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线通信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7510813阅读:117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无线通信装置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在便携电话、无线LAN等的无线通信系统中进行发 送的装置和在该装置中用作部件的集成电路的结构。尤其适用于采用 通过相位和振幅二者的变化传输信息的调制方式的无线通信系统的无 线通信装置。
背景技术
首先,使用图7说明无线通信系统用发送装置中消耗功率增 大、很大程度上左右发送装置整体的功率效率的功率放大器的输入输 出特性和功率效率的关系(图为模式图,各个功率放大器的功率效率 特性未必一致)。从输入输出特性的曲线701可知,将偏置电压等电 路的各个条件维持一定并提高输入功率时,功率放大器的输出功率与 输入功率的对数(dB)成比例增大到饱和点702,但饱和点以后,与 输入功率无关,大致保持一定值。前者的输出与输入成比例的区域叫 作线性区域703、后者的饱和且为一定输出的区域叫作饱和区域 704。放大器的线性(可忠实地保持发送信号的形状来进行放大的程 度)在线性区域中高、在饱和区域中由于发送信号的形状大大失真, 调制精度、对通信信道频带外的寄生放射特性恶化。另一方面,功率 效率705在饱和区域中高、而在线性区域中随着输入功率减小而急剧 恶化。饱和点702的位置和输入输出特性曲线可通过改变偏置电压等 周边电路的条件而变动。
发送信号的振幅保持一定、通过相位变化传输信息的调制方式
(例如BPSK: 二进制相移键控)中,信号的振幅方向的失真不会成 为问题。因此,使用这种调制方式的无线通信系统中, 一般是重视功 率效率,使用放大器的饱和区域(下面叫作饱和放大器)。另一方 面,仅通过振幅或通过振幅与相位二者的变化传输信息的调制方式 (例如16QAM:正交调幅法)中,发送信号失真时,由于在接收侧 不能正确判别数据,因此要求高的线性。从而,在使用这种调制方式 的无线通信系统中, 一般是重视线性,使用放大器的线性区域(下面 叫作线性放大器)。
这里,由图2说明原来的使用线性放大器的无线通信终端的发 送无线部和接口部的构成(关于整个终端构成,参考图1、发明的实 施方式等项)。来自基带部201的发送IQ信号用接口部202中的 DAC(数模转换器)203、 204变换为模拟信号,进行滤波后,由RF-IC205内部的正交调制器206调制为希望频率频带的频率的信号,由 AGC(自动增益控制)放大器207进行符合发送功率控制的增益调整, 由功率放大器208放大后传递到前端部。由于该构成中使用线性放大 器,容易满足线性,但与饱和放大器相比,功率效率差成为了问题。
从外部控制效率良好的饱和放大器并提高线性的技术在以前也 进行了研究。原理上公知的是EER(包络线消去和恢复)方式中, F.H.Raab等人讨论了对无线发送机的适用例。
非专利文献1为F.H.Raab等,"L-band transmitter using Kahn EER technique,,IEEE Trans. Microwave Theory Tech,Vol.46,pp.2220-2225,Dec.1998。借助图3说明EER方式的原理 和使用它的原来的发送无线部以及接口部的构成。来自基带部301的 发送IQ信号310 (图8的801和802)由R0变换部305分离为振幅 成分311和相位成分312 (图8的803和804)。具体说,该处理是 将矢量合成IQ成分的结果一分为二,对一个成分限制振幅,成为一 定振幅的信号,仅作为相位信息。对另一个成分,进行包络线检波, 仅作为振幅信息。该例中,用DAC303、 304变换为模拟信号后进行 变换处理,但也可以是对数字发送信号进行该处理后再变换为模拟信
