气体绝缘开关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7306334阅读:262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气体绝缘开关装置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气体绝缘开关装置。


图16给出了一个先前技术的气体绝缘开关装置的一个基本的单线路电路图。图16表示了一个具有一个工作电源、一个备用电源、一个电压电流变压器(PCT)和两个真空断路器(CB)的气体绝缘开关装置。
在图16中,每一个电缆头CHD1被联接到一个工作电源和一个备用电源(它们没有被描述)之一,并从安装气体绝缘开关装置的地面升出。
一个避雷器LA、一个电压检测器VD、一个接地开关ES1A、和一个电源侧的隔离开关DS1A按那样的次序被联接到每一个电缆头CHD1的一个负载侧。一个接地开关ES2A被联接到隔离开关DS1A的负载侧。
一个真空断路器CB1和一个负载侧的隔离开关DS2A按那样的次序被联接到接地开关ES2A的负载侧。一个接地开关ES3A被联接到隔离开关DS2A的负载侧。在这些接地开关ES3A的负载侧被一起联接之后,它们被联接至一个电压电流变压器PCT的电源侧。电压电流变压器由一个电压变压器PT和一个电流变压器CT所组成。
这个电压电流变压器PCT的负载侧被分成两条支路,并被联接到一个隔离开关DS5A。一个接地电压变压器GPT为了获得一个用来接地的中性点,被联接到隔离开关DS5A的负载侧。
在每一个电路中,电压电流变压器PCT的负载侧被联接到一个电源侧的隔离开关DS3A。
一个接地开关ES4A和一个负载侧的真空断路器CB2按那种次序被联接到隔离开关DS3A的负载侧。一个接地开关ES5A和一个负载侧隔离开关DS4A按那种次序被联接到负载侧真空断路器CB2的负载侧。一个接地开关ES6A和一个电缆头CHD2按那种次序被联接到隔离开关DS4A的负载侧。进而,一个降压变压器T被联接至电缆头CHD2。
图17是一个表明一个先前技术的气体绝缘开关装置的一个例子的前视图,它把按如在图16的一个基本的单线路电路图所示的那样被联接起来的基本的电路器件完全安装在5个箱子内。
在图17中,一个工作侧的输入配电板51A(以后详细叙述)被安置在左手端,而备用输入配电板51B,它与输入配电板51A是一样的产品,被对称地安置在右手端。图16所示的基本电路器件,从电缆头CHD1到接地开关ES3A,被分别地安装在输入配电板51A和51B内,如图19所示,并在以后描述。
变压器初级配电板52A和52B,它们将在以后描述,被对称地安置在这些输入配电板51A和51B之间。图16所示的基本电路器件,从隔离开关DS3A到电缆头CHD2,被分别地安装在变压器初级配电板52A和52B内,如图20所示,并将在以后描述。一个电压电流变压器配电板50装有电压电流变压器PCT、接地变压器GPT等,如图21所示,并在以后描述,该配电板被安置在这些变压器初级配电板52A和52B之间。
在这些输入配电板51A和51B,变压器的初级配电板52A和52B,以及电压电流变压器的配电板50的前面和后面都被装配上各自的门。绝缘套管(详述被省略)被穿过它们的顶板,以后再将描述。
借助高压桥接聚乙烯电缆(CV电缆)(下文用“电缆”来表示)3把这些绝缘套管4联接起来,高压桥接聚乙烯电缆3的技术规格由日本工业标准JIS C3606所规定,它们将被安放在每个箱子的顶板的上方。这些绝缘套管4和电缆3被一个电缆输送管道所覆盖,如图17所示,安置在箱子的顶表面上。
图18是表示某种状态的一个描述,在此状态中,图1 6中所示的基本电路器件被按不同的系统划分开来,并被安装在每一个如图17那样安放的箱子中。每个箱子用单点划链线来表示。同时,为了每个器件的安装位置,左手侧表示前面,右手侧表示后面。
在图18中,图16中示于电压电流变压器PCT的电源侧的接地开关ES3A和隔离开关DS2A被安置在每一个位于左手端和右手端的输入配电板51A和51B内的上部,如图19所示,以后将详述。
在每个输入配电板51A和51B中,示于图16中的真空断路器CB1被装置在它们的前面中心部位,图16所示的接地开关ES2A,隔离开关DS1A和接地开关ES1A被安置在它们的下部,避雷器LA、电压检测器VD和电缆头CHD1,如图19所示,被安置在它们的后部,以后将详述。
在每一个变压器的初级配电板52A和52B中,图16中示于电压电流变压器PCT的负载侧的隔离开关DS3A和隔离开关DS4A被安置在它们的上部,如图20所示,并在以后详述。真空断路器CB2被安置在它们的前面中心部位,接地开关ES5A、隔离开关DS4A和接地开关ES6A被安置在它们中心的下部,而电缆头CHD2被安置在它们的后部,如图20所示,并在以后详述。由电压变压器PT和电流变压器CT所组成的电压电流变压器PCT、隔离开关DS5A和接地电压变压器GPT(示于图1 6中)被安置在位于中心的电压电流变压器的配电板50中,如图21所示,以后详述。
采用本发明的气体绝缘开关装置通常是一种三相开关装置。因此,对于三相开关装置的基本电路中的每一个器件必须提供三个器件。但为了简化描述起见,仅表示三个器件中的一个器件,并被用来作为描述,否则将特别加以说明。
