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利名称:一种防水淋型电容触摸按键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电容触摸按键,尤其是一种防水淋型电容触摸按键。
背景技术:
电容触摸按键是通过人的手指和绝缘外壳背后的触摸感应电极所形成的电容容量变化来识别按键是否被触发,触摸感应电极可以完全被绝缘外壳包裹起来,因而电容触摸按键具有非常好的防水性能,特别适合用于可能有水渗入产品内部的场合,当然在可能有水渗入产品内部的场合,绝缘外壳表面就有可能出现凝露、水珠、水溅、水漫、水淹、水淋的现象,由于普通水是导电的,绝缘外壳表面出现凝露、水珠、水溅、水漫、水淹、水淋的现象时,绝缘外壳背后的触摸感应电极同样能感应电容容量的变化,从而出现误动作。现在已有厂家开发出抗水淹的电容触摸按键芯片,如宁波泉盛科技有限公司的QT1698型芯片,其在灵敏度适中的前提下,水溅、水漫、水淹触摸感应区域均不会误动作,并且可以进行正常的触摸操作,但在水淋触摸感应区时,触摸感应电极仍然会出现误动作。
发明内容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克服现有技术中的不足,提供一种触摸感应电极绝缘外壳表面的触摸感应区域被水淋时不会出现误动作的防水淋型电容触摸按键。为了解决以上技术问题,本发明所采用的第一种技术方案是一种防水淋型电容触摸按键,它包括单片机或电容容量检测电路、一个或多个触摸感应电极、绝缘外壳,触摸感应电极分别与单片机或电容容量检测电路相连接,触摸感应电极紧贴绝缘外壳的内表面,每个所述的触摸感应电极四周至少有一个参考感应电极,每个参考感应电极分别与单片机或电容容量检测电路相连接,每个参考感应电极紧贴绝缘外壳的内表面。本发明所采用的第二种技术方案是一种防水淋型电容触摸按键,它包括单片机或电容容量检测电路、一个或多个触摸感应电极、绝缘外壳,触摸感应电极分别与单片机或电容容量检测电路相连接,触摸感应电极紧贴绝缘外壳的内表面,其特征在于相邻所述的触摸感应电极组成触摸感应电极组,每一触摸感应电极组四周至少有一个参考感应电极, 每个参考感应电极分别与单片机或电容容量检测电路相连接,每个参考感应电极紧贴绝缘外壳的内表面。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的有益效果是触摸感应电极的绝缘外壳表面的触摸感应区域有水淋时触摸感应电极不会出现误动作。
图1是防水淋型电容触摸按键第一个实施例的示意图,图2是防水淋型电容触摸按键第二个实施例的示意图。图3是防水淋型电容触摸按键第三个实施例的示意图。图4是防水淋型电容触摸按键第四个实施例的示意图。
图5是防水淋型电容触摸按键第五个实施例的示意图。图6是防水淋型电容触摸按键第六个实施例的示意图。图7是防水淋型电容触摸按键第七个实施例的示意图。图8是防水淋型电容触摸按键第八个实施例的示意图。图9是防水淋型电容触摸按键第九个实施例的示意图。图10是防水淋型电容触摸按键第十个实施例的示意图。图11是防水淋型电容触摸按键第十一个实施例的示意图。图12是防水淋型电容触摸按键第十二个实施例的示意图。图13是防水淋型电容触摸按键第十三个实施例的示意图。图14是防水淋型电容触摸按键第十四个实施例的示意图。图15是防水淋型电容触摸按键第十五个实施例的示意图。图16是防水淋型电容触摸按键第十六个实施例的示意图。图17是防水淋型电容触摸按键第十七个实施例的示意图。图18是防水淋型电容触摸按键第十八个实施例的示意图。图19是防水淋型电容触摸按键第十九个实施例的示意图。图20是防水淋型电容触摸按键第二十个实施例的示意图。图21是防水淋型电容触摸按键第二十一个实施例的示意图。图22是防水淋型电容触摸按键第二十二个实施例的示意图。图23是防水淋型电容触摸按键第二十三个实施例的示意图。图中实线所包围的区域代表触摸感应电极,用A表示;虚线所包围的区域代表参考感应电极,用a表示,图中省略了单片机或电容容量检测电路和绝缘外壳。