号。相位成分312用RF-IC306内的混频器307变换为希望频率频带 的频率的信号,并输入到功率放大器308中。该构成中,由于使用饱 和放大器,输出与输入信号的振幅无关,为一定振幅(参考图7的 704)。振幅成分311用RF-IC306内的振幅调制电路309变换为功 率放大器308的电源电压调制信号,输入到功率放大器308的电源电 压插脚中。通过调制功率放大器的电源电压,使输出波形的包络线变 化,得到与原来的波形相同形状的高频高功率输出313。
该方式中,即使是包含振幅调制的无线通信系统中也可利用效 率良好的饱和放大器,因此与使用线性放大器的原来的方式相比,可 实现高效率的发送体系。但是,如同从图7得知的那样,在输出功率 低的范围中,放大器到了饱和区域之外,效率恶化。而通过电源电压 的可变范围(输出功率的变化与电源电压的变化成比例的范围)决定 输出功率的动态范围,因此与通过调节输入功率得到动态范围的线性 方式相比,难以扩大范围。因此,认为其适用于使用了像输出功率跨 过宽范围而急剧变化那样的,即信号的PAPR(峰值与平均功率的比 例)大的调制方式的,由发送功率控制来跨过宽范围而改变输出功率 的平均电平的无线通信系统中是不恰当的。
在GSM(全球移动通信系统)等的第二代便携电话系统中主要使 用相位调制方式,因此无线终端多使用饱和放大器,得到近似60% 的功率效率。但是,近年来,逐渐开始服务的第三代便携电话系统和 无线LAN系统中,为对应数据率的高速化和用户数量增加,需要提 高频率利用效率,因此多使用一次可传送更多的信息的多值调制方 式。多值调制方式中,由于要求高的线性,无线终端多使用线性放大 器,但其功率效率最大是40~45%,在输出功率的整个范围上平均 时,明显恶化到8~10%,消耗功率增大成为问题。尤其,在用电池 驱动的便携终端中对连续动作时间产生影响,因此消耗功率降低(即 功率效率提高)成为一个大课题。需要一种通过高线性既满足调制精 度和对通信信道频带外的寄生放射的规定,同时又降低消耗功率的新 的方法。

发明内容
本发明中,为应付上述要求,使在输出动态范围宽的系统终端
中也可使用上述EER方式那样,组合使用原来的线性方式和EER 方式。通过将EER方式的使用限定在输出功率为一定值以上的时 候、在低输出范围中使用像原来那样的线性方式的结构,满足线性要 求并且降低终端消耗功率。提出一种有效的电路构成,在两种方式的 切换控制方式和电路的部分共用化方面是有效的。
通过与响应性快的降压元件(调整器等)组合来构成上变频 器,提供控制范围宽并且响应性快的EER方式的电源电压控制电 路。是在功率放大器的输出之前分析发送信号波形信息,在判断方式 替换和是否需要升压的同时,生成对各元件的控制信号的方式。


图l是说明无线通信系统中使用的一般终端结构的图2是表示原来的线性方式的发送无线部'接口部构成例的图3是表示原来的EER方式的发送无线部'接口部构成例的
图4是表示本发明的第一实施例的发送无线部.接口部构成例的
图5是表示本发明的第二实施例的发送无线部.接口部构成例的
图6是表示本发明的第三实施例的发送无线部.接口部构成例的
图7是表示功率放大器的输入输出特性与功率效率的关系的模
式图8是IQ—R0变换的概念图9是表示本发明的第四实施例的发送无线部.接口部构成例的
图IO是表示本发明的发送功率控制的第三实施例的图ll是表示本发明的发送功率控制的第一实施例的图12是表示本发明的发送功率控制的第二实施例的图13是表示本发明的发送功率控制的升压判定处理电路的图14是表示本发明的第五实施例的发送无线部.接口部构成例的图。
具体实施例方式
首先,通过图1说明无线通信系统中使用的一般终端构成。从 天线107接收到的接收信号由前端部101内的天线开关(或双工器) 进行分开发送接收,进行滤波后,在无线部102接受频率变换,落入 基带频带中。而且,信号在接口部103中变换为数字信号,由基带部 104解调,经用户接口部105输出,供给之后的处理。向基站发送的 发送信号经用户接口部105输入基带部104,接受纠错编码等调制处 理。之后,发送信号在接口部103中变换为模拟信号,在无线部102 中成为希望频率频带的频率的信号,在前端部101滤波后,从天线 107发送。控制部106中,使用CPU或DSP进行各部的参数值的设 定和定时管理等。本发明尤其涉及作为无线部102的主要部件之一的 高频集成电路(RF-IC) 108、功率放大器(109) 、 EER控制部 (110)和接口部103的电路构成方法。接口部103物理上可作为基 带部104的一部分构成,也可作为RF-IC108的一部分构成,还可作 为EER控制部110的一部分构成。EER控制部110可作为RF-IC108的一部分构成,也可与功率放大器109配合作为EER方式的 功率放大器模块。
