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大电路及具有该放大电路的显示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7512625阅读:111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放大电路及具有该放大电路的显示装置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放大模拟输入信号的、并使用放大信号来驱动信号线的放大电路;及使用放大电路来驱动数据信号线的显示装置。
背景技术
液晶显示装置中,驱动数据信号线(也称为源极线)时使用如下方法,即,使用D/A(直流/交流)转换器将数字视频信号转换成模拟视频信号,使用设置在D/A转换器后级的放大电路(也称为放大器、输出电路、模拟缓冲器等)来放大模拟视频信号,并使用放大信号来驱动数据信号线。使用该方法的理由如下,由于数据信号线具有较大的电容分量,因此只是使用D/A转换器的输出信号来驱动数据信号线的话,无法使数据信号线的电压以足够的速度变化。
对驱动数据信号线的放大电路,要求稳定性和低功耗性。另外,为了用负反馈型的放大电路进行高精度的放大,要求高放大倍数。因此,在用1个放大器无法实现所要的放大倍数时,使用级联连接多个放大器的方法。然而,具有多个放大器的放大电路中,由于在各级的放大器发生相位延迟,
因此为了防止施加负反馈时的振荡,需要进行相位补偿。
关于具有多个放大器的放大电路中的相位补偿,以往已知有如下技术。
专利文献1中记载了在级联连接3个反相器而构成的放大电路中,在第2
级的反相器设置电阻元件及电容元件。另外,专利文献2中记载了在具有
输入放大级和输出放大级的放大电路中,在输出放大级的输出端子和信号
输出端子之间插入电阻电路。
专利文献l:日本国特开2003 —255916号公报
专利文献2:日本国特开平ll一 150427号公报

发明内容
然而,专利文献1所记载的放大电路中存在如下问题,即由于在第2级的反相器设置电阻元件及电容元件,因此电路量增多,且末级反相器的
功耗大。另外,专利文献2所记载的放大电路中存在如下问题,即由于在输出放大级的输出端子设置电阻电路,因此信号线的电压的变化速度(以下称为压摆率)变慢。
因此,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既维持压摆率又提高稳定性和低功耗性的放大电路、及具有该放大电路的显示装置。
本发明的第l方面,是放大模拟输入信号、并使用放大信号驱动信号线的放大电路,其中,
具有
包含级联连接的多个放大器的、将末级放大器的输出信号负反馈至初级放大器的输入的放大部;
切换是否向所述信号线提供所述放大部的输出信号的分离开关;及切换是否向所述信号线提供第1电源电压的初始设定开关,所述放大部中包含的末级放大器具有第1导电型的第1晶体管和第2导电型的第2晶体管,向第1导电型的第1晶体管的源极端子提供所述第1电源电压,并向第1导电型的第1晶体管的栅极端子提供前级放大器的输出信号,向第2导电型的第2晶体管的源极端子提供第2电源电压,并向第2导电型的第2晶体管的栅极端子也提供前级放大器的输出信号,
所述第1晶体管的电流驱动能力小于所述第2晶体管的电流驱动能力。本发明的第2方面是在本发明的第l方面中,
所述第1晶体管的沟道宽度与沟道长度的比值小于所述第2晶体管的沟道宽度与沟道长度的比值。
本发明的第3方面是在本发明的第1方面中,所述放大部具有
级联连接的、分别起到作为放大器的功能的奇数个非门电路;对应于所述各非门电路而设置的、切换是否将各非门电路的输入端子和输出端子短路的阈值设定开关;切换是否将末级非门电路的输出信号反馈至初级的非门电路的输入的反馈控制开关;
在所述模拟输入信号的输入端子和初级非门电路的输入端子之间设置的初级电容元件;及
在初级以外的非门电路的输入端子和其前级的非门电路的输出端子之间设置的级间电容元件。
本发明的第4方面是在本发明的第3方面中,
所述放大部还包含输入电容元件,该输入电容元件的一侧电极与初级非门电路的输入端子连接,并向该输入电容元件的另一侧电极提供固定电压,
所述输入电容元件具有下述电容值该电容值使得当所述模拟输入信号的电平在预定范围内、且所述反馈控制开关导通时,对应于初级非门电路的阐值设定开关不导通。
本发明的第5方面是在本发明的第3方面中,
所述放大部中包含的初级非门电路具有下述逻辑阈值电压该逻辑阈值电压使得当所述模拟输入信号的电平在预定范围内、且所述反馈控制开关导通时,对应于初级非门电路的阈值设定开关不导通。
本发明的第6方面是在本发明的第1方面中,
所述放大部具有
级联连接的、分别起到作为放大器的功能的奇数个非门电路;对应于末级以外的各非门电路而设置的、切换是否将各非门电路的输
入端子和输出端子短路的阈值设定开关;
切换是否将末级非门电路的输出信号反馈至初级的非门电路的输入的
反馈控制开关;
在所述模拟输入信号的输入端子和初级非门电路的输入端子之间设置的初级电容元件;及
在初级及末级以外的非门电路的输入端子和其前级的非门电路的输出端子之间设置的级间电容元件。
本发明的第7方面是在本发明的第6方面中,所述放大部中包含的倒数第2级的非门电路具有第1导电型的第3晶体管和第2导电型的第4晶体管,向第1导电型的第3晶体管的源极端子提供所述第1电源电压,并向第1导电型的第3晶体管的栅极端子提供前级放大器的输出信号,向第2导电型的第4晶体管的源极端子提供所述第2电源电压,并向第2导电型的第4晶体管的栅极端子也提供前级放大器的输出信号,
所述第3晶体管的电流驱动能力小于所述第4晶体管的电流驱动能力。本发明的第8方面是在本发明的第6方面中,
所述分离开关由l个晶体管构成,该晶体管的一侧导通端子与所述第1晶体管的漏极端子连接,该晶体管的另一侧导通端子与所述第2晶体管的漏极端子连接。
本发明的第9方面是在本发明的第6方面中,
所述分离开关由l个晶体管构成,向该晶体管的一侧导通端子提供所述第2电源电压,该晶体管的另一侧导通端子与所述第2晶体管的漏极端子连接。
本发明的第10方面是在本发明的第6方面中,
所述放大部还包含输入电容元件,该输入电容元件的一侧电极与初级非门电路的输入端子连接,并向该输入电容元件的另一侧电极提供固定电压,
所述输入电容元件具有下述电容值该电容值使得当所述模拟输入信号的电平在预定范围内、且所述反馈控制开关导通时,对应于初级非门电路的阈值设定开关不导通。
本发明的第11方面是在本发明的第6方面中,
所述放大部中包含的初级非门电路具有下述逻辑阈值电压该逻辑阈值电压使得当所述模拟输入信号的电平在预定范围内、且所述反馈控制开关导通时,对应于初级非门电路的阈值设定开关不导通。
本发明的第12方面是在本发明的第1方面中,
所述放大部具有