具体实施例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细描述。图1是防水淋型电容触摸按键第一个实施例的示意图,触摸感应电极A上方有一个参考感应电极a,触摸感应电极A、参考感应电极a分别与单片机或电容容量检测电路相连接,并紧贴绝缘外壳的内表面,图中省略了单片机或电容容量检测电路和绝缘外壳。当水从上而下淋过绝缘外壳表面时,绝缘外壳内表面的参考感应电极a、触摸感应电极A在短时间内先后感应到电容容量的变化,单片机或后续电路可据此判断出触摸感应电极A感应到信号是水淋形成的干扰信号,而不是正常的按键信号,只有触摸感应电极A被人体触摸后单独感应到电容容量的变化,单片机或后续电路才认为是正常的按键信号。如果参考感应电极a应置于触摸感应电极A的下方,同样可以除水淋形成的干扰信号,如果水从左而右或从右而左淋过绝缘外壳表面,则参考感应电极a应置于触摸感应电极A的左侧或右侧,图中未画出。图2是防水淋型电容触摸按键第二个实施例的示意图,与第一个实施例不同的是触摸感应电极A四周有一个参考感应电极a,并包围着触摸感应电极A。当水从任意方向喷淋经过绝缘外壳表面时,绝缘外壳内表面的参考感应电极a、触摸感应电极A在短时间内先后感应到电容容量的变化,单片机或后续电路可据此判断出是水淋形成的干扰信号, 而不是正常的按键信号,只有触摸感应电极A单独感应到电容容量的变化,单片机或后续电路才认为是正常的按键信号;即使当一股细水柱从任意方向首先喷向绝缘外壳后面的触摸感应电极A后再流向参考感应电极a,单片机或后续电路也可判断出触摸感应电极A感应到信号是水淋形成的干扰信号,而不是正常的按键信号。图3是防水淋型电容触摸按键第三个实施例的示意图,与第二个实施例不同的是触摸感应电极A四周有两个参考感应电极a,并包围着触摸感应电极A。当两个参考感应电极a中的任一个感应到电容容量的变化,单片机或后续电路可判断出触摸感应电极A 感应到信号是水淋形成的干扰信号,而不是正常的按键信号,从而提高了去除水淋形成的干扰信号的能力。图4是防水淋型电容触摸按键第四个实施例的示意图,与第三个实施例不同的是触摸感应电极A四周有四个参考感应电极a,并包围着触摸感应电极A。当四个参考感应电极a中的任一个感应到电容容量的变化,单片机或后续电路可判断出触摸感应电极A 感应到信号是水淋形成的干扰信号,而不是正常的按键信号,从而进一步提高了去除水淋形成的干扰信号的能力。图5是防水淋型电容触摸按键第五个实施例的示意图,是将第二个实施例中的一组参考感应电极a、触摸感应电极A左右并列使用,以满足需要两个触摸按键的场合。两个参考感应电极a中的任一个感应到电容容量的变化,单片机或后续电路可判断出触摸感应电极A感应到信号是水淋形成的干扰信号,而不是正常的按键信号,从而更进一步提高了去除水淋形成的干扰信号的能力。同样,需要多个触摸按键的场合,可将第二个实施例中的一组参考感应电极a、触摸感应电极A多组一起使用即可,图中未画出。图6是防水淋型电容触摸按键第六个实施例的示意图,与第五个实施例不同的是将第二个实施例中的一组参考感应电极a、触摸感应电极A上下并列使用,以满足需要两个触摸按键的场合。当水从上而下淋过绝缘外壳表面时,会依次流过参考感应电极a、触摸感应电极A、参考感应电极a,从而再进一步提高了去除水淋形成的干扰信号的能力。