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光电管的自举放大电路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3221627阅读:376来源:国知局
技术领域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放大电路,更具体地说涉及一种光电管的自举放大电路。

背景技术:
传统的自举电路是利用自举升压二极管、电容等电子器件,使得电容的放电电压与电路中的瞬时电压相叠加,达到电压增大的目的,其实质就是利用电容两端的电压不能突变的特性。但是放大器的差模输入电容较大,影响放大器性能,带宽小。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主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光电管的自举放大电路,将自举电路与光电二极管的跨阻抗放大电路结合起来,达到减小运算放大器输入电容、增加电路带宽的目的。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放大电路,更具体地说涉及一种光电管的自举放大电路,包括二极管D1、电阻R1、电阻R2、电阻R3、电阻R4、电阻R5、电容C1、电容C2、电容C3、放大器U1和放大器U2,将自举电路与光电二极管的跨阻抗放大电路结合起来,达到减小运算放大器输入电容、增加电路带宽的目的。二极管D1的负极接偏置电压,二极管D1的正极与放大器U1的同向端相连。电阻R1一端连接在放大器U1的反相端,另一端接地。电阻R2和电容C1并联后一端与放大器U1的输出端相连,电阻R2和电容C1并联后的另一端与电阻R1相连。电阻R3的一端与放大器U1的输出端相连,另一端连接于放大器U2的反向端,放大器U2的同向端接地。电阻R4与电容C2串联连接,电容C2的输出端与放大器U2的输出端相连,电阻R4的输入端与放大器U2的反向端相连。电容C3并联连接于电阻R5的两端,电阻R5的一端与放大器U2的输出端相连,电阻R5的另一端与放大器U1的同向端相连。作为本方案的进一步优化,本实用新型一种光电管的自举放大电路所述的二极管D1为光电二极管。本实用新型一种光电管的自举放大电路的有益效果为:a.降低了放大器输入电容;b.增加了电路带宽。附图说明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种光电管的自举放大电路的电路原理图。具体实施方式在图1中,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放大电路,更具体地说涉及一种光电管的自举放大电路,包括二极管D1、电阻R1、电阻R2、电阻R3、电阻R4、电阻R5、电容C1、电容C2、电容C3、放大器U1和放大器U2,将自举电路与光电二极管的跨阻抗放大电路结合起来,达到减小运算放大器输入电容、增加电路带宽的目的。二极管D1的负极接偏置电压,二极管D1的正极与放大器U1的同向端相连。电阻R1一端连接在放大器U1的反相端,另一端接地。电阻R2和电容C1并联后一端与放大器U1的输出端相连,电阻R2和电容C1并联后的另一端与电阻R1相连。电路中电阻R1和电阻R2组成的反馈电路不仅对放大器U1的输入电容起到自举的作用,消除了放大器U1的差模输入电容影响,减小了输入电容,而且也为放大器U1的一级放大提供了增益。电阻R3的一端与放大器U1的输出端相连,另一端连接于放大器U2的反向端,放大器U2的同向端接地。电阻R4与电容C2串联连接,电容C2的输出端与放大器U2的输出端相连,电阻R4的输入端与放大器U2的反向端相连。电容C3并联连接于电阻R5的两端,电阻R5的一端与放大器U2的输出端相连,电阻R5的另一端与放大器U1的同向端相连。放大器U1的同相端与二极管D1连接,同相端外接的电阻R5为反馈电阻,电阻R5同样负责放大电路的增益。与电阻R5并联的电容C3起到相位补偿作用,确定了放大器U1的增益带宽积和电路的带宽。在低频段,由于电容C2的影响,电阻R4和放大器U2没有形成反馈回路,保证了整个电路的开环增益。随着频率的不断增高,放大器U2反相器变为积分器,甚至变为衰减器,在某一段频率下,电阻R4和电容C2组成的积分器在转变为衰减器的过程中降低了放大器U2的增益。当然上述说明并非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本实用新型也不仅限于上述举例,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的实质范围内所做出的变化、改型、添加或替换,也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