作为末级放大器的非门电路;切换是否将所述非门电路的输入端子和输出端子短路的阈值设定开
关;
将所述模拟输入信号与所述非门电路的输出信号之差进行反相放大的差分放大器;
切换是否向所述差分放大器提供所述非门电路的输出信号的反馈控制开关;及
在所述差分放大器的反相输出端子和所述非门电路的输出端子之间设置的级间电容元件。
本发明的第13方面是在本发明的第12方面中,所述放大部还具有
初级电容元件,该初级电容元件的一侧电极与所述差分放大器的负侧输入端子连接,向该初级电容元件的另一侧电极提供所述模拟输入信号;
切换是否将所述差分放大器的负侧输入端子与同相输出端子短路的放大器控制开关;及
切换是否向所述初级电容元件的另一侧电极提供所述模拟输入信号的输入控制开关。
本发明的第14方面是在本发明的第12方面中,
所述放大部还具有
初级电容元件,该初级电容元件的一侧电极与所述差分放大器的正侧输入端子连接;
切换是否将所述差分放大器的正侧输入端子与反相输出端子短路的放大器控制开关;及
切换是否向所述差分放大器的负侧输入端子提供所述模拟输入信号的输入控制开关。
本发明的第15方面是矩阵型的显示装置,其中,具有
配置成2维状的多个像素电路;
与配置在同一列的像素电路公共连接的多个数据信号线;及包含本发明的第1 第M方面的任一方面所涉及的放大电路的、并使用所述放大电路来驱动所述数据信号线的数据信号线驱动电路。根据本发明的第l方面,使初始设定开关和分离开关交替导通时,分离开关导通后不久,信号线的电压根据通过末级放大器中包含的第2晶体管的电流来变化。因而,即使减小第1晶体管的电流驱动能力,信号线的电压的变化速度也不变。另一方面,由于减小第1晶体管的电流驱动能力时,末级放大器的输出电阻变大,因此放大电路的频率特性中相位裕度增大,从而减少放大电路的功耗。这样,既能够维持压摆率,又能够提高放大电路的稳定性和低功耗性。
根据本发明的第2方面,能够构成包含第2晶体管及电流驱动能力小于第2晶体管的第1晶体管的、末级放大器。
根据本发明的第3方面,使用n个(n为奇数)非门电路、n个阈值设定开关、n个电容元件(初级电容元件及级间电容元件)、及反馈控制开关来构成放大部,既能够维持压摆率,又能够使级联连接n个非门电路而构成的放大 电路的稳定性和低功耗性提高。
根据本发明的第4或第5方面,分离开关并且反馈控制开关导通时,对应于初级非门电路的阈值设定开关导通,能够防止在放大时产生误差。
根据本发明的第6方面,使用n个(n为奇数)非门电路、(n—l)个阈值设定开关、(n—l)个电容元件(初级电容元件及级间电容元件)、及反馈控制开关来构成放大部,既能够维持压摆率,又能够使级联连接n个非门电路而构成的放大电路的稳定性和低功耗性提高。另外,由于没有对应于末级非门电路的阈值设定开关和级间电容元件,因此能够减少相应的电路量。
根据本发明的第7方面,通过调整倒数第2级的非门电路的逻辑阈值电压,能够防止末级非门电路的放大倍数下降过多。
根据本发明的第8或第9方面,通过使用由l个晶体管构成的分离开关,能够减少放大电路的电路量。
根据本发明的第10或第11方面,分离开关并且反馈控制开关导通时,对应于初级非门电路的阈值设定开关导通,能够防止在放大时产生误差。
根据本发明的第12方面,使用非门电路和差分放大器来构成放大部,既能够维持压摆率,又能够使级联连接差分放大器和非门电路而构成的放大电路的稳定性和低功耗性提高。根据本发明的第13或第14方面,通过适当控制放大器控制开关和输
入控制开关,能够在差分放大器中反相放大模拟输入信号与非门电路的输出信号之差。
根据本发明的第15方面,由于使用既维持压摆率又提高稳定性和低功耗性的放大电路来驱动数据信号线,因此既能够维持显示速度,又能够提高显示装置的画质和低功耗性。


图1是本发明的第1实施方式所涉及的放大电路的电路图。
图2是表示本发明的第1实施方式所涉及的液晶显示装置的构成方框图。
图3是表示图2所示的液晶显示装置中包含的数据信号线驱动电路的构成方框图。
图4是图3所示的数据信号线驱动电路的时序图。
图5是向图3所示的数据信号线驱动电路的放大电路提供的控制信号
的时序图。
图6是表示反相器的输入输出特性图。
图7是表示1个反相器的等效电路图。
图8是表示具有多个反相器的放大电路的频率特性图。
图9是表示图1所示的放大电路的频率特性图。
图10是本发明的第2实施方式所涉及的放大电路的电路图。
图11是本发明的第2实施方式的变形例所涉及的放大电路的电路图。
图12是本发明的第3实施方式所涉及的放大电路的电路图。
图13是本发明的第3实施方式的变形例所涉及的放大电路的电路图。
图14是本发明的第4实施方式所涉及的放大电路的电路图。
图15是本发明的第4实施方式的变形例所涉及的放大电路的电路图。
图16是表示本发明的第5实施方式所涉及的液晶显示装置中的、放大
电路的使用形式的电路图。
图17是表示本发明的第5实施方式所涉及的液晶显示装置中包含的数据信号线驱动电路的构成方框图。
图18是图17所示的数据信号线驱动电路的时序图。
图19是向图n所示的数据信号线驱动电路的放大电路和选择开关提
供的控制信号的时序图。
图20是表示本发明的放大电路的其它使用形式的方框图。标号说明
I、 2、 3、 4、 5、 6、 7、 240…放大电路
II、 12、 13、 16、 17…反相器14…P型晶体管15…N型晶体管18…差分放大器
21、 22、 23、 24、 25…开关
31、 32、 33、 34、 35…电容
41、 42、 43…停止控制开关
51…反馈控制开关
61、 62…分离开关
71…初始设定开关
100、 200…液晶面板
110…像素阵列
111…像素电路
112…数据信号线
113…扫描信号线
120…数据信号线驱动电路
121、 221…移位寄存器
122、 124…锁存器
123、 230…D/A转换器125…数据选择部126…选择开关
220…数据信号线驱动电路的一部分222…模拟开关
具体实施方式
(第1实施方式)
图1是本发明的第1实施方式所涉及的放大电路的电路图。图1所示的放大电路1中,使用级联连接的多个放大器(反相器)来放大模拟输入信号AIN,使用放大信号来驱动信号线SL(详细情况会在后面阐述)。放大电路1例如在驱动液晶显示装置的数据信号线时等使用。
图2是表示具有放大电路1的液晶显示装置的构成方框图。图2所示的液晶显示装置中,在液晶面板100上,将像素阵列110、数据信号线驱动电路120、及扫描信号线驱动电路(未图示)形成为一体。像素阵列IIO包含排列成2维状而配置的多个像素电路111、多个数据信号线112、及多个扫描信号线113。数据信号线112与配置在同一列的像素电路111公共连接,扫描信号线113与配置在同一行的像素电路111公共连接。