同样,需要多个触摸按键的场合,可将第二个实施例中的一组参考感应电极a、触摸感应电极 A多组上下并列使用即可,图中未画出。图7是防水淋型电容触摸按键第七个实施例的示意图,两个相邻的触摸感应电极 A左右并列,组成一个触摸感应电极组,在其上方共用一个参考感应电极a,和第一个实施例一样,当水从上而下淋过绝缘外壳表面时,会依次流过绝缘外壳内表面的参考感应电极 a、触摸感应电极A,同样可以去除水淋形成的干扰信号,参考感应电极a还可以位于触摸感应电极的左、右或下方。当然两个以上的相邻触摸感应电极A左右、上下并列,组成一个触摸感应电极组,在其上、下或左、右侧也共用一个参考感应电极a,图中未画出。图8是防水淋型电容触摸按键第八个实施例的示意图,两个相邻的触摸感应电极 A左右并列,组成一个触摸感应电极组,在其四周有一个参考感应电极a,并包围着两个相邻的触摸感应电极A。当水从任意方向喷淋经过绝缘外壳表面时,绝缘外壳内表面的参考感应电极a、触摸感应电极A会在短时间内先后感应到电容容量的变化,单片机或后续电路可判断出触摸感应电极A感应到信号是水淋形成的干扰信号,而不是正常的按键信号,同样可以去除水淋形成的干扰信号。图9是防水淋型电容触摸按键第九个实施例的示意图,与第八个实施例不同的是两个相邻的触摸感应电极A左右并列,组成一个触摸感应电极组,在其四周有有两个参考感应电极a,并包围着触摸感应电极Α。当二个参考感应电极a中的任一个感应到电容容量的变化,单片机或后续电路可判断出触摸感应电极A感应到信号是水淋形成的干扰信号,而不是正常的按键信号,从而提高了去除水淋形成的干扰信号的能力。图10是防水淋型电容触摸按键第十个实施例的示意图,与第九个实施例不同的是在触摸感应电极组四周有四个参考感应电极a,并包围着触摸感应电极A。只要四个参考感应电极a中的任一个感应到电容容量的变化,单片机或后续电路可判断出是水淋形成的干扰信号,从而进一步提高了去除水淋形成的干扰信号的能力。图11是防水淋型电容触摸按键第十一个实施例的示意图,与第八个实施例不同的是三个相邻的触摸感应电极A左右并列,组成一个触摸感应电极组。在其四周有一个参考感应电极a,并包围着触摸感应电极组。去除水淋形成的干扰信号的原理与第八个实施例相同。图12是防水淋型电容触摸按键第十二个实施例的示意图,与第九个实施例不同的是三个相邻的触摸感应电极A左右并列,组成一个触摸感应电极组。在其四周有两个参考感应电极a,并包围着触摸感应电极组。去除水淋形成的干扰信号的原理与第九个实施例相同。图13是防水淋型电容触摸按键第十三个实施例的示意图,与第十一个实施例不同的是四个相邻的触摸感应电极A上下左右并列,组成一个触摸感应电极组。在其四周有一个参考感应电极a,并包围着触摸感应电极组。去除水淋形成的干扰信号的原理与第八个实施例相同。图14是防水淋型电容触摸按键第十四个实施例的示意图,与第十三个实施例不同的是在由四个相邻的触摸感应电极A组成的触摸感应电极组四周有四个参考感应电极 a,并包围着触摸感应电极组。去除水淋形成的干扰信号的原理与第十个实施例相同。图15是防水淋型电容触摸按键第十五个实施例的示意图,与第十四个实施例不同的是在由四个相邻的触摸感应电极A组成的触摸感应电极组四周均布八个参考感应电极a,并包围着触摸感应电极组。去除水淋形成的干扰信号的原理与第十个实施例相同,从而更进一步提高了去除水淋形成的干扰信号的能力。图16是防水淋型电容触摸按键第十六个实施例的示意图,与第十五个实施例不同的是在由四个相邻的触摸感应电极A组成的触摸感应电极组四周均布十二个参考感应电极a,并包围着触摸感应电极组。去除水淋形成的干扰信号的原理与第十五个实施例相同,从而又更进一步提高了去除水淋形成的干扰信号的能力。图17是防水淋型电容触摸按键第十七个实施例的示意图,与第十二个实施例不同的是触摸感应电极组是由九个相邻的触摸感应电极A上下左右并列组成的。