图19给出了示于图17和图18中的每一个输入配电板51A和51B的右侧视图。这里,右面板被省略掉了。在图19中,绝缘套管4(示于图17和图18中的)被垂直地穿过输入配电板51A和51B的每一个顶板。
同时,一个隔板51a被垂直地安装在箱子的前中心部位。一个近似于L形的隔板51b被安置在隔板51a的中心部位和顶板的后部之间。此外,一个匚形隔板51f被安置在隔板51a的前面。
因此,箱子被划分成三个绝缘气体的空间,和一个空气绝缘的空间56。这些空间是一个位于隔板51a前面的断路器舱室51c,一个处于隔板51a上部后面的上隔离开关舱室51d,一个在它的下部通过它的后部形成的下隔离开关舱室51e,以及一个在隔板51f前面形成的空气绝缘舱室56。
除此之外,真空断路器CB1被装置在断路器舱室51c内。真空断路器CB1的一个上端电极被联接到一个绝缘衬垫20的前端,绝缘衬垫穿过隔板51a的上部。而且,真空断路器CB1的一个下端电极被联接到另一个穿过隔板51a中心部位的绝缘衬热20的前端。在真空断路器CB1的下面,一个具有一个操纵真空断路器CB1的附加配轮的真空断路器操作机构CB1a被装置在空气绝缘的舱室56内。
被装配成一体的隔离开关DS2A和接地开关ES3A被安装在上隔离开关舱室51d内。电压检测器VD、避雷器LA、电缆头CHD1,以及装配成一体的接地开关ES1A、隔离开关DS1A和接地开关ES2A被装置在下隔离开关舱室51e内,并从后面开始依照那样的次序安装。
除此之外,隔离开关DS2A的前端,经过穿过隔板51a的上部的衬垫20,被联接到真空断路器CB1的上端电极。绝缘套管4的下端穿过顶板,被联接到隔离开关DS2A的后端。配电板51A和51B的绝缘套管4的上端部分,借助电缆3分别被联接到电压电流变压器配电板50,如图17和图18所示。
隔离开关DS1A的前端,经过穿越隔板51a的中心部分的衬垫20,被联接到真空断路器CB1的下端电极。隔离开关DS1A的后端被联接到电缆头CHD1和避雷器LA的上端和电压检测器VD的下端。一根被联接到电缆头CHD1的电缆3A,通过一个与箱子分离设置的大隔离开关(没有画出),被联接到特别高的电压工作侧的布线。
此外,一对分别操纵接地开关ES3A和隔离开关DS2A的隔离开关操作机构55A被固定在隔板51f的中心部分的前表面上。这些隔离开关操作机构55A,借助由单点划链线表示的驱动轴,分别被联结到接地开关ES3A和隔离开关DS2A。
同样,一对分别操纵接地开关ES2A和隔离开关DS1A的隔离开口操作机构55B被固定在隔板51f的下部的前表面。一个操纵接地开关ES1A的隔离开关操作机构55C被固定在避雷器LA下边的后面。这些隔离开关操作机构55B和55C,以及接地开关ES2A、隔离开关DS1A和接地开关ES1A也是借助由单点划链线表示的驱动轴和与这些驱动轴的端部相联着的伞齿轮联结起来的。
图20是示于图17和图18中的每一个变压器初级配电板52A和52B的右侧视图。在图20中,不同于图19的地方如下所述。如图16所示的被组装成一体的隔离开关DS3A和接地开关ES4A被垂直地装置在上隔离开关舱室52d的后边。该舱室52d是借助一个与图19中所示的隔板51a具有同样结构的垂直隔板52a和一个在隔板52a后面的L形隔板52b划分出来的。接地开关ES5A、隔离开关DS4A、接地开关ES6A和电缆头CHD2,以与图19中近似的方式,被装置在一个下隔离开关舱室52e内,避雷器LA和电压检测器VD,在图19中是被装置在下隔离开关舱室51e内的,不能那样地被装置在下隔离开关舱室52e内,也如图18所示。
此外,一对通过驱动轴去操纵隔离开关DS3A和接地开关ES4A的隔离开关操作机构57A被安装在断路器舱室52c的前面。一对操纵接地开关ES5A和隔离开关DS4A的隔离开关操作机构57B被安装在断路器舱室52c的前面的下端。一个操纵接地开关ES6A的隔离开关操作机构57C被安装在电缆头CHD2的下部的后面。
除此以外,隔离开关DS3A的下端,经过穿越隔板52a上部的衬垫20,被联接到真空断路器CB2的上端电极。穿过顶板的绝缘套管4的下端被联接到隔离开关DS3A的上端。配电板52A和52B的绝缘套管4的上部,借助电缆3被分别联接到电压电流变压器50,如图17和图18所示。
此外,图21是示于图17和图18的电压电流变压器50的一个右侧视图。在图21中,隔板50b被垂直地安置在箱子的中央。隔板50a被垂直地安置在箱子的前部分。隔板50c是与隔板50a一样的产品,它被垂直地安置在后部分,它与隔板50a成对称状态。
因此,电压变压器PT和电流变压器CT被装置在一个绝缘气体的舱室50d的里面,该舱室是由隔板50a和50b划分出来的。隔离开关DS5A和接地电压变压器GPT被装置在一个绝缘气体的舱室50e内,该舱室是由隔板50b和50c划分出来的。
此外,三相绝缘套管4分别穿越气体舱室50d和气体舱室50e的顶板,其下端被分别接至电流变压器CT和隔离开关DS5A。如图17和图18所示,这些绝缘套管4的上端,借助电缆3,被分别联接到分别穿过变压器的初级配电板52A和52B的顶板和输入配电板51A和51B的顶板的绝缘套管4。变压器的初级配电板52A和52B,以及输入配电板51A和51B,位于电压电流变压器的配电板50的左边和右边。
