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新能源电机定子线圈扭头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6244644发布日期:2023-12-02 08:38阅读:94来源:国知局
一种新能源电机定子线圈扭头机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电机领域,具体的说是指一种新能源电机定子线圈扭头机。


背景技术:

1、新能源汽车是目前比较流行的出行方式,新能源汽车还有相当大的发展空时间。电机驱动响应是新能源汽车的三大核心部件之一,也是电动汽车驱动的关键执行结构,其驱动特性决定了汽车驱动的关键性能指标。电机驱动系统的关键由电机、功率变换器、调节器、检测传感器和电源组成。现有应用于新能源汽车的电机定子线圈,其包括铁芯和穿设于铁芯上的多圈铜线绕组组成,电机定子线圈在生产时需要将多圈铜线绕组的每根铜线的底部进行扭头折弯。

2、当前,中国专利号为201720232456.x的专利公开了一种电机定子线圈扭头机,包括机架、支撑装置、左传动装置、右传动装置、第一扭头线盘、第二扭头线盘、第三扭头线盘、第四扭头线盘、固定装置及挤压装置,所述支撑装置水平地固定于机架的中部,所述左传动装置、右传动装置分别设于支撑装置的左、右部,所述第一扭头线盘、第二扭头线盘、第三扭头线盘及第四扭头线盘从上至下依次叠加设置,该第一扭头线盘、第二扭头线盘、第三扭头线盘及第四扭头线盘分别环设有若干个第一线槽、第二线槽、第三线槽以及第四线槽,该第一线槽、第二线槽、第三线槽以及第四线槽由外至内地布置,所述左传动装置与第二扭头线盘和第四扭头线盘传动连接,所述右传动装置与第一扭头线盘和第三扭头线盘传动连接,所述固定装置设于支撑装置、左传动装置和右传动装置的上方,所述挤压装置设于固定装置的上方。

3、上述专利公开的扭头机只能适用于普通电机定子线圈的扭头,由于新能源电机定子线圈的铜线绕组比普通电机定子线圈的铜线绕组更多,在生产时需要对十圈铜线绕组的每根铜线的底部进行扭头折弯,但是现有的扭头机并不能实现对十圈铜线绕组的每根铜线进行同步扭头折弯。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发明提供的是一种新能源电机定子线圈扭头机,其主要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扭头机无法实现新能源电机定子线圈的自动扭头。

2、一种新能源电机定子线圈扭头机,包括机架,所述机架的上方设有工作台,所述工作台上设有由内至外依次布置的第一扭头盘、第二扭头盘、第三扭头盘、第四扭头盘、第五扭头盘、第六扭头盘、第七扭头盘、第八扭头盘、第九扭头盘和第十扭头盘,所述第一扭头盘、第二扭头盘、第三扭头盘、第四扭头盘、第五扭头盘、第六扭头盘、第七扭头盘、第八扭头盘、第九扭头盘和第十扭头盘分别环设有多个第一扭头线槽、多个第二扭头线槽、多个第三扭头线槽、多个第四扭头线槽、多个第五扭头线槽、多个第六扭头线槽、多个第七扭头线槽、多个第八扭头线槽、多个第九扭头线槽和多个第十扭头线槽,所述第一扭头线槽、第二扭头线槽、第三扭头线槽、第四扭头线槽、第五扭头线槽、第六扭头线槽、第七扭头线槽、第八扭头线槽、第九扭头线槽和第十扭头线槽由内至外依次布置,所述机架上设有带动第一扭头盘和第二扭头盘作反向转动的第一驱动机构、带动第三扭头盘和第四扭头盘作反向转动的第二驱动机构、带动第五扭头盘和第六扭头盘作反向转动的第三驱动机构、带动第七扭头盘和第八扭头盘作反向转动的第四驱动机构和带动第九扭头盘和第十扭头盘作反向转动的第五驱动机构,所述工作台的上方设有可升降的定子线圈固定装置。