扫描信号线驱动电路通过依次有选择地激活扫描信号线113,从而依次选择1行中的像素电路111。数据信号线驱动电路120根据数字视频信号DIN,以行顺序方式来驱动数据信号线112。以下,设像素阵列110包含m根(m为2以上的整数)数据信号线112,数字视频信号DIN是k位(bit)的信号。另外,将数字视频信号DIN变化的周期称为"周期"。
图3是表示数据信号线驱动电路120的详细构成的方框图。数据信号线驱动电路120如图3所示,具有m级移位寄存器121、2m个锁存器122(被分成m个输入侧锁存器122a和m个输出侧锁存器122b)、m个D/A转换器123、及m个放大电路l。移位寄存器121由级联连接的m个触发器构成。对应于移位寄存器121的各级,设置k位的输入侧锁存器122a、 k位的输出侧锁存器122b、 D/A转换器123、及放大电路1。以下将对应于移位寄存器的第i级(i为1以上、m以下的整数)而设置的电路称为"第i个电路"。
图4是数据信号线驱动电路120的时序图。如图4所示,向数据信号线驱动电路120提供每隔1个周期变化的数字视频信号DIN。源极起始脉冲SSP(图4中省略)在1行时间只有1个周期成为预定电平(以下设为高电平)。移位寄存器121将源极起始脉冲SSP每隔1个周期各移位1级。因而, 移位寄存器121的输出信号SSl SSm以SS1、 SS2、…、SSm的顺序每隔 1个周期变为高电平。当移位寄存器121的输出信号SSi从高电平变成低电 平时,第i个输入侧锁存器122a存储此时的数字视频信号DIN。
输入m个数字视频信号DIN后,闩锁脉冲LP只在l个周期成为预定 电平(以下设为高电平)。当闩锁脉冲LP从低电平变成高电平时,第i个输 出侧锁存器122b将存储在第i个输入侧锁存器122a的数字视频信号进行存 储。由此,将存储在m个输入侧锁存器122a的m个数字视频信号一起传 输至m个输出侧锁存器122b。
第i个D/A转换器123将存储在第i个输出侧锁存器122b的数字视频 信号转换成模拟视频信号。数据信号线SLi与第i个放大电路1的输出端子 连接。第i个放大电路l将从第i个D/A转换器123输出的模拟输入信号进 行放大,并使用放大信号来驱动数据信号线SLi。
以下,再次参照图l,详细说明放大电路l。放大电路l如图l所示, 具有作为非门电路的反相器11 13、开关21 23、电容31 33、停止控制 开关41 43、反馈控制开关51、分离开关61、及初始设定开关71。其中, 开关21 23、反馈控制开关51、及分离开关61使用将P型晶体管和N型 晶体管并联连接的模拟开关。
反相器11 13进行级联连接,如后述那样,各自起到作为放大器的功 能。反相器13包含P型晶体管14和N型晶体管15。向P型晶体管14的 源极端子提供高电平电源电压VDD,向N型晶体管15的源极端子通过停 止控制开关43提供低电平电源电压VSS。 P型晶体管14的栅极端子和N 型晶体管15的栅极端子都通过电容33与反相器12的输出端子连接。由此, 向P型晶体管14和N型晶体管15的栅极端子提供反相器12的输出信号。 另外,P型晶体管14的漏极端子和N型晶体管15的漏极端子与公共的结 点连接,该结点成为反相器13的输出端子。此外,附图中虽已省略,但反 相器11、 12也具有相同的构成。
开关21 23分别设置在反相器11 13的输入端子和输出端子之间, 起到作为切换是否将反相器11 13的输入端子和输出端子短路的阈值设定开关的功能。电容31的一侧电极与模拟输入信号AIN的输入端子连接,另 一侧电极与反相器11的输入端子连接。电容31起到作为设置在模拟输入 信号AIN的输入端子与初级反相器11的输入端子之间的初级电容元件的功 能。电容32的一侧电极与反相器11的输出端子连接,另一侧电极与反相 器12的输入端子连接。电容33的一侧电极与反相器12的输出端子连接, 另一侧电极与反相器13的输入端子连接。电容32、 33分别起到作为设置 在初级以外的反相器12、 13的输入端子与其前级的反相器11、 12的输出 端子之间的级间电容元件的功能。
停止控制开关41 43分别设置在反相器11 13中包含的N型晶体管 的源极端子与低电平电源电压VSS之间。使用公共的控制信号,来控制停 止控制开关41 43,使得放大电路1在动作中为导通状态,放大电路l在 停止中为断开状态。反馈控制开关51设置在反相器13的输出端子与电容 31的一侧电极(与模拟输入信号AIN的输入端子连接的电极。以下,称为 输入侧电极)之间,来切换是否将末级反相器13的输出信号反馈至初级反 相器11的输入。
反相器11 13、开关21 23、电容31 33、及反馈控制开关51构成 放大部,该放大部包含级联连接的多个放大器(反相器11 13),并将末级 放大器(反相器13)的输出信号负反馈至初级放大器(反相器ll)的输入。
分离开关61设置在反相器13的输出端子与信号线SL之间,来切换是 否向信号线SL提供放大部的输出信号(末级反相器13的输出信号)。初始 设定开关71设置在信号线SL与低电平电源电压VSS之间,来切换是否向 信号线SL提供低电平电源电压VSS。
使用公共的控制信号(以下称为开关控制信号SC1)来控制开关21 23。 使用与开关控制信号SC1不同的公共的控制信号(以下称为开关控制信号 SC2)来控制反馈控制开关51和分离开关61。使用开关控制信号SC2的逻 辑非(以下称为SC2B)来控制初始设定开关71。在向控制端子提供的信号为 高电平时,这些开关成为导通状态。
图5是向放大电路l提供的控制信号的时序图。以下,设停止控制开 关41 43为导通状态,参照图5说明放大电路1的动作。与数据信号线驱动电路120进行行顺序驱动相对应,放大电路1在1行时间驱动1次信号 线SL。因此,开关控制信号SC1、 SC2如图5所示,在1行时间内各成为 l次高电平。更详细而言,在1行时间内,首先开关控制信号SC1仅在预 定时间tl成为高电平,在开关控制信号SC1变成低电平以后,开关控制信 号SC2仅在预定时间t2成为高电平。此外,图5中,开关控制信号SC1 是在开关控制信号SC2变成低电平之前变成高电平,但也可在开关控制信 号SC2变成低电平之后变成高电平。
以下,将开关控制信号SC1为高电平、开关控制信号SC2为低电平的 期间称为"初始设定期间",将开关控制信号SC1为低电平、开关控制信 号SC2为高电平的期间称为"写入期间"。对于放大电路l,在l行时间 内初始设定期间和写入期间各出现1次。
在初始设定期间,开关21 23和初始设定开关71成为导通状态,反 馈控制开关51和分离开关61成为断开状态。因此在初始设定期间,信号 线SL通过初始设定开关71与低电平电源电压VSS连接,信号线SL的电 压变得与低电平电源电压VSS相等。另外,反相器11 13的输入端子和 输出端子短路。
设反相器的输入电压为VIN、输出电压为VOUT时,两者之间具有图 6所示的关系。若将具有图6所示的特性的反相器的输入端子和输出端子短 路,则输入电压VIN和输出电压VOUT变成相同电压(以下称为逻辑阈值 电压)。此外,图6中,表示特性的曲线和直线VD^HVOUT的交点坐标为 逻辑阈值电压Vth。
