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流模式跨导线性音频放大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7524118阅读:590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电流模式跨导线性音频放大器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放大器,尤其涉及一种音频放大器。
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一种电流模式跨导线性音频放大器,包括电源部分,驱动级电路和输出级电路,其特征在于还包括音频信号输入级电路,电流传输级电路,电流、电压变换级电路。音频信号由输入级电路输入,电压信号转变成电流信号,该电流信号经所述电流传输级电路传输到电流、电压变换级电路,转变成电压信号,该电压信号经驱动级电路和输出级电路输出。
一种电流模式跨导线性音频放大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输入级电路包括三极管Q1、Q2、Q22、Q23组成的差分互补电路,Q1、Q2的发射极相互连接,Q22、Q23的发射极相互连接,Q1、Q22的基极相互连接,Q2、Q23的基极相互连接,所述电流传输级电路包括Q7、Q8、Q9组成的PNP型威尔逊电流源,Q28、Q29、Q30组成的NPN型威尔逊电流源;Q12、Q13、Q14、Q15和Q16、Q17、Q19组成二组PNP型镜象电流源;Q32、Q33、Q34、Q35和Q36、Q37、Q38组成二组NPN型的镜象电流源;以上各组PNP型电流源发射极反馈电阻接正电源,NPN型电流源发射极反馈电阻接负电源。Q36基极、集电短接后与Q15集电极相连接,Q16基极、集电极短接后与Q35的集电极连接,Q7集电极与Q1的集电极、Q9的基极相连接,Q13的集电极与Q2的集电极相连接,Q13基极、集电极短接,Q12基极、集电极短接后与Q13发射极连接,Q28的集电极与Q22集电极、Q30基极连接,Q32集电极与Q23集电极相连接,Q32基极、集电极短接,Q33基极、集电极短接后与Q32的发射极连接,所述电流、电压变换级电路包括三极管Q10、Q31、Q21、Q41和稳压管D3,其中,Q10、Q31的发射极分别与Q9、Q30的集电极连接,Q10的集电极与Q31的集电极连接,Q10的基极、Q31的基极分别与Q14、Q34的集电极连接,Q14、Q34集电极分别与稳压二极管D3的阴极、阳极相连接,Q21基极、Q41基极分别与Q10、Q31的集电极连接,Q21、Q41的发射极分别与Q17、Q37的集电极连接,Q21、Q41的集电极分别接负电源、正电源。
一种电流模式跨导线性音频放大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输入级电路包括三极管Q1、Q2、Q5、Q6、Q22、Q23、Q26、Q27组成的差分互补共射共基电路,Q1、Q2的发射极相互连接,Q22、Q23的发射极相互连接,Q1、Q22的基极相互连接,Q2、Q23的基极相互连接,所述Q5、Q6的基极相互连接,Q26、Q27基极相互连接,Q5、Q6的发射极分别与Q1、Q2的集电极相连接,Q26、Q27的发射极分别与Q22、Q23的集电极相连接,Q5集电极与Q7的集电极、Q9的基极相连接,Q26集电极与Q28的集电极、Q30的基极相连接,Q6集电极与Q13的集电极相连接,Q27集电极与Q32的集电极相连接。
一种电流模式跨导线性音频放大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输入级电路还包括三极管Q3、Q4、Q5、Q6组成NPN型电流放大电路和Q24、Q25、Q26、Q27组成PNP型电流放大电路,Q1、Q2的发射极相互连接,Q22、Q23的发射极相互连接,Q1、Q22的基极相互连接,Q2、Q23的基极相互连接,所述Q5、Q6的基极相互连接后接偏置电路,Q5、Q6的发射极分别与Q1、Q2的集电极相连接,Q3、Q4的发射极相互连接,Q3、Q4的基极分别与Q5、Q6的发射极连接;Q24、Q25发射极相互连接,Q26、Q27基极相互连接后接偏置电路,Q24基极与Q26发射极连接,Q25基极与Q27发射极连接,Q22的集电极与Q26的发射极连接,Q23的集电极与Q27发射极连接,Q5的集电极与Q7的集电极、Q9的基极、Q4的集电极相连接,Q6的集电极与Q3的集电极、Q13的集电极相连接,Q26的集电极与Q28的集电极、Q30的基极、Q25的集电极相连接,Q27的集电极与Q24的集电极、Q32的集电极相连接。
