漏电保护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7299384阅读:773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漏电保护器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电技术中的紧急保护装置。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改进的自保险型漏电保护器,特别是一种具有欠压无效运行指示装置的漏电保护器。
现有的自保险型触电保安器(专利号86205392.7)主要是由差动互感器、电子开关、继电器、辅助电源器部分组成。当发生触电时,差动互感器产生一个信号电流,触发电子开关导通,带动继电器动作,切断电源,从而使人脱离危险。但是这种保安器由于继电器分断电流的能力较小,当负载端同时发生人身触电和接地短路故障时,保安器将不能分断大电流而失效。保安器不仅分断短路电流的能力受到限制,而且当电源电压降低到保安器失去保护功能时,保护器没有报警装置,这时保安器处于无效运行危险状态。另外这种保安器中的部分器件没有自保险识别功能。
本实用新型的任务是要提供一种改进的漏电保护器,它能够方便地解决上述现有保安器的缺点。
本实用新型是一种漏电保护器,其特征在于由空气开关(或其它自动断路器)、差动互感器、电子开关、电磁铁、辅助电源等组成。其中保护器采用空气开关由磁铁带动脱扣,切断供电电源,解决了继电器分断电流小的缺点。保护器设有一个欠压无效指示器。电子开关采用两个对称又能互相触发的闭环放大电路,使电子开关对自身每一个元、器件都能进行有效的质量识别。
下面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作进一步描述

图1是本实施例方框图。
图2是本实施例仪器内部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施例电路原理图。
参见图2,漏电保护器由空气开关1,差动互感器2、电子开关3、欠压无效指示器4、电磁铁5、辅助电流6、实验按钮7组成。
图3给出保护器的全部电路原理图。
差动互感器是一环形铁芯上绕有两组严格对称的一次线圈L1、L2和二次线圈L3,当交流电经差动互感器上的一次线圈加到负载上时,流入、流出的电流相同,方向相反,在铁芯上产生的合成磁通相抵消,二次线圈输出亦为零,当发生触电事故时,由于触电信号电流通过大地构成回路,上述平衡被破坏,L3中就有触电信号电流流过,其输出电流足以推动电子开关动作(参见图3),电路中2,4点之间呈现短路状态,电磁铁动作、带动空气开关K脱扣切断供电电源,起保护作用,保护器外壳上设有“检测按钮”TT是摸拟人身触电状态。如果按下“检测按钮”,保护器能切断电源,说明保护器工作正常。保护器的外壳还设有一个欠压失效指示器,在使用中如果出现指示器灯亮,则表示保护器的保护功能因供电电压太低而失效。
图3中的欠压失效指示器是用分立元件制成,其中BG5、BG6、R101、R110、R120构成一个下限门控电路,R130、W11构成一个工作电压,A点电压值同电源电压的变化成正比,当电源电压正常时,BG6导通并饱和,BG5截止,但是当电源电压下降到保护器失效时,A点电压正比下降,BG6截止,BG5导通,发光二极管D20发出电光报警指示。
图3中由R7、D1、C12和R17、D11、C2组成两路辅助电源。电子开关由左右两个对称又能互相触发的电路组成。其中左边的T1、BG1、BG2、BG3、BG4等组成一个稳定的闭环放大电路,C点电压由R1,R2的比值确定。同理右边电路亦同前。当差动互感器输出一个正半周信号,将经过BG1的基极构成回路,经BG1、BG2串联放大后,输出一个触发电流触发T1导通。
本实用新型当发生下列情况时,其自保险功能是这样实现的1、T1、BG1、BG2、BG3、BG4、R2、R6、R17、D11、J 1/2 断路,R4、R5短路,C点电位升高,BG12集电极-发射极发生雪崩击穿,输出一个触发电流,T2导通。
2、BG3、BG4、C11、C12、R2短路,L3、R1、R3开路,C点电位消失,右边电路因形不成闭环条件使D点电位上升,BG2集电极-发射极发生雪崩击穿,输出一个触发电流,T1导通。
3、BG1、BG2短路、T1导通。
同理右边电路亦同前。
权利要求1.一种漏电保护器,其特征在于由空气开关(或其它自动断路器)、差动互感器、电子开关、电磁铁、辅助电源构成,其中,电子开关由两个对称而又能互相触发的闭环放大器构成。
2.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漏电保护器,其特征在于有一个欠压无效指示器。
3.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漏电保护器,其特征在于电磁铁上有两个独立的线圈。
4.按照权利要求2所述的漏电保护器,其特征在于电磁铁上有两个独立的线圈。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是一种具有欠压失效报警装置和自保险性能的漏电保护器。由空气开关(可以是其它自动断路器)、差动互感器、电子开关、电磁铁、欠压失效指示器组成。在保护器中的电子开关由若干个稳定性极好的子系统构成,包括检测、识别、控制、执行、辅助电源在内的有条件循环系统,一旦系统中的电子元、器件出现故障,使整个系统将处于特定状态,避免了普通漏电保护器因元、器件、集成电路等损坏而造成无效运行的危险状态。
文档编号H02H3/32GK2043019SQ8821899
公开日1989年8月16日 申请日期1988年10月31日 优先权日1988年10月31日
发明者徐明显 申请人:徐明显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