在初始设定期间,由于反相器11 13的输入端子和输出端子短路,因 此反相器11 13的输入电压和输出电压都成为各反相器的逻辑阈值电压。 理想状态下优选使各反相器的逻辑阈值电压一致,但由于实际生产中产生 偏差,因此各反相器的逻辑阈值电压不完全一致。所以,电容32中保持反 相器ll、 12的逻辑阈值电压差,电容33中保持反相器12、 13的逻辑阈值 电压差。另外,由于向电容31的输入侧电极提供模拟输入信号AIN,因此 电容31中保持模拟输入信号AIN的电压(以下称为输入电压Va)与反相器 11的逻辑阈值电压之差。这样在初始设定期间,信号线SL的电压变得与低电平电源电压VSS 相等,反相器H i3的输入电压变得与各反相器的逻辑阈值电压相等。此 后,开始写入期间。
在写入期间,开关21 23和初始设定开关71成为断开状态,反馈控 制开关51和分离开关61成为导通状态。因此,在写入期间,信号线SL通 过分离开关61与反相器13的输出端子连接,反相器13的输出端子通过反 馈控制开关51与电容31的输入侧电极连接。
反馈控制开关51为导通状态期间,向电容31的输入侧电极提供反相 器13的输出电压。因此,反相器13的输出电压低于输入电压Va时,电容 31的输入侧电极的电压相比之前变低。由于电容31 33保持预定电位差, 且反相器11 13具有图6所示的特性,因此若电容31的输入侧电极的电 压变低,则反相器11的输入电压变低,反相器11的输出电压和反相器12 的输入电压变高,反相器12的输出电压和反相器13的输入电压变低,反 相器13的输出电压变高。
另一方面,反相器13的输出电压高于输入电压Va时,电容31的输入 侧电极的电压相比之前变高。与此相对应,反相器11的输入电压变高,反 相器11的输出电压和反相器12的输入电压变低,反相器12的输出电压和 反相器13的输入电压变高,反相器13的输出电压变低。这样由于反相器 13的输出电压在低于输入电压Va时变高,在高于输入电压Va时变低,因 此最终变得与输入电压Va相等。
另外,如图6所示,反相器的输入电压VIN接近逻辑阈值电压Vth时(在 范围P内时),即使输入电压VIN只有微小的变化,但输出电压VOUT也 有很大的变化。因而,输入电压VIN接近逻辑阈值电压Vth时,反相器起 到作为放大器的功能。
放大电路1中,在初始设定期间,将反相器11 13的输入电压设定成 逻辑阈值电压。因此,在写入期间,反相器11 13都起到作为放大器的功 能,若反相器11的输入电压变化,则反相器13的输出电压有很大的变化。 这样通过将起到作为放大器的功能的反相器11 13级联连接,能够以较高 的放大倍数来放大模拟输入信号AIN。放大电路1中包含的末级反相器13具有以下特征。 一般的反相器由具
右+口 r^i出、、^r t7口 二i厶匕山iVt n存ii曰始-n 、t弃ii曰愁仏i"^r /口 士厶tc 口 4fl sa 1 , B 11=1 IHI屯仂L3^ J日匕乂J 口、J r生日日'i/廿目^h丄N工日日'p^目T"JP乂,LtL^、纵/乂T口负fr u
由具有不同电流驱动能力的P型晶体管14和N型晶体管15构成。更详细
而言,与将初始设定开关71设置在信号线sl与低电平电源电压vss之间
相对应,对N型晶体管15,使用电流驱动能力小于P型晶体管14的晶体 管,其中,向N型晶体管15的源极端子提供低电平电源电压VSS。因此, 作为N型晶体管15,只要使用尺寸小于P型晶体管14的晶体管即可。具 体而言,只要使N型晶体管15的沟道宽度Wn与沟道长度Ln的比值(Wn/Ln) 小于P型晶体管14的沟道宽度Wp与沟道长度Lp的比值(Wp/Lp)即可。
以下,说明本实施方式所涉及的放大电路1的效果。放大电路1中, 分离开关61和初始设定开关71交替成为导通状态,信号线SL的电压在初 始设定期间变得与低电平电源电压VSS相等,在写入期间变得与输入电压 Va相等。在写入期间最初,由于反相器13的输出电压低于输入电压Va, 因此反相器13的输出电压(即信号线SL的电压)相比之前变高。此时信号 线SL的电压变高,是由于电流从高电平电源电压VDD经由P型晶体管14 流向信号线SL的缘故。
这样在写入期间最初使信号线SL的电压变化的是末级反相器13中包 含的P型晶体管14,而不是N型晶体管15。因而,与一般的反相器不同, 即使使N型晶体管15的电流驱动能力相比P型晶体管14的电流驱动能力 足够地小,但在写入期间最初,信号线SL的电压的变化速度(压摆率)也不 变。
另一方面,如果减小N型晶体管15的电流驱动能力,则从输出侧来看 的电阻值变大,从而提高放大电路1的动作的稳定性。以下,参照图7 图 9说明该理由。l个反相器可用图7所示的等效电路来表示。图7中,A表 示反相器的对于直流分量的放大倍数,R表示反相器的电阻值,C表示反 相器的输出级的电容值。将反相器11 13的对于直流分量的放大倍数、电 阻值及输出级的电容值分别设为A1 A3、 R1 R3及C1 C3时,包含反 相器11 13的放大部的开环增益Ao由下式(l)给出。此处,下式(1)中," 是信号的频率。Ao=Al/(l+j " R1C1)X A2/(l+j w R2C2) XA3/(l+j"R3C3) …(l)
在级联连接多个反相器来构成放大部时,放大部的频率特性如图8所 示。即放大倍数由在极点频率(图8中为pA和pB)弯折的折线来表示,相位 差以极点频率为中心变化90°。此时,1/R1C1、 1/R2C2、 1/R3C3中的最小 值为第1极点频率pA,第2小的值为第2极点频率pB。为防止在具有图8 所示的特性的放大部中施加负反馈时产生的振荡,放大倍数为1(0dB)的频 率u的相位差d)需为约60°以上。
在驱动液晶显示装置的数据信号线时使用放大电路1的情况下,由于 数据信号线的电容值相比放大电路1内的布线的电容值要足够大,因此末 级反相器13的输出级的电容值C3相比其它反相器11、 12的输出级的电容 值C1、 C2变得足够大。因而,1/R1C1、 1/R2C2及1/R3C3中,1/R3C3最 小,该值成为第1极点频率pA。
如上所述,末级反相器13中,不同于一般的反相器,其N型晶体管 15的电流驱动能力小于P型晶体管14的电流驱动能力。因此,反相器13 的电阻值R3大于一般的反相器。因而,放大部中使用反相器13时,与使 用一般的反相器的情况相比,第l极点频率pA变小。
图9是表示放大电路1的频率特性图。图9中,用实线表示放大电路l 的频率特性,用虚线表示使用一般的反相器的放大电路的频率特性。放大 电路1中,由于第1极点频率更小(pA'〈pA),因此表示放大倍数的折线朝 频率变低的方向移动。与此相对应,放大倍数为1的频率从u变低为u', 放大倍数为1的频率的相位差从4)变大为4),。若该相位差变大,则放大电 路1的动作的稳定性提高。