接着使用图4说明本发明的发送无线部和接口部构成的第一实 施例。本实施例中,接口部401的包络线检波部409中不进行Re变 换,仅进行包络线检波(振幅信息的提取),向RF-IC402输出IQ 分离了的原来的发送信号和振幅信息。RF-IC402用正交调制器403 频率变换像原来那样IQ分离了的输入信号,由AGC放大器404配 合发送功率控制进行放大。这里,使用正交调制器,但显然只要处理
内容等效,电路构成不同也可得到相同的效果。连接AGC放大器 404的后级的限制器405对一定阈值电压以上的输入信号进行限幅。 限制器产生限幅时,由于基极电流Ib增加,所以Ib监测模块406监 测限制器的基极电流,如果检测出产生了限幅,则将振幅调制电路 405的使能信号切换为有效。振幅调制电路405将输入的振幅信息变 换为功率放大器408的电源电压调制信号,来自作为控制部的Ib监 测器407的使能信号有效时,输出到功率放大器408的电源电压插 脚。Ib监测模块406在检测到产生了限幅时,变更功率放大器408 的偏置电压设定以使得饱和点下降,使输出功率饱和,未产生限幅 时,变更偏置电压设定以使得饱和点上升,使输出功率不饱和。这 样,组合原来的线性方式和EER方式,通过将EER方式限定于功 率为一定值以上的时候,则在输出动态范围宽的便携电话等的规格 中,也可使用功率效率良好的饱和放大器。本实施例的优点是由于 RF-IC单独进行线性方式/EER方式的切换,容易进行算法验证以及 以限制器的基极电流Ib的监测信息为基础进行切换的判定。
接着使用图5说明本发明的发送无线部和接口部构成的第二实 施例。本实施例中,接口部502的R0变换部504放置在DAC505、 506之前,通过数字信号处理实现功能。R6变换部504中以来自基 带部501的发送功率电平信息为基础进行线性方式/EER方式的切 换,线性方式时,不进行信号处理,直接输出信号,EER方式时, 进行振幅信息和相位信息的分离提取。振幅信息与前面说明的同样, 通过包络线检波提取。相位信息由于在用正交的二成分IQ表示的情 况下容易由RF-IC进行处理,所以在本实施例中,相位信息用单位 圆上的IQ表示,输出到RF画IC503 (图8的805和806) 。 RF-IC503与前面说明的同样,用正交调制器507频率变换用单位圆上的 IQ表示的输入信号,由AGC放大器508配合发送功率控制进行放 大。这里,使用正交调制器,但显然只要处理内容等效,电路构成不 同也可得到相同的效果。输出在一定阈值以上时,将AGC放大器
508的输出连接到功率放大器510,使用EER方式放大。输出在一定 阈值以下时,也将AGC放大器508的输出连接到功率放大器510, 但变更偏置电压等的参数设定,通过用AGC放大器调整输出电平, 来使用功率放大器的线性区域进行放大。而且,输出小时,不怎么需 要放大信号,经由功率放大器时,受到放大器的失真影响,有时信号 品质恶化,因此将AGC放大器508的输出连接到緩沖器509,不经 由功率放大器510而输出到前端部。输出选择的开关511通过了放大 后的信号,因此希望使用低损耗的那种。每当进行连接和放大方法的 切换时,通过分别设定成为从线性方式切换为EER方式时的判断基 准的发送输出功率的第一阈值和成为从EER方式切换为线性方式时 的判断基准的发送输出功率的第二阈值,在发送输出功率频繁在第一 或第二阈值之间变化时,也可具有不频繁进行切换的滞后性。本实施 例的优点是用数字信号处理实现方式切换和Re变换处理,通过软件 修改可简单变更切换的阈值和变换方式,和以来自基带部的发送功率 电平信息为基础进行切换的判定,以及切换时阈值具有滞后性。
