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机减振装置的制造方法

文档序号:10880305阅读:363来源:国知局
电机减振装置的制造方法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电机减振装置,包括转轴,设于该转轴上的转子铁芯,以及设于该转轴与该转子铁芯之间的减振元件,该减振元件包括平面部和圆弧部,该减振元件中心处设有轴孔,该轴孔为通孔,该减振元件通过该轴孔安装在该转轴上。由于该电机减振装置中设有该减振元件,且该减振元件的材料为弹性金属,所以能够降低该转轴和转子铁芯在转动过程中产生的振动。
【专利说明】
电机减振装置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涉及电机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电机减振装置。
【背景技术】
[0002]振动是机械装置中普遍存在的一种现象,许多情况下,振动会加剧机械装置中元件的疲劳和磨损,从而缩短整个机械装置的使用寿命。
[0003]由于电机在工作的过程中,它的转轴在高速转动,导致整个电机会发生振动现象,所以需要对电机进行减振处理。
[0004]现有技术中电机采用的减振方式是(例如:CN201320674810.6号专利中):通过在转子铁芯与转轴之间设有硅橡胶密封圈,对整个电机进行减振。此种连接方式虽然具有一定的减振效果,但是转子铁芯与转轴在转动的过程中会产生扭矩和热量,导致硅橡胶密封圈容易损坏,从而减振效果较差。
【实用新型内容】
[0005]基于此,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减振效果好的电机减振装置。
[0006]—种减振效果好的电机减振装置,包括转轴,设于该转轴上的转子铁芯,以及设于该转轴与该转子铁芯之间的减振元件,该减振元件包括平面部和圆弧部,该减振元件中心处设有轴孔,该轴孔为通孔,该减振元件通过该轴孔安装在该转轴上。
[0007]进一步地,该减振元件由弹性金属材料制成,且该减振元件为轴对称结构。
[0008]进一步地,该轴孔包括内平面部和内圆弧部,该平面部与该内平面部平行,该内圆弧部的半径小于该圆弧部的半径。
[0009]进一步地,该转轴包括第一轴,以及设于该第一轴两端且与该第一轴相连接的第二轴和第三轴,该第一轴包括与该第二轴相连接的连接部和与该连接部相连接的防滑部,该防滑部上设有卡槽。
[0010]进一步地,该防滑部包括转轴平面部和转轴圆弧部,该防滑部关于过该防滑部轴线且与该转轴平面部垂直的平面对称,该转轴平面部的中心到该防滑部轴线的距离大于该转轴圆弧部半径的1/2,且小于该转轴圆弧部半径。
[0011]进一步地,该转轴平面部与该内平面部贴合,该转轴圆弧部与该内圆弧部贴合。
[0012]进一步地,该转子铁芯的外形为正八边形,该转子铁芯的中心处设有转子孔,该转子孔为通孔。
[0013]进一步地,该转子孔包括转子平面部和转子圆弧部,该转子铁芯通过该转子孔安装在该减振元件上。
[0014]进一步地,该转子平面部与该平面部贴合,该转子圆弧部与该圆弧部贴合。
[0015]进一步地,该防滑部的截面形状为除了圆形之外的其它规则图形。
[0016]上述电机减振装置,由于该电机减振装置中设有该减振元件,且该减振元件的材料为弹性金属,所以能够降低该转轴和转子铁芯在转动过程中产生的振动,此外,该转轴上设有卡槽,所以能够对该减振元件和该转子铁芯在该转轴上进行轴向和径向定位。
【附图说明】
[0017]图1为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例中电机减振装置的立体分解图。
[0018]图2为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例中电机减振装置组装后的截面剖视图。
[0019]图3为图2中转轴的立体图。
[0020]图4为图2中减振元件的立体图。
[0021]图5为图2中转子铁芯的立体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22]为了便于理解本实用新型,下面将参照相关附图对本实用新型进行更全面的描述。附图中给出了本实用新型的若干实施例。但是,本实用新型可以以许多不同的形式来实现,并不限于本文所描述的实施例。相反地,提供这些实施例的目的是使对本实用新型的公开内容更加透彻全面。
[0023]需要说明的是,当元件被称为“固设于”另一个元件,它可以直接在另一个元件上或者也可以存在居中的元件。当一个元件被认为是“连接”另一个元件,它可以是直接连接到另一个元件或者可能同时存在居中元件。本文所使用的术语“垂直的”、“水平的”、“左”、“右”以及类似的表述只是为了说明的目的。
[0024]除非另有定义,本文所使用的所有的技术和科学术语与属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含义相同。本文中在本实用新型的说明书中所使用的术语只是为了描述具体的实施例的目的,不是旨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本文所使用的术语“及/或”包括一个或多个相关的所列项目的任意的和所有的组合。
[0025]请参阅图1至图2,本实用新型中第一实施例中提供的一种电机减振装置,包括转轴11,设于该转轴11上的转子铁芯13,以及设于该转轴11与该转子铁芯13之间的减振元件
12ο