一种电流模式跨导线性音频放大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流传输级电路包括Q7、Q8、Q9组成的PNP型威尔逊电流源,Q28、Q29、Q30组成的NPN型威尔逊电流源;Q12、Q13、Q15和Q16、Q17、Q19组成二组PNP型镜象电流源;Q32、Q33、Q35和Q36、Q37、Q38组成二组NPN型的镜象电流源;以上各组PNP型电流源发射极反馈电阻接正电源,NPN型电流源发射极反馈电阻接负电源。Q36基极、集电短接后与Q15集电极相连接,Q16基极、集电极短接后与Q35的集电极连接,Q7集电极与Q5的集电极、Q9的基极、Q4的集电极相连接,Q13的集电极与Q6的集电极、Q3的集电极相连接,Q13基极、集电极短接,Q12基极、集电极短接后与Q13发射极连接,Q28的集电极与Q26集电极、Q30基极、Q25集电极连接,Q32集电极与Q24集电极、Q27集电极相连接,Q32基极、集电极短接,Q33基极、集电极短接后与Q32的发射极连接;Q9、Q30的集电极相连接,所述电流、电压变换级电路包括三极管Q21、Q41,该Q21基极、Q41基极分别与Q9、Q30的集电极连接,Q21、Q41的发射极分别与Q17、Q37的集电极连接,Q21、Q41的集电极分别接负电源、正电源。
一种电流模式跨导线性音频放大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流传输级电路包括Q7、Q8、Q9组成的PNP型威尔逊电流源,Q28、Q29、Q30组成的NPN型威尔逊电流源;Q12、Q13、Q15和Q16、Q17、Q19组成二组PNP型镜象电流源;Q32、Q33、Q35和Q36、Q37、Q38组成二组NPN型的镜象电流源;以上各组PNP型电流源发射极反馈电阻接正电源,NPN型电流源发射极反馈电阻接负电源。Q36基极、集电短接后与Q15集电极相连接,Q16基极、集电极短接后与Q35的集电极连接,Q7集电极与Q5的集电极、Q9的基极、Q4的集电极相连接,Q13的集电极与Q6的集电极、Q3的集电极相连接,Q13基极、集电极短接,Q12基极、集电极短接后与Q13发射极连接,Q28的集电极与Q26集电极、Q30基极、Q25集电极连接,Q32集电极与Q24集电极、Q27集电极相连接,Q32基极、集电极短接,Q33基极、集电极短接后与Q32的发射极连接;所述电流、电压变换级电路包括三极管Q10、Q31、Q21、Q41,其中,Q10、Q31的发射极分别与Q9、Q30的集电极连接,Q10的集电极与Q31的集电极连接,Q10的基极与Q31的基极接偏置电路,Q21基极、Q41基极分别与Q10、Q31的集电极连接,Q21、Q41的发射极分别与Q17、Q37的集电极连接,Q21、Q41的集电极分别接负电源、正电源。
在电流模式电路中,影响速度和带宽的晶体管极间电容工作在阻抗水平很低的节点上。一方面,这些低阻抗节点上的电压摆幅小,另一方面,这些节点上的阻容时间常数很小,在大摆幅电流信号作用下,晶体管极间电容的充、放电过程可以迅速完成。因此,电流模式电路大信号下的工作速度比电压模式电路快得多。同时,这些电容和节点低电阻决定的极点频率很高。进而,电流模式电路可以解决电压模式电路所遇到的一些难题,在速度、带宽、动态范围、噪声及失真度等方面获得更优良的性能,在音频领域它可以完全取代电压模式电子电路。
本放大器的工作过程如下参照图3,音频信号由节点1(后面省略“节点”二字)输入,1电位升高→三极管Q1集电极电流增大→三极管Q5集电极电流增大→三极管Q7集电极电流增大,三极管Q2集电极电流减小→三极管Q6集电极电流减小→三极管Q13集电极电流减小,2电位降低,三极管Q3集电极电流减小,3电位升高,三极管Q4集电极电流增加,进而三极管Q7集电极电流进一步增加,三极管Q13集电极电流进一步减小,从而完成电流放大。同理,三极管Q22 Q23 Q24 Q25 Q26 Q27工作过程与上面相反,这里不在阐述。