间还串联有第二电阻6-2,npn型三极管4的发射极与第二电阻之间还串联有第三电阻6-3。本实用新型中第三电阻6-3的设置,主要在电路中的作用为偏置电阻,在电路中的功效为当漏电保护回路接通状态下,mcu 微处理控制器5的输出端发送低电平,虽然是低电平,但是电压在0~0.5v左右,会导致后面连接的npn型三极管4在极限状态处于微导通状态,因此设置第三电阻6-3,使npn型三极管4在接收到低电平的时候在极限状态下处于关闭状态而不会处于微导通状态,从而使npn型三极管4处于关闭状态,保证了npn型三极管4不产生误动作。
29.进一步的,本实用新型还包括放电二极管7,放电二极管7并联在中间继电器的线圈2-1两侧;本实用新型中放电二极管7的设置,可以实现对中间继电器的线圈2-1的泄放电荷的目的,避免了中间继电器的线圈2-1被电荷损坏。
30.在实际接线时,mcu微处理控制器5的1号脚连接电源vcc,mcu微处理控制器5的2号脚连接接地端gnd,mcu微处理控制器5的3号脚连接第二电阻6-2的1号脚,第二电阻6-2的2号脚连接第三电阻6-3的1号脚和npn型三极管4的1号脚,npn型三极管4的2号脚接第三电阻6-3的2 号脚后再接地端gnd,npn型三极管4的3号脚接放电二极管7的1号脚和中间继电器2的16号脚;
31.放电二极管7的2号脚和中间继电器2的1号脚连接后接所述第一电阻 6-1的1号脚;第一电阻6-1的2号脚连接电源vcc,中间继电器2的1号脚和16号脚是继电器内部的一组线圈,中间继电器2的的13号脚和11号脚是一副常闭触点,中间继电器2的的4号脚和6号脚是一副常闭触点,中间继电器2的的4号脚连接零序互感器1的1号脚,中间继电器2的13号脚连接零序互感器1的2号脚,中间继电器2的的6号脚连接智能漏保断路器3的1 号脚,中间继电器2的11号脚连接智能漏保断路器3的2号脚;
32.当设备需要智能漏保断路器3漏保时或者mcu微处理控制器5、中间继电器2无供电状态下,这个时候智能漏保断路器3漏保的功能是开启的,中间继电器2的4号脚和6号脚因是一副常闭触点,所以处于导通状态,零序互感器1的1号脚通过中间继电器2的4号脚和6号脚的这副常闭触点连接于智能漏保断路器3的的1号脚,中间继电器2的13号脚和11号脚也是一副常闭触点,所以处于导通状态,零序互感器1的2号脚通过中间继电器2 的13号脚和11号脚的这副常闭触点连接于智能漏保断路器3的2号脚,这个时候智能漏保断路器3漏保的功能依然有效;
33.当设备不需要智能漏保断路器3漏保的时候,需要关闭智能漏保断路器3 漏保,需要中间继电器2动作,mcu微处理控制器5的3号脚发送一个高电平,高电平经过第二电阻6-2限流后使得电流变小后能允许通过npn型三极管4,可以使npn型三极管4处于导通状态,这个时候电源vcc经过第一电阻6-1和中间继电器2的1号脚和16号脚这一组线圈再通过npn型三极管4 的3号脚流入,从npn型三极管4的2号脚流出流到接地端gnd,形成通路,这个时候中间继电器2的4号脚和6号脚断开,中间继电器2的13号脚和11号脚也断开,此时零序互感器1的1号、2号脚与智能漏保断路器3的 1号2号脚断开,这个时候智能漏保断路器3漏保的功能处于关闭状态。
34.以上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本实用新型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