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调机的变换器装置的制造方法

文档序号:8303606阅读:438来源:国知局
空调机的变换器装置的制造方法
【技术领域】
[0001]本发明的实施方式涉及一种空调机的变换器装置。
【背景技术】
[0002]以往,对于空调机所具有的变换器装置,通常考虑具有两个升压电路的结构。然而,在将变换器装置搭载于空调机时,由于与压缩机或室外送风机的位置关系、室外机本体内的空间大小等设计上的制约,而将变换器装置设置在室外机本体内相对容易确保空间的部位,即设置在室外送风机的斜上方的部分,且压缩机的上方部分。而且,对于收容在变换器装置内部的电气部件,主要使其以悬垂的状态安装在基板下表面。此时,构成升压电路的电气部件中发热大的部件搭载在变换器装置内部的基板的、流过来自室外送风机的冷却风的下表面侧,另外,在基板的下表面侧配置有散热器。然而,构成升压电路的电气部件中包括电抗器(reactor)(电感器(inductor))等重量大的部件。因此,在将这样的重的部件以悬垂的状态搭载于基板下表面侧时,该部件会因随着例如压缩机的驱动产生的振动等,发生脱落等不良状况。因此,在现有技术中,不将该电抗器安装于电气部件箱内的基板上,而使单独固定于隔板的壁等。因而,除电气部件箱外还需要额外的安装空间,并需要安装用部件。
[0003]现有技术文献
[0004]专利文献
[0005]专利文献1:特开2011 — 205808号公报
[0006]专利文献2:特开2004 - 125260号公报

