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源驱动电路、控制器和控制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3189896阅读:334来源:国知局
技术领域本发明涉及一种光源驱动电路,尤其涉及一种可根据环境温度调整负载电力的光源的驱动电路、控制器和控制方法。

背景技术:
众所周知,发光二极管(LED)光源相较于传统白炽灯具有节能环保、发光效率高、使用寿命长等优点。因此,用LED光源取代白炽灯是当前发展的必然趋势。LED灯泡是LED灯具中的一种,它具有与传统白炽灯相似的外形和大小,灯泡内部包括LED光源和控制芯片。由于LED光源自身对环境温度要求较高,过热会影响LED光源的使用寿命,而LED灯泡的封闭结构不容易散热,容易造成LED光源控制芯片因高温受到损坏。因此,如何有效管理LED灯泡的温度成了亟需解决的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光源驱动电路。所述光源驱动电路包括:电力转换器,用于接收输入电压并且为负载提供电能;以及控制器,耦合于所述电力转换器,用于获得指示流经所述负载的平均电流的第二感应信号,产生指示所述光源驱动电路的环境温度的第一温度监测信号,并且根据所述第一温度监测信号和所述第二感应信号来调节流经所述负载的所述平均电流,其中如果所述光源驱动电路的环境温度超过第一温度阈值且环境温度升高,所述控制器根据所述第一温度监测信号和所述第二感应信号逐渐减小流经所述负载的所述平均电流。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控制器,用于控制包括电力转换器的光源驱动电路的环境温度。所述电力转换器接收输入电压并且为负载提供电能,所述控制器包括:感应端口,用于接收指示流经所述负载的瞬时电流的第一感应信号;补偿端口,用于根据所述第一感应信号以及指示所述光源驱动电路的环境温度的第一温度监测信号来产生误差信号;以及驱动端口,用于根据所述误差信号来提供驱动信号以控制所述电力转换器,从而调节流经所述负载的所述平均电流,其中,如果所述光源驱动电路的环境温度超过第一温度阈值且环境温度升高,所述驱动信号使得流经所述负载的所述平均电流逐渐减小。本发明又提供了一种利用包括电力转换器的光源驱动电路对负载供电的控制方法,包括:获得指示流经所述负载的平均电流的第二感应信号;产生指示所述光源驱动电路的环境温度的第一温度监测信号;以及当所述光源驱动电路的环境温度处于第一温度阈值和大于第一温度阈值的第二温度阈值之间时,根据所述第一温度监测信号和所述第二感应信号调节流经所述负载的所述平均电流,使流经所述负载的所述平均电流与所述光源驱动电路的环境温度成反比。本发明提供的光源驱动电路、控制器和控制方法能够有效避免光源、光源驱动电路的内部或周边元器件遭受由温度过高而导致的损坏。附图说明以下通过结合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及其附图的描述,可以进一步理解本发明的目的、具体结构特征和优点。图1所示为根据本发明一个实施例的光源驱动电路的电路示意图;图2A所示为图1中的控制器的结构示意图;图2B所示为图2A中控制器生成或接收的信号波形图;图3所示为图2A中的带隙电压产生器的结构示意图;图4所示为图2A中的误差信号产生器的结构示意图;图5所示为图2A中指示流经光源的平均电流的第二感应信号IAVG随着环境温度变化的波形示意图;图6所示为根据本发明一个实施例的光源驱动电路的控制方法的流程图;以及图7所示为根据本发明另一个实施例的光源驱动电路的电路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以下将对本发明的实施例给出详细的说明。尽管本发明通过这些实施方式进行阐述和说明,但需要注意的是本发明并不仅仅只局限于这些实施方式。相反,本发明涵盖后附权利要求所定义的发明精神和发明范围内的所有替代物、变体和等同物。另外,为了更好的说明本发明,在下文的具体实施方式中给出了众多的具体细节。本领域技术人员将理解,没有这些具体细节,本发明同样可以实施。在另外一些实例中,对于大家熟知的方法、流程、元件和电路未作详细描述,以便于凸显本发明的主旨。