另外,如果减小N型晶体管15的电流驱动能力,则由于从输出侧来看 的电阻值变大,因此反相器13中所消耗的功率减少,作为整个放大电路l 的功耗也减少。
此外,减小N型晶体管15的电流驱动能力时,若可以使放大电路l 的动作的稳定性保持在同一水平,则也可减小倒数第2级的反相器12中包 含的2个晶体管的尺寸,增大反相器12的电阻值,从而减小第2极点频率。由此,也能够又使放大电路1的动作的稳定性保持在同一水平,又减少反 相器12的功耗。
如上所述,根据本实施方式所涉及的放大电路1,使初始设定幵关71
和分离开关61交替导通时,分离开关61导通后不久,信号线SL的电压根 据通过末级反相器13中包含的P型晶体管14的电流来变化。因而,即使 减小N型晶体管51的电流驱动能力,但信号线SL的电压的变化速度也不 变。另一方面,由于减小N型晶体管15的电流驱动能力时,末级反相器 13的输出电阻变大,因此放大电路1的频率特性中相位裕度增大,并减少 放大电路l的功耗。这样,既能够维持压摆率,又能够提高放大电路的稳 定性和低功耗性。 (第2实施方式)
图10是本发明的第2实施方式所涉及的放大电路的电路图。图10所 示的放大电路2是在第1实施方式所涉及的放大电路l(图l)中,将反相器 13置换成反相器16(包含分离开关62),并除去分离开关61和电容33。放 大电路2与放大电路1相同,能够在驱动液晶显示装置的数据信号线时使 用(参照图2及图3)。本实施方式的构成要素中,对于与第l实施方式相同 的要素,附加相同的参照标号并省略说明。
放大电路2中,对应于末级以外的各反相器11、 12,设置起到作为阈 值设定开关的功能的开关21、 22。另外,在初级及末级以外的反相器12 的输入端子与其前级的反相器11的输出端子之间,设置起到作为级间电容 元件的功能的电容32。
放大电路2在2个反相器11、 12大体上能够实现所要放大倍数的情况 下使用。此时,末级反相器16的放大倍数无需很高。因此,即使不在反相 器12、 16之间设置电容,而在初始设定期间直接向反相器16的输入端子 提供反相器12的逻辑阈值电压,反相器16也能够将输入信号放大到所需 程度。这样,在2个反相器11、 12大体上能够实现所要放大倍数的情况下, 通过不设置对应于末级反相器16的、阈值设定开关和级间电容元件,能够 减少相应的放大电路2的电路量。
另外,分离开关62用l个晶体管构成,设置在反相器16的内部。具体而言,分离开关62由1个P型晶体管构成,该P型晶体管的源极端子与 反相器16中包含的P型晶体管14的漏极端子连接,该P型晶体管的漏极 端子与反相器16中包含的N型晶体管15的漏极端子连接。向分离开关62 的栅极端子提供开关控制信号SC2的逻辑非(SC2B)。
在初始设定期间,由于开关控制信号SC2成为低电平,因此分离开关 62成为断开状态。此时,由于初始设定开关71处在导通状态,因此无论反 相器16中包含的N型晶体管15是导通状态还是断开状态,信号线SL的 电压都变得与低电平电源电压VSS相等。在写入期间,由于开关控制信号 SC2成为高电平,因此分离开关62成为导通状态。所以,与第l实施方式 相同,在写入期间最初,电流从高电平电源电压VDD经由P型晶体管14 流向信号线SL,从而信号线SL的电压变高。
即使这样使用分离开关62来代替分离开关61,也能够切换是否向信号 线SL提供放大部的输出信号。另外,通过使用由l个晶体管构成的分离开 关62,能够减少放大电路2的电路量。
另外,放大电路2中,对于倒数第2级的反相器12中包含的P型晶体 管和N型晶体管,也可使用与末级反相器16相同的方法,使N型晶体管 的电流驱动能力小于P型晶体管的电流驱动能力。由此,能够提高反相器 12的逻辑阈值电压,从而防止反相器16的放大倍数下降过多。
此外,对于本实施方式所涉及的放大电路2,可构成如下的变形例。图 11所示的放大电路3中,是对放大电路2实施更改,使得反相器17的内部 的P型晶体管14和分离开关62以相反顺序连接。分离开关62用1个P型 晶体管构成,向该P型晶体管的源极端子提供高电平电源电压VDD,该P 型晶体管的漏极端子与P型晶体管14的源极端子连接。向分离开关62的 栅极端子提供开关控制信号SC2的逻辑非(SC2B)。这样构成的放大电路3 与放大电路2同样地进行动作,起到与放大电路2同样的效果。
(第3实施方式)
图12是本发明第3实施方式所涉及的放大电路的电路图。图12所示 的放大电路4,是对第2实施方式所涉及的放大电路2(图10)追加电容34 而得到的。放大电路4与放大电路1相同,能够在驱动液晶显示装置的数据信号线时使用(参照图2及图3)。本实施方式的构成要素中,对于与第l 或第2实施方式相同的要素,附加相同的参照标号并省略说明。
电容34的一侧电极与反相器11的输入端子连接,并向电容34的另一 侧电极提供低电平电源电压VSS。电容34起到作为输入电容元件的功能, 该输入电容元件的一侧电极与初级反相器11的输入端子连接,并向该输入 电容元件的另一侧电极提供固定电压。电容34具有这样的电容值,该电容 值使得当输入电压Va在预定范围内(最小值与最大值之间)、且反馈控制开 关51导通时,开关21不导通。
在不具有电容34的第2实施方式所涉及的放大电路2中,变成写入状 态时,反相器11的输入电压有时会从逻辑阈值电压以最大变低量(输入电 压Va的最大值一低电平电源电压VSS)变低。因此,有时开关21成为导通 状态,储存在电容31的电荷经由开关21流出,会在放大时产生误差。
因此,在可能产生这样的放大误差的情况下,只要如放大电路4那样, 在初级反相器11的输入端子设置具有预定电容值的电容34即可。若设置 该电容34,则即使电容31的输入侧电极的电压变化最大量,但反相器ll 的输入电压最多也只会变成开关21不导通的程度。因而,根据本实施方式 所涉及的放大电路4,能够防止在写入状态中开关21成为导通状态,从而 防止在放大时产生误差。
此外,为了防止上述放大误差,也可提高初级反相器11的逻辑阈值电 压。具体而言,反相器11只要具有这样的逻辑阈值电压,该逻辑阈值电压 使得当输入电压Va在预定范围内、且反馈控制开关51导通时,开关21不 导通即可。使用这样的反相器ll,也能够防止放大误差。
另外,对于本实施方式所涉及的放大电路4,也可构成与第2实施方式 相同的变形例(参照图13)。图13所示的放大电路5与放大电路4同样地进 行动作,起到与放大电路4同样的效果。
(第4实施方式)
图14是本发明的第4实施方式所涉及的放大电路的电路图。图14所 示的放大电路6是在第1实施方式所涉及的放大电路l(图l)中,将反相器 11、 12;开关21、 22;及电容31、 32置换成差分放大器18;开关24、 25;及电容35,并除去停止控制开关42。放大电路6与放大电路l相同,能够 在驱动液晶显示装置的数据信号线时使用(参照图2及图3)。本实施方式的 构成要素中,对于与第1实施方式相同的要素,附加相同的参照标号并省 略说明。
