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型磁能发动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7312334阅读:786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新型磁能发动机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新型发动机制造,尤其是将静磁能量转换为机械动能的发动机。
目前,关于机械动能应用的发动机多数为热力机(内燃机)和电动机,前者将热能转换为机械能,后者将电能转换为机械能,两者在能量转换过程中存在有能换效率低、能源消耗大、环境污染严重等众所周知的不利问题,特别是现在相关资源的减少以至缺乏,日渐严重地制约着人类进步所必须的机械动能的应用。
本发明的目的是将静磁能量转换为机械动能。
新型磁能发动机主要由机壳、磁体定子、磁体转子及相关传动力臂、轴及轴承等构成。磁体定子由空心圆柱形合金硬磁材料经充磁机充磁而成,其特点是空心圆柱形磁体定子的内圆面是同一磁极性磁场。在磁体定子内,磁体转子由二极磁体、驱动力臂、臂端活动传动节、弹簧活动传动节、中心轴构成。磁体转子的二极磁体可选择多种几何形状,下面以圆柱形二极磁体为例对本发明进行说明,当为圆柱形二极磁体时,磁体的两极分布应是不均匀的,如与磁体定子内表面磁极性相同的那一极,在体积和单位磁场强度上应大于另一磁极,以确定磁推力为主作用力,而磁引力为副作用力。在磁体定子内,中心轴处于磁体定子圆中中心位置,中心轴由发动机两端端盖中心的滚动轴承支承。驱动力臂主要起支承二极磁体和传动作用,驱动力臂一端与中心轴紧固连接,另一端通过臂端活动传动节与二极磁体连接。弹簧活动传动节一端与二极磁体连接,另一端与驱动力臂连接,两个连接点均具有活动性。臂端活动传动节和弹簧活动传动节,使驱动力臂与二极磁体为二点式活动连接传动,利于磁力通过驱动力臂以偏心推力作用于中心轴。本磁能发动机机械原理及构造较为简单,为便于理解和节省篇幅,下面进行动态及直观原理设计的说明可参照附图
,当磁体转子通过中心轴进入磁体定子内部同极性磁力作用区(也称工作区)时,磁体定子的内圆面磁场随即与磁体转子的二极磁体的一极产生强烈同极磁推力,与另一极产生异极磁引力,并同时单向作用于二极磁体,通过弹簧活动传动节与臂端活动传动节构成的二点式偏心力传导,进一步完善驱动力臂对中心轴的偏心推动力作用,更由于磁体定子的内圈同极磁场的圆形(360°)分布,所以中心轴将作长期的无静止点的单向圆周运动,并向外输出动能,实现静磁能量与机械动能的转换,达到本发明的目的。
由于采用上述方案,新型磁能发动机具有转速高、输出功率大、噪音很小、无环境污染、移动性强、有效工作时间长、结构简单、成本低等优点。积极推广和使用无疑会创造出较大的综合价值,简言之,在电能、超导充磁、材料技术的不新发展及配合下,通过磁能发动机,将更好地实现综合能量与机械动能的转换,有助于人类的进步和发展。
下面根据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说明在附图中1为磁体定子;2、3为二极磁体;4、5为驱动力臂;6、7为臂端活动传动节;8、9为弹簧活动传动节;10为中心轴。
参照附图,在本实施例中,磁体定子(1)为空心圆柱形磁体,经充磁后其内圆面为同极磁场分布。磁体转子由二极磁体(2)、(3);驱动力臂(4)、(5);臂端活动传动节(6)、(7);弹簧活动传动节(8)、(9);及中心轴(10)构成。两个二极磁体(2)(3)均为圆柱形,其特性及相关参数均一致,其中磁极性和单位磁场强度与磁体定子(1)内圆面相同的磁极的体积和单位磁场强度都大于另一磁极,以确定同极磁推力为主作用力,异极磁引力为副作用力,驱动力臂(4)(5)分别与中心轴(10)紧固连接并处于同一直线段上,两个驱动力臂(4)(5)参数一致。臂端活动传动节(6)(7)分别连接着驱动力臂(4)(5)和二极磁体(2)(3),弹簧活动传动节(8)(9)分别连接着驱动力臂(4)(5)和二极磁(2)(3)。本实施例工作时,磁力推动中心轴沿顺时针方向旋转,并向外输出动能。
权利要求
新型磁能发动机,其特征是空心圆柱形磁体定子的内圆面为同一磁极性。
全文摘要
新型磁能发动机主要由磁体定子、磁体转子两部分构成,工作时,磁体定子的内圆圆形分布同极磁场与磁体转子上的二极磁体磁场相互作用,通过磁体转子的驱动力臂等相关偏心力传导系统,使转子中心轴作单向持续圆周运动,实现静磁能量与机械动能的转换,进一步满足人类进步所必须的机械动能的应用。
文档编号H02N11/00GK1260629SQ9910121
公开日2000年7月19日 申请日期1999年1月11日 优先权日1999年1月11日
发明者刘志强 申请人:刘志强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