图1所示为根据本发明一个实施例的发光二极管光源(例如,LED灯泡)的光源驱动电路100的电路示意图。在图1的例子中,光源驱动电路100包括整流器104、控制器110和电力转换器120。整流器104可以是包括二极管D1-D4的桥式整流器。整流器104调整来自电源102的电压。电力转换器120接收整流器104输出的调整后的输入电压并产生输出电力为负载(如发光二极管链130)提供电能。发光二极管链130可以被放置于一个LED灯泡中。在图1的例子中,电力转换器120是降压转换器。然而,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可理解其并不是本发明的限制,相反地电力转换器120可以是其它任何合适的转换器(例如,升压转换器、降升压转换器等)。电力转换器120包括电容121、开关122、二极管123、电流监测器(例如电阻124)、储能单元126(例如包括相互耦合的电感127和电感128)以及电容129。储能单元126的电流由开关122控制,在图1的例子中,储能单元126的电流即流经电感127的电流。二极管123位于开关122和光源驱动电路100的地之间。电容129与发光二极管链130并联。在一个实施例中,电感127和电感128彼此电磁耦合,电感127和电感128都连接至一个共同节点125。在图1的例子中,共同节点125位于电阻124和储能单元126之间。然而本发明并不限于此结构,共同节点125也可以位于开关122和电阻124之间。共同节点125为控制器110提供参考地。在一个实施例中,控制器110的参考地和光源驱动电路100的地不同。通过接通和断开开关122,流经电感127的电流可以得到调整,从而调节发光二极管链130的电力。电感128用于监测电感127的状况,比如,产生监测信号AUX来指示流经电感127的电流是否减小到预设电流值。电阻124的一端与开关122和二极管123阴极之间的节点相连,另一端与电感127相连。电阻124提供第一感应信号ISEN,当开关122接通和断开时,该第一感应信号ISEN均能指示流经发光二极管链130的瞬时电流,也可以指示流经电感127的瞬时电流。换言之,不管开关122接通还是断开时,电阻124均能监测流经电感127的瞬时电流和流经发光二极管链130的瞬时电流。控制器110接收第一感应信号ISEN,并通过接通或断开开关122使得流经电感127的平均电流等于目标电流值。电容129滤除流经发光二极管链130的电流的波纹,使得流经发光二极管链130的电流相对平稳并等于流经电感127的平均电流,从而使得流经发光二极管链130的电流与目标电流值相等。此处“与目标电流值相等”是在不考虑电路元件的不理想情况和忽略从电感128传送至控制器110的电力的情况下。图1的例子中,控制器110的端口包括监测端口ZCD、接地端口GND、驱动端口DRV、供电端口VDD、感应端口CS和补偿端口COMP。其中,感应端口CS与电阻124耦合,用于接收指示流经电感127和发光二极管链130的瞬时电流的第一感应信号ISEN。补偿端口COMP通过电容113与控制器110的参考地耦合,用于根据第一感应信号ISEN以及指示光源驱动电路100的环境温度的第一温度监测信号来产生误差信号。驱动端口DRV与开关122耦合,用于产生驱动信号来控制电力转换器120,例如产生脉冲宽度调制信号PWM1接通或断开开关122,从而调节流经发光二极管链130的平均电流。监测端口ZCD与电感128耦合,用于接收指示储能单元126的状况(比如,流经电感127的电流是否减小到预设电流值“0”)的监测信号AUX。在一个实施例中,监测信号AUX也能指示发光二极管链130是否处于开路状态。供电端口VDD与电感128耦合,用于接收来自电感128的电力。在图1的例子中,接地端口GND耦合至电阻124、电感127、电感128之间的共同节点125,用于提供控制器110的参考地。开关122可以是N型金属氧化物半导体场效应晶体管(N型MOSFET)。开关122的导通状态由开关122的栅极电压与接地端口GND的电压(即共同节点125的电压)之间的电压差决定。因此,驱动端口DRV输出的脉冲宽度调制信号PWM1决定了开关122的状态。当开关122接通时,控制器110的参考地高于光源驱动电路100的地,使得本发明的电路可以适用于具有较高电压的电源。