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涉及厨房设备技术领域,更具体地,涉及一种高效节能电磁煲汤炉。
背景技术:
现有煲汤炉一般为煤气煲汤炉和烧煤饼式的煲汤炉,其使用的燃料主要为煤气和煤,这些都是不可再生资源,对自然资源消耗较大;在加热过程中容易产生二氧化碳、二氧化硫等废气,对环境影响较大,不利于环保。
现有的煲汤炉在烹饪过程中,热量是先传递给汤锅,再由汤锅传递给食物,热能在热量传递的过程中损失较大,热效率较低,烹饪的时间较长。再有,由于汤锅的锅底受热不均,这类煲汤炉在烹饪过程中有时会出现“假沸”现象,即汤锅中心的水很长时间达不到沸点,而周围的水却沸腾起来,导致热能的利用率较低。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热效率高、环保,并且能够使汤锅的锅底受热均匀的高效节能电磁煲汤炉。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提供一种高效节能电磁煲汤炉,包括加热面板、感应线圈、偏心转动组件、驱动装置、主机芯以及控制面板;
所述加热面板设置于炉体的上表面;
所述感应线圈设置于所述加热面板的下方并与所述偏心转动组件连接;
所述驱动装置与所述主机芯电连接,所述驱动装置驱动所述偏心转动组件使所述感应线圈在所述加热面板的正投影范围内转动;
所述控制面板设置于炉体的外表面上并与所述主机芯电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偏心转动组件包括偏心连接件和连接轴;
所述偏心连接件的一端与所述感应线圈连接、另一端与所述连接轴固定连接;所述连接轴与所述驱动装置连接,所述驱动装置驱动所述连接轴转动使所述偏心连接件同步转动。
更进一步地,所述偏心连接件为偏心轮或偏心轴。
改进之一,所述高效节能电磁煲汤炉还包括保温罩,所述保温罩设置于所述加热面板的下方并与所述保温罩形成保温腔;
所述感应线圈和所述偏心连接件位于所述保温腔内,所述转动轴穿过所述保温罩并与所述驱动装置连接。
优选地,所述保温罩为带有开口的凹槽,所述开口的横截面的面积为S,所述加热面板在正投影方向上的投影面积为S1,所述感应线圈在正投影方向上转动覆盖的投影面积为S2,则S2<S<S1。
改进之二,所述炉体内还设有散热器,所述散热器与所述主机芯电连接。
优选地,所述散热器为两个散热风扇,两个所述散热风扇分别与所述主机芯电连接。
可选地,所述炉体内还设有储备电源。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高效节能电磁煲汤炉设置有偏心转动组件,该组件能够在驱动装置的驱动下带动感应线圈转动,也即是,当煲汤炉工作时,加热面板在感应线圈转动的同时能够形成一个与之对应的环形加热区,环形加热区在汤锅的锅底位置不断地改变移动,从而使汤锅的锅底能够均匀受热,充分利用了热能,热效率较高,节省能耗。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中高效节能电磁煲汤炉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中偏心转动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中改进的高效节能电磁煲汤炉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说明。其中,附图仅用于示例性说明,表示的仅是示意图,而非实物图,不能理解为对本专利的限制;为了更好地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附图某些部件会有省略、放大或缩小,并不代表实际产品的尺寸;对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说,附图中某些公知结构及其说明可能省略是可以理解的。
如图1至图3所示为本实用新型高效节能电磁煲汤炉的实施例。
如图1所示,该高效节能电磁煲汤炉包括加热面板11、感应线圈12、偏心转动组件13、驱动装置14、主机芯15以及控制面板16;加热面板11设置于炉体1的上表面;感应线圈12设置于加热面板11的下方并与偏心转动组件13连接;驱动装置14与主机芯15电连接,驱动装置14驱动偏心转动组件13使感应线圈12在加热面板11的正投影范围内转动;控制面板16设置于炉体1的外表面上并与主机芯15电连接。
该高效节能电磁煲汤炉设置有偏心转动组件13,该组件能够在驱动装置14的驱动下带动感应线圈12转动,也即是,当煲汤炉工作时,加热面板11在感应线圈12转动的同时能够形成一个与之对应的环形加热区,环形加热区在汤锅的锅底位置不断地改变移动,从而使汤锅的锅底能够均匀受热,充分利用了热能,热效率较高。经测试,使用本实施例的高效节能电磁煲汤炉,能源利用率高达96%,节省能耗。
需要说明的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偏心转动组件13一般连接在感应线圈12的非圆心位置,以便较佳地控制转动;驱动装置14一般采用低速电机,以免动力过大损坏设备,实际使用选用低速电机时,可以根据需要进行选择或更换,只要能实现感应线圈12保持转动且设备完好即可。
如图2所示,偏心转动组件13包括偏心连接件131和连接轴132,偏心连接件131的一端与感应线圈12连接、另一端与连接轴132固定连接;连接轴132与驱动装置14连接,驱动装置14驱动连接轴132转动使偏心连接件131同步转动。其中,偏心连接件131可以为偏心轮或偏心轴。
作为对上述实施例的改进,如图3所示,本实施例的高效节能电磁煲汤炉在炉体1内还设有保温罩17,保温罩17设置于加热面板11的下方并与保温罩17形成保温腔18;感应线圈12和偏心连接件131位于保温腔18内,转动轴穿过保温罩17并与驱动装置14连接。在加热面板11的下部形成一个保温腔18,能够减少热量传递的中间环节,还能够减少感应线圈12发热的热量散失,提高能源的利用率及热效率。
其中,保温罩17为带有开口的凹槽,开口的横截面的面积为S,加热面板11在正投影方向上的投影面积为S1,感应线圈12在正投影方向上转动覆盖的投影面积为S2,则S2<S<S1。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高效节能电磁煲汤炉,如图1、图3所示,还可以在炉体1内设置散热器19,散热器19与主机芯15电连接。当使用完该电磁煲汤炉后,为了尽快降低炉体1的温度,可以增设散热器19加快散热,以延长厨具的使用寿命。较佳地,散热器19为两个散热风扇,两个散热风扇分别与主机芯15电连接。需要说明的是,这两个散热风扇可以分别设置在炉体1内的两相对侧上,分散布设有助于热量的散发;当然,仅当需要使用散热功能时再开启散热器19。实际使用时,也可以根据具体的使用情况进行散热器19的布设。
此外,如图1、图3所示,炉体1内还设有储备电源20。使用时,该备用电源可以与主机芯15连接,以便供电保证电磁煲汤炉的正常工作。
显然,本实用新型的上述实施例仅仅是为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所作的举例,而并非是对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的限定。对于所属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上述说明的基础上还可以做出其它不同形式的变化或变动。这里无需也无法对所有的实施方式予以穷举。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之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