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阻抗板介质层厚度控制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2480072阅读:来源:国知局

技术特征:

1.一种阻抗板介质层厚度控制方法,包括多层板压合工序,其特征在于:所述多层板压合工序包括

a.提供两片A型板、若干B型板及D型板;

b.预叠板及叠板;

c.于多层线路板边缘进行PE冲孔;

d .熔合;

e.铆合;

f.压合;

所述A型板包括线路板板边的单元外部,所述单元外部包括设置有A阻抗条的A阻抗区及A阻抗区以外的A阻流区,所述A阻抗区外围设置有A铜皮包围圈,所述A阻流区设置有多个点状的A阻流PAD,所述A阻流区与A阻抗条相对一侧设置有与线路板边缘平行的A阻流铜条,所述A阻流铜条均匀设置有若干导气口;

所述B型板包括线路板板边的单元外部,所述单元外部设置有多个点状的B阻流PAD;

所述D型板包括线路板板边的单元外部,所述单元外部包括设置有D阻抗条的D阻抗区及D阻抗区以外的D阻流区,所述D阻抗区外围设置有D铜皮包围圈,所述D阻流区设置有多个点状的阻流PAD;

所述熔合是在230-290℃温度下进行;所述熔合持续时间为80-120s;

还包括多层板压合工序后进行的钻孔工序;所述钻孔工序其下刀速度为45-60IPM;所述钻孔工序其回刀速度为750-850IPM。

2.据权利要求 1 所述的一种阻抗板介质层厚度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叠板工序的层数中,次外层板采用A型板,奇数层数板采用B型板,偶数层数板采用D型板。

3.根据权利要求 1 所述的一种阻抗板介质层厚度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A阻流PAD均匀且等距分布于A阻流区;所述A阻流PAD、A铜皮包围圈、A阻流铜条及A阻抗条高度相等;所述A铜皮包围圈相对两侧分别设置有A导流口,所述A铜皮包围圈设置有A导流口的任一侧不与线路板边缘平行。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阻抗板介质层厚度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B阻流PAD均匀且等距分布于单元外部。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阻抗板介质层厚度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D阻流PAD均匀且等距分布于D阻流区; 所述D阻流PAD、D铜皮包围圈及D阻抗条高度相等;所述D铜皮包围圈相对两侧分别设置有D导流口,所述D铜皮包围圈设置有D导流口的任一侧不与线路板边缘平行。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阻抗板介质层厚度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钻孔工序所钻孔孔径为0 .2-0 .4mm。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阻抗板介质层厚度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一次镀铜工序及二次镀铜工序;所述一次镀铜工序及二次镀铜工序是在8-12ASF电流密度下进行。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阻抗板介质层厚度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一次镀铜工序及二次镀铜工序时长为30-50min。

当前第2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