在操作中,当开关122接通时,电流流经开关122、电阻124、电感127、发光二极管链130到光源驱动电路100的地。当开关122断开时,电流流经电阻124、电感127、发光二极管链130和二极管123。与电感127耦合的电感128能够监测电感127的状况,比如,监测流经电感127的电流是否减小到预设电流值的监测信号AUX。控制器110根据监测信号AUX和第一感应信号ISEN来监测流经电感127的瞬时电流,以通过脉冲宽度调制信号PWM1来控制开关122,使得流经电感127的平均电流等于目标电流值。所以经过电容129滤波后,流经发光二极管链130的电流也等于目标电流值。在一个实施例中,控制器110根据监测信号AUX判断发光二极管链130是否处于开路状态。如果发光二极管链130开路,则电容129上的电压增加。当开关122处于断开状态时,电感127两端的电压增大,监测信号AUX的电压也随之增大,从而通过端口ZCD流入控制器110的电流增大。因此,控制器110可通过在开关122处于断开状态时监测信号AUX以及流入控制器110的电流是否超过一个电流阈值来判断发光二极管链130是否处于开路状态。控制器110根据监测信号AUX判断流经电感127的电流是否减小到预设电流值(比如减小到0)。当驱动信号(如脉冲宽度调制信号PWM1)为第一状态(如逻辑1)时,开关122接通,电流流经开关122、电阻124、电感127、发光二极管链130到光源驱动电路100的地,流经电感127的电流逐渐增大,使得第一感应信号ISEN的电压逐渐增大。在一个实施例中,当开关122接通时,监测信号AUX的电压为负值。当驱动信号为第二状态(如逻辑0)时,开关122断开,监测信号AUX的电压变为正值,此时电流流经电阻124、电感127、发光二极管链130和二极管123,流经电感127的电流逐渐减小,因此第一感应信号ISEN的电压逐渐减小。当流经电感127的电流减小到预设电流值(如减小到0)时,监测信号AUX的电压会产生一个下降沿。控制器110根据供电端口VDD的电压判断发光二极管链130是否处于短路状态。如果发光二极管链130短路,当开关122处于断开状态时,电感127两端的电压减小。电感128两端的电压和端口VDD的电压随之减小。如果供电端口VDD的电压在开关122处于断开状态时小于一个电压阈值,控制器110判断发光二极管链130处于短路状态。控制器110根据光源驱动电路100的环境温度控制流经发光二极管链130的电流。在一个实施例中,在光源驱动电路100的环境温度逐渐增大到第一温度阈值TH1(例如,125℃)之后,如果环境温度继续增大,则光源驱动电路100逐渐减小流经发光二极管链130的平均电流。当环境温度增大到大于第一温度阈值TH1的第二温度阈值TH2(例如,145℃,指示出现过热情况)时,光源驱动电路100保持开关122断开,使得流经发光二极管链130的平均电流迅速减小到0。接下来将结合图2A至图5中的实施例详细描述控制器110根据环境温度控制流经发光二极管链130的电流的原理。图2A所示为图1中的控制器110的结构示意图。图2B所示为图2A中控制器110的信号波形图。图2A中与图1编号相同的部件具有类似的功能。图2A将结合图1和图2B来进行描述。在图2A的例子中,控制器110包括启动及低压锁定电路201、滤波器202、带隙电压产生器203、电压缩放器204、比较器205、误差信号产生器207、锯齿波信号产生器208、比较器209、复位信号产生器210和脉冲宽度调制信号产生器211。启动及低压锁定电路201耦合于供电端口VDD,用于根据不同的电能情况选择性地启动控制器110内部的一个或多个部件。在一个实施例中,如果供电端口VDD上的电压高于第一预设电压,则启动及低压锁定电路201将启动控制器110中所有的部件;如果供电端口VDD上的电压低于第二预设电压,启动及低压锁定电路201将关闭控制器110中所有的部件。在一个实施例中,第一预设电压高于第二预设电压。供电端口VDD用来给控制器110提供电能。接地端口GND耦合于控制器110的参考地。滤波器202耦合于感应端口CS,用于根据第一感应信号ISEN产生第二感应信号IAVG。第二感应信号IAVG指示流经储能单元126(例如,电感127)的平均电流和流经负载(例如,发光二极管链130)的平均电流。