3、进一步的,所述第一扭头盘的底部连接有中空的第一转动柱,所述第一转动柱的底部连接有第一齿轮;所述第二扭头盘的底部连接有中空的第二转动柱,所述第二转动柱的底部连接有第二齿轮,所述第二齿轮位于第一齿轮的上方,所述第一转动柱位于第二转动柱内,所述第一扭头盘位于第二扭头盘内;所述第三扭头盘的底部连接有中空的第三转动柱,所述第三转动柱的底部连接有第三齿轮,所述第三齿轮位于第二齿轮的上方,所述第二转动柱位于第三转动柱内,所述第二扭头盘位于第三扭头盘内;所述第四扭头盘的底部连接有中空的第四转动柱,所述第四转动柱的底部连接有第四齿轮,所述第四齿轮位于第三齿轮的上方,所述第三转动柱位于第四转动柱内,所述第三扭头盘位于第四扭头盘内;所述第五扭头盘的底部连接有中空的第五转动柱,所述第五转动柱的底部连接有第五齿轮,所述第五齿轮位于第四齿轮的上方,所述第四转动柱位于第五转动柱内,所述第四扭头盘位于第五扭头盘内;所述第六扭头盘的底部连接有中空的第六转动柱,所述第六转动柱的底部连接有第六齿轮,所述第六齿轮位于第五齿轮的上方,所述第五转动柱位于第六转动柱内,所述第五扭头盘位于第六扭头盘内;所述第七扭头盘的底部连接有中空的第七转动柱,所述第七转动柱的底部连接有第七齿轮,所述第七齿轮位于第六齿轮的上方,所述第六转动柱位于第七转动柱内,所述第六扭头盘位于第七扭头盘内;所述第八扭头盘的底部连接有中空的第八转动柱,所述第八转动柱的底部连接有第八齿轮,所述第八齿轮位于第七齿轮的上方,所述第七转动柱位于第八转动柱内,所述第七扭头盘位于第八扭头盘内;所述第九扭头盘的底部连接有中空的第九转动柱,所述第九转动柱的底部连接有第九齿轮,所述第九齿轮位于第八齿轮的上方,所述第八转动柱位于第九转动柱内,所述第八扭头盘位于第九扭头盘内;所述第十扭头盘的底部连接有中空的第十转动柱,所述第十转动柱的底部连接有第十齿轮,所述第十齿轮位于第九齿轮的上方,所述第九转动柱位于第十转动柱内,所述第九扭头盘位于第十扭头盘内;所述第一扭头盘的上方设有固定柱,所述固定柱的底部连接有支撑柱,所述支撑柱穿过第一转动柱,所述支撑柱的底部与机架的顶面连接。