去除水淋形成的干扰信号的原理与第十二个实施例相同。图18是防水淋型电容触摸按键第十八个实施例的示意图,与第十五个实施例不同的是触摸感应电极组是由九个相邻的触摸感应电极A上下左右并列组成的,触摸感应电极组四周均布十二个参考感应电极a,并包围着触摸感应电极组。去除水淋形成的干扰信号的原理与第十五个实施例相同。图19是防水淋型电容触摸按键第十九个实施例的示意图,与第十八个实施例不同的是触摸感应电极组四周均布十六个参考感应电极a,并包围着触摸感应电极组。去除水淋形成的干扰信号的原理与第十六个实施例相同。 图20是防水淋型电容触摸按键第二十个实施例的示意图,两个触摸感应电极A中间共用一个参考感应电极a。图21是防水淋型电容触摸按键第二十一个实施例的示意图,与第二十个实施例不同的是两个触摸感应电极A上下各共用一个参考感应电极a。以上从第五个实施例到第二十一个实施例中,单片机或后续电路在如果检测到两个或两个以上的触摸感应电极A在短时间内先后被触发,也可判断是水淋形成的干扰信号,而不是正常的按键信号,从而更进一步提高了去除水淋形成的干扰信号的能力,但这时利用两个或两个以上的触摸按键组成组合键的功能就不能实现了。图22是防水淋型电容触摸按键第二十二个实施例的示意图,与第二个实施例不同的是触摸感应电极A为圆型,参考感应电极a为内圆外方型。图23是防水淋型电容触摸按键第二十三个实施例的示意图,与第二个实施例不同的是触摸感应电极A为圆型,参考感应电极a为圆环型,同时两触摸感应电极A、参考感应电极a组左右并列。以上实施例中触摸感应电极A除了正方形、圆形外,还可以是长方形、三角形、梯形等;触摸感应电极A的数量可以任意。
权利要求
1.一种防水淋型电容触摸按键,它包括单片机或电容容量检测电路、一个或多个触摸感应电极、绝缘外壳,触摸感应电极分别与单片机或电容容量检测电路相连接,触摸感应电极紧贴绝缘外壳的内表面,其特征在于每个所述的触摸感应电极四周至少有一个参考感应电极,每个参考感应电极分别与单片机或电容容量检测电路相连接,每个参考感应电极紧贴绝缘外壳的内表面。
2.一种防水淋型电容触摸按键,它包括单片机或电容容量检测电路、一个或多个触摸感应电极、绝缘外壳,触摸感应电极分别与单片机或电容容量检测电路相连接,触摸感应电极紧贴绝缘外壳的内表面,其特征在于相邻所述的触摸感应电极组成触摸感应电极组,每一触摸感应电极组四周至少有一个参考感应电极,每个参考感应电极分别与单片机或电容容量检测电路相连接,每个参考感应电极紧贴绝缘外壳的内表面。
全文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电容触摸按键,尤其是一种防水淋型电容触摸按键,它包括单片机或电容容量检测电路、一个或多个触摸感应电极、绝缘外壳,触摸感应电极分别与单片机或电容容量检测电路相连接,触摸感应电极紧贴绝缘外壳的内表面,每个触摸感应电极四周或相邻的多个触摸感应电极组成的触摸感应电极组四周至少有一个参考感应电极,每个参考感应电极分别与单片机或电容容量检测电路相连接,并紧贴绝缘外壳的内表面;当水淋过绝缘外壳表面时,绝缘外壳内表面的参考感应电极、触摸感应电极在短时间内先后感应到电容容量的变化,单片机可据此判断出触摸感应电极感应到信号是水淋形成的干扰信号,而不是正常的按键信号,从而去除水淋形成的干扰信号。
文档编号H03K17/975GK102571059SQ201210002729
公开日2012年7月11日 申请日期2012年1月6日 优先权日2012年1月6日
发明者陈建平 申请人:陈建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