带隙电压产生器203经由接地端口GND耦合于控制器110的参考地,用于产生不随温度变化的带隙电压VBG和指示光源驱动电路100的环境温度的第一温度监测信号VT1。误差信号产生器207耦合于带隙电压产生器203,用于根据第一温度监测信号VT1和第二感应信号IAVG之间的电压差来产生误差信号VEA。具体地,随着光源驱动电路100的环境温度增大,第一温度监测信号VT1的电压值会相应减小。在误差信号产生器207的作用下,在光源驱动电路100的环境温度逐渐增大到第一温度阈值TH1(例如,125℃)之后,如果环境温度继续增大,误差信号产生器207根据第一温度监测信号VT1来减小补偿端口COMP上的误差信号VEA的电压,从而减小流经负载的平均电流。锯齿波信号产生器208产生锯齿波信号SAW。比较器209与误差信号产生器207和锯齿波信号产生器208均耦合,用于将误差信号VEA和锯齿波信号SAW进行比较。脉冲宽度调制信号产生器211耦合于比较器209,用于根据比较器209的比较结果来产生驱动信号(例如,脉冲宽度调制信号PWM1)以控制开关122的导通状态。如前所述,当流经电感127的电流减小到预设电流值(如减小到0),监测信号AUX的电压会产生一个下降沿。复位信号产生器210耦合于监测端口ZCD,根据监测信号AUX的下降沿产生复位信号RESET。复位信号RESET作用于锯齿波信号产生器208和脉冲宽度调制信号产生器211。在复位信号RESET的作用下可以使驱动信号(如脉冲宽度调制信号PWM1)切换至第一状态(如逻辑1),使得开关122接通。在一个实施例中,脉冲宽度调制信号产生器211还耦合于复位信号产生器210,并根据比较器209的比较结果和复位信号RESET来产生脉冲宽度调制信号PWM1,以通过驱动端口DRV控制开关122的导通状态。在一个实施例中,脉冲宽度调制信号PWM1的占空比由误差信号VEA决定,而误差信号产生器207根据第一温度监测信号VT1的变化来调整误差信号VEA的电压值。如上所述,随着光源驱动电路100的环境温度增大,第一温度监测信号VT1的电压值相应减小。在误差信号产生器207的作用下,光源驱动电路100的环境温度逐渐增大到第一温度阈值TH1(例如,125℃)之后,如果环境温度继续增加,则误差信号产生器207根据第一温度监测信号VT1来减小误差信号VEA的电压,以减小脉冲宽度调制信号PWM1的占空比,使得流经电感127的平均电流和发光二极管链130的平均电流减小,从而减缓或终止光源驱动电路100的环境温度的升高。这样,可有效避免发光二极管链130以及光源驱动电路100的内部或周边器件因遭受由温度过高而导致的损坏。需要注意的是,虽然此处是以减小脉冲宽度调制信号PWM1的占空比为例来描述,但是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可理解,这只是示例性而并非本发明的限制。相反地,在光源驱动电路100的环境温度在一定区间内(如145℃~125℃区间内)降低时,误差信号产生器207也可根据第一温度监测信号VT1来增大误差信号VEA的电压以增大脉冲宽度调制信号PWM1的占空比,从而使得流经电感127的平均电流和发光二极管链130的平均电流增大。在一个实施例中,复位信号RESET是具有固定频率的脉冲信号。在另一个实施例中,复位信号RESET是使得开关122处于断开状态的时间为常数的脉冲信号。比如,在图2B的例子中,复位信号RESET可以使得脉冲宽度调制信号PWM1为逻辑0的时间TOFF为常数。在复位信号RESET的脉冲的作用下,脉冲宽度调制信号产生器211产生具有第一状态(如逻辑1)的脉冲宽度调制信号PWM1以接通开关122。当开关122接通,电流流经开关122、电阻124、电感127、发光二极管链130到光源驱动电路100的地。在复位信号RESET的脉冲的作用下,锯齿波信号产生器208产生的锯齿波信号SAW的电压从初始值INI开始增大。当锯齿波信号SAW的电压增大到误差信号VEA的电压时,脉冲宽度调制信号产生器211产生具有第二状态(如逻辑0)的脉冲宽度调制信号PWM1以断开开关122,并且锯齿波信号SAW的电压被复位到初始值INI。直到复位信号RESET的下一个脉冲到来时,锯齿波信号SAW的电压才从初始值INI又开始增大。带隙电压产生器203还产生指示光源驱动电路100的环境温度的第二温度监测信号VT2。