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直流永磁有刷电机的制作方法_2

文档序号:9996821阅读:来源:国知局
图15(b)为主视图,图15(c)为左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46]下面介绍的是本实用新型的多个可能实施例中的一些,旨在提供对本实用新型的基本了解,并不旨在确认本实用新型的关键或决定性的要素或限定所要保护的范围。容易理解,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在不变更本实用新型的实质精神下,本领域的一般技术人员可以提出可相互替换的其他实现方式。因此,以下【具体实施方式】以及附图仅是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的示例性说明,而不应当视为本实用新型的全部或者视为对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限定或限制。
[0047]为了使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直流永磁有刷电机的改进和优点更加明显,首先对类似图1所示的直流永磁有刷电机总成的具体结构以及其存在的问题进行分解详细说明,以使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更加显而易见。但是应当理解到,本实用新型的直流永磁有刷电机并不限于基于图1所示实施例的直流永磁有刷电机改进形成。
[0048]图2所示为图1中的直流永磁有刷电机总成的定子组件的结构示意图,其中,图2(a)为定子组件的装配图,图2(b)为装配后的定子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0049]如图2所示,定子组件110主要包括磁轭111、磁钢112、片簧113以及装配用的铆钉114 ;其中,磁轭111主要作用是导磁,随着磁钢112性能的提高,必需要有足够的导磁截面积,通过增加磁轭111的厚度来实现足够的导磁截面积,图2所示实施例的磁轭111是用两层钢板卷成,两层钢板分别都被卷成大致圆筒形,每层钢板采用燕尾结构1111实现钢板两端的扣紧;并且,由于有耐腐蚀的要求,对磁轭111的表面要进行镀锌处理;因此,磁轭ill本身的制造装配过程复杂。定子组件110在安装时,先将充了磁的磁钢112在磁轭111内定位,用簧片113将磁钢112在磁轭111的内部压住,且须保证簧片113上的孔1131对准磁轭112上的孔1112,在簧片113从内部撑开后,用铆钉114从磁轭111外穿过磁轭111上的孔1112并铆进簧片113的孔1131 ;簧片113由弹性材料制作,起到对磁钢112在磁轭111内的圆周方向及轴向的定位和固紧作用;簧片113和铆钉114表面均须进行防锈处理。
[0050]图3所示为图1中的直流永磁有刷电机总成的小端盖组件的结构示意图,其中,图3(a)为小端盖组件的装配图,图3(b)为装配后的小端盖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0051]如图3所示,小端盖组件120主要包括小端盖121、含油轴承122、压簧123和压盖124 ;小端盖121上设有四个冲压出的铆钉1211。小端盖组件120的装配过程中,将含油轴承122、压簧123和压盖124依次装在小端盖121上,并将压盖124上的铆孔1241对准小端盖121上的铆钉1211后压紧,进一步将铆钉1211压铆成圆头1212。其中,压簧123由弹性材料制作,含油轴承122内充有润滑油,小端盖121和压盖124表面需要进行镀锌处理,压簧123表面要防锈处理。含油轴承122外形为球形,在压簧123压住的情况下可以转动,在装配的同轴度难以保证的情况下起到自动调心的作用。