一个通过驱动轴去操纵隔离开关DS5A的隔离开关操作机构59被安装在隔板50c的后表面的中部。
在这种包括由输入配电板51A和51B、变压器的初级配电板52A和52B,以及电压电流变压器的配电板50等5个配电板所组成的气体绝缘开关装置被采用作为城市高层建筑的开关装置的情况下,由于土地的价格高,以及其它原因,用户要求减少安装面积。
所以,在上述气体绝缘开关装置中,每个箱子的内部被分隔成多个空气密封的舱室。六氟化硫(SF6),作为一种绝缘气体,被封入这些空气密闭舱室内。借助封入这种绝缘气体,基本电路器件相与相之间和基本电路器件与地电位之间的绝缘特性被提高了。同时,鉴于每一个基本电路器件的致密紧凑化,每一个基本电路器件的安装密度将被提高。这样,借助每一个箱子的外部结构的致密紧凑化就能实现安装面积的减小。
然而,即使就这种被减小尺寸的气体绝缘开关装置而论,由于高层建筑愈来愈多,因此需要特高电压电量的用户数也不断增加。此外,由于负载增加,输关负荷的配电板的数目也在不断增加。因此,根据严格控制建筑物的输入舱室的观点,依靠进一步的致密紧凑化来实现安装面积的进一步减小的需要是客观存在的。将来这种趋势是不可避免的。
因此,本发明的一个目的是提供一种能进一步减小安装面积的气体绝缘开关装置。
借助提供一种气体绝缘开关装置来达到这些和那些目标,这种气体绝缘开关装置包括一个第一输入配电板,一个第二输入配电板,一个第一变压器配电板和一个第二变压器配电板。这个第一输入配电板的组成如下一个安装第一电源侧的隔离开关的第一绝缘气体舱室,一个安装第一真空断路器的第二绝缘气体舱室,一个为安装第一负载侧的隔离开关、一个适合联接至第一电源的第一电源侧端接头和第一负载侧端接头的第三绝缘气体舱室。一个第一真空断路器的电源侧电极,经由第一电源侧的隔离开关,被联接到第一电源侧的端接头;而一个第一真空断路器的负载侧电板,经由第一负载侧的隔离开关,被联接到第一负载侧的端接头。这个第二输入配电板的组成如下一个为安装第二电源侧的隔离开关的第一绝缘气体舱室;一个为安装第二真空断路器的第二绝缘气体舱室;一个为安装第二负载侧的隔离开关的第三绝缘气体舱室;一个为安装电压变压器、一个适合联接至第二电源的第二电源侧端接头和一个被接至第一负载侧端接头的第二负载侧端接头的第四绝缘气体舱室。一个第二真空断路器的电源侧电极,经由第二电源侧的隔离开关,被联接到第二电源侧的端接头;一个第二真空断路器的负载侧电极,经由第二负载侧的隔离开关,被联接到第二负载侧的端接头;而电压变压器被联接至第二负载侧的端接头。这个第一变压器的配电板的组成如下一个为安装第三负载侧隔离开关的第一绝缘气体舱室;一个为安装第三真空断路器的第二绝缘气体舱室;一个为安装第三电源侧隔离开关的第三绝缘气体舱室;一个为安装电流变压器的第四绝缘气体舱室;一个被联接至第二负载侧端接头的第三电源侧的端接头;一个适合联接至第一变压器的第三负载侧的端接头。第三真空断路器的一个电源侧电极,经由第三电源侧的隔离开关,被联接到第三电源侧的端接头;第三真空断路器的一个负载侧电极,经由第三负载侧的隔离开关,被联接到第三负载侧的端接头;电流变压器被联接到第三电源侧的端接头。第二变压器的配电板装备有一个为安装第四负载侧的隔离开关的第一绝缘气体舱室;一个为安装第四真空断路器的第二绝缘气体舱室;一个为安装第四电源的隔离开关的第三绝缘气体舱室;一个为安装接地电压变压器、一个被联接至第三电源侧端接头的第四电源侧端接头和一个适合被联至第二变压器的第四负载侧的端接头的第四绝缘气体舱室。一个第四真空断路器的电源侧的电极,经由第四电源侧的隔离开关,被联接到第四电源侧的端接头;一个第四真空断路器的负载侧的电极,经由第四负载侧的隔离开关,被联接到第四负载侧的端接头;以及接地电压变压器被联接到第四电源侧的端接头。
当参照下面的详细描述,并连同附图一起考虑的时候,将能容易地获得本发明的一个更全面的评价和许多附带的优点,同时也能更好的理解它们,附图如下图1是一个依据本发明第一实施例的气体绝缘开关装置的前视图;图2是一个依据本发明第一实施例的气体绝缘开关装置的一个基本电路的单线路图;图3是一个表示组成如图2所示的气体绝缘开关装置的输入配电板1A的右侧视图;图4是一个表示组成如图2所示的气体绝缘开关装置的输入配电板1B的右侧视图;图5是一个表示组成如图2所示的气体绝缘开关装置的变压器初级配电板2A的右侧视图;图6是一个表示组成如图2所示的气体绝缘开关装置的变压器初级配电板2B的右侧视图;图7是一个依据本发明第二实施例的气体绝缘开关装置的一个基本电路的单线路图;图8是一个表示如图7所示的气体绝缘开关装置的排列图;图9是一个表示组成如图7所示的气体绝缘开关装置的输入配电板12A,(12B,12C,12D)的右侧视图;图10是一个表示组成一个依据本发明第三实施例的气体绝缘开关装置的输入配电板101A的右侧视图;图11是一个表示组成一个依据本发明第三实施例的气体绝缘开关装置的输入配电板101B的右侧视图12是一个表示组成一个依据本发明第四实施例的气体绝缘开关装置的输入配电板102A的右侧视图;图13是一个表示组成这个依据本发明第四实施例的气体绝缘开关装置的输入配电板102B的右侧视图;图14是一个表示组成一个依据本发明第五实施例的气体绝缘开关装置的输入配电板103A的右侧视图;图15是一个表示组成这个依据本发明第五实施例的气体绝缘开关装置的输入配电板103B的右侧视图;图16是一个表示一个气体绝缘开关装置的例子的基本电路的单线路图;图17是一个表示采用具有如图16所示的基本电路的先前技术的气体绝缘开关装置的一个例子的前视图;图18是一个表示如图17所示的先前技术的气体绝缘开关装置的基本电路的单线路图;图19是一个表示组成如图18所示的先前技术的气体绝缘开关装置的输入配电板51A(51B)的右侧视图;图20是一个表示组成如图18所示的先前技术的气体绝缘开关装置的变压器初级配电板52A(52B)的右侧视图;图21是一个表示组成如图18所示的先前技术的气体绝缘开关装置的一个电压电流变压器的配电板50的右侧视图。