电压缩放器204耦合于带隙电压产生器203,用于将带隙电压VBG转换(例如,按比例减小)成适当的参考电压VBG’。比较器205耦合于带隙电压产生器203和电压缩放器204,用于比较参考电压VBG’和第二温度监测信号VT2以产生过温指示信号OTP,例如过温指示信号OTP的值可以指示是否出现过热情况。具体地,当光源驱动电路100的环境温度不超过第二温度阈值TH2(例如,145℃)时,第二温度监测信号VT2的电压值大于参考电压VBG’。因此,比较器205产生具有第一状态(如逻辑1)的过温指示信号OTP,以允许脉冲宽度调制信号产生器211在比较器209和/或复位信号产生器210的控制下在驱动端口DRV上产生驱动信号(如脉冲宽度调制信号PWM1)来控制开关122的导通状态。当光源驱动电路100的环境温度超过第二温度阈值TH2(例如,145℃)时,第二温度监测信号VT2的电压值小于参考电压VBG’。因此,比较器205产生具有第二状态(如逻辑0)的过温指示信号OTP来使脉冲宽度调制信号产生器211在驱动端口DRV上保持驱动信号(如脉冲宽度调制信号PWM1)为特定状态(例如,逻辑0),以保持开关122断开,从而断开流经发光二极管链130的电流。以此方式,可有效避免发光二极管链130和光源驱动电路100的内部及周边器件因遭受由温度过高而导致的损坏。图3所示为图2A中的带隙电压产生器203的结构示意图。图3中与图2A编号相同的部件具有类似的功能,图3将结合图2A进行描述。带隙电压产生器203包括电阻R1-R4、三极管Q1和Q2以及运算放大器301。其中,电阻R1和三极管Q1组成第一稳压电路,电阻R2-R4和三极管Q2组成第二稳压电路。如图3所示,第一稳压电路和第二稳压电路分别连接到运算放大器301的两个输入端,并且在运算放大器301的输出端上产生一个与光源驱动电路100的环境温度无关的带隙电压VBG。带隙电压VBG被提供到电压缩放器204和电阻R2的一端。电阻R3与电阻R4之间的共同节点B的电压被称为指示光源驱动电路100的环境温度的第一温度监测信号VT1。如图3所示,第一温度监测信号VT1的值等于三极管Q2的基射间电压VBE和电阻R4两端上的电压(即VBE+r4×I1,r4为电阻R4的阻值,I1为流经电阻R4的电流值)。由三极管的特性可知,基射间电压VBE具有负温度特性,它随着环境温度的上升而下降。因此,第二稳压电路中的第一温度监测信号VT1的值也会随着环境温度的上升而下降。如上所述,在光源驱动电路100的控制器110中,误差信号产生器207会根据第一温度监测信号VT1的变化来调整误差信号VEA的电压值。在光源驱动电路100的环境温度逐渐增大到第一温度阈值TH1(例如,125℃)之后,若环境温度继续增大,则第一温度监测信号VT1的值继续下降,误差信号产生器207减小误差信号VEA的电压以减小脉冲宽度调制信号PWM1的占空比,使得流经发光二极管链130的平均电流也相应减小。此外,电阻R2与电阻R3之间的共同节点A的电压被称为指示光源驱动电路100的环境温度的第二温度监测信号VT2。电压缩放器204耦合于带隙电压产生器203,用于将带隙电压VBG转换(例如,按比例减小)成参考电压VBG’。第二温度监测信号VT2和参考电压VBG’被分别输入到比较器205的两个输入端来产生过温指示信号OTP。当光源驱动电路100的环境温度不超过第二温度阈值(例如,145℃)时,第二温度监测信号VT2的电压值大于参考电压VBG’。因此,比较器205产生具有第一状态(如逻辑1)的过温指示信号OTP,以允许脉冲宽度调制信号产生器211在比较器209和/或复位信号产生器210的控制下在端口DRV上产生驱动信号(如脉冲宽度调制信号PWM1)来控制开关122的导通状态。当光源驱动电路100的环境温度超过第二温度阈值(例如,145℃,指示出现过热情况)时,第二温度监测信号VT2的电压值小于参考电压VBG’。因此,比较器205产生具有第二状态(如逻辑0)的过温指示信号OTP,以使脉冲宽度调制信号产生器211在端口DRV上保持驱动信号(如脉冲宽度调制信号PWM1)为特定状态(例如,逻辑0)来断开开关122,从而断开流经发光二极管链130的电流。需要注意的是,图3中的带隙电压产生器203的结构仅为一种可能的示例,而并非限制。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可在阅读本发明的描述之后改用其它合适的带隙电压产生器203。