【发明内容】

[0007]发明要解决的课题
[0008]本实施方式要提供一种空调机的变换器装置,其可实现使构成升压电路的部件轻量化。
[0009]解决课题的技术手段
[0010]本实施方式的空调机变换器装置具有:基板、多个升压电路和控制机构。安装基板,使得在基板的下表面侧流过冷却风。升压电路均搭载在基板的下表面侧。控制机构根据负载的大小切换所驱动的升压电路的数量。
【附图说明】
[0011]图1是表示第I实施方式的空调机的室外机结构的分解;
[0012]图2是表示室外机内部结构的主视图;
[0013]图3是表示室外机内部结构的俯视图;
[0014]图4是表示变换器装置的外观的俯视图;
[0015]图5是表示变换器装置的外观的侧视图;
[0016]图6是表示变换器装置内部结构的分解立体图;
[0017]图7是表示从下方观看变换器基板的状态的立体图;
[0018]图8是沿图4中D — D线的变换器装置的纵剖侧视图;
[0019]图9是表示变换器装置的电气结构的图;
[0020]图10是表示第2实施方式的与图9相当的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21]下面结合附图对空调机的变换器装置的多个实施方式进行说明。在各实施方式中,对于实质相同的要素附加相同的符号并省略其说明。
[0022](第I实施方式)
[0023]如图1所示,空调机的室外机10具有矩形箱形的金属制的室外机本体11。在构成该室外机本体11前表面的前机壳12设置嵌入有风扇罩的吹出口 121。在构成室外机本体11右侧面的右侧机壳13可装卸地安装有作为侧面盖板的整合阀体罩盖14。室外机本体11的上表面由顶板15构成,室外机本体11的左侧面由左侧机壳16构成。室外机本体11的背面由未图示后机壳构成,或形成开口状态。左侧机壳16在其上下方向以规定间隔形成栅部,这些栅部相互间形成开口。后机壳由在纵向和横向以规定间隔形成栅部,这些栅部相互间形成开口。另外,也可省去后机壳而形成开口部。
[0024]下面,结合图2对室外机10的内部结构进行说明。如图2所示,在室外机本体11的内部,在构成室外机本体11底面的底板17上方的空间被隔板21划分为两个空间。隔板21的前端部与前机壳12的吹出口侧部内表面抵接,后端部与后机壳和右侧机壳13交差的拐角部抵接。隔板21与左右的侧机壳13、16平行地,从前机壳12向背面延伸,从后机壳附近部位开始倾斜地折向右侧机壳13和后机壳交差的拐角部。
[0025]形成在该隔板21的左侧机壳16侧的腔室为热交换室11A,形成在右侧机壳13侧的腔室为机械室11B。根据隔板21的安装位置和形态,热交换室IlA的容积为室外机本体11内部的大致3/4左右,机械室IlB的容积为其余的大致1/4左右。
[0026]在热交换室IlA内配置有室外热交换器22。该室外热交换器22搭载在室外机本体11的底板17上,接近左侧机壳16和后机壳,沿上述左侧机壳16和后机壳,俯视图中呈大致L字形。室外热交换器22的一侧端沿前机壳12和左侧机壳16交差的拐角部延伸,另一侧端沿右侧机壳13和后机壳交差的拐角部延伸。
[0027]进而,在热交换室IlA内设置送风机支持部件23,由该送风机支持部件23支持室外送风机24。即,室外送风机24在室外机本体11内位于由室外热交换器22、隔板21和前机壳12围成的空间内。该室外送风机24为螺旋桨式风扇,其从室外机本体11的背面侧吸入空气,并从前表面侧吹出。而且,在送风机支持部件23的上端部经固定器安装有与前机壳12抵接的未图示的加强部件。利用在通过冲压加工对前机壳12形成吹出口时得到的冲压片,来形成该加强部件。
[0028]利用该室外送风机24的送风作用,如图3中箭头A、B所示,开口构造的左侧机壳16侧和后机壳侧成为外部空气的吸入侧,与室外送风机24的轴向前表面侧相对的吹出口所在的前机壳12侧成为热交换后的空气的吹出侧。此时,由于隔板21从后机壳附近部位倾斜地折向右侧机壳13和后机壳交差的拐角部,因此由室外送风机24的送风作用形成的冷却风的一部分,被引导沿该隔板21流动,并引导至变换器装置100中突出到热交换器室IlA内的部分处。在图3中,由箭头B表示被引导至变换器装置100的冷却风。
[0029]另一方面,在机械室IlB中配置有压缩机25和气液分离器26,并收容有与上述压缩机25和气液分离器26连接的包括四通换向阀等的配管类部件27。该配管类部件27具有从未图示的室内机延伸出的与冷媒管连接的整合阀体(配管连接用开关阀)。虽未图示,但该整合阀体从右侧机壳13的下部露出,并由上述整合阀体罩盖14覆盖。上述压缩机25、气液分离器26、四通换向阀等经冷媒管与热交换室IIA内的室外热交换器22或收容在室内机内的室内热交换器等连接,由此构成冷冻循环。
[0030]包含配置在机械室IIB内的压缩机25、气液分离器26、四通换向阀、配管类部件27等的机械室冷冻循环部件,其整体高度方向的尺寸小于从底板17到顶板15的高度方向的尺寸,因此,在室外机本体11内,在室外送风机24的斜上方部分且机械室冷冻循环部件的上方部分处,空间上有富余。而且,在该空间部分中安装有变换器装置100。S卩,隔板21的上端形成缺口,在该缺口部分处嵌入变换器装置100,并固定于夹在隔板21与顶板15之间的状态。此时,在室外机本体11内,使变换器装置100配置在包括压缩机25的机械室冷冻循环部件上方,且与该机械室冷冻循环部件具有间隔。该变换器装置100整体呈薄的箱形,其大致3/4左右配置在机械室IlB内,其余的大致1/4左右突出到热交换室IlA内。
[0031]下面,进一步详细说明该变换器装置100的结构。如图4和图5所示,构成变换器装置100的外轮廓的壳体31整体呈矩形。如图6所示,该壳体31由基底部32和覆盖部33构成。基底部32为金属制,形成上面开口的矩形箱形。在基底部32的侧面部设置有多个通气孔321和通气孔322。在基底部32的侧面部中设置有通气孔321的部分,以不阻塞该通气孔321的程度而形成隙间的状态,可装卸地安装有防水板34。该防水板34是用于防止水等从通气孔321侵入变换器装置100内的部件。
[0032]该基底部32的上面开口部由同为金属制的矩形板状的覆盖部33封盖,由此,形成矩形箱形的壳体31。在基底部32和覆盖部33之间,配置有树脂制的基板底座35,在该基板底座35上安装变换器基板36。而且,为了防止水等从上表面侧侵入基底部32内部,在覆盖部33的周边部具有向下方弯折以覆盖基板底座35的外周面的折曲部。在基底部32的底面,即,构成变换器装置100的底面的部分设置有与变换器装置100内部连通的开口部37。该开口部37呈在与变换器装置100的长度方向垂直的的方向上延伸的大致矩形。
[0033]在变换器基板36的上表面侧或下表面侧搭载有用于控制室外机10的整体动作的CPU,和存储有控制程序或运转履历等的存储器等各种电气部件。此时,在变换器装置100中,使变换器基板36靠覆盖部33配置,因此,在变换器装置100的壳体31内,在变换器基板36的下表面侧与上表面侧相比可确保较大的空间。因而,从变换器装置100外部进入的冷却风容易流入变换器基板36的下表面侧。
[0034]而且,在该变换器基板36的下表面侧搭载有静噪滤波器51、作为全波整流电路的二极管电桥52、多个升压电路53、电解电容器54和用于驱动负载的变换器电路55等。此时,作为升压电路53,搭载有3个升压电路53A、53B、53C。如图7所示,对于这些电气部件中尺寸相对较大重量较大的电解电容器54,在变换器基板36下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