由于三极管Q7集电极电流增加→三极管Q10集电极电流增加,三极管Q28集电极电流减小→三极管Q31集电极电流减小,13电位升高,又由于三极管Q13集电极电流减小→三极管Q14集电极电流减小,三极管Q32集电极电流增加→三极管Q34集电极电流增加,7、6电位降低,进而13电位进一步升高。三极管Q14、三极管Q34在这里起到电流加速作用。由于13电位升高→8电位升高,又由于三极管Q32集电极电流增加→三极管Q35集电极电流增加→三极管Q16、三极管Q17集电极电流增加,进而8电位进一步升高,13电位升高→9电位升高,三极管Q13集电极电流减小→三极管Q15集电极电流减小→三极管Q36、三极管Q37集电极电流减小,进而9电位进一步升高。三极管Q17、三极管Q37在这里起到电流加速作用。这样信号经节点8、9到驱动级,最后到输出级。当1电位降低时,整个工作过程与上述相反。
以上可以看出,本放大器除电流、电压变换级(节点13、8、9)有大的电压摆幅外,其于各节点电压摆幅极小,加上多级电流加速器,足见它的速度极高。就从其内部结构来看,由于电流在传输过程中,中间无电阻,这样又降低了其本底噪声。对温度十分敏感的两个晶体管参数VT(热电压)、IS(饱和电流)的作用被消除了,因此在整个工作范围内,电路性能对温度变化不敏感,此电路完全为NPN PNP管互补结构,因此它的失真度与晶体管输出特性线性的好坏无关,它只取决于其互补特性,只要NPN PNP管互补特性越好,失真越小。它的结构原理简单,调试方便。电源电压根据需要可以任意调整,只需改动外围电阻阻值,内部结构不变,电路都可正常工作。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种电流模式跨导线性音频放大器实施例1的电路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一种电流模式跨导线性音频放大器实施例2的电路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一种电流模式跨导线性音频放大器最佳实施例的电路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一种电流模式跨导线性音频放大器实施例4的电路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一种电流模式跨导线性音频放大器实施例5的电路图。
实施例1一种电流模式跨导线性音频放大器,所述输入级电路包括三极管Q1、Q2、Q22、Q23组成的差分互补电路,Q1、Q2的发射极相互连接,Q22、Q23的发射极相互连接,Q1、Q22的基极相互连接,Q2、Q23的基极相互连接,所述电流传输级电路包括Q7、Q8、Q9组成的PNP型威尔逊电流源,Q28、Q29、Q30组成的NPN型威尔逊电流源;Q12、Q13、Q14、Q15和Q16、Q17、Q19组成二组PNP型镜象电流源;Q32、Q33、Q34、Q35和Q36、Q37、Q38组成二组NPN型的镜象电流源;以上各组PNP型电流源发射极反馈电阻接正电源,NPN型电流源发射极反馈电阻接负电源。Q36基极、集电短接后与Q15集电极相连接,Q16基极、集电极短接后与Q35的集电极连接,Q7集电极与Q1的集电极、Q9的基极相连接,Q13的集电极与Q2的集电极相连接,Q13基极、集电极短接,Q12基极、集电极短接后与Q13发射极连接,Q28的集电极与Q22集电极、Q30基极连接,Q32集电极与Q23集电极相连接,Q32基极、集电极短接,Q33基极、集电极短接后与Q32的发射极连接,所述电流、电压变换级电路包括三极管Q10、Q31、Q21、Q41和稳压管D3,其中,Q10、Q31的发射极分别与Q9、Q30的集电极连接,Q10的集电极与Q31的集电极连接,Q10的基极、Q31的基极分别与Q14、Q34的集电极连接,Q14、Q34集电极分别与稳压二极管D3的阴极、阳极相连接,Q21基极、Q41基极分别与Q10、Q31的集电极连接,Q21、Q41的发射极分别与Q17、Q37的集电极连接,Q21、Q41的集电极分别接负电源、正电源。
实施例2与实施例1的不同点在于输入级电路。