图4所示为图2A中的误差信号产生器207的结构示意图。图3将结合图2A进行描述。误差信号产生器207包括运算放大器401、运算放大器403、电流镜405、电流镜407、电流镜409、运算放大器411、运算放大器413和电阻R5-R7。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可理解,在稳定工作情况下,理想运算放大器的正输入端与负输入端的信号相同。因此,图4所示的共同节点C的电压VC等于参考电压值REF1(预设恒定值),而共同节点D的电压VD等于第一温度监测信号VT1的电压值。随着光源驱动电路100的环境温度增大,第一温度监测信号VT1的电压值相应减小。需要注意的是,在光源驱动电路100的环境温度增大到第一温度阈值TH1(例如,125℃)之前,电压VD大于电压VC,因此第一温度监测信号VT1的电压减小不会引起电流I2的增大。在光源驱动电路100的环境温度增大到第一温度阈值TH1(例如,125℃)之后,电压VD小于电压VC,且电阻R5两端上的电压差变大,从而流经电阻R5的电流I2也变大。本领域技术人员也应可理解,电流镜的作用是将输入支路的电流拷贝到输出支路。因此,在电流镜405和电流镜407两者的作用下,电流I3和电流I4也随着环境温度增大而变大。再参考运算放大器411,与上述分析类似,耦合于电阻R6的一端的共同节点E的电压VE等于参考电压值REF2(预设恒定值),而电阻R6的另一端连接到控制器110的参考地。因此,电阻R6两端上的电压差恒定,从而流经电阻R6的电流I5也恒定。此外,在电流镜409的作用下,电流I6也恒定。因此,在电流I6恒定并且电流I4增大的情况下,补偿端口COMP上所输出的误差信号VEA的电压减小。根据之前的描述,误差信号VEA的电压减小会导致流经发光二极管链130的平均电流减小,进而导致第二感应信号IAVG的电压减小。在运算放大器413的作用下,电阻R7两端的电压差VG减小,使得流经电阻R7的电流I7也相应地减小,从而达到电流平衡。因为流经发光二极管链130的平均电流减小,以此方式,能够减缓或终止光源驱动电路100的环境温度的升高,从而有效控制光源驱动电路100的环境温度。图5所示为图4中的第二感应信号IAVG随着环境温度变化的波形示意图。在图4和图5所示的例子中,由于误差信号产生器207的电路结构,在光源驱动电路100的环境温度增大到第一温度阈值TH1(例如,125℃)之前,电压VD大于电压VC,因此第一温度监测信号VT1的电压减小不会引起第二感应信号IAVG的电压值变化。换言之,当光源驱动电路100的环境温度小于第一温度阈值TH1时,控制器110将流经发光二极管链130的平均电流维持在预设值,不随环境温度改变。在光源驱动电路100的环境温度增大到第一温度阈值TH1(例如,125℃)之后,如果环境温度升高,误差信号产生器207根据第一温度监测信号VT1和第二感应信号IAVG来减小误差信号VEA的电压(即误差信号VEA的电压值与环境温度成反比),以减小脉冲宽度调制信号PWM1的占空比,使得流经电感127的平均电流逐渐减小,第二感应信号IAVG的电压值相应减小,从而减缓或终止光源驱动电路100的环境温度的升高。比如,当光源驱动电路100的环境温度位于第一温度阈值TH1和第二温度阈值TH2之间,并且从第一温度值T1增大到第二温度值T2时,在控制器110的控制下,流经发光二极管链130的平均电流从第一电流值减小到第二电流值,从而使第二感应信号IAVG的电压值从IAVG1相应减小到IAVG2,其中,第二电流值可以大于0。换言之,当环境温度处于第一温度阈值TH1和第二温度阈值TH2之间时,控制器110调整流经发光二极管链130的平均电流,使流经发光二极管链130的平均电流和环境温度成反比。而在光源驱动电路100的环境温度超过第二温度阈值TH2(例如,145℃)之后,控制器110内部的比较器205产生具有第二状态(如逻辑0)的过温指示信号OTP,以使脉冲宽度调制信号产生器211在驱动端口DRV上保持驱动信号(如脉冲宽度调制信号PWM1)为特定状态(例如,逻辑0)以保持开关122断开,从而断开流经发光二极管链130的电流,第二感应信号IAVG的电压值也相应快速减小(比如,减小到0)。