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刀片式结构的插箱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267806阅读:285来源:国知局
一种刀片式结构的插箱的制作方法与工艺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通信设备插箱,尤其涉及一种结构扁平化的插箱。



背景技术:

目前应用较为广泛的通信设备机箱、插箱,结构较为复杂,制造零件数量多,耗材量大,加工成本高,同时整个机箱、插箱的体积庞大,占用大量的空间。随着电子元器件的小型化、微小型化和集成技术的不断发展,使得插箱的结构形式扁平化成为可能。因此如何在保证插箱强度与刚度的前提条件下,简化设计结构,降低插箱的高度,减少耗材量,设计结构功能模块化的插箱,按各模块功能叠加安装,使整个设备体积减小,提高机房的空间利用率,满足产品的市场需求。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改进现有通信设备机箱、插箱的不足,提供结构形式扁平化,可以按各模块功能叠加安装的刀片式结构的插箱。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刀片式结构的插箱,包括底座、上盖、过滤器面板、D形导电泡棉、过滤器导轨、风扇分隔板、上盖支架、角导轨、绝缘板、背板支架、T形导轨、单面导轨和双面导轨,

所述底座设有与底面垂直的左侧板和右侧板,左侧板和右侧板上均设有通风孔;所述左侧板和右侧板的上沿分别设有安装作用的第一卡口和第二卡口;所述的底座的前端设有截面为L形结构的前面板,所述的前面板右端与右侧板有适当间距,前面板右端设有安装面;所述的前面板的前立面上开有安装电子元器件的圆孔和方孔,前面板的上平面上设置两个上盖支架;

所述的过滤器面板设置于底座的前端右侧,为U形结构;

所述的D形导电泡棉分别设于第一卡口和第二卡口的外侧,以及上盖;

所述的过滤器导轨分别设于底座和上盖的右端,过滤器导轨呈U形截面;底座上的过滤器导轨开口向上,上盖上的过滤器导轨开口向下,两根过滤器导轨开口中心对齐;

所述的风扇分隔板设于底座过滤器导轨的左侧,风扇分隔板上设有过风孔,在过风孔的下端设置有向内翻起的上下两条导轨边,在风扇分隔板的后端设置有垂直于风扇分隔板的第一支脚;所述的风扇分隔板的前端设置为上切角形式,凸出的下角部与底座前立面的侧安装面贴合;在风扇分隔板前端上角部设置有垂直于风扇分隔板的第二支脚,第二支脚呈L形,第二支脚的上平面与上盖内腔平面贴合;

所述的角导轨设置于底座的左端,呈L形,在角导轨的一侧面设置有不连续的支脚,在角导轨另一侧面设置有向外翻起的上下两条导轨边;所述的上下两条导轨边与风扇分隔板下端的两条导轨边组成了下PCB板的安装导槽;

所述的绝缘板设置于底座的底面,风扇分隔板和角导轨之间;

所述背板支架分别设置于底座左侧和右侧的后端,为L形形状;

所述的上盖由顶面和垂直于顶面的后盖面构成;

所述的T形导轨设置于上盖的内侧平面中部;

所述的单面导轨和双面导轨设于上盖内侧。

进一步,上述的刀片式结构的插箱还包括限位板和限位绝缘片,所述的限位板设置于上盖的后盖面的中部,所述限位绝缘片设置于限位板的外侧。

进一步,所述的刀片式结构的插箱还包括挂耳,所述的挂耳呈L型结构,设置在底座左侧板和右侧板的外侧两旁,挂耳面上设有安装插箱用的腰圆孔。

进一步,所述的单面导轨在导轨竖面上设置有向内翻起的上下两条导轨边,在与导轨竖面垂直的上边缘上设置有安装导轨的支撑,支撑平面与上盖顶面内腔平面贴合。

进一步,所述的双面导轨在两侧平面上设置有向外翻起的上下两条导轨边,在与两侧平面垂直的上边缘上设置有安装导轨的支撑,支撑平面与上盖顶面内腔平面贴合。

进一步,所述的上盖的前端左侧设置有切角;更进一步,在上盖前端左侧的角部和前端右侧的角部设置有向下翻的支脚,在支脚平面上设置有安装压嵌螺母的圆孔。

进一步,所述过滤器面板的前立面的上端面和下端面高于左侧板和右侧板,使安装后前立面的上端面与上盖的顶面齐平,前立面的下端面与底座的外底面齐平;过滤器面板的右侧板的上端设有切角,切角的大小与上盖的安装面相适配,前立面上端设置有安装面板螺钉的安装孔,前立面下端设置有过滤器单元和风扇单元的安装孔。

