远红外铁氟龙碳纤维电地暖线及其制造工艺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2280517阅读:503来源:国知局
远红外铁氟龙碳纤维电地暖线及其制造工艺方法与流程

本发明涉及电地暖的发热线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远红外铁氟龙碳纤维电地暖线及其制造工艺方法。



背景技术:

现有的地暖发热线缆,具有耐压、抗折性;绝缘性极强,其绝缘性远大于规定值;节能性好同等线功率碳纤维发热电缆线表面为年度比金属发热电缆高3~6度、同等表面温度每米线功率比金属发热电缆低3瓦。安全性高 在市电20V电压正常工作状态下,人体直接接触发热体内芯,无任何感知,安全性超过同类任何产品。使用寿命长碳纤维发热电缆采用非金属材料作为发热体,无功率衰减之忧,其外绝缘保护层选用的FWA(耐550℃高温)制作而成,使用寿命可以保证在80年以上。保健功能促进和改善了人体的血液循环;平衡身体酸碱度;有利于消除人体疲劳和肌体能恢复;排除体内内毒素;增强新陈代谢;激活生物大分子活性;提高人体免疫功能(医院的理疗室、烤电就是应用碳纤维的典型案例);充分保证不漏电。

综上所述,电地暖,尤其是碳纤维制成的电地暖是现在人美追求舒适、健康唯美体现,然而虽然电地暖有上述优点,其在制造以及安装过程中,虽然是一次性安装,终身使用。但是其耗材多,并且昂贵,安装之后维修保养困难,投入使用的过程中耗电不菲等原因,令不少人望而怯步。现在电地暖仅在别墅、高端公寓等高品质生活的人群中普及。



技术实现要素:

为了克服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发明提供了远红外铁氟龙碳纤维电地暖线及其制造工艺方法,其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造价简单、耗材成本低,并且发热效率高,并且充分利用散发出来的热量的电地暖发热线,以及该电地暖发热线的制造工艺方法,从而达到降低电地暖的安装以及使用成本,使其能够进入寻常百姓家,为人们提供更为舒适、健康的安全享受。

本发明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远红外铁氟龙碳纤维电地暖线,包括从内至外依次设置的片状碳纤维层、硅胶导电层、丝状碳纤维层、铁氟龙护套层和铠甲层、电源线,其中硅胶导电层和铁氟龙护套层之间较窄的两端面上分别设有绝缘分隔条,两个绝缘分隔条与硅胶导电层和铁氟龙护套层围成上隔层和下隔层,上隔层或下隔层内填充有丝状纤维层;并且铁氟龙护套层和铠甲层横截面分别为椭圆形结构。进一步地,上隔层或下隔层为半“工”字型结构。

进一步地,两个绝缘分隔条采用一个半工字型结构的绝缘分隔条代替,该半工字型结构的绝缘分隔条与硅胶导电层和铁氟龙护套层围成上隔层,上隔层内填充有丝状纤维层。

进一步地,绝缘分隔条由聚四氟乙烯制成。

上述远红外铁氟龙碳纤维电地暖线的制造工艺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a. 片状碳纤维层制作,首先,将片状碳纤维叠成至少三层,并且将若干层片状碳纤维压平成片状碳纤维层,该步骤在温度为23-26°C的恒温环境中进行,并且压平之后进入高温固化炉中,80-120°C固化170-185min,其中高温固化温度分为至少三个阶段,即加温阶段、恒温阶段和保温阶段;

b. 硅胶导电层安装,将上述制作得到的片状碳纤维层置于23-26°C的温度环境中,将导电硅胶层套于片状碳纤维层上方;

c.粘接绝缘分隔条,在上述步骤b得到的产品的两侧或者底部粘接上绝缘分隔条;

d.布置丝状碳纤维层,并且套上铁氟龙护套层和铠甲层,其中套上铁氟龙护套后使用长条形椭圆形模具对铁氟龙护套进行模压,然后再套铠甲层,套上铠甲层之后再依次使用椭圆形模具对铠甲进行模压。

进一步地,步骤a中,在对片状碳纤维层进行高温固化时,其加温阶段的施加不小于30min,保温阶段的时间不小于25min。

进一步地,步骤c完成之后,在制成的电地暖线上标明线缆的上方和下方的标记,在将电地暖线安装时,将标有上方标记的一面朝向地砖,标有下方标记的置于水泥地面一方,便于在安装后具有很好的发热效果。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本发明的电地暖线,首先采用片状碳纤维层、硅胶导电层和丝状碳纤维层作为发热线导体,并且在硅胶导电层和铁氟龙护套层之间的较窄的两端设有绝缘分隔条,从而将发热线分为发热面和隔热面,并且在绝缘分隔条与硅胶导电层和铁氟龙护套层围成的上隔层或下隔层内填充丝状碳纤维层,进一步在发热线的发热面增强发热效率,同时使用绝缘分隔条将发出的热量与地面隔离。故而,该电地暖的发热线在使用时,只需要将其发热面正对地面方向,而隔热面正对水泥地板方向,故而增强了电地暖线的使用过程中的热损耗,具有很好的节能效果。此外,本发明的在制造过程中,仅以碳纤维、硅胶、铁氟龙等为原料,成本较低,故而降低了电地暖安装时的成本。

