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源适配器的制造方法_2

文档序号:8653773阅读:来源:国知局
带沿纵向方向延伸,Micro USB插头是横向插入,故不会与智能手环(未图示)表带干涉到。将电源连接器3、Micro USB插座4及开关5分别安装在电路板20的两面,有效利用了电路板20的空间,便于PCB排线,并且方便SMT焊接操作。
[0037]参考图3及图7所示,主体11的侧壁111内侧还形成有一对限位块113,该对限位块113临近前述开口 112并设置在前述开口 112的两侧,用于固定电路板20的一边缘。结合图5所示,电路板模组2组装入主体11的收容空间10时,先将一侧边缘插入限位块113下方,再下压固定;主体11的定位柱116插入电路板20上的孔202内;最后使用螺杆61穿过电路板20与安装柱115内的螺母60锁紧。借助限位块113向下抵压在所述电路板的一边缘,可以对电路板模组2设置有Micro USB的一侧边加强限位及固定,可以避免MicroUSB插头插接时,特别是斜插时,引起电路板模组2的晃动。接着再将上盖13扣合至主体11上即完成了本电源适配器100的组装,结合图1所示,最终所述端子30穿过上盖13的通孔131露在外面,Micro USB插座4的插接口 40与主体11的开口 112对齐,以向外暴露。
[0038]本实用新型电源适配器100的壳体I还有一个改进点,其主体11为分体结构,部分可动,使其顶端的卡块117可以外移,以方便与智能手环(未图示)的卡扣配合。下面将结合图8至11详细描述上述结构。
[0039]首先参考图8所示,主体11的侧壁111包括两个长壁120及两个短壁121,短壁121比长壁120高,前述卡块117设置在短壁121的顶端中部。其中一短壁121为分体结构,中间部分为另外成型的活动块7,然后枢接至该主体11上的,该活动块7可以向外转动,并带动卡块117向外偏移,外力释放后,借助一弹簧8复位。在本实施方式中,仅有一个短壁121是通过上述方式形成的,在其他实施方式中,也可以在两个短壁121都设置上述活动块7,使两个卡块117都可以向外偏移。
[0040]结合图9所示,为了便于描述,上述装设有上述活动块7的短壁121可以称为第一侧壁121,该第一侧壁121包括上述活动块7以及位于活动块7两侧的固定壁123,每一固定壁123在面向活动块7的一侧设有一枢接孔124,且该枢接孔124朝向收容空间10的一侧贯穿,枢接孔124的截面大致呈外侧半圆形,内侧矩形,且该矩形的高度小于半圆形的直径,可避免活动块7转动时滑落。固定壁123与主体11 一体成型。底壁110上形成一固定座125,该固定座125由自底壁110向在收容腔10内凸伸的3个侧墙围设而成,形成一面敞开的固定腔126,上述弹簧8装入该固定腔126。该固定座125在固定腔126的上侧也现有部分墙体(未标号),以避免该弹簧8滑出该固定腔126。
[0041]活动块7包括本体70、自本体70底部向外突出的操作部71、自本体70凸伸的枢接杆72以及定位销73,以及自本体70顶部向内突出的抵靠部75。所述卡块117位于所述本体70的最高处的中间处。所述操作部71位于本体70外侧面,组装后位于主体11的外侦牝供使用者用手操作。所述枢接杆72自本体70面向固定壁123的两旁侧面向外突出设置。所述定位销73自本体70面向收容空间10的内侧面凸伸,供前述弹簧8套设固定。所述定位销73的位置接近活动块7的底部。组装时,先将弹簧8置入固定腔126内,再将活动块7的两枢接杆72自收容腔10 —侧组入两枢接孔124内,同时使弹簧8的一端套在活动块7的定位销73外侧。即可将活动块7组装至固定壁123上,形成第一侧壁121。
[0042]结合图10及图11所示,该电源适配器100在未使用时,活动块7的底部被预压缩的弹簧8向外推,但是由于顶部的抵靠部75抵靠在上盖13边缘,故活动块7保持不动。使用时,为了避免智能手环(未图示)放置在上盖13上侧时,与卡块117干涉,要先移开卡块117ο操作时用手向内抵推操作部71,使活动块7向外旋转,带动顶部的卡块117外移,同时弹簧8被进一步压缩。放置好智能手环(未图示)后再释放活动块7,然后在弹簧8的恢复力作用下向外抵推操作部71,使活动块7复位,卡块117复位,卡入智能手环(未图示)侧边的凹口(未图示),确保在充电过程中智能手环不会被无意的碰脱落。另,为了避免活动块7过度向内转动,底壁110还设有阻挡活动块7的挡墙128 (参图11)。
[0043]本实施方式中,活动块7由塑胶制成,其实也可以采用其它材质,例如金属材质。本实用新型电源适配器100通过设置卡块117的第一侧壁121藉由分体设置,形成活动块7,能够在需要时,将向内凸伸的卡块117向外移动,避免干涉。
