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涉及智能家居控制装置,更具体地说,它涉及面板控制器。。
背景技术:
智能家居(英文:smart home,home automation)是以住宅为平台,利用综合布线技术、网络通信技术、安全防范技术、自动控制技术、音视频技术将家居生活有关的设施集成,构建高效的住宅设施与家庭日程事务的管理系统,提升家居安全性、便利性、舒适性、艺术性,并实现环保节能的居住环境。目前市场上较为常见的智能家居控制器,至少包括有若干按钮,通过无线通讯的方式,对家中对应的电气设备进行控制及应用,非常实用可靠,但是存在一些不足,由于需要安装布线,所以如果需要更换安装的位置非常不便。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随意变更位置的一种随意贴面板控制器的方案。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如下技术方案:一种随意贴面板控制器,包括壳体和面板,所述壳体内部设置有通讯模块,所述面板设置有分别用于控制不同电气设备的控制按钮,所述壳体背离面板的一端设置有若干个矩形槽区,相邻的矩形槽区之间隔设有加强筋条且位于两侧的中心位置的矩形槽区设置有第一固定部,且两个第一固定部所在的矩形槽区之间的矩形槽区设置有第二固定部,所述第一固定部至少包括一长腰型固定槽,所述第二固定部包括有一吸盘。
首先通过这样设置,矩形槽区之间形成的加强筋使得壳体安装处受力可以得到较好的平衡,且存在较多的预留宽度,同时可以保证壳体的牢固和稳定性,而在中心位置的矩形槽区设置固定部,这样一来,就可以保证吸盘可以非常准确的安装到位,而吸盘的设置,可以使得通过第二固定部固定整个壳体在任意位置,方便使用者进行使用和接收信号,通过第一固定部的设置,可以保证固定的平衡和稳定性,通过三点受力的方式,提高了固定效果。
进一步地,第一固定部还包括若干支撑筋条,所述支撑筋条从长腰型固定槽中心向外延伸至与加强筋条垂直相交。通过支撑筋条的设置,保证了固定的牢固和稳定性,提高了长腰型固定槽的结构稳定性。
进一步地,所述每一方向上的支撑筋条平行设置为两个。通过平行设置的筋条可以保证固定效果较为到位。
进一步地,所述矩形槽区设置有安装方向标识。通过设置安装方向标识,更加使使用者在安装时容易找到正确的位置,人性化较佳。
进一步地,所述随意贴面板控制器通过纽扣电池供电。通过纽扣电池供电,一来不会增加占用的体积,二来保证了供电效果。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相比现有技术,本实用新型起到了如下有益效果:用于室内灯光、窗帘、空调、安防的控制,可以通过无线信号连接到主机,面板按键的功能可以随意定义,通过手机APP对其按键功能进行编辑,且对于工作时间有一个合理的反馈,保证了电气设备的使用寿命,且可以固定在任意需要的位置。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前视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后视示意图。
附图标记:1a、壳体;2a、面板;100、控制按钮;200、矩形槽区;300、加强筋条;210、第一固定部;211、长腰型槽区;212、支撑筋条;220、第二固定部; 221、吸盘。
具体实施方式:
参照图1和图2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做进一步说明。
一种随意贴面板2a控制器,包括壳体1a和面板2a,所述壳体1a内部设置有通讯模块,所述面板2a设置有分别用于控制不同电气设备的控制按钮100,所述壳体1a背离面板2a的一端设置有若干个矩形槽区200,相邻的矩形槽区200之间隔设有加强筋条300且位于两侧的中心位置的矩形槽区200设置有第一固定部210,且两个第一固定部210所在的矩形槽区200之间的矩形槽区200设置有第二固定部220,所述第一固定部210至少包括一长腰型固定槽,所述第二固定部220包括有一吸盘221。首先通过这样设置,矩形槽区200之间形成的加强筋使得壳体1a安装处受力可以得到较好的平衡,且存在较多的预留宽度,同时可以保证壳体1a的牢固和稳定性,而在中心位置的矩形槽区200设置固定部,这样一来,就可以保证吸盘221可以非常准确的安装到位,而吸盘221的设置,可以使得通过第二固定部220固定整个壳体1a在任意位置,方便使用者进行使用和接收信号,通过第一固定部210的设置,可以保证固定的平衡和稳定性,通过三点受力的方式,提高了固定效果。第一固定部210还包括若干支撑筋条212,所述支撑筋条212从长腰型固定槽中心向外延伸至与加强筋条300垂直相交。通过支撑筋条212的设置,保证了固定的牢固和稳定性,提高了长腰型固定槽的结构稳定性。所述每一方向上的支撑筋条212平行设置为两个。通过平行设置的筋条可以保证固定效果较为到位。所述矩形槽区200设置有安装方向标识。通过设置安装方向标识,更加使使用者在安装时容易找到正确的位置,人性化较佳。所述随意贴面板2a控制器通过纽扣电池供电。通过纽扣电池供电,一来不会增加占用的体积,二来保证了供电效果。
固定时,首先可以根据使安装标识所示的方向,将第一固定部210进行与墙体的钩挂固定,通过长腰型沟槽,此时墙体上需要配合设置有预留凸起,保证长腰型沟槽可以起到较佳的固定效果,固定完成后,按压面板2a即可完成固定,由于第二固定部220的位置较第一固定部210偏下,所以形成三角型受力的方式,较为牢固,同时由于第二固定部220是通过按压的方式产生负压进行固定,较为便利,如果需要将该板取下,首先需要将吸盘221翘起,其次再将第一固定部210的固定脱开即可,但是正常情况下,不会出现这个由墙体方向向外的碰撞,可以放心使用保证不会脱落。
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仅局限于上述实施例,凡属于本实用新型思路下的技术方案均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原理前提下的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应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