一种电流模式跨导线性音频放大器,所述输入级电路包括三极管Q1、Q2、Q5、Q6、Q22、Q23、Q26、Q27组成的差分互补共射共基电路,Q1、Q2的发射极相互连接,Q22、Q23的发射极相互连接,Q1、Q22的基极相互连接,Q2、Q23的基极相互连接,所述Q5、Q6的基极相互连接,Q26、Q27基极相互连接,Q5、Q6的发射极分别与Q1、Q2的集电极相连接,Q26、Q27的发射极分别与Q22、Q23的集电极相连接,Q5集电极与Q7的集电极、Q9的基极相连接,Q26集电极与Q28的集电极、Q30的基极相连接,Q6集电极与Q13的集电极相连接,Q27集电极与Q32的集电极相连接。
最佳实施例一种电流模式跨导线性音频放大器,所述输入级电路还包括三极管Q3、Q4、Q5、Q6组成NPN型电流放大电路和Q24、Q25、Q26、Q27组成PNP型电流放大电路,Q1、Q2的发射极相互连接,Q22、Q23的发射极相互连接,Q1、Q22的基极相互连接,Q2、Q23的基极相互连接,所述Q5、Q6的基极相互连接后接偏置电路,Q5、Q6的发射极分别与Q1、Q2的集电极相连接,Q3、Q4的发射极相互连接,Q3、Q4的基极分别与Q5、Q6的发射极连接;Q24、Q25发射极相互连接,Q26、Q27基极相互连接后接偏置电路,Q24基极与Q26发射极连接,Q25基极与Q27发射极连接,Q22的集电极与Q26的发射极连接,Q23的集电极与Q27发射极连接,Q5的集电极与Q7的集电极、Q9的基极、Q4的集电极相连接,Q6的集电极与Q3的集电极、Q13的集电极相连接,Q26的集电极与Q28的集电极、Q30的基极、Q25的集电极相连接,Q27的集电极与Q24的集电极、Q32的集电极相连接。
所述电流传输级电路包括Q7、Q8、Q9组成的PNP型威尔逊电流源,Q28、Q29、Q30组成的NPN型威尔逊电流源;Q12、Q13、Q14、Q15和Q16、Q17、Q19组成二组PNP型镜象电流源;Q32、Q33、Q34、Q35和Q36、Q37、Q38组成二组NPN型的镜象电流源;以上各组PNP型电流源发射极反馈电阻接正电源,NPN型电流源发射极反馈电阻接负电源。Q36基极、集电极短接后与Q15集电极相连接,Q16基极、集电极短接后与Q35的集电极连接,Q13基极、集电极短接,Q12基极、集电极短接后与Q13发射极连接,Q32基极、集电极短接,Q33基极、集电极短接后与Q32的发射极连接。
所述电流、电压变换级电路包括三极管Q10、Q31、Q21、Q41和稳压管D3,其中,Q10、Q31的发射极分别与Q9、Q30的集电极连接,Q10的集电极与Q31的集电极连接,Q10的基极、Q31的基极分别与Q14、Q34的集电极连接,Q14、Q34集电极分别与稳压二极管D3的阴极、阳极相连接,Q21基极、Q41基极分别与Q10、Q31的集电极连接,Q21、Q41的发射极分别与Q17、Q37的集电极连接,Q21、Q41的集电极分别接负电源、正电源。
实施例4与最佳实施例的不同点在于电流传输级电路和电流、电压变换级电路。
所述电流传输级电路包括Q7、Q8、Q9组成的PNP型威尔逊电流源,Q28、Q29、Q30组成的NPN型威尔逊电流源;Q12、Q13、Q15和Q16、Q17、Q19组成二组PNP型镜象电流源;Q32、Q33、Q35和Q36、Q37、Q38组成二组NPN型的镜象电流源;以上各组PNP型电流源发射极反馈电阻接正电源,NPN型电流源发射极反馈电阻接负电源。Q36基极、集电短接后与Q15集电极相连接,Q16基极、集电极短接后与Q35的集电极连接,Q7集电极与Q5NPN型电流源发射极反馈电阻接负电源。Q36基极、集电短接后与Q15集电极相连接,Q16基极、集电极短接后与Q35的集电极连接,Q7集电极与Q5的集电极、Q9的基极、Q4的集电极相连接,Q13的集电极与Q6的集电极、Q3的集电极相连接,Q13基极、集电极短接,Q12基极、集电极短接后与Q13发射极连接,Q28的集电极与Q26集电极、Q30基极、Q25集电极连接,Q32集电极与Q24集电极、Q27集电极相连接,Q32基极、集电极短接,Q33基极、集电极短接后与Q32的发射极连接,Q9、Q30的集电极相连接。
所述电流、电压变换级电路包括三极管Q21、Q41,该Q21基极、Q41基极分别与Q9、Q30的集电极连接,Q21、Q41的发射极分别与Q17、Q37的集电极连接,Q21、Q41的集电极分别接负电源、正电源。
实施例5与最佳实施例的不同点在于电流传输级电路和电流、电压变换级电路。