[0044]综上所述,以上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不应以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范围,即凡是依本实用新型权利要求书及说明书内容所作的简单的等效变化与修饰,皆应仍属本实用新型专利涵盖的范围内。
【主权项】
1.一种电源适配器,其包括壳体以及位于壳体内的电路板模组,所述壳体包括相互组装的主体及上盖,主体与上盖之间形成一收容空间,用于收容所述电路板模组,该电路板模组设有电路板及安装在该电路板上的多个电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主体设有底壁及围绕底壁的侧壁,所述电路板坐落在底壁上,所述侧壁形成有一对限位块,向下抵压所述电路板,避免所述电路板模组晃动。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源适配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壁设有若干的凸肋,所述凸肋共同形成一支撑面,支撑上述电路板。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源适配器,其特征在于:所述主体包括底壁以及围绕底壁设置的侧壁,所述侧壁设有一贯穿的开口,所述限位块分别设置在该开口的两旁侧。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电源适配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多个电连接器包括一个MicroUSB插座,该Micro USB插座安装在电路板的下表面,并设有与前述开口对齐的插接口,所述限位块抵压在电路板上设置该Micro USB插座的一边缘上,且位于该该Micro USB插座的两侧。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电源适配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多个电连接器包括一个电源连接器,该电源连接器安装在电路板的上表面并设有穿过所述上盖露在外边的针状端子。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电源适配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电路板上还设有一个安装在电路板底面的开关模组,所述电源连接器、Micro USB插座及开关分别设在三个不同的边上。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源适配器,其特征在于:上盖设有顶壁及自顶壁边缘向下凸伸的若干弹性卡勾,所述主体的侧壁对应设有若干卡扣块,所述卡勾卡在所述卡扣块的下方,限制上盖脱离主体。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源适配器,其特征在于:主体的侧壁包括两个长壁及两个短壁,短壁比长壁高,短壁的顶端中部设有卡块,所述卡块朝向彼此凸伸。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电源适配器,其特征在于:其中一个所述短壁为分体结构,包括与主体一体成型的两固定壁以及位于两固定壁之间的活动块,所述卡块位于该活动块顶端,所述活动块枢接至固定壁上,并且能够向外转动带动卡块向外偏移。
10.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电源适配器,其特征在于:该主体内还设有一弹簧,所述底壁上还设有一固定座,该弹簧固定在固定座与活动块之间,活动块向外转动时会压缩弹簧,夕卜力释放后,弹簧的恢复力迫使活动块复位。
【专利摘要】一种电源适配器,其包括壳体以及位于壳体内的电路板模组,所述壳体包括相互组装的主体及上盖,主体与上盖之间形成一收容空间,用以容纳上述电路板模组。所述电路板模组包括电路板及安装在电路板上的Micro USB插座、电源连接器及开关。所述主体设有底壁及围绕底壁设置的侧壁,所述电路板坐落在底壁上,所述侧壁形成有一对限位块,向下抵压所述电路板,避免所述电路板模组晃动。本实用新型电源适配器内部的电路板固定可靠,对接插头即使斜插也不会导致电路板松动。
【IPC分类】H02M1-00
【公开号】CN204361885
【申请号】CN201520002271
【发明人】朱志文, 孟令杰, 俞春明, 郑启升
【申请人】富士康(昆山)电脑接插件有限公司, 鸿腾精密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公开日】2015年5月27日
【申请日】2015年1月5日
当前第2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