驱动控制电路和直流转换电路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4748351发布日期:2023-07-13 00:28阅读:26来源:国知局
驱动控制电路和直流转换电路的制作方法

本技术属于直流转换电路,尤其涉及一种驱动控制电路和直流转换电路。


背景技术:

1、dc-dc(直流转换)电路,用于实现直流电源至直流电源之间的升降压转换,直流转换电路广泛应用于各种电子系统中,但由于内部开关切换时会产生电磁干扰,往往会影响周围电子系统的工作,例如汽车电子系统的电源芯片的电磁干扰对车内收音机以及通信设备等产生干扰。为了减小电源的体积,开关电源的工作频率在往更高频的方向发展,随着驱动的能力要求越来越高,高速的开关切换带来了更高的电磁干扰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1、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驱动控制电路,旨在降低传统的直流转换电路存在的电磁干扰问题。

2、本技术实施例的第一方面提出了一种驱动控制电路,用于驱动控制升降压变换器,所述驱动控制电路包括:

3、充电电路,用于与所述升降压变换器的功率开关管的控制端连接,受前端模块输出的逻辑控制信号中的第一电平信号或者第一逻辑信号触发对所述功率开关管的控制端进行上拉充电;

4、放电电路,用于与所述功率开关管的控制端连接,受所述逻辑控制信号中的第二电平信号或者第二逻辑信号触发对所述功率开关管的控制端进行下拉放电,所述第一电平信号与所述第二电平信号为相反电平信号;

5、第一电压采样电路,用于与所述功率开关管的输出端连接,所述第一电压采样电路,用于检测到所述功率开关管的输出端电压下降至第一预设电压时,触发输出第一采样信号,以及检测到所述功率开关管的输出端电压上升至第二预设电压时,触发输出第二采样信号,所述第一预设电压小于所述第二预设电压;

6、第一逻辑电路,用于分别与所述前端模块、所述第一电压采样电路和所述充电电路连接,受所述第一采样信号和所述第一电平信号触发输出所述第一逻辑信号;

7、第二逻辑电路,用于分别与所述前端模块、所述第一电压采样电路和所述放电电路连接,受所述第二采样信号和所述第二电平信号触发输出所述第二逻辑信号。

8、可选地,所述充电电路包括第一电子开关管、第二电子开关管、第三电子开关管和第四电子开关管;

9、所述第一电子开关管的第一端、所述第二电子开关管的第一端和所述第四电子开关管的第一端共接并与正电源端连接,所述第一电子开关管的第二端和所述第三电子开关管的第二端、所述第三电子开关管的控制端和所述第四电子开关管的第二端共接并用于连接所述功率开关管的控制端,所述第二电子开关管的第二端与所述第三电子开关管的第一端连接,所述第一电子开关管的控制端和所述第二电子开关管的控制端共接并与所述前端模块连接,所述第四电子开关管的控制端与所述第一逻辑电路的输出端连接。

10、可选地,所述放电电路包括第五电子开关管和第六电子开关管;

11、所述第五电子开关管的第一端和所述第六电子开关管的第一端共接并与所述功率开关管的控制端连接,所述第五电子开关管的第二端和所述第六电子开关管的第二端接地,所述第五电子开关管的控制端与所述前端模块连接,所述第六电子开关管的控制端与所述第二逻辑电路的控制端连接。

12、可选地,所述放电电路还包括:

13、第七电子开关管,所述第七电子开关管串接于所述功率开关管的控制端和地之间,所述第七电子开关管,受第三采样信号触发关断;

14、第二电压采样电路,与所述功率开关管的控制端和所述第七电子开关管的控制端连接,用于检测到所述功率开关管的控制端电压下降至第三预设电压时,触发输出第三采样信号,以使所述第七电子开关管在所述功率开关管的输出端电压在上升前对所述功率开关管的控制端进行下拉放电;

15、其中,所述第七电子开关管的导通电阻小于所述第五电子开关管的导通电阻。

16、可选地,所述第二电压采样电路包括第一电流源、第八电子开关管、第九电子开关管、第十电子开关管、第一反相器、第一或非门和d触发器;

17、所述第一电流源的输出端、所述第八电子开关管的第一端、所述第八电子开关管的控制端和所述第九电子开关管的控制端连接,所述第八电子开关管的第二端和所述第九电子开关管的第二端接地,所述第九电子开关管的第一端、所述第十电子开关管的第二端和所述第一或非门的第一输入端共接,所述第十电子开关管的控制端与所述功率开关管的控制端连接,所述第十电子开关管的第一端与正电源端连接,所述第一反相器的输入端与所述前端模块连接,所述第一反相器的输出端与所述第一或非门的第二输入端连接,所述第一或非门的输出端与所述d触发器的时钟信号端连接,所述d触发器的数据输入端与所述前端模块连接,所述d触发器的输出端构成所述第二电压采样电路的信号输出端。

18、可选地,所述第一电压采样电路:

19、降压检测电路,分别与所述功率开关管的输出端和所述升降压变换器的电源输出端连接,所述降压检测电路,在所述功率开关管的输出端电压下降至所述第一预设电压时,输出负电位的降压检测信号;

20、电平转换电路,与所述降压检测电路连接,用于将所述降压检测电路进行正负电位转换,并输出正电位的降压检测信号;

21、第一电位偏置电路,与所述电平转换电路连接,用于对所述正电位的降压检测信号进行电位偏置,并输出基准电位为地电位的所述第一采样信号;

22、升压检测电路,分别与所述功率开关管的输出端、所述升降压变换器的电源输出端和正电源端连接,所述升压检测电路,在所述功率开关管的输出端电压上升至所述第二预设电压时,输出正电位的升压检测信号;

23、第二电位偏置电路,与所述升压检测电路连接,用于对所述正电位的升压检测信号进行电位偏置,并输出基准电位为地电位的所述第二采样信号。

24、可选地,所述降压检测电路包括第二电流源、第十一电子开关管、第十二电子开关管、第一电阻、第二电阻、第三电阻、第四电阻、第一电容和第一钳位二极管;

25、所述第二电流源的输出端、所述第一钳位二极管的阴极、所述第一电阻的第一端、所述第一电容的第一端、所述第十一电子开关管的控制端和所述第十二电子开关管的控制端共接,所述第一钳位二极管的阳极、所述第一电阻的第二端、所述第一电容的第二端、所述第二电阻的第二端和所述第三电阻的第二端共接并与所述升降压变换器的电源输出端连接,所述第十一电子开关管的第一端与所述第四电阻的第一端连接,所述第四电阻的第二端与正电源端连接,所述第十一电子开关管的第二端与所述第二电阻的第一端共接构成所述降压检测电路的电源输出端,所述第十二电子开关管的第一端与所述功率开关管的输出端连接,所述第十二电子开关管的第二端与所述第三电阻的第一端共接构成所述降压检测电路的信号输出端。

26、可选地,所述电平转换电路包括第二反相器、第三反相器、第十三电子开关管、第十四电子开关管、第十五电子开关管、第十六电子开关管、第十七电子开关管和第十八电子开关管;

27、所述第二反相器的输入端构成所述电平转换电路的信号输入端,所述第二反相器的输出端、所述第三反相器的输入端和所述第十四电子开关管的控制端连接,所述第三反相器的输出端与所述第十三电子开关管的控制端连接,所述第十三电子开关管的第二端和所述第十三电子开关管的第二端共接并与所述升降压变换器的输出端连接,所述第十三电子开关管的第一端和所述第十五电子开关管的第二端连接,所述第十四电子开关管的第一端和所述第十六电子开关管的第二端连接,所述第十五电子开关管的控制端和所述第十六电子开关管的控制端共接并输入浮动地电压,所述第十五电子开关管的第一端、所述第十七电子开关管的第二端和所述第十八电子开关管的控制端共接,所述第十六电子开关管的第一端、所述第十八电子开关管的第二端和所述第十七电子开关管的控制端共接构成所述电平转换电路的信号输出端,所述第十七电子开关管的第一端和所述第十八电子开关管的第一端共接并与所述正电源端连接。

28、可选地,所述第一电位偏置电路包括第四反相器、第五反相器、第六反相器、第十九电子开关管、第二十电子开关管、第二十一电子开关管和第二十二电子开关管;

29、所述第四反相器的输入端构成所述第一电位偏置电路的信号输入端,所述第四反相器的输出端、所述第五反相器的输入端和所述第二十电子开关管的控制端连接,所述第五反相器的输出端与所述第十九电子开关管的控制端连接,所述第十九电子开关管的第一端和所述第二十电子开关管的第一端共接并与正电源端连接,所述第十九电子开关管的第二端、所述第二十一电子开关管的第一端和所述第二十二电子开关管的控制端共接,所述第二十电子开关管的第二端、所述第二十二电子开关管的第一端、所述第二十一电子开关管的控制端和所述第六反相器的输入端共接,所述第二十一电子开关管的第二端和所述第二十二电子开关管的第二端接地,所述第六反相器的输出端构成所述第一电位偏置电路的信号输出端。

30、可选地,所述升压检测电路包括第三电流源、第二十三电子开关管、第二十四电子开关管、第五电阻、第六电阻、第七电阻、第八电阻、第九电阻、第二电容和第二钳位二极管;