如图14所示,差分放大器18的正侧输入端子与模拟输入信号AIN的 输入端子连接。差分放大器18的负侧输入端子通过电容35及开关25与模 拟输入信号AIN的输入端子连接。差分放大器18的反相输出端子与电容 33的一侧电极连接。差分放大器18的同相输出端子通过开关24与差分放 大器18的负侧输入端子连接。停止控制开关41设置在差分放大器18中包 含的N型晶体管的源极端子与低电平电源电压VSS之间。
电容35起到作为初级电容元件的功能,该初级电容元件的一侧电极与 差分放大器18的负侧输入端子连接。开关24起到作为放大器控制开关的 功能,该放大器控制开关切换是否将差分放大器18的负侧输入端子与同相 输出端子短路。开关25起到作为输入控制开关的功能,该输入控制开关切 换是否向电容35的一侧电极(通过开关25与模拟输入信号AIN的输入端子 连接的电极。以下称为输入侧电极)提供模拟输入信号AIN。
差分放大器18将输入电压Va与反相器13的输出电压之差进行反相放 大。向电容33的一侧电极提供从差分放大器18的反相输出端子输出的信 号。反相器13、差分放大器18、开关23 25、电容33、 35、及反馈控制 开关51构成放大部,该放大部包含级联连接的多个放大器(差分放大器18 和反相器13),并将末级放大器(反相器13)的输出信号负反馈至初级放大器 (差分放大器18)的输入。
使用开关控制信号SC1来控制开关23 25。使用开关控制信号SC2来 控制反馈控制开关51和分离开关61。使用开关控制信号SC2的逻辑非 SC2B来控制初始设定开关71。向控制端子提供的信号为高电平时,这些 开关成为导通状态。开关控制信号SC1、 SC2与第1实施方式同样变化(参 照图5)。
在初始设定期间(开关控制信号SC1为高电平,开关控制信号SC2为低 电平时),开关23 25与初始设定开关71成为导通状态,反馈控制开关51和分离开关61成为断开状态。因此在初始设定期间,信号线SL通过初始 设定开关71与低电平电源电压VSS连接,信号线SL的电压变得与低电平 电源电压VSS相等。
另外,在初始设定期间,由于反相器13的输入端子和输出端子通过开 关23短路,因此反相器13的输入电压和输出电压都变得与反相器13的逻 辑阈值电压相等。另外,由于差分放大器18的同相输出端子和负侧输入端 子通过开关24短路,因此差分放大器18的同相输出电压和负侧输入电压 变得相等(以下,称该电压为初始电压Vi。初始电压Vi与输入电压Va大致 相等)。进一步由于电容35的输入侧电极通过开关25与模拟输入信号AIN 的输入端子连接,因此向电容35的输入侧电极施加输入电压Va。其结果, 电容33中保持差分放大器18的反相输出电压与反相器13的逻辑阈值电压 之差,此时向该差分放大器18的正侧输入端子提供输入电压Va,并向该 差分放大器18的负侧输入端子提供初始电压Vi,电容35中保持输入电压 Va与初始电压Vi之差。
在写入期间(开关控制信号SC1为低电平、开关控制信号SC2为高电平 时),反馈控制开关51和分离开关61成为导通状态,开关23 25和初始 设定开关71成为断开状态。因此,在写入期间,根据差分放大器18的输 出电压,信号线SL通过P型晶体管14和分离开关61与高电平电源电压 VDD连接,或者通过N型晶体管15和分离开关61与低电平电源电压VSS 连接。
在反相器13的输出电压低于输入电压Va时,由于差分放大器18的负 侧输入电压相比初始电压Vi变低,因此差分放大器18的反相输出电压相 比之前变低,反相器13的输出电压变高。另一方面,在反相器13的输出 电压高于输入电压Va时,由于差分放大器18的负侧输入电压相比初始电 压Vi变高,因此差分放大器18的反相输出电压相比之前变高,反相器13 的输出电压变低。这样,由于反相器13的输出电压在低于输入电压Va时 变高,在高于输入电压Va时变低,因此最终变得与输入电压Va相等。这 样,级联连接差分放大器18和反相器13的放大部与级联连接3个反相器 的放大部同样地进行动作。因而,根据本实施方式所涉及的放大电路6,与第1实施方式所涉及的 放大电路l相同,既能够维持压摆率,又能够提高放大电路的稳定性和低 功耗性。
此外,对于本实施方式所涉及的放大电路6,可构成如下变形例。图 15所示的放大电路7中,在与放大电路6不同的位置设置开关24和电容 35。以下说明放大电路7和放大电路6的区别。
放大电路7中,差分放大器18的正侧输入端子通过电容35与模拟输 入信号AIN的输入端子连接。差分放大器18的负侧输入端子通过开关25 与模拟输入信号AIN的输入端子连接。差分放大器18的反相输出端子与电 容33的一侧电极连接,并且通过开关24与差分放大器18的正侧输入端子 连接。
电容35起到作为初级电容元件的功能,该初级电容元件的一侧电极与 差分放大器18的正侧输入端子连接,向该初级电容元件的另一侧电极提供 模拟输入信号AIN。开关24起到作为放大器控制开关的功能,该放大器控 制开关切换是否将差分放大器18的正侧输入端子与反相输出端子短路。开 关25起到作为输入控制开关的功能,该输入控制开关切换是否向差分放大 器18的负侧输入端子提供模拟输入信号AIN。
在初始设定期间,由于差分放大器18的反相输出端子和正侧输入端子 通过开关24短路,因此差分放大器18的反相输出电压和正侧输入电压变 成与输入电压Va大致相等的初始电压Vi。另外,向电容35的输入侧电极 (与模拟输入信号AIN的输入端子连接的电极)施加输入电压Va。其结果, 电容33中保持差分放大器18的反相输出电压与反相器13的逻辑阈值电压 之差,此时向该差分放大器18的正侧输入端子提供初始电压Vi,并向该差 分放大器18的负侧输入端子提供输入电压Va,电容35中保持输入电压 Va与初始电压Vi之差。
在写入期间,反相器13的输出电压低于输入电压Va时,由于差分放 大器18的负侧输入电压相比之前变低,因此差分放大器18的反相输出电 压相比之前变低,反相器13的输出电压变高。另一方面,反相器13的输 出电压高于输入电压Va时,由于差分放大器18的负侧输入电压相比之前变高,因此差分放大器18的反相输出电压相比之前变高,反相器13的输
出电压变低。这样,由于反相器13的输出电压在低于输入电压Va时变高, 在高于输入电压Va时变低,因此最终变得与输入电压Va相等。
因而,根据放大电路7,与放大电路6相同,既能够维持压摆率,又能 够提高放大电路的稳定性和低功耗性。
(第5实施方式)
第5实施方式中,说明各实施方式所涉及的放大电路的其它的使用形 式。以下,作为例子,对使用第1实施方式所涉及的放大电路1并以分时 方式来驱动3根数据信号线SR、 SG、 SB的情况进行说明。为了以分时方 式来驱动3根信号线数据SR、 SG、 SB,只要如图16所示,在放大电路l 与数据信号线SR、 SG、 SB之间设置选择开关126r、 126g、 126b,有选择 地控制其中1个成为导通状态即可。