再使用图6说明本发明的发送无线部和接口部构成的第三实施 例。本实施例中,与第二实施例同样,接口部602的R0变换部604 通过数字信号处理实现功能,以来自基带部601的发送功率电平信息 为基础进行线性方式/EER方式的切换。线性方式时,不进行信号处 理,直接输出信号,EER方式时,进行振幅信息和相位信息的分离 提取。本实施例的Re变换处理与原来的EER方式同样,由限制器 进行相位信息的提取,由包络线检波进行振幅信息的提取。下面将输 出为一定阈值以下而使用线性方式的情况设为(1)、输出为一定阈 值以上而使用EER方式的情况设为(2) 。 DAC605中在(1)的情 况下输入I成分、(2)的情况下输入相位信息,DAC606中在(1) 的情况下输入Q成分、(2)的情况下输入振幅信息。开关607在
(1)的情况下将DAC606的输出连接到RF-IC的Q成分用基带滤 波器,(2)的情况下将该输出连接到振幅调制电路。开关610在
(1)的情况下将IQ成分之和连接到AGC放大器611, (2 )的情
况下仅将相位成分连接到AGC放大器611。开关612在(1)的情况 下将AGC放大器输出连接到緩沖器613,不经由功率放大器614而 输出到前端部。(2)的情况下将该输出连接到功率放大器614,使 用ERR方式放大。本实施例的优点是通过线性方式和EER方式共 用DAC,抑制了电路规模增大。
接着作为实现EER方式的发送无线部和接口部的第四实施例, 说明图9的构成。以后的实施例是仅对应EER方式的构成,但像上 述第一到第三实施例那样,与线性方式组合使用也能得到同样效果。 本实施例中,将接口部901的IQ—EER变换部902放置在 DAC904 906之前,通过数字信号处理实现其功能,但只要功能等 效,用模拟信号处理实现也可得到同样效果。在IQ—EER变换部 902中分离提取振幅信息和相位信息。相位信息用在单位圆上投影的 IQ正交成分表示,被输出到RF-IC907中。与发送信号不同,发送 功率电平信息L也从基带部104经接口部的DAC903送到EER控制 部910。 RF-IC卯7用正交调制器908频率变换单位圆上的IQ表示的 输入信号。将频率变换、IQ合成的结果输入到饱和型功率放大器 909的信号输入插脚。这里使用了单位圆上的IQ表记和正交调制器 的频率变换,但只要处理内容等效,电路构成不同也可得到同样效 果。另一方面,振幅信息R被输入到EER控制部910中,配合发送 功率电平信息L被分离变换为上变频器和降压元件的控制信号后, 供给上变频器911和降压元件912。上变频器911和降压元件912串 联连接于直流电源Vdd913,控制驱动功率放大器909的电源电压插 脚的电源电压。饱和型功率放大器909的输出电压基本与电源电压成 比例地变化,因此通过控制电源电压可调制输出信号的包络线。不仅 对功率放大器的电源电压侧的端子,而且对接地侧的端子也施加电压 控制,只要施加在功率放大器上的电压相同,就可得到相同效果。但 是,这种情况下,功率放大器的输入需要为差动输入。
接着使用图14说明本发明的发送无线部和接口部的构成的第五 实施例。本实施例中,RF-IC1402中使用非专利文献2所公开的偏置PLL方式。
非专利文献2
T.Yamawaki等,"A2.7-VGSM RF transceiver IC" IEEE Journal of Solid-State Circuits Vol32,Issue 12,pp2089-2096,Dec.1997
来自接口部1401的输入信号由正交调制器1403频率变换为IF 频带,IQ合成的结果通过相位比较器1404输入到RF-VCO1405的 频率控制端子。RF-VCO1405的输出由功率放大器1406放大,另一 方面,由耦合器分割,用混频器1408与IF频率的本机信号1407混 频,向相位比较器1404反馈。本实施例中,针对上变频器的控制信 号L1410和对降压元件的控制信号R1411,在接口部内的IQ—EER 变换部通过数字信号处理进行分离变换。由此,可减轻EER控制部 1407的处理负荷。分离变换处理可由基带部进行。用耦合器分割功 率放大器1406的输出信号并反馈到EER控制部1409。也可考虑使 反馈信号返回接口部或基带部的构成。图14所示的构成例的各构成 要素可分别单独与第四实施例的相应部分置换。