现在参照附图,在那里用相同的参考数字来表明所有若干南宁市图中的同一的或相应的零部件,下面将对本发明的实施例进行说明。
下面是有关本发明的气体绝缘开关装置的第一实施例的附图的说明。
图1是一个表示本发明的气体绝缘开关装置的第一实施例的前视图。该图相当于表示先前技术的图17。同样的标号分配给与表示先前技术的图17和图18中的构件相同的构件。
在图1中,如图16所示的基本电路的单线路图那样联接的基本电路器件,一个系统一个系统的地被安装在四个箱内。
在图1中,一个工作侧的输入配电板1A,以图17所示的同样方式,被安置在左手端。然而,一个输入配电板1B,它与输入配电板1A基本上是相同的产品,被安置在输入配电板1A的右手侧。从示于图16的基本电路单线路图中电缆头CHD1到接地电阻ES3A的基本电路器件,以图17所示的同样方式,被分别安装在输入配电板1A和1B内,如图3和图4所示,并在以后叙述。变压器的初级配电板2A和2B,以那样的次序,被安置在输入配电板1A和1B的右侧。但是,在该气体绝缘开关装置中,示于先前技术中的电压电流变压器的配电板被省略掉了。
在图1中借助虚线来表示的绝缘套管4被穿越过固定在每一个输入配电板1A和1B、以及每一个变压器初级配电板2A和2B内部的隔板,以后将描述。这些绝缘套管4,经由穿过每个箱子的侧板的绝缘衬垫(没有被描绘),借助电缆3被联结起来,以后将描述。因此,在该气体绝缘开关装置中不备有图17中所示的电缆管道。
图2是一个表示某种状态的描述,在此状态中,示于基本电路的单线路图16中的基本电路器件被划分开来,并被安装在图1中的每个箱子内。该图与表示先前技术的图18相一致。以与图18的相同方式,每一个箱用单点划链线来表示。
在图2中,一个接地开关ES3和一个隔离开关DS2被安装在位于左边的每一个输入配电板1A和1B的中央,如图3和图4所示,并在以后描述。这些在尺寸上被减小,并相应于图16的基本电路单线路图中电压电流变压器PCT的电源侧的接地开关ES3A和隔离开关DS2A。
此外,真空断路器CB1被安装在每个输入配电板1A和1B的中间区域的前面,如图3和图4所示,以后叙述。一个接地开关ES2、一个隔离开关DS1和一个接地开关ES1被安装在这些箱子的中间区域的上部;避雷器LA、电压检测器VD和电缆头CHD1被安装在这些箱子的后部,在如图3和图4所示的每个输入配电板1A和1B中,以后叙述。接地开关ES2、隔离开关DS1、和接地开关的尺寸被减小,并与表示在图16中的电压电流变器PCT的电源侧的接地开关ES2A、隔离开关DS1A和接地开关ES1A相对应。
此外,电压变压器PT仅安装在位于右侧的输入配电板1B的下部,如图4所示,以后钭叙述。
另外,一个隔离开关DS3和一个接地开关被安装在每个变压器初级配电板2A和2B的中部,如图5和图6所详示,以后将叙述。一个接地开关ES5、一个隔离开关DS4和一个接地开关ES6被安装在每个变压器初级配电板2A和2B的上部。另外,三个电流变压器CT被安装在每个变压器初级配电板2A和2B的后端的下部。此外,组成图1 6所示的电压电流变压器PCT的电流变压器CT仅安装在变压器初级配电板2A的下部,如图5所详示,并在以后叙述。接地电压变压器GPT和一个隔离开关DS5一起仅被安装在变压器初级配电板2B的中间的下部,如图6所详示,并在以后叙述。在这些图中,隔离开关DS3、接地开关ES4、接地开关ES5、隔离开关DS4和接地开关ES6在尺寸方面被减小,并与分别位于图16所示的基本电路的单线路图中的电压电流变压器PCT的负载侧的隔离开关DS3A、接地开关ES4A、接地开关ES5A、隔离开关DS4A和接地开关ES6A相对应。
图3给出了图1和图2所示的输入配电板1A的右侧视图。图4给出了图1和图2所示的输入配电板1B的右侧视图。因此,图3和图4是与表示先前技术的图19相对应的两个附图。
在图3和图4中,每个输入配电板1A和1B的后部向上突起,即它们的后部较高。同样,以先前技术中的相同方法,一个隔板1a被垂直地设置在箱子中间部分的前面。一个近似为L形的隔板1b被设置在隔板1a的中部和顶板的后部之间。此外,一个L形的隔板1c被设置在隔板1b的下部。
因此,输入配电板1A被划分成三个绝缘气体舱室。这些是一个位于隔板1a前面的断路器舱室6,一个位于隔板1a后部上方的输入舱室5和一个位于输入舱室5下面的母线舱室7。与此相反,输入配电板1B通过母线舱室8被划分成4个绝缘气体舱室,母线舱室8是借助隔板1d在母线舱室7的下面形成的。在每个输入配电板1A和1B中,连通断路器舱室6的前部和箱子后部的下部来形成一个空气绝缘舱室。