4、更进一步的,所述工作台的底面和机架的顶面之间连接有间隔布置的五个支撑杆组;所述第一驱动机构包括第一电机、第一主转动轴、第一从转动轴,所述第一电机的输出轴与第一主转动轴连接,所述第一主转动轴上设有第一主驱动齿轮和第一主过渡齿轮,所述第一主驱动齿轮与第一齿轮啮合,所述第一从转动轴上设有第一从驱动齿轮和第一从过渡齿轮,所述第一从过渡齿轮与第一主过渡齿轮啮合,所述第一从驱动齿轮与第二齿轮啮合;所述第二驱动机构包括第二电机、第二主转动轴、第二从转动轴,所述第二电机的输出轴与第二主转动轴连接,所述第二主转动轴上设有第二主驱动齿轮和第二主过渡齿轮,所述第二主驱动齿轮与第三齿轮啮合,所述第二从转动轴上设有第二从驱动齿轮和第二从过渡齿轮,所述第二从过渡齿轮与第二主过渡齿轮啮合,所述第二从驱动齿轮与第四齿轮啮合;所述第三驱动机构包括第三电机、第三主转动轴、第三从转动轴,所述第三电机的输出轴与第三主转动轴连接,所述第三主转动轴上设有第三主驱动齿轮和第三主过渡齿轮,所述第三主驱动齿轮与第五齿轮啮合,所述第三从转动轴上设有第三从驱动齿轮和第三从过渡齿轮,所述第三从过渡齿轮与第三主过渡齿轮啮合,所述第三从驱动齿轮与第六齿轮啮合;所述第四驱动机构包括第四电机、第四主转动轴、第四从转动轴,所述第四电机的输出轴与第四主转动轴连接,所述第四主转动轴上设有第四主驱动齿轮和第四主过渡齿轮,所述第四主驱动齿轮与第七齿轮啮合,所述第四从转动轴上设有第四从驱动齿轮和第四从过渡齿轮,所述第四从过渡齿轮与第四主过渡齿轮啮合,所述第四从驱动齿轮与第八齿轮啮合;所述第五驱动机构包括第五电机、第五主转动轴、第五从转动轴,所述第五电机的输出轴与第五主转动轴连接,所述第五主转动轴上设有第五主驱动齿轮和第五主过渡齿轮,所述第五主驱动齿轮与第九齿轮啮合,所述第五从转动轴上设有第五从驱动齿轮和第五从过渡齿轮,所述第五从过渡齿轮与第五主过渡齿轮啮合,所述第五从驱动齿轮与第十齿轮啮合;所述第一主转动轴和第一从转动轴、所述第二主转动轴和第二从转动轴、所述第三主转动轴和第三从转动轴、所述第四主转动轴和第四从转动轴、所述第五主转动轴和第五从转动轴分别设于五个支撑杆组上。

5、进一步的,所述定子线圈固定装置包括支撑板、上安装板、上转动板、下安装板和下转动板,所述支撑板的中部、上安装板的中部、上转动板的中部、下安装板的中部和下转动板的中部均上下贯通,所述上安装板和下安装板分别连接于支撑板的顶面和底面;所述上安装板的顶面设有上安装槽,所述上转动板可转动的设于上安装槽内,所述上安装槽的底面环设有多个上条形槽,每个上条形槽内设有上插杆,所述上插杆的顶面设有上凸柱,所述上转动板的底面设有多个上弧形槽,每个上弧形槽对应一个上条形槽,所述上凸柱位于上弧形槽内;所述下安装板的底面设有下安装槽,所述下转动板可转动的设于下安装槽内,所述下安装槽的顶面环设有多个下条形槽,每个下条形槽内设有下插杆,所述下插杆的底面设有下凸柱,所述下转动板的顶面设有多个下弧形槽,每个下弧形槽对应一个下条形槽,所述下凸柱位于下弧形槽内;所述支撑板可升降的设置,所述上转动板和下转动板均可转动的设置。

6、更进一步的,所述线圈固定装置的上方设有顶板,所述顶板和机架之间通过四根连接柱连接,所述顶板的顶面设有两个第一气缸,所述顶板和机架之间设有四根第一导杆,所述支撑板上设有四个第一导杆套,每个第一导杆套对应一根第一导杆,所述第一导杆穿过对应的第一导杆套,所述两个第一气缸的活塞杆朝下且与支撑板连接。

7、更进一步的,所述支撑板连接有前连接块和后连接块,所述前连接块和后连接块分别连接有第二气缸和第三气缸,所述上安装槽设有上切口,所述上转动板的外周设有上延伸板,所述上延伸板位于上切口内且与第三气缸的活塞杆铰接,所述上安装板的顶面设有位于上转动板上方的多个上限位板,所述下安装槽内设有下切口,所述下转动板的外周设有下延伸板,所述下延伸板位于下切口内且与第二气缸的活塞杆铰接,所述下安装板的底面设有位于下转动板下方的多个下限位板。