[0052]图4所示为图1中的直流永磁有刷电机总成的大端盖组件的结构示意图,其中,图4(a)为大端盖组件的装配图,图4(b)为装配后的大端盖组件的结构示意图。图5所示为图4中的大端盖组件的大端盖子组件的结构示意图,其中,图5(a)为大端盖子组件的装配图,图5(b)为装配后的大端盖子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0053]如图4和图5所示,大端盖组件130主要包括电刷板135和大端盖子组件139 ;大端盖子组件139的结构如图5所示,其包括大端盖131、含油轴承132、压簧133和压盖134 ;装配中,先将含油轴承132、压簧133和压盖134依次安装在大端盖131上,并将压盖134上的铆孔1341对准大端盖131上冲压出的铆钉1311后压紧,将铆钉1311压铆成圆头1312。然后继续如图4所示,将电刷板135装在大端盖子组件139上后,在大端盖子组件139的相应部位进行四点冲铆形成铆接点1391,从而将电刷板135固紧在大端盖子组件139上。并且,如图5所示,图5中的插片136用于以后转接插头线束160。
[0054]图6所示为图1中的直流永磁有刷电机总成的转子组件的结构示意图,其中,图6(a)为转子组件的装配图,图6(b)为装配后的转子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0055]如图6所示,转子组件140包括转子141、挡圈142、阻油圈143和阻油圈144 ;在组装过程中,先将挡圈142装入轴上的挡圈槽1411,再将阻油圈143和阻油圈144装上。
[0056]图7所示为图1中的直流永磁有刷电机总成的电机主体的结构示意图,其中,图7(a)为电机主体的装配图,图7(b)为装配后的电机主体的结构示意图。
[0057]如图7所示,先在转子组件140两端装入若干抗磨垫片170后放入定子组件110,再在定子组件I1两端分别装上小端盖组件120和大端盖组件130,在压紧小端盖组件120和大端盖组件130时,轴向推拉转子组件140,测量转子组件140的轴向间隙,根据轴向间隙的大小,来增减抗磨垫片170的数量,使转子组件140的轴向间隙符合设计要求;然后在小端盖组件120和大端盖组件130压紧的前提下,在定子组件110的两端冲铆形成铆接点191 (单面8点,双面共16点),从而将小端盖组件120和大端盖组件130完全固定在定子组件110上。
[0058]图8所示为图1中的直流永磁有刷电机总成的结构示意图,其中,图8 (a)为直流永磁有刷电机总成的装配图,图8(b)为装配后的直流永磁有刷电机总成的结构示意图。
[0059]电机总成的装配如图8所示,将支架150的倒钩151对准电机主体的定子组件110上的缺口 115后用力推进支架150,直至支架150另一端的挡片152靠住定子组件110的端面,此时支架150的倒钩151已完全卡进定子组件110的缺口 115,实现支架150固定在定子组件110外,支架150用作定子组件110的外壳;最后,再将插头线束160的插片161与电刷板135上的插片136对接。
[0060]申请人发现,图1所示的直流永磁有刷电机10至少存在以下缺点。
[0061]第一,零部件繁多,加工复杂,加工精度难以保证。除转子外,小端盖组件、大端盖组件和定子组件等都包括众多零部件,其中,磁轭、小端盖、大端盖、片簧和压簧等分别要经过落料、冲压成形、切边等工序,有的要进行扣铆,有的要进行热处理,还要进行表面镀覆等防锈处理,因此,从制造来说,加工非常复杂,加工精度也难以保证,这些都构成电机零件的材料和加工成本。
[0062]第二,装配过程复杂,装配精度差,并且由此容易带来噪音问题。从以上的描述可知,定子组件110、小端盖组件120、大端盖组件130包括的零部件众多,装配过程复杂,导致电机总成的装配非常复杂;因此大大提高了电机总成的加工成本。并且,由于小端盖组件120、大端盖组件130和磁轭111都需要采用的是冲压成型工艺,而且需要最后是采用冲铆装配,加工精度难以保证的情况下容易导致整体的装配精度难以保证,尤其是无法保证小端盖组件与大端盖组件同轴度的要求;较差的同轴度限定必须使用能够自动调心的含油轴承,但是,由于含油轴承与轴之间以及含油轴承与抗磨垫片之间都是滑动摩擦,在电机转动时,容易带来较大的噪声。
[0063]第三,装配后的电机总成的可靠性差。由于每个部件的装配都要上压床冲铆,总装时还是上下一起冲铆;为避免插头线束在冲铆时导线不受损伤,只能在冲铆完成后经过转接插头联接,增加了接触不良和插头脱落的隐患,因此,容易产生可靠性问题。
[0064]第四,电机性能
当前第2页1 2 3 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