本发明的电地暖的制作工艺方法,按照从内而外,并且保证片状碳纤维、丝状碳纤维、硅胶导电层、铁氟龙护套的合理布置,以及在适合的环境温度内制作远红外铁氟龙碳纤维电地暖线,保证制作得到的电地暖线具有较好的发热效率和较低的成本。

附图说明

图1为远红外铁氟龙碳纤维电地暖线的一个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远红外铁氟龙碳纤维电地暖线的一个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远红外铁氟龙碳纤维电地暖线的另一个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其中:1-片状碳纤维层,2-硅胶导电层,3-丝状碳纤维层,4-铁氟龙护套层,5-铠甲层,6-绝缘分隔条,7-上隔层,8-下隔层,9-电源线。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加深对本发明的理解,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进一步说明,该实施例仅用于解释本发明,并不对本发明的保护范围构成限定。

如图1所示,远红外铁氟龙碳纤维电地暖线,包括从内至外依次设置的片状碳纤维层1、硅胶导电层2、丝状碳纤维层3、铁氟龙护套层4和铠甲层5、电源线9,如图2所示,其中硅胶导电层2和铁氟龙护套层4之间较窄的两端面上分别设有绝缘分隔条6,两个绝缘分隔条6与硅胶导电层2和铁氟龙护套层4围成上隔层7和下隔层8,上隔层7或下隔层8内填充有丝状纤维层3;并且铁氟龙护套层4和铠甲层5横截面分别为椭圆形结构。

在上述实施例中,上隔层7或下隔层8为半“工”字型结构。

在上述实施例中,如图3所示,两个绝缘分隔条6采用一个半工字型结构的绝缘分隔条代替,该半工字型结构的绝缘分隔条与硅胶导电层2和铁氟龙护套层4围成上隔层7,上隔层7内填充有丝状纤维层3。

在上述实施例中,绝缘分隔条6由聚四氟乙烯制成。

上述远红外铁氟龙碳纤维电地暖线的制造工艺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a. 片状碳纤维层制作,首先,将片状碳纤维叠成至少三层,并且将若干层片状碳纤维压平成片状碳纤维层,该步骤在温度为23-26°C的恒温环境中进行,并且压平之后进入高温固化炉中,80-120°C固化170-185min,其中高温固化温度分为至少三个阶段,即加温阶段、恒温阶段和保温阶段;

b. 硅胶导电层安装,将上述制作得到的片状碳纤维层置于23-26°C的温度环境中,将导电硅胶层套于片状碳纤维层上方;

c.粘接绝缘分隔条,在上述步骤b得到的产品的两侧或者底部粘接上绝缘分隔条;

d.布置丝状碳纤维层,并且套上铁氟龙护套层和铠甲层,其中套上铁氟龙护套后使用长条形椭圆形模具对铁氟龙护套进行模压,然后再套铠甲层,套上铠甲层之后再依次使用椭圆形模具对铠甲进行模压。

在上述实施例中,步骤a中,在对片状碳纤维层进行高温固化时,其加温阶段的施加不小于30min,保温阶段的时间不小于25min。

在上述实施例中,步骤c完成之后,在制成的电地暖线上标明线缆的上方和下方的标记,在将电地暖线安装时,将标有上方标记的一面朝向地砖,标有下方标记的置于水泥地面一方,便于在安装后具有很好的发热效果。

本发明的电地暖线,首先采用片状碳纤维层、硅胶导电层和丝状碳纤维层作为发热线导体,并且在硅胶导电层和铁氟龙护套层之间的较窄的两端设有绝缘分隔条,从而将发热线分为发热面和隔热面,该电地暖的发热线在使用时,只需要将其发热面正对地面方向,而隔热面正对水泥地板方向,故而增强了电地暖线的使用过程中的热损耗,具有很好的节能效果。本发明的电地暖的制作工艺方法,按照从内而外,并且保证片状碳纤维、丝状碳纤维、硅胶导电层、铁氟龙护套的合理布置,以及在适合的环境温度内制作远红外铁氟龙碳纤维电地暖线,保证制作得到的电地暖线具有较好的发热效率和较低的成本。

本发明的实施例公布的是较佳的实施例,但并不局限于此,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极易根据上述实施例,领会本发明的精神,并做出不同的引申和变化,但只要不脱离本发明的精神,都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