进一步,所述的背板支架中部设有两个支脚,设于底板左侧的背板支架的外支脚面与风扇分隔板后端上部的第一支脚的外支脚面组成了背板安装面,风扇分隔板后端下部的第一支脚的外支脚面和设于底板右侧的背板支架的外支脚面组成了过滤单元的背板安装面,背板支架通过另一连续的侧平面与底座的侧板的点焊进行连接。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刀片式结构的插箱,设计结构形式扁平化,降低了插箱的高度,减少了耗材量,插箱功能模块化,按各模块功能叠加安装,设计紧凑合理,使整个设备体积减小,提高了机房的空间利用率,满足产品的市场需求。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刀片式结构的插箱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刀片式结构的插箱箱体部分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刀片式结构的插箱箱盖翻转后内部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刀片式结构的插箱过滤器面板部分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图2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刀片式结构的插箱包括底座01、过滤器面板02、面板螺钉03、D形导电泡棉04、过滤器导轨05、风扇分隔板06、上盖支架07、角导轨08、绝缘板09、压嵌螺母10、背板支架11、上盖12、T形导轨13、压嵌通孔螺柱14、沉头螺钉15、单面导轨16、双面导轨17、限位板18、限位绝缘片19和挂耳20,

所述底座01为上端和后端开口的中空立方体结构,所述底座01的底面两端设置有与底面0101垂直的左侧板0102和右侧板0103,所述左侧板0102和右侧板0103的上端设置有安装作用的卡口0104和0105,所述卡口0104和0105为向底座内腔错位一个上盖12的板厚的安装边,所述的左侧板0102和右侧板0103的平面上设置有密集排列的通风孔0106和压嵌螺母安装孔0107,所述的底座01的前端左侧设置有截面为L形结构的前面板,所述的前面板右端与右侧板有适当间距,在前面板的前立面0108上开有安装电子元器件的圆孔和方孔0112,在前立面0108和上平面0110的两侧面设置有与前立面0108和上平面0110垂直的侧安装面0113,在上平面0110上设置有安装两个上盖支架07的缺口0109,在缺口0109的两端设置有沉孔0111,沉孔的大径端置于上平面的外侧,在底座底面0101的后端设置有安装上盖12的沉孔0114,沉孔的大径端置于底座的外侧;

如图2所述,上盖支架07设置于底座上平面上的缺口0109处,呈U形结构,支架前立面进入缺口中,支架下端平面内侧0701与底座上平面0110的内侧面贴合,在上盖支架07的下端平面0701上设置有与底座01前端上平面的沉孔0111同心的螺纹孔0702,在上盖支架07的顶平面0703上设置有安装上盖12的螺纹孔0704;

如图4所示,所述过滤器面板02设置于底座01的前端右侧,为U形结构,面板前立面0201的上端面和下端面高于左侧板0202和右侧板0203,使安装后前立面的上端面与上盖12的顶面1201齐平,前立面的下端面与底座底面0101的外底面齐平,过滤器面板02的右侧板0203的上端设有切角0204,切角的大小与上盖12的安装面1203相适配,前立面0201上端设置有安装面板螺钉03的安装孔0205,前立面下端设置有过滤器单元和风扇单元的安装孔0206,更进一步,所述面板螺钉03为标准紧固件,穿过过滤器面板02前立面上的安装孔0205与上盖12前端右侧角部支脚上的孔1208连接;

如图2所示,在底座01和上盖12的右端设置有过滤器导轨05,过滤器导轨呈U形截面,底座上的导轨设置为开口向上,上盖上的导轨设置为开口向下,上下导轨开口中心对齐,分别与底座的底面和上盖的内侧平面贴合,优选的连接方式为点焊;

在过滤器导轨05的左侧设置有风扇分隔板06,在风扇分隔板侧立面0601上设置有过风孔0602,在过风孔的下端设置有向内翻起的上下两条导轨边0608,在风扇分隔板的后端设置有垂直于风扇分隔板的第一支脚0603,所述第一支脚设置于侧立面后端的上下两端,方向相反,在第一支脚的平面上设置有压嵌螺母安装孔0604,风扇分隔板的前端设置为上切角形式,凸出的下角部0605与底座前立面的侧安装面0113贴合,在前端上角部设置有垂直于风扇分隔板的第二支脚0606,所述第二支脚位于风扇分隔板侧立面的同一端,呈L形形状,在第二支脚的前面和上平面上设置有安装压嵌螺母的圆孔0607,第二支脚的前面与上盖前端左侧下翻支脚1209的前面齐平,第二支脚的上平面与上盖顶面内腔平面贴合,风扇分隔板优选的连接方式为点焊;