接着使用图11说明本发明的发送功率控制的第一实施例。使用 IEEE802.11a等、OFDM(正交频率分割复用)方式的无线通信系统 中,其特征是PAPR501(Peak to Average Power Ratio:输出功率的峰 值对平均值的比例)大至12-17dB。为在发送输出的瞬时变换幅度宽 的系统中使用EER方式,需要尽可能加宽功率放大器的电源电压控 制幅度,但通常功率放大器的电源电压变化幅度为2~3V左右,在 该幅度内,为将发送输出控制成变化12dB(约15倍),需要电源电 压一发送输出特性急剧倾斜,实现起来困难。本实施例中,使用上变 频器,仅在发送功率与平均值相比大幅度增大的期间1102中,将功 率放大器的电源电压升压到比直流电源的电源电压高的值,再通过用 降压元件将控制电压下降到需要值来进行快速的包络线调制。1103 表示上变频器的输出电压波形、1104表示降压元件的输出电压波 形。
在图13中表示决定升压期间1102的范围所需的电路构成例。
在基带部对调制的IQ发送信号1301进行合成,在峰值维持电路 1302检测出基带信号的最大值。由1303比较升压切换阈值和输出最 大值,如果在阈值以上,选择升压开启,在阈值以下,则选择升压关 闭,并对接口部1308内的IQ-EER变换部1305、或EER控制部进 行,没定。为校正块1302和1303的处理延迟和后级的EER控制部 110的处理电路延迟Tdc,需要延迟向IQ-EER变换部1305的输入 发送信号。在延迟元件1304中使用存储器或移位寄存器等。上述升 压判断电路1306在构成上可包含基带部1307、接口部1308、 EER 控制部110之一。
接着使用图12说明本发明的发送输出控制的第二实施例。本实 施例中,使用与第一实施例相同的上变频器,但升压期间的决定方法 不同。第一实施例中,逐次比较发送输出波形,仅在必要期间升压, 而本实施例中,在发送功率控制周期中仅判断一次有无升压,需要升 压时,在该控制周期期间1201全部升压。由于升压期间的判断次数 少,功率效率有一些降低,但处理负荷减少,因此控制电路的消耗功 率降低。从控制周期方面看,可实现在基带部104判断升压期间,在 接口部103仅依赖控制信号的构成。在某控制周期期间1201中是否 升压的判断以根据发送中的信道参数(使用的调制方式、同时多路发 送的信道数、信道间的功率比、对各信道输出与合成后输出的比特调 整方法等)求出的最大PAPR值1202和平均控制电平值1203为基 础进行。最大PAPR值1202 +平均控制电平值1203小于升压切换阈 值1204时,升压关闭,最大PAPR值1202 +平均控制电平值1203 大于等于升压切换阈值1204时,升压开启。根据信道参数条件使升 压关闭的期间连续的情况下,只要不对与上述判定式相关的参数进行 变更,可停止或休止判断电路本身的动作。上变频器在从开始控制到 输出电压实际上升的过程中仅占用电路延迟Tdc的时间,因此控制 开始于比实际进行发送功率控制的定时仅靠前Tdcl205的时候。复 原的情况下,相反,在该控制期间完全结束后变更控制电压。1206 表示上变频器的输出电压波形、1207表示降压元件的输出电压波
形。第二和第三实施例的线性方式和EER方式的切换判定也用与上 述同样的方法减少判断次数,可减轻控制电路的负荷。
接着使用图10说明本发明的发送输出控制的第三实施例。W-CDMA等的无线通信规格中,基站与终端之间互相监视无线通信状 况,进行可用适当的功率进行通信那样的闭环发送功率控制。W-CDMA(3GPP规格的DS-FDD方式)的例子中,无线终端的发送功率 在每个控制周期1001 (1个时隙为667 Jim)中配合时隙开始的定时 仅变化±1个功率控制节距1002 (通常发送的情况下-ldBm)。以下 说明本发明的发送构成中对应于该发送功率控制的方法。
(1) 发送功率上升1个功率控制节距的情况(连续2次以上上 升的情况)