在每个输入配电板1A和1B中,真空断路器以先前技术中的相同方式被安装在断路器舱室6内。真空断路器CB1的上电极被联接到衬垫20的前端,衬垫穿过隔板1a的上部,装配成一体的隔离开关DS2和接地开关ES3被安装在母线舱室7的中部。避雷器LA(其上端被一个绝缘体18所支撑)、电缆头CHD1、电压检测器VD、接地开关ES1、隔离开关DS1和接地开关ES2,从后产开始依序被安装在输入舱室5内。
一个观察盖板28A被安装起来,它是气密的,然而可独立地被固定在断路器舱室6的上端的顶板上。另外,一个观察盖板28B被固定在输入舱室5的顶板的前部。一个观察盖板28c被安装在隔板1b上,以便对电压检测器VD的下部以下进行观察,隔板1b把输入舱室5和母线舱室7划分开来。
穿越母线舱室7的后壁的绝缘套管4的前端被联接到隔离开关DS2的后端。绝缘套管4的后端,经由输入配电板1A和1B之间的绝缘衬垫(没有被描绘),被电缆3联结起来。
被联接到电缆头CHD1下端蝗电缆3A被一个电缆支架19所支撑,电缆支架19被固定到安装在箱子内的支撑框架上。然后电缆3穿越过三个电流变压器CT,经由一个大的隔离开关(独立安装,没有被描绘),被联接至特高压配电线路。
在图4中,电压变压器PT被安装在母线舱室8的前部。穿越母线舱室8的后壁的绝缘套管4的前端被联接至电压变压器PT,并被联接至母线舱室7的后壁中的绝缘套管4的前端。绝缘套管4的后端被电缆3联接到变压器初级配电板2A,变压器初级配电板2A位于相邻的右侧,如图2所示,以后用图5来加以说明。
再回到图3和图4,借助一条单点划链线表示的一个驱动轴来操纵隔离开关DS1的一个隔离开关操作机构25A被固定在断路器舱室6的前表面的上部。一个操纵隔离开关DS2的隔离开关操作机构25B被固定在这个隔离开关操作机构25A的下面。此外,一个操纵接地开关ES3的隔离开关操作机构25C被设置在隔离开关操作机构25B的下面。一个操纵接地开关ES1的隔离开关操作机构25D被安装在隔板1b的后表面的下部。
图5和图6是变压器初级配电板2A和2B的右侧视图,变压器初级配电板2A和2B分别示于图1和图2中。因此,图5和图6是与表示先前技术的图20相对应的附图。
在图5和图6中,那些有别于图4所示的输入配电板1B的部分如以下所述。真空断路器CB2被安装在断路器舱室6内。接地开关ES5、接地开关ES6和隔离开关DS4被组装成一体,并被安装在一个由隔板1a和隔1b划分成的输入舱室9内。但是,避雷器LA和电压检测器VD没有安装在输入舱室9内,如图2所示。接地开关ES4和隔离开关DS3被安装在母线舱室7内。穿戟过母线舱室后壁的绝缘套管4的前端被联接到隔离开关DS3的后端。绝缘套管4的后端,经由变压器初级配电板2A和2B之间的绝缘衬垫(没有描绘),被电缆3联结起来。另外,一个电缆头CHD2被穿过隔板1b的后端。被联接至图2所示的降压变压器T的电缆3被联接到电缆头CHD2的下端。
电缆3被电缆支架1 9所支撑,并以图3和图4中的同样方式,穿过三个电流变压器CT。
在图5中,电流变压器CT被安装在母线舱室8的前部。穿越过母线舱室8后壁的绝缘套管4的前端被联接电流变压器CT,并被联接至母线舱室7的后壁中的绝缘套管4的前端。绝缘套管4的后端被电缆3联接到输入配电板1B,该输入配电板1B位于相邻的左侧,如图2所示。
在图6中,接地电压变压器GPT和隔离开关DS5被安装在变压器初级配电板2B的一个母线舱室8A内。一个观察盖28E被安装在母线舱室8A的后壁内。
在先前技术的气体绝缘开关装置中,必须单独提供一个电压电流变压器配电板,电压变压器PT、电流变压器CT和接地电压变压器GPT被安装在电压电流变压器的配电板内。但是,在本发明第一实施例的气体绝缘开关装置内,借助把电压变压器PT设置在输入配电板1B的母线舱室6内;把电流变压器CT设置在变压器初级配电板2A的母线舱室8内;把接地电压变压器GPT和隔离开关DS5设置在变压器初级配电板2B的母线舱室8A内;为了联接每个箱子,把绝缘套管4穿越过母线舱室7、8和8A的后壁,从而能使这种开关装置总共由四个箱所组成。
因此,这种气体绝缘开关装置的安装面积能被减小。
在上述实施例中,已经描述了工作电源被联接到备用电源的情况。然而,即使对于两线功率接收的情况,本发明也能以同样的方式被采用。
下面叙述本发明的第二个实施例。本发明的气体绝缘开关装置能被应用到一个双母线型的开关装置,为此图7给出了一个基本电路的单线路图,而图8给出了一个前面的排列图。图7和图8展示了一个气体绝缘开关装置,它被联接到4个不同的系统,它适合于干线功率传输系统的初级变压器站,它在月刊杂志“Denki KyodoKenkyu”,39卷,第6期,第7章中被描述。
在图8中,一个母线连接配电板11A被设置在左手端。一个与母线连接配电板11A是一样产品的母线联接配电板11B被设置在右手端,它与母线连接配电板11A处于对称位置。此外,从左手端的母线连接配电板11A向内,一个NO.1系统输入配电板12A、一个NO.1系统的变压器初级配电板13A,一个NO.2系统的输入配电板12B和一个NO.2系统的变压器初级配电板13B依照那样的次序被一个接一个地相邻设置,如图8所示。
以同样的方式,从右手端的母线连接配电板11B向内,一个NO.4系统的输入配电板12D、一个NO.4系统的变压器初级配电板13D、一个NO.3系统的输入配电板12C和一个NO.3系统的变压器初级配电板13C按照那样的次序被一个接一个地相邻设置,以同样的方式示于图8。此外,一个母线连接配电板14A被相邻地设置在变压器初级配电板13B的右手侧。一个母线连接配电板14B也被相邻地设置在变压器初级配电板13C的左手侧。一个母线转换配电板15被相邻地设置在左右母线连接配电板14A和14B之间。