所述角导轨08设置于底座的左端,呈L形形状,在L形的一侧面设置有不连续的支脚0801,在另一侧面设置有向外翻起的上下两条导轨边0802,角导轨通过支脚0801的底面安装于底座的内侧底面上,优选的连接方式为点焊,角导轨的上下两条导轨边与风扇分隔板下端的两条导轨边组成了下PCB板的安装导槽;

所述绝缘板09设置于底座内侧底面,风扇分隔板06和角导轨08的中间,为具有绝缘作用的长方形薄板零件,优选的连接方式为粘接;

所述背板支架11设置于底座01左侧和右侧的后端,为L形形状,在支架的侧平面中部开槽后形成两个支脚1101,在支脚平面上设置有安装压嵌螺母的圆孔1102,左侧背板支架的外支脚面与风扇分隔板后端上部的第一支脚的外支脚面组成了背板安装面,风扇分隔板后端下部的第一支脚的外支脚面和右侧的背板支架的外支脚面组成了过滤单元的背板安装面,背板支架通过另一连续的侧平面与底座的侧板0102、0103的点焊进行连接;

所述挂耳20由安装面和垂直设置在安装面前端的挂耳面构成,呈L型结构,设置在所述底座左侧板和右侧板的外侧两旁,所述安装面上设有安装螺钉的沉孔2001,沉孔的角度为90°,沉孔的大径端位于L型结构的内侧,所述挂耳面上设有安装插箱用的腰圆孔2002。

如图3所示,所述上盖12设置于底座01的上端,所述上盖12由顶面1201和垂直于顶面的后盖面1202构成,在顶面1201的两侧端及后盖面的边缘周围设置有垂直于顶面和后盖面的安装面(1203、1204和1205),在所述的后盖面的下安装面1205上设置有安装压嵌螺母的圆孔1211,在所述的上盖顶面上设置有安装压嵌通孔螺柱的圆孔1212。

在上盖12的两侧安装面1203和顶面1201上设置有安装螺钉的沉孔1206,沉孔的角度为90°,沉孔的大径端位于上盖的外侧;所述上盖12的前端左侧设置有切角1207,更进一步,在上盖前端左侧的角部和前端右侧的角部设置有向下翻的支脚1209和1208,在支脚平面上设置有安装压嵌螺母的圆孔1210;

所述的D形导电泡棉04分别设置于底座左侧板和右侧板上沿的第一卡口0104和第二卡口0105的外侧,以及上盖后盖面下安装面1205的外侧和上盖前端左侧切角1207的内侧面,优选的连接方式为粘接;

所述单面导轨16为在导轨竖面1601上设置有向内翻起的上下两条导轨边1602,在与导轨竖面垂直的上边缘上设置有安装导轨的支撑1603,支撑平面与上盖顶面内腔平面贴合,优选的连接方式为点焊;

所述双面导轨17为在U形导轨的两侧平面1701上设置有向外翻起的上下两条导轨边1702,在与两侧平面垂直的上边缘上设置有安装导轨的支撑1703,支撑平面与上盖顶面内腔平面贴合,优选的连接方式为点焊;

所述限位板18设置于上盖的后盖面1202的中部,为一块连续的板材折叠而成的结构件,优选的连接方式为点焊;

所述限位绝缘片19设置于限位板的外侧,为绝缘材料贴片,优选的连接方式为粘接;

所述T形导轨13设置于上盖12的内侧平面中部,为截面呈T字形状的长条形结构件,在T形导轨的上平面上设置有安装沉头螺钉的螺孔1301。

进一步,所述压嵌螺母10为标准紧固件。

进一步,所述压嵌通孔螺柱14为标准紧固件。

进一步,所述沉头螺钉15为标准紧固件。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具有以下的优点和积极效果:

(1)设计结构形式扁平化,降低了插箱的高度,减少了耗材量;

(2)插箱功能模块化,按各模块功能叠加安装,使整个设备体积减小;

(3)提高了机房的空间利用率。

以上是对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进行了具体说明,但本发明创造并不限于所述实施例,熟悉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在不违背本实用新型精神的前提下还可做出种种的等同变形或替换,这些等同的变形或替换均包含在本申请权利要求所限定的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