本实施例中,由上变频器为了稳定于比用来得到必要控制结果 的发送功率所需要的电源电压控制值高的值而进行控制,用降压元件 将控制电压降低到需要值,来进行快速包络线调制。希望上变频器控 制裕度1003与由发送信号的调制方式决定的PAPR相同。在控制发 送功率的过程中,功率控制连续2次以上为正(上升)方向的情况下 (图中的1004),实际上配合提高发送功率的定时,在Tdc(1005)时 间以前开始控制上变频器。上变频器的输出电压波形在1006表示、 降压元件的平均输出电压电平在1007表示。
(2) 将发送功率下降1个功率控制节距的情况(从正转变为负 的情况)
在控制发送功率的过程中,功率控制从正(上升)向负(下 降)转变的情况下(图中的1008),像上升的情况一样,实际在降 低发送功率的定时之前不能将其降低,因此上变频器的控制电压在下 一发送功率控制周期期间仍保持和上次相同的输出电平,通过增加由 降压元件降低的量来应对。
(3) 发送功率下降1个功率控制节距的情况(连续2次以上下 降的情况)
在控制发送功率的过程中,连续2次以上为负(降低)的情况
下(图中的1009),实际上配合降低发送功率的定时,将上变频器 的控制电压仅降低控制节距的大小。上述(2)阶段中上变频器的控 制裕度中产生1个控制节距大小的余裕,因此可以在实际的变化点之 前进行操作。
(4)将发送功率上升1个功率控制节距的情况(从负转变为正 的情况)
在控制发送功率的过程中,功率控制从负(下降)向正(上 升)转变的情况下(图中的1010),上变频器的控制电压在下一发 送功率控制周期期间仍保持和上次相同的输出电平,通过降低由降压 元件降低的量来应对。(2) (3)的阶段中上变频器的控制裕度中产 生l个控制节距大小的余裕,因此不需要重新提高功率。
本发明中,以将上变频器作为振幅调制电路的第一电位差发生 装置为例进行了说明,但使用既可升压又可降压的上下变频器,可实 现更有效的电路。另外,第三控制实施例的控制方法可适用于使用仅 进行降压的下变频器的电路中,可以得到同样的效果。
本发明中,为了在输出动态范围宽的便携电话等无线通信系统 终端中也可使用利用了与线性放大器相比效率良好的饱和放大器的 EER方式,而组合使用原来的线性方式和EER方式。通过将EER 方式的使用限定在输出功率为一定值以上的时候、在低输出范围中使 用像原来那样的线性方式的结构,来满足线性要求并且降低终端消耗 功率。另外,通过将响应性快的降压元件与功率转换器组合的构成, 提出一种控制范围宽并且响应快的EER方式电源电压控制电路。
权利要求
1.一种无线通信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进行发送信号的基带处理的基带部;将从该基带部输入的发送信号分离为多个成分并输出的变换部;对应于发送输出地放大从该变换部输入的发送信号并输出到前端部的无线部;将从该无线部输入的发送信号输出到天线的前端部,上述无线部具备频率变换从上述变换部输入的发送信号的正交调制器;放大上述频率变换了的信号并输出到上述前端部的功率放大器;根据来自上述变换部的输出,控制上述功率放大器的电源电压的振幅调制电路,其中由根据来自上述变换部的输出根据需要对上述功率放大器的电源电压进行升压的第一电位差发生装置和对该第一电位差发生装置的输出电压进行降压的第二电位差发生装置的组合来构成上述振幅调制电路,由上述变换部以发送信号的振幅调制信号、发送功率电平信息和发送信道参数设定信息为基础,针对上述第一和第二电位差发生装置,分别生成第一和第二振幅调制控制信号。
2. 根据权利要求l所述的无线通信装置,其特征在于 设置为上述第一电位差发生装置与上述第二电位差发生装置相比,功率变换效率良好,上述第二电位差发生装置与上述第一电位 差发生装置相比,输出电压可变速度快。
3. 根据权利要求l所述的无线通信装置,其特征在于 在生成上述第一和第二振幅调制控制信号时,作为发送信道参数,参照所使用的调制方式、同时多路复用发送的信道数、信道间的 发送功率比、对各信道输出和合成后输出的比特调整方法。