[0026]请参阅图4,该减振元件12包括平面部121和圆弧部122,该减振元件12中心处设有轴孔123,该轴孔123为通孔,该轴孔123包括内平面部1231和内圆弧部1232,该平面部121与该内平面部1231平行,该内圆弧部1232的半径小于该圆弧部122的半径,且该减振元件12为轴对称结构,该减振元件12通过该轴孔123安装在该转轴11上。该减振元件12由弹性金属材料制成,本实施例中,该减振元件12所用材料为碳素弹簧钢。
[0027]请参阅图2和图3,该转轴11包括第一轴121,以及设于该第一轴121两端且与该第一轴121相连接的第二轴122和第三轴123。该第一轴121包括与该第二轴122相连接的连接部1211和与该连接部1211相连接的防滑部1212,该防滑部1212上设有卡槽1213。该防滑部1212设于该第一轴121的一端,且与该第三轴123相连接,该防滑部1212包括转轴平面部12121和转轴圆弧部12122,该防滑1212部关于过该防滑部1212轴线且与该转轴平面部12121垂直的平面对称,该转轴平面部12121的中心到该防滑部1212轴线的距离大于该转轴圆弧部12122半径的1/2,且小于该转轴圆弧部12122半径。该转轴平面部12121与该内平面部1231贴合,该转轴圆弧部12122与该内圆弧部1232贴合。该转轴平面部12121替代了现有技术中的键槽,这样该减振元件12安装时就可以去除平时所用的平键,同时也可以实现该减振元件12在该转轴11上的径向定位功能,安装更方便。该卡槽1213设于该转轴圆弧部12122上并靠近该第三轴123的一端,该卡槽1213的截面形状为矩形,以便于安装卡簧。卡簧与该连接部1211将该减振元件12在该转轴11上进行轴向固定。
[0028]请参阅图5,该转子铁芯13的外形为正八边形,该转子铁芯13的中心处设有转子孔131,该转子孔131为通孔,该转子孔131包括转子平面部1311和转子圆弧部1312,且该转子铁芯13为轴对称结构,该转子铁芯13通过该转子孔131安装在该减振元件12上。该转子平面部1311与该平面部121贴合,该转子圆弧部1312与该圆弧部122贴合,且该转子平面部1311的中心到该防滑部1212轴线的距离小于该转轴圆弧部12122半径。
[0029]可以理解的,该减振元件12的截面形状为除了圆形之外的其它规则图形。
[0030]综上,本实用新型上述实施例中,由于该电机减振装置中设有该减振元件12,且该减振元件12的材料为弹性金属,所以能够降低该转轴11和转子铁芯13在转动过程中产生的振动,此外,该转轴11上设有卡槽1213,所以能够对该减振元件12和该转子铁芯13在该转轴11上进行轴向和径向定位。
[0031]以上所述实施例仅表达了本实用新型的某种实施方式,其描述较为具体和详细,但并不能因此而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专利范围的限制。应当指出的是,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因此,本实用新型专利的保护范围应以所附权利要求为准。
【主权项】
1.一种电机减振装置,包括转轴,设于该转轴上的转子铁芯,以及设于该转轴与该转子铁芯之间的减振元件,其特征在于:该减振元件包括平面部和圆弧部,该减振元件中心处设有轴孔,该轴孔为通孔,该减振元件通过该轴孔安装在该转轴上。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机减振装置,其特征在于,该减振元件由弹性金属材料制成,且该减振元件为轴对称结构。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机减振装置,其特征在于,该轴孔包括内平面部和内圆弧部,该平面部与该内平面部平行,该内圆弧部的半径小于该圆弧部的半径。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电机减振装置,其特征在于,该转轴包括第一轴,以及设于该第一轴两端且与该第一轴相连接的第二轴和第三轴,该第一轴包括与该第二轴相连接的连接部和与该连接部相连接的防滑部,该防滑部上设有卡槽。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电机减振装置,其特征在于,该防滑部包括转轴平面部和转轴圆弧部,该防滑部关于过该防滑部轴线且与该转轴平面部垂直的平面对称,该转轴平面部的中心到该防滑部轴线的距离大于该转轴圆弧部半径的1/2,且小于该转轴圆弧部半径。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电机减振装置,其特征在于,该转轴平面部与该内平面部贴合,该转轴圆弧部与该内圆弧部贴合。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机减振装置,其特征在于,该转子铁芯的外形为正八边形,该转子铁芯的中心处设有转子孔,该转子孔为通孔。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电机减振装置,其特征在于,该转子孔包括转子平面部和转子圆弧部,该转子铁芯通过该转子孔安装在该减振元件上。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电机减振装置,其特征在于,该转子平面部与该平面部贴合,该转子圆弧部与该圆弧部贴合。10.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电机减振装置,其特征在于,该防滑部的截面形状为除了圆形之外的其它规则图形。
【文档编号】H02K7/04GK205565926SQ201620168500
【公开日】2016年9月7日
【申请日】2016年3月5日
【发明人】张永华
【申请人】鹰潭市睿驰电机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