此外,绝缘套管4被垂直地穿越过母线转换配电板15、以及被相邻地设置在母线转换配电板15两侧的母线连接配电板14A和14B的顶板。如图8(a)所示,这些绝缘套管4被设置在母线转换配电板15和母线连接配电板14A和14B的上部的电缆3相互联接起来。另外,R-相、S-相和T-相的位置,是借助把它们联接到在母线转换配电板15和母线连接配电板14A和14B的内部分别从前面穿到后面的绝缘套管4来实现相位变换的。
图9给出了与图4所示的输入配电板1B相对应的每个输入配电板12A、12B、12C和12D的右侧视图。
在图9中,那些不同于图4所示的输入配电板1B的部分如以下所述。穿过隔板1c的前部设置一个绝缘衬垫16,隔板1c划分出一个中心母线舱室7A和一个下部母线舱室8B。绝缘衬垫16的上端接头被联接至绝缘衬垫20和隔离开关DS2之间的中间部分。隔离开关DS2被固定在隔板1c的稍微靠后的中间部分。另外,接地开关ES2与隔离开关DS2装配成一体,并处于断电器侧。但是,接地开关ES3没有被安装在中间母线舱室7A内。另外,借助一根导体被联接至绝缘衬垫16的下端接头的隔离开关DS3被安装在下部母线舱室8B内。但是,示于图4的电压变压器PT没有被安装在下部母线舱室8B内。
即使在一个气体绝缘开关装置内,以这样的方式由输入配电板12A、12B、12C和12D组成,其安装面积的减少是借助在每个箱子的断路器舱室6的后部把输入舱室5设置在它的上部、把第一母线舱室7A和第二母线舱室8B设置在输入舱室5的下面来实现的。
另外,在图8所示的每个输入配电板12A、12B、12C和12D中,分别被安装在母线舱室7A和8A内的隔离开关DS2和隔离开关DS3的端头,经由分别穿过母线舱室7A和8B后端部的绝缘套管4,借助电缆3分别与相邻的变压器初级配电板13A、13B、13C和13D、母线连接配电板11A、11B、14A和14B、以及母线转换配电板15联结起来。借助此方法,如果任何一个系统的电源被切断,在此情况下只须把任何一个被联至故障电源的输入配电板切出,电源就能继续对负载供电;任何一个与故障电源相联接的输入配电板的切出是借助打开相应的隔离开关DS2和隔离开关DS3来实现的。
下面叙述本发明的第三个实施例。图10和图11是本发明的气体绝缘开关装置的第三实施例的输入配电板101A和101B的右侧视图。这些附图与示于第一实施例的图3和图4中的输入配电板1A和1B相对应。这些图表示这种情况,在此情况下被联接至相邻配电板的电缆,以图19和图20所示的先前技术中的同样方式,被安置在箱子顶板的上方。此外,用同样的标号来表示与图3和图4中相同的构件,而省略掉它们的描述。
此外,在对应于图3的工作输入配电板1A的图10中,母线舱室7B是在断路器舱室6的后侧的上部形成的。一个L形输入舱室5A是在母线舱室7B的下方和后部形成的。
绝缘套管4被穿越过母线舱室7B的顶板。绝缘套管4的下端头被联至隔离开关DS2的后端头。隔离开关DS2的前端,,经由绝缘衬垫20,被联接到真空断路器CB1的上端电极。
被联接至电缆头CHD1的电缆3通过三个电流变压器CT,电流变压器CT被安置在一个凹槽内,电缆3从该凹槽内升出。
另一方面,在对应于图4的备用输入配电板1B的图11所示的备用输入配电板101B中,在母线舱室7B的后部又相邻地设置一个母线舱室8C。母线舱室8C的前部向上突起,而电压变压器PT被垂直向下地安装在这个突起部分内。
绝缘套管4被垂直地穿越过母线舱室8C的顶板后部。余下部分与图10所示的输入配电板101A是一样的。
虽然对应于图5和图6所示的变压器初级配电板2A和2B的本实施例的变压器初级配电板没有在附图中示出,它们几乎能与图11所示的输入配电板101B一样地被构成。因此,它们的附图和详细描述已被略去。
在以这种方式组成的气体绝缘开关装置中,由于在备用输入配电板101B内相邻母线舱室7B的后部设置了母线舱室8C,因此箱子的深度增加了。然而,本实施例能反应到技术规格,在技术规格中相邻箱子之间的联接电缆是被放置在箱子的顶部的。
下面叙述本发明的第四个实施例。图12和图13是本发明的气体绝缘开关装置的第四实施例的输入配电板102A和102B的右侧视图。这些图对应于第三实施例的图10和图11中所示的输入配电板101A和101B。这些图表示某种情况,在此情况中被联接到相邻配电板的电缆被设置在箱子的下部。另外,用相同的标号来表示那些与图10和图11中相同的构件,而它们的描述被省略掉了。
此外,在对应于图10的工作输入配电板101A的图12中,一个L形输入舱室5A1是在断路器舱室6的后面的上部形成的。一个母线舱室7B1是在输入舱室5A1的下面形成的。
绝缘套管4朝下穿越过母线舱室7B1的底板。绝缘套管4的上端被联接到隔离开关DS2的后端。隔离开关DS2的前端,经由绝缘衬垫20,被联接到真空断路CB1的下电极。
隔离开关DS1的后端接头,经由电压检测器VD的上端接头和电缆头CHD1,以图10所示的同样方式被联接到避雷器LA的上端。余下的与图10所示的输入配电板101A是一样的。