4. 根据权利要求l所述的无线通信装置,其特征在于 是被用于进行闭环发送功率控制的无线通信系统中的无线通信装置,通过使用上述第一电位差发生装置的振幅调制控制,跟踪闭环 的发送功率控制,通过使用上述第二电位差发生装置的振幅调制控制,控制包络 线的瞬时变动,基于第一振幅调制控制信号,将希望平均发送功率电平加上包 络线的瞬时变动幅度的最大值的值作为目标值,将其一直保持为大于 等于希望平均发送功率电平的值,基于第二振幅调制控制信号,将其降低到规定的值。
5. 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无线通信装置,其特征在于 在通过发送功率控制,持续2个控制周期地升高功率或持续2个控制周期地降低功率时,对应于上述第二电位差发生装置的输出电压可变速度,比上述 无线通信系统的规格中规定的发送功率控制定时更早地控制上述第一 电位差发生装置的振幅调制控制,在发送功率控制的控制方向从正向负,或从负向正转变时,作 为上述第一电位差发生装置的振幅调制控制的目标值,仍保持1个控 制周期之前的值。
6. 根据权利要求l所述的无线通信装置,其特征在于 在上述第一电位差发生装置中,通过将控制值升压到电源电压以上来扩大控制范围。
7. 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无线通信装置,其特征在于 通过对从上述基带部输出的发送信号的电平与规定的阈值进行比较,来判定是否进行升压或者/并且进行线性方式和EER方式的切 换,通过将发送信号也延迟相同的量,来校正该判定处理造成的延 迟。
8. 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无线通信装置,其特征在于 并不逐次进行是否进行升压或者/并且进行线性方式和EER方式的切换的判定,而是在一定控制周期内仅进行l次,从而减轻控制 负荷。
9. 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无线通信装置,其特征在于根据与进行升压或者/并且进行方式间的切换的判定相关的参数 的条件,在不进行升压的期间连续的情况下,停止或休止升压判定本 身。
10.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无线通信装置,其特征在于 将上述变换部与上述基带部、上述正交调制器、上述振幅调制电路中的任意一个集成在同 一电路或模块上。
11. 根据权利要求l所述的无线通信装置,其特征在于 将上述振幅调制电路与上述正交调制器、上述功率放大器中的任意一个集成在同一电路或模块上。
12. —种集成电路,是在无线通信装置中控制从基带部输入并 输出到前端部的发送信号的放大的集成电路,其特征在于包括将从上述基带部输入的发送信号分离为多个成分并输出,控制 对发送信号进行放大并输出到上述前端部的功率放大器的电源电压的 变换部;对从上述基带部输入的发送信号进行频率变换的正交调制器,其中在上述变换部中,根据发送信号的振幅调制信号、发送功率电 平信息和发送信道参数设置信息,根据需要生成用于分别控制使上述 功率放大器的电源电压升压的第1电位差产生装置、使该第1电位差 产生装置的输出电压降压的第2电位差产生装置的第1和第2振幅调 制控制信号。
全文摘要
在无线通信终端的功率放大器控制方式中,有线性高但功率效率差的线性方式和输出动态范围受限制但功率效率好的EER方式。在便携电话中,一般使用线性方式。为了改善功率放大器的效率,在本发明的无线通信装置中,组合使用线性方式和EER方式,使得在输出动态范围宽的便携电话中也可使用EER方式。将EER方式的使用限定在高输出范围中,在低输出范围中使用像原来那样的线性方式。通过这个构成,满足线性要求并且改善功率效率。对于2种方式的切换控制方式,还提出了有效的电路构成。通过与响应性快的降压元件组合构成上变频器,提供一种控制范围宽并且响应性快的面向EER方式的电源电压控制电路。
文档编号H03G3/20GK101102120SQ20071011020
公开日2008年1月9日 申请日期2003年9月5日 优先权日2002年9月5日
发明者山脇大造, 田上知紀, 田中聡, 鈴木芽衣 申请人:株式会社日立制作所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