图17是表示本实施方式所涉及的数据信号线驱动电路的详细构成的方 框图。在图17所示的数据信号线驱动电路中,对应于移位寄存器121的各 级,设置k位的输入侧锁存器124a和输出侧锁存器124b各3个、数据选 择部125、 D/A转换器123、放大电路l、及选择开关126。
图18是本实施方式所涉及的数据信号线驱动电路的时序图。如图18 所示,向数据信号线驱动电路并联提供每隔1个周期发生变化的3个数字 视频信号DIN—R、 DIN—G、 DIN_B。当移位寄存器121的输出信号SSi从 高电平变成低电平时,第i个的3个输入侧锁存器124a存储此时的数字视 频信号DIN—R、 DIN一G、 DIN_B。输入3m个数字视频信号后,闩锁脉冲 LP只在l个周期成为高电平,将存储在3m个输入侧锁存器124a的3m个 数字视频信号一起传输至3m个输出侧锁存器124b。
向第i个数据选择部125输入从第i个的3个输出侧锁存器124b输出 的3个数字视频信号(全部共3k位)、及选择控制信号SSD_R、 SSD—G、 SSD—B。选择控制信号SSD—R、 SSD_G、 SSD—B在1行时间内只在预定时 间各成为1次高电平,第i个数据选择部125根据选择控制信号SSD—R、 SSD_G、 SSD—B,从3个数字视频信号中选择并输出l个数字视频信号(k 位)。因而,在l行时间内从第i个数据选择部125依次有选择地输出3个数字视频信号。
第i个D/A转换器123将从第i个数据选择部125输出的数字视频信号 转换成模拟视频信号。3根数据信号线SRi、 SGi、 SBi通过选择开关126 与第i个放大电路1的输出端子连接。第i个放大电路1将从第i个D/A转 换器123输出的模拟输入信号进行放大,并使用放大信号来驱动数据信号 线SRi、 SGi、 SBi的某一个。
图19是向放大电路1和选择开关126提供的控制信号的时序图。选择 开关126r、 126g、 126b分别在取样控制信号SMP_R、 SMP一G、 SMP一B为 高电平时成为导通状态。取样控制信号SMP一R、 SMP一G、 SMP—B与选择 控制信号SSD—R、 SSD一G、 SSD—B相同,在1行时间内只在预定时间各成 为1次高电平。由此,在1行时间内依次有选择地各驱动1次数据信号线 SRi、 SGi、 SBi
如上所述,以分时方式来驱动多个数据信号线的液晶显示装置中,也 可使用第1实施方式所涉及的放大电路1。即使使用第2 第4实施方式所 涉及的放大电路2 4,也可构成同样的液晶显示装置。
此外,对于本发明的放大电路及显示装置,可构成如下所述的各种变 形例。在第1 第4实施方式所涉及的放大电路中,是将初始设定开关71 设置在信号线SL与低电平电源电压VSS之间,来切换是否向信号线SL提 供低电平电源电压VSS,但作为替代,也可将初始设定开关71设置在信号 线SL和高电平电源电压VDD之间,来切换是否向信号线SL提供高电平 电源电压VDD。此时,与第1 第4实施方式不同,对P型晶体管14,使 用电流驱动能力小于N型晶体管15的晶体管,其中,向P型晶体管14的 源极端子提供高电平电源电压VDD。
另外,第1 第3实施方式所涉及的放大电路具有级联连接3个反相器 的放大部,但放大部中包含的反相器的个数如果为奇数个,则可为任意个 数。另外,说明了在第3实施方式中,对于第2实施方式所涉及的放大电 路2,设置具有预定电容值的电容34(或者,使用具有预定逻辑阈值电压的 反相器作为初级反相器ll)的情况,但对于第1实施方式所涉及的放大电路 1,也可采用同样的方法。另外,可在驱动图20所示的液晶显示装置的数据信号线时使用本发明 的各实施方式所涉及的放大电路。图20所示的液晶显示装置中;在液晶面 板200上,将像素阵列110、构成数据信号线驱动电路的一部分220的移位 寄存器221及模拟开关222、以及扫描信号线驱动电路(未图示)形成为一体。 构成数据信号线驱动电路的剩余部分的D/A转换器230及放大电路240设 置在液晶面板200的外部。这样,也可将本发明的各实施方式所涉及的放 大电路设置在液晶面板的外部。另外,也可使用本发明的各实施方式所涉 及的放大电路,以点顺序方式来驱动数据信号线。另外,也可在驱动液晶 显示装置以外的显示装置(例如,有机电致发光显示装置)的数据信号线时, 使用本发明的各实施方式所涉及的放大电路。
工业上的实用性
由于本发明的放大电路具有既维持压摆率又以低功耗稳定地进行动作 的特征,因此能够广泛地使用于放大模拟输入信号来驱动信号线的电路(例 如液晶显示装置的数据信号线驱动电路等)。
权利要求
1. 一种放大电路,放大模拟输入信号,并使用放大信号驱动信号线,其特征在于,具有包含级联连接的多个放大器的、将末级放大器的输出信号负反馈至初级放大器的输入的放大部;切换是否向所述信号线提供所述放大部的输出信号的分离开关;及切换是否向所述信号线提供第1电源电压的初始设定开关,所述放大部中包含的末级放大器具有第1导电型的第1晶体管和第2导电型的第2晶体管,向第1导电型的第1晶体管的源极端子提供所述第1电源电压,并向第1导电型的第1晶体管的栅极端子提供前级放大器的输出信号,向第2导电型的第2晶体管的源极端子提供第2电源电压,并向第2导电型的第2晶体管的栅极端子也提供相同的前级放大器的输出信号,所述第1晶体管的电流驱动能力小于所述第2晶体管的电流驱动能力。
2. 如权利要求l所述的放大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第l晶体管的沟 道宽度与沟道长度的比值小于所述第2晶体管的沟道宽度与沟道长度的比 值。
3.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放大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放大部具有 级联连接的、分别起到作为放大器的功能的奇数个非门电路; 对应于所述各非门电路而设置的、切换是否将各非门电路的输入端子和输出端子短路的阈值设定开关;切换是否将末级非门电路的输出信号反馈至初级的非门电路的输入的 反馈控制开关;在所述模拟输入信号的输入端子和初级非门电路的输入端子之间设置 的初级电容元件;及在初级以外的非门电路的输入端子和其前级的非门电路的输出端子之 间设置的级间电容元件。
4. 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放大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放大部还包含输入电容元件,该输入电容元件的一侧电极与初级非门电路的输入端子连接, 并向该输入电容元件的另一侧电极提供固定电压,所述输入电容元件具有下述电容值该电容值使得当所述模拟输入信 号的电平在预定范围内、且所述反馈控制开关导通时,对应于初级非门电 路的阈值设定开关不导通。