在另一方面,在对应于图11所示的输入配电板101B的图13所示的备用输入配电板102B中,在母线舱室7B1的后部又设置了一个母线舱室8C1。绝缘套管4被垂直地穿过母线舱室8C1底板的后部;同时,前部向下突起,而电压变压器PT被安装在这个突起部分。电压变压器PT和绝缘套管4的上端,经由穿越母线舱室7B1后端的绝缘衬垫20,被联接至隔离开关DS2的后端。余下的与图10所示的输入配电板101A是一样的。
虽然对应于图5和图6所示的变压器初级配电板2A和2B的本实施例的变压器初级配电板没有在附图中表示出来,但它们仍能几乎像图13所示的输入配电板102B一样地被构制。所以,它们的附图和详细说明已被省略。
在以此方式组成的气体绝缘开关装置中,由于在备用输入配电板102B中母线舱室8C1被相邻地设置在母线舱室7B1的后部,所以箱子的深度增加了。然而,本实施例能反应到技术规格,在技术规格中相邻箱子之间的联接电缆是被放置在箱子的下部的。
下面叙述本发明的第五实施例。图14和图15是本发明的气体绝缘开关装置的第五实施例的输入配电板103A和103B的右侧视图。图14和图15是某种情况的另一种结构,在此情况中联接相邻配电板的电缆被设置在箱子顶板的上方。另外,用同样的标号来表示那些与图10和图11中相同的构件,它们的描述被省略。
此外,在对应于图10所示的工作输入配电板101A的图14中,母线舱室7B2是在断路器舱室6的后面的上部形成的。L形输入舱室5B是在母线舱室7B2的后面和下面形成的。
绝缘套管4被穿过母线舱室7B2的后端板。绝缘套管4的前端被联接到隔离开关DS2的后端。隔离开关DS2的前端,经由绝缘衬垫20,被联接到真空断路器CB1的上端。
在另一方面,在图15所示的备用输入配电板103B中,一个母线舱室8D被相邻地设置在母线舱室7B2的上部。母线舱室8D从箱子向上突起,电压变压器PT被安装在突起部分。
绝缘套管4从后面穿越过母线舱室8D的后背表面。联接上下绝缘套管4的绝缘衬垫20在内部穿越划分母线舱室8D和母线舱室7B2的分隔板。余下的与图11所示的输入配电板101B是相同的。
虽然对应于图5和图6所示的变压器初级配电板2A的本实施例的变压器初级配电板在附图中没有被表示出来,但它们仍能几乎像图15所示的输入配电板103B一样地被构制。所以它们的附图和详细的描述已被省略。
在以此方式组成的气体绝缘开关装置中,由于在备用输入配电板103B中把母线舱室8D设置在邻近母线舱室7B2的上部,所以箱子的深度增加了。然而本实施例能适应技术规格,在此技术规格中相邻箱子之间的联结电缆被放置在这些箱子的上部的后表面。
当采用上述本发明的气体绝缘开关装置时,借助把电压变压器安装在第二输入配电板内、把电流变压器安装在第一变压器配电板内和把接地电压变压器安装在第二变压器配电板内,从而在先前技术中必须的电压电流变压器配电板被取消掉了。这样,能得到一个安装面积被进一步减小的气体绝缘开关装置。
虽然,按照上面的描述,本发明的多种修正和变异是可能的。因此,除这里被专门描述的以外,本发明可以在附加的权利要求范围内实施,这是不言而喻的。
权利要求
1.一种气体绝缘开关装置,包括一个第一输入配电板;一个第二输入配电板;一个第一变压器配电板;和一个第二变压器配电板;所述第一输入配电板的组成如下一个用来安装一个第一电源侧隔离开关的第一绝缘气体舱室,一个用来安装一个第一真空断路器的第二绝缘气体舱室,一个用来安装一个第一负载侧隔离开关的第三绝缘气体舱室,一个适合于联接至一个第一电源的第一电源侧端接头,和一个第一负载侧端接头,一个所述第一真空断路器的电源侧电极,所述第一真空断路器经由所述第一电源侧隔离开关被联接到所述第一电源侧端接头,和一个所述第一真空断路器的负载侧电极,所述第一真空断路器经由所述第一负载侧隔离开关被联接到所述第一负载侧端接头;所述第二输入配电板的组成如下一个用来安装一个第二电源侧隔离开关的第一绝缘气体舱室,一个用来安装一个第二真空断路器的第二绝缘舱室,一个用来安装一个第二负载侧隔离开关的第三绝缘气体舱室,一个用来安装一个电压变压器的第四绝缘气体舱室,一个适合于联接至一个第二电源的第二电源侧端接头,和一个被联接至所述第一负载侧端接头的第二负载侧端接头,一个所述第二真空断路器的电源侧电极,所述第二真空断路器经由所述第二电源侧隔离开关被联接到所述第二电源侧的端接头,一个所述第二真空断路器的负载侧电极,所述第二真空断路器经由所述第二负载侧隔离开关被联接到所述第二负载侧的端接头,和所述电压变压器被联接到所述第二负载侧的端接头;所述第一变压器配电板的组成如下一个用来安装一个第三负载侧隔离开关的第一绝缘气体舱室,一个用来安装一个第三真空断路器的第二绝缘气体舱室,一个用来安装一个第三电源侧隔离开关的第三绝缘气体舱室,一个用来安装一个电流变压器的第四绝缘气体舱室,一个被联接到所述第二负载侧端接头的第三电源侧的端接头,和一个适合于联接至一个第一变压器的第三负载侧的端接头,一个所述第三真空断路器的电源侧电极,所述第三真空断路器经由所述第三电源侧隔离开关被联接到所述第三电源侧的端接头,一个所述第三真空断路器的负载侧电极,所述第三真空断路器经由所述第三负载侧隔离开关被联接到所述第三负载侧的端接头,和所述电流变压器被联接至所述第三电源侧的端接头;和所述第二变压器配电板装备有一个用来安装一个第四负载侧隔离开关的第一绝缘气体舱室,一个用来安装一个第四真空断路器的第二绝缘气体舱室,一个用来安装一个第四电源侧隔离开关的第三绝缘气体舱室,一个用来安装一个接地电压变压器的第四绝缘气体舱室,一个被联接到所述第三电源侧端接头的第四电源测的端接头,和一个适合于联接至一个第二变压器的第四负载侧的端接头,一个所述第四真空断路器的电源侧电极,所述第四真空断路器经由所述第四电源侧隔离开关被联接到所述第四电源侧的端接头,一个所述第四真空断路器的负载侧电极,所述第四真空断路器经由所述第四负载侧隔离开关被联接到所述第四负载侧的端接头,和所述接地电压变压器被联接到所述第四电源侧的端接头。