所述电流传输级电路包括Q7、Q8、Q9组成的PNP型威尔逊电流源,Q28、Q29、Q30组成的NPN型威尔逊电流源;Q12、Q13、Q15和Q16、Q17、Q19组成二组PNP型镜象电流源;Q32、Q33、Q35和Q36、Q37、Q38组成二组NPN型的镜象电流源;以上各组PNP型电流源发射极反馈电阻接正电源,NPN型电流源发射极反馈电阻接负电源。Q36基极、集电短接后与Q15集电极相连接,Q16基极、集电极短接后与Q35的集电极连接,Q7集电极与Q5的集电极、Q9的基极、Q4的集电极相连接,Q13的集电极与Q6的集电极、Q3的集电极相连接,Q13基极、集电极短接,Q12基极、集电极短接后与Q13发射极连接,Q28的集电极与Q26集电极、Q30基极、Q25集电极连接,Q32集电极与Q24集电极、Q27集电极相连接,Q32基极、集电极短接,Q33基极、集电极短接后与Q32的发射极连接;所述电流、电压变换级电路包括三极管Q10、Q31、Q21、Q41,其中,Q10、Q31的发射极分别与Q9、Q30的集电极连接,Q10的集电极与Q31的集电极连接,Q10的基极与Q31的基极接偏置电路,Q21基极、Q41基极分别与Q10、Q31的集电极连接,Q21、Q41的发射极分别与Q17、Q37的集电极连接,Q21、Q41的集电极分别接负电源、正电源。
权利要求1.一种电流模式跨导线性音频放大器,包括电源部分,驱动级电路和输出级电路,其特征在于还包括音频信号输入级电路,电流传输级电路,电流、电压变换级电路,音频信号由输入级电路输入,电压信号转变成电流信号,该电流信号经所述电流传输级电路传输到电流、电压变换级电路,转变成电压信号,该电压信号经驱动级电路和输出级电路输出。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电流模式跨导线性音频放大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输入级电路包括三极管Q1、Q2、Q22、Q23组成的差分互补电路,Q1、Q2的发射极相互连接,Q22、Q23的发射极相互连接,Q1、Q22的基极相互连接,Q2、Q23的基极相互连接,所述电流传输级电路包括Q7、Q8、Q9组成的PNP型威尔逊电流源,Q28、Q29、Q30组成的NPN型威尔逊电流源;Q12、Q13、Q14、Q15和Q16、Q17、Q19组成二组PNP型镜象电流源;Q32、Q33、Q34、Q35和Q36、Q37、Q38组成二组NPN型的镜象电流源;以上各组PNP型电流源发射极反馈电阻接正电源,NPN型电流源发射极反馈电阻接负电源,Q36基极、集电短接后与Q15集电极相连接,Q16基极、集电极短接后与Q35的集电极连接,Q7集电极与Q1的集电极、Q9的基极相连接,Q13的集电极与Q2的集电极相连接,Q13基极、集电极短接,Q12基极、集电极短接后与Q13发射极连接,Q28的集电极与Q22集电极、Q30基极连接,Q32集电极与Q23集电极相连接,Q32基极、集电极短接,Q33基极、集电极短接后与Q32的发射极连接,所述电流、电压变换级电路包括三极管Q10、Q31、Q21、Q41和稳压管D3,其中,Q10、Q31的发射极分别与Q9、Q30的集电极连接,Q10的集电极与Q31的集电极连接,Q10的基极、Q31的基极分别与Q14、Q34的集电极连接,Q14、Q34集电极分别与稳压二极管D3的阴极、阳极相连接,Q21基极、Q41基极分别与Q10、Q31的集电极连接,Q21、Q41的发射极分别与Q17、Q37的集电极连接,Q21、Q41的集电极分别接负电源、正电源。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电流模式跨导线性音频放大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输入级电路还包括三极管Q5、Q6、Q26、Q27,所述Q5、Q6的基极相互连接后接偏置电路,Q26、Q27基极相互连接后接偏置电路,Q5、Q6的发射极分别与Q1、Q2的集电极相连接,Q26、Q27的发射极分别与Q22、Q23的集电极相连接,Q5集电极与Q7的集电极、Q9的基极相连接,Q26集电极与Q28的集电极、Q30的基极相连接,Q6集电极与Q13的集电极相连接,Q27集电极与Q32的集电极相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电流模式跨导线性音频放大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输入级电路还包括三极管Q3、Q4、和Q24、Q25,Q3、Q4的发射极相互连接,Q3、Q4的基极分别与Q5、Q6的发射极连接