5. 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放大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放大部中包含的 初级非门电路具有下述逻辑阈值电压该逻辑阈值电压使得当所述模拟输 入信号的电平在预定范围内、且所述反馈控制开关导通时,对应于初级非 门电路的阐值设定开关不导通。
6.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放大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放大部具有 级联连接的、分别起到作为放大器功能的奇数个非门电路; 对应于末级以外的各非门电路而设置的、切换是否将各非门电路的输入端子和输出端子短路的阈值设定开关;切换是否将末级非门电路的输出信号反馈至初级的非门电路的输入的 反馈控制开关;在所述模拟输入信号的输入端子和初级非门电路的输入端子之间设置 的初级电容元件;及在初级及末级以外的非门电路的输入端子和其前级的非门电路的输出 端子之间设置的级间电容元件。
7. 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放大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放大部中包含的 倒数第2级的非门电路具有第1导电型的第3晶体管和第2导电型的第4 晶体管,向第1导电型的第3晶体管的源极端子提供所述第1电源电压, 并向第1导电型的第3晶体管的栅极端子提供前级放大器的输出信号,向 第2导电型的第4晶体管的源极端子提供所述第2电源电压,并向第2导 电型的第4晶体管的栅极端子也提供前级放大器的输出信号,所述第3晶体管的电流驱动能力小于所述第4晶体管的电流驱动能力。
8. 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放大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分离开关由l个 晶体管构成,该晶体管的一侧导通端子与所述第1晶体管的漏极端子连接, 该晶体管的另一侧导通端子与所述第2晶体管的漏极端子连接。
9. 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放大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分离开关由l个 晶体管构成,向该晶体管的一侧导通端子提供所述第2电源电压,该晶体 管的另一侧导通端子与所述第2晶体管的漏极端子连接。
10. 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放大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放大部还包含输 入电容元件,该输入电容元件的一侧电极与初级非门电路的输入端子连接, 并向该输入电容元件的另一侧电极提供固定电压,所述输入电容元件具有下述电容值该电容值使得当所述模拟输入信 号的电平在预定范围内、且所述反馈控制开关导通时,对应于初级非门电 路的阈值设定开关不导通。
11. 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放大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放大部中包含的 初级非门电路具有下述逻辑阈值电压该逻辑阈值电压使得当所述模拟输 入信号的电平在预定范围内、且所述反馈控制开关导通时,对应于初级非 门电路的阈值设定开关不导通。
12.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放大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放大部具有 作为末级放大器的非门电路;切换是否将所述非门电路的输入端子和输出端子短路的阈值设定开关;将所述模拟输入信号与所述非门电路的输出信号之差进行反相放大的 差分放大器;切换是否向所述差分放大器提供所述非门电路的输出信号的反馈控制 开关;及在所述差分放大器的反相输出端子和所述非门电路的输出端子之间设 置的级间电容元件。
13. 如权利要求12所述的放大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放大部还具有 初级电容元件,该初级电容元件的一侧电极与所述差分放大器的负侧输入端子连接;切换是否将所述差分放大器的负侧输入端子与同相输出端子短路的放 大器控制开关;及切换是否向所述初级电容元件的另一侧电极提供所述模拟输入信号的输入控制开关。
14. 如权利要求12所述的放大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放大部还具有: 初级电容元件,该初级电容元件的一侧电极与所述差分放大器的正侧输入端子连接,向该初级电容元件的另一侧电极提供所述模拟输入信号;切换是否将所述差分放大器的正侧输入端子与反相输出端子短路的放大器控制开关;及切换是否向所述差分放大器的负侧输入端子提供所述模拟输入信号的 输入控制开关。
15. —种显示装置,是矩阵型,其特征在于,具有 配置成2维状的多个像素电路;与配置在同一列的像素电路公共连接的多个数据信号线;及 包含权利要求1至14的任一项所述的放大电路的、并使用所述放大电路来驱动所述数据信号线的数据信号线驱动电路。
全文摘要
本发明在初始设定期间,开关21~23、71导通,信号线SL的电压变得与电源电压VSS相等,反相器11~13的输入电压变得与逻辑阈值电压相等。在写入期间,开关51、61导通,反相器11~13起到作为放大器的功能。末级反相器13由P型Tr14、及电流驱动能力小于P型Tr14的N型Tr15构成。在写入期间最初,由于信号线SL的电压根据通过P型Tr14的电流来变化,因此即使减小N型Tr15的电流驱动能力,信号线SL的电压的变化速度也不变。另一方面,由于减小N型Tr15的电流驱动能力时,反相器13的输出电阻变大,因此放大电路1的频率特性中相位裕度增大,从而减少放大电路1的功耗。
文档编号H03F1/34GK101507106SQ20078003109
公开日2009年8月12日 申请日期2007年3月27日 优先权日2006年8月25日
发明者前田和宏, 清水新策 申请人:夏普株式会社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