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气体绝缘开关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输入配电板和所述第一变压器配电板是被相互相邻安装的;所述第一输入配电板被相邻地安装在所述第二输入配电板的一个外侧;和所述第二变压器配电板被相邻地安装在所述第一变压器配电板的一个外侧。
3.根据权利要求2的气体绝缘开关装置,其特征在于在每一个所述第一和第二输入配电板、和所述第一和第二变压器配电板中,所述第一绝缘气体舱室和所述第三绝缘气体舱室是被垂直相互相邻放置的,并与所述第二绝缘气体舱室的背面相邻放置;和在每一个所述第二输入配电板、和所述第一和第二变压器配电板中,所述第四绝缘气体舱室被相邻地放置在所述第一和第三绝缘气体舱室的下面,而所述第一和第三绝缘气体舱室是被相互相邻放置的。
4.根据权利要求3的气体绝缘开关装置,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第一输入配电板中,作为所述第一负载侧的端接头,一个第一绝缘套管被穿越过所述第三绝缘气体舱室的一个后壁,以便经由一个电缆联接到一个相邻的配电板;在所述第二输入配电板中,作为所述第二负载侧的端接头,一个第一绝缘套管被穿越过所述第三绝缘气体舱室的一个后壁,以便经由一个电缆联接至一个相邻的配电板;以及一个第二绝缘套管被穿越过所述第四绝缘气体舱室的一个后壁,以便经由一个电缆联接至一个相邻的配电板;在所述第一变压器配电板中,作为所述第三电源侧的端接头,一个第一绝缘套管被穿越过所述第三绝缘气体舱室的一个后壁,以便经由一条电缆联接至一个相邻的配电板;以及一个第二绝缘套管被穿越过所述第四绝缘气体舱室的一个后壁,以便经由一条电缆联接至一个相邻的配电板;和在所述第二变压器配电板中,作为所述第四电源侧的端接头,一个第一绝缘套管被穿越过所述第三绝缘气体舱室的一个后壁,以便经由一电缆联接至一个相邻的配电板。
5.根据权利要求2的气体绝缘开关装置,其特征在于在每一个所述第一和第二输入配电板中,所述第三绝缘气体舱室被相邻地放置在所述第二绝缘气体舱室的一个后背面侧的一个上部,以及所述第一绝缘气体舱室被相邻地放置在所述第三绝缘气体舱室的下面;在所述第二输入配电板中,所述第四绝缘气体舱室被相邻地放置在所述第三绝缘气体舱室的后侧;在所述第一输入配电板中,作为所述第一负载侧的端接头,一个第一绝缘套管被穿越过所述第三绝缘气体舱室的一个顶板,以便经由一条电缆联接至一个相邻的配电板;和在所述第二输入配电板中,作为所述第二负载侧的端接头,一个第一绝缘套管被穿越过所述第三绝缘气体舱室的一个顶板,以便经由一条电缆联接至一个相邻的配电板,以及一个第二绝缘套管被穿越过所述第四绝缘气体舱室的一个顶板,以便经由一条电缆联接至一个相邻的配电板。
6.根据权利要求2的气体绝缘开关装置,其特征在于在每一个所述第一和第二输入配电板中,所述第三绝缘气体舱室被相邻地设置在所述第二绝缘气体舱室的一个后背侧的下部,以及所述第一绝缘气体舱室被相邻地设置在所述第三绝缘气体舱室的上方;在所述第二输入配电板中,所述第四绝缘气体舱室被相邻地设置在所述第三绝缘气体舱室的后侧;在所述第一输入配电板中,作为所述第一负载侧的端接头,一个第一绝缘套管被穿越过所述第三绝缘气体舱室的一个底板,以便经由一条电缆联接至一个相邻的配电板;和在所述第二输入配电板中,作为所述第二负载侧的端接头,一个第一绝缘套管被穿越过所述第三绝缘气体舱室的一个底板,以便经由一条电缆联接至一个相邻的配电板,以及一个第二绝缘套管被穿越过所述第四绝缘气体舱室的一个底板,以便经由一条电缆联接至一个相邻的配电板。
7.根据权利要求1、4、5和6之一的气体绝缘开关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气体绝缘开关装置是一个三相气体绝缘开关装置。
全文摘要
一个气体绝缘开关装置包括第一和第二输入配电板,第一和第二变压器配电板。它们各有三个分别用来安装一个电源侧隔离开关、一个真空断路器和一个负载侧隔离开关的气体绝缘舱室。每一个第二输入配电板以及第一和第二变压器配电板又设置一个分别用来安装一个电压变压器、一个电流变压器和一个接地电压变压器的第四绝缘气体舱室。
文档编号H02B13/02GK1130818SQ95119620
公开日1996年9月11日 申请日期1995年11月20日 优先权日1994年11月18日
发明者平野健一, 大竹史郎, 正木信男, 福永悦郎 申请人:东芝株式会社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