需要注意的是,图5所示的波形示意图并非本发明的限制,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可在阅读本发明的描述之后改用其它合适的误差信号产生器来获得不同于图5所示的第二感应信号IAVG的变化波形。图6所示为根据本发明一个实施例的光源驱动电路(例如,用于驱动发光二极管链130的光源驱动电路100)的控制方法600的流程图。图6将结合图1至图5进行描述。图6所涵盖的具体步骤仅作为示例。也就是说,本发明也适用于执行其他合理的步骤或对图6进行改进的步骤。在步骤602中,接收指示流经负载(如发光二极管链130)的平均电流的第二感应信号IAVG。第二感应信号IAVG可以由指示流经负载的瞬时电流和流经储能单元的瞬时电流的第一感应信号ISEN获得。在步骤604中,产生指示光源驱动电路的环境温度的第一温度监测信号VT1。具体地,图3所示的带隙电压产生器203可产生第一温度监测信号VT1。随着光源驱动电路100的环境温度增大,第一温度监测信号VT1的电压值会相应减小。在步骤606中,当光源驱动电路的环境温度处于第一温度阈值TH1和第二温度阈值TH2之间时,根据第一温度监测信号VT1和第二感应信号IAVG调节流经负载的平均电流,使流经负载的平均电流与环境温度成反比。具体的,误差信号产生器207根据第二感应信号IAVG和第一温度监测信号VT1来产生误差信号VEA。在光源驱动电路100的环境温度逐渐增大到第一温度阈值TH1(例如,125℃)之后,如果环境温度继续增加,误差信号产生器207根据第二感应信号IAVG和第一温度监测信号VT1来减小补偿端口COMP上的误差信号VEA的电压。脉冲宽度调制信号产生器211根据误差信号VEA来调整流经负载的平均电流值。在一个实施例中,脉冲宽度调制信号产生器211根据误差信号VEA调整脉冲宽度调制信号PWM1的占空比,从而调整流经负载的平均电流值。例如,在光源驱动电路100的环境温度超过第一温度阈值TH1(例如,125℃)之后,如果环境温度继续增大,误差信号产生器207根据第一温度监测信号VT1来减小误差信号VEA的电压,以减小脉冲宽度调制信号PWM1的占空比,使得流经电感127的平均电流和流经负载的平均电流减小,从而减缓或终止光源驱动电路100的环境温度的升高。此外,控制方法600还可包括:当光源驱动电路100的环境温度超过第二温度阈值TH2(例如,145℃)时,根据第二温度监测信号VT2来产生具有第二状态(如逻辑0)的过温指示信号OTP,以使脉冲宽度调制信号产生器211在端口DRV上保持驱动信号(如脉冲宽度调制信号PWM1)为特定状态(例如,逻辑0)来断开开关122,从而断开流经发光二极管链130的电流。图7所示为根据本发明另一个实施例的光源驱动电路700的电路示意图。图7中与图1编号相同的部件具有类似的功能。除了电力转换器120的结构,图7中光源驱动电路700的电路示意图与图1中光源驱动电路100的电路示意图类似。在图7的例子中,储能单元126只包括电感127。电感127的一端耦合至监测端口ZCD,提供监测信号AUX来指示流经电感127的电流是否减小到预设电流值。在一个实施例中,光源驱动电路700还可包括耦合于电感127和控制器110之间的电平位移器,比如齐纳二极管D5。齐纳二极管D5形成偏压电平位移器以施加电平位移(偏压)给控制器110的电源电压,从而经由供电端口VDD从电感127提供合适的电源给控制器110。在其他实施例中,齐纳二极管D5可以由其他类型的元器件(比如电阻)替代,或者光源驱动电路700也可以不包括该电平位移器。有利地,以此方式,本发明的光源驱动电路、控制器和控制方法能够有效避免发光二极管器件、光源驱动电路的内部或周边器件因遭受由温度过高而导致的损坏。上文具体实施方式和附图仅为本发明的常用实施例。显然,在不脱离权利要求书所界定的本发明精神和发明范围的前提下可以有各种增补、修改和替换。本领域技术人员应该理解,本发明在实际应用中可根据具体的环境和工作要求在不背离发明准则的前提下在形式、结构、布局、比例、材料、元素、组件及其它方面有所变化。因此,在此披露的实施例仅用于说明而非限制,本发明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及其合法等同物界定,而不限于此前的描述。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