8、本发明还包括顶升装置和抓取装置,所述顶升装置和抓取装置均位于机架的前侧,所述抓取装置位于顶升装置的上方。

9、进一步的,所述顶升装置包括第四气缸和顶升板,所述第四气缸的活塞杆朝上且与顶升板连接。

10、进一步的,所述抓取装置包括滑板、第五气缸和料盘,所述顶板的顶面设有左右布置的两根滑轨,所述滑板的底面设有两个滑块,每个滑块对应一根滑轨且与对应的滑轨滑动配合,所述两根滑轨的前端之间设有连杆,所述顶板的顶面设有左右布置的两个后支座,所述连杆上设有左右布置的两个前支座,每个前支座对应一个后支座,对应的前支座和后支座之间设有无杆气缸,所述无杆气缸的滑台与滑板连接,所述第五气缸设于滑板的顶面,所述料盘的顶面连接有连接板,所述第五气缸的活塞杆朝下且与连接板连接,所述料盘为内空且底部开口结构,所述料盘内设有三爪气缸,所述三爪气缸的三个爪部均连接有胀紧块,所述连接板上设有前后布置的两根第二导杆,所述滑板上设有前后布置的两个第二导杆套,每根第二导杆对应一个第二导杆套且穿过对应的第二导杆套,所述顶板设有为料盘提供移动空间的活动口。

11、更进一步的,所述机架的前侧设有左右布置的两根第一竖杆,每根第一竖杆对应一根滑轨,所述第一竖杆的顶部与滑轨的底部连接,所述第一竖杆的底部与机架连接,所述机架的顶面设有左右布置的两根第二竖杆,每根第二竖杆对应一根第一竖杆,对应的第一竖杆和第二竖杆之间设有夹紧装置;所述夹紧装置包括固定板、移动板和第六气缸,所述固定板连接于第一竖杆和第二竖杆之间,所述移动板位于固定板的一侧,所述第六气缸设于固定板上,所述第六气缸的活塞杆与移动板连接,所述固定板上设有前后布置的两个第三导杆套,所述移动板上设有前后布置的两根第三导杆,每根第三导杆对应一个第三导杆套且穿过对应的第三导杆套,所述移动板的一侧面设有前后布置的两个夹紧块。

12、由上述对本发明的描述可知,和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具有如下优点:将电机定子线圈放置于线圈固定装置上,接着定子线圈固定装置下降使得电机定子线圈的十圈铜线绕组分别进入第一扭头盘、第二扭头盘、第三扭头盘、第四扭头盘、第五扭头盘、第六扭头盘、第七扭头盘、第八扭头盘、第九扭头盘和第十扭头盘内,所述十圈铜线绕组的每根铜线的底部分别位于对应的第一扭头线槽、第二扭头线槽、第三扭头线槽、第四扭头线槽、第五扭头线槽、第六扭头线槽、第七扭头线槽、第八扭头线槽、第九扭头线槽和第十扭头线槽内,而后第一驱动机构带动第一扭头盘和第二扭头盘作反向转动、第二驱动机构带动第三扭头盘和第四扭头盘作反向转动、第三驱动机构带动第五扭头盘和第六扭头盘作反向转动、第四驱动机构带动第七扭头盘和第八扭头盘作反向转动、第五驱动机构带动第九扭头盘和第十扭头盘作反向转动,从而将十圈铜线绕组的每根铜线底部扭成所需的折弯状。当扭头结束后,所述第一扭头盘、第二扭头盘、第三扭头盘、第四扭头盘、第五扭头盘、第六扭头盘、第七扭头盘、第八扭头盘、第九扭头盘和第十扭头盘均反向转动复位一小段,接着定子线圈固定装置同电机定子线圈一起上升,最后第一扭头盘、第二扭头盘、第三扭头盘、第四扭头盘、第五扭头盘、第六扭头盘、第七扭头盘、第八扭头盘、第九扭头盘和第十扭头盘均继续反向转动复位到位,再从定子线圈固定装置上取下扭头完成后的电机定子线圈。本发明可对电机定子线圈的十圈铜线绕组的每根铜线底部进行同步扭头折弯,扭头效率大大提高,而且还能保证产品的精度。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