;Q24、Q25发射极相互连接,Q24基极与Q26发射极连接,Q25基极与Q27发射极连接,Q5的集电极与Q7的集电极、Q9的基极、Q4的集电极相连接,Q6的集电极与Q3的集电极、Q13的集电极相连接,Q26的集电极与Q28的集电极、Q30的基极、Q25的集电极相连接,Q27的集电极与Q24的集电极、Q32的集电极相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电流模式跨导线性音频放大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流传输级电路包括Q7、Q8、Q9组成的PNP型威尔逊电流源,Q28、Q29、Q30组成的NPN型威尔逊电流源;Q12、Q13、Q15和Q16、Q17、Q19组成二组PNP型镜象电流源;Q32、Q33、Q35和Q36、Q37、Q38组成二组NPN型的镜象电流源;以上各组PNP型电流源发射极反馈电阻接正电源,NPN型电流源发射极反馈电阻接负电源,Q36基极、集电短接后与Q15集电极相连接,Q16基极、集电极短接后与Q35的集电极连接,Q7集电极与Q5的集电极、Q9的基极、Q4的集电极相连接,Q13的集电极与Q6的集电极、Q3的集电极相连接,Q13基极、集电极短接,Q12基极、集电极短接后与Q13发射极连接,Q28的集电极与Q26集电极、Q30基极、Q25集电极连接,Q32集电极与Q24集电极、Q27集电极相连接,Q32基极、集电极短接,Q33基极、集电极短接后与Q32的发射极连接;Q9、Q30的集电极相连接,所述电流、电压变换级电路包括三极管Q21、Q41,该Q21基极、Q41基极分别与Q9、Q30的集电极连接,Q21、Q41的发射极分别与Q17、Q37的集电极连接,Q21、Q41的集电极分别接负电源、正电源。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电流模式跨导线性音频放大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流传输级电路包括Q7、Q8、Q9组成的PNP型威尔逊电流源,Q28、Q29、Q30组成的NPN型威尔逊电流源;Q12、Q13、Q15和Q16、Q17、Q19组成二组PNP型镜象电流源;Q32、Q33、Q35和Q36、Q37、Q38组成二组NPN型的镜象电流源;以上各组PNP型电流源发射极反馈电阻接正电源,NPN型电流源发射极反馈电阻接负电源。Q36基极、集电短接后与Q15集电极相连接,Q16基极、集电极短接后与Q35的集电极连接,Q7集电极与Q5的集电极、Q9的基极、Q4的集电极相连接,Q13的集电极与Q6的集电极、Q3的集电极相连接,Q13基极、集电极短接,Q12基极、集电极短接后与Q13发射极连接,Q28的集电极与Q26集电极、Q30基极、Q25集电极连接,Q32集电极与Q24集电极、Q27集电极相连接,Q32基极、集电极短接,Q33基极、集电极短接后与Q32的发射极连接;所述电流、电压变换级电路包括三极管Q10、Q31、Q21、Q41,其中,Q10、Q31的发射极分别与Q9、Q30的集电极连接,Q10的集电极与Q31的集电极连接,Q10的基极与Q31的基极接偏置电路,Q21基极、Q41基极分别与Q10、Q31的集电极连接,Q21、Q41的发射极分别与Q17、Q37的集电极连接,Q21、Q41的集电极分别接负电源、正电源。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电流模式跨导线性音频放大器,包括电源部分,驱动级电路和输出级电路,其特征在于还包括音频信号输入级电路,电流传输级电路,电流、电压变换级电路。音频信号由输入级电路输入,电压信号转变成电流信号,该电流信号经所述电流传输级电路传输到电流、电压变换级电路,转变成电压信号,该电压信号经驱动级电路和输出级电路输出。电流模式电路可以解决电压模式电路所遇到的一些难题,在转换速率、频带带宽、动态范围、噪声及失真度等方面获得更优良的性能,在音频领域它可以完全取代电压模式电子电路。
文档编号H03F3/181GK2593464SQ0228900
公开日2003年12月17日 申请日期2002年11月29日 优先权日2002年11月29日
发明者刘洪波 申请人:刘洪波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