31、所述第三电流源的输出端、所述第二钳位二极管的阳极、所述第五电阻的第一端、所述第二电容的第一端、所述第二十三电子开关管的控制端和所述第二十四电子开关管的控制端共接,所述第二钳位二极管的阴极、所述第五电阻的第二端、所述第二电容的第二端、所述第六电阻的第二端和所述第七电阻的第二端共接并与所述正电源端连接,所述第二十三电子开关管的第二端与所述第八电阻的第一端连接,所述第八电阻的第二端与所述升降压变换器的输出端连接,所述第二十三电子开关管的第一端与所述第六电阻的第一端共接构成所述升压检测电路的电源输出端,所述第二十四电子开关管的第一端与所述第七电阻的第二端共接构成所述升压检测电路的信号输出端,所述第二十四电子开关管的第二端与所述第九电阻的第一端连接,所述第九电阻的第二端与所述功率开关管的输出端连接。

32、可选地,所述第二电位偏置电路包括第七反相器、第八反相器、第九反相器、第二十五电子开关管、第二十六电子开关管、第二十七电子开关管和第二十八电子开关管;

33、所述第七反相器的输入端构成所述第二电位偏置电路的信号输入端,所述第七反相器的输出端、所述第八反相器的输入端和所述第二十六电子开关管的控制端连接,所述第八反相器的输出端与所述第二十五电子开关管的控制端连接,所述第二十五电子开关管的第一端和所述第二十六电子开关管的第一端共接并与正电源端连接,所述第二十五电子开关管的第二端、所述第二十七电子开关管的第一端和所述第二十八电子开关管的控制端共接,所述第二十六电子开关管的第二端、所述第二十八电子开关管的第一端、所述第二十七电子开关管的控制端和所述第九反相器的输入端共接,所述第二十七电子开关管的第二端和所述第二十八电子开关管的第二端接地,所述第九反相器的输出端构成所述第二电位偏置电路的信号输出端。

34、可选地,所述第一逻辑电路包括第二或非门、第三或非门和第十反相器;

35、所述第二或非门的第一输入端与所述第一电压采样电路的第一信号输出端连接并用于输入所述第一采样信号,所述第二或非门的第二输入端、所述第三或非门的输出端和所述第十反相器的输入端共接,所述第二或非门的输出端和所述第三或非门的第一输入端连接,所述第三或非门的第二输入端与所述前端模块连接并用于输入所述第一电平信号,所述第十反相器的输出端构成所述第一逻辑电路的信号输出端。

36、可选地,所述第二逻辑电路包括第一与非门、第二与非门和第十一反相器;

37、所述第一与非门的第一输入端与所述第一电压采样电路的第二信号输出端连接并用于输入所述第二采样信号,所述第一与非门的第二输入端、所述第二与非门的输出端和所述第十一反相器的输入端共接,所述第一与非门的输出端和所述第二与非门的第一输入端连接,所述第二与非门的第二输入端与所述前端模块连接并用于输入所述第二电平信号,所述第十一反相器的输出端构成所述第二逻辑电路的信号输出端。

38、可选地,所述驱动控制电路还包括:

39、防交叠导通电路,所述防交叠导通电路的信号输入端分别与所述前端模块的信号输出端、所述第一逻辑电路的信号输出端和所述第二逻辑电路的信号输出端连接,所述防交叠导通电路的输出端分别与所述充电电路的控制端和所述放电电路的控制端连接;

40、所述防交叠导通电路,用于对所述逻辑控制信号、所述第一电平信号和所述第二电平信号进行逻辑运算,并输出错位的高低电平信号至所述充电电路和所述放电电路,以错位充电和放电。

41、可选地,所述防交叠导通电路包括第四或非门、第三与非门、第十二反相器和第十三反相器;

42、所述第四或非门的第一输入端和所述第三与非门的第一输入端分别与所述前端模块的信号输出端连接,所述第四或非门的第二输入端与所述第二逻辑电路的信号输出端连接,所述第三与非门的第二输入端与所述第一逻辑电路的信号输出端连接,所述第四或非门的输出端与所述第十二反相器的输入端连接,所述第十二反相器的输出端与所述第一电子开关管的控制端、所述第二电子开关管的控制端和所述第一逻辑电路的第二信号输入端连接,所述第三与非门的输出端与所述第十三反相器的输入端连接,所述第十三反相器的输出端与所述第五电子开关管和所述第二逻辑电路的第二信号输入端连接。

43、本技术实施例的第二方面提出了一种直流转换电路,包括升降压变换器和如上所述的驱动控制电路,所述驱动控制电路与所述升降压变换器电连接。

44、本技术实施例与现有技术相比存在的有益效果是:上述的驱动控制电路包括充电电路、放电电路、第一电压采样电路、第一逻辑电路和第二逻辑电路,在控制功率开关管的开关切换的初段时,充电电路或者放电电路在电平信号驱动下对功率开关管的控制端电压进行充放电,增强初段的充放电能力,以及在开关切换的末段时,充电电路或者放电电路在逻辑信号的驱动下对功率开关管的控制端电压进行充放电,增强末段的充放电能力,从而提高开关切换的初段和末段的电流驱动能力,减小功率开关管的控制端的充放电时间,从而提高开关切换中段的时间,减小电磁干扰,并且减小功率开关管的交叠损耗,提高变换器的效率。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