终端外壳及终端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656547阅读:195来源:国知局
终端外壳及终端的制作方法与工艺

本实用新型涉及终端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终端外壳及终端。



背景技术:

目前市场上的手机等终端的外壳不同部分最常见的卡接方式是用塑胶卡扣与金属壳体的金属卡扣配合,也就是一个卡扣的公扣和母扣分别采用塑胶和金属材质,这样卡扣在卡入的过程中,塑胶卡扣可以弹性变形,达到卡入金属母扣的目的。

有些终端的前后壳都是金属材质,前后壳上的卡扣的卡接仍然需要有卡扣发生弹性变形;金属卡扣与金属卡扣配合,设计上直接设计成常规卡扣时,由于金属卡扣很难变形,需要把卡扣配合量设计的比较小,这造成了两个卡扣容易装配但也容易脱开。

受加工方式和成本的限制,金属卡扣边缘很锋利,金属卡扣在卡接时会有不同程度的刮擦。

另外,在终端外壳的拆卸过程中,需要强行拉开两个互相咬合的卡扣,容易造成卡扣的损坏。尤其是两个金属卡扣相咬合时,拆装一两次卡扣就会损坏,造成整机结构件报废。



技术实现要素:

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一种终端外壳及终端,可在终端外壳结合和拆卸过程中减少对终端外壳的损害。

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终端外壳包括:第一壳体、第二壳体和活动板;所述第一壳体上设置有限位部件;所述活动板容纳于所述限位部件构成的限位空间内,且能相对于所述第一壳体沿第一方向滑动;所述活动板朝向第二壳体的一侧上未被所述限位部件覆盖的部分设置有至少一组定位槽组,所述第二壳体上设置有与所述定位槽组相配合的定位件组,所述第二壳体通过将所述定位件组置入对应的所述定位槽组,通过所述定位件组插入所述定位槽组的凹部,使所述第二壳体与所述第一壳体固定连接。

上述方案中,所述定位槽组包括滑槽和卡槽,所述滑槽的槽底的竖截面为楔形,所述卡槽的底部的槽壁上设有凹部;所述定位件组包括与所述滑槽相配合的定位块和与所述卡槽相配合的卡爪,所述卡爪包括爪臂和固定设置在所述爪臂的末端的凸部。

上述方案中,所述第一壳体的侧边上设置有开口,所述活动板通过固定件固定在所述开口处的所述第一壳体上。

上述方案中,所述活动板的一端具有拆卸孔,所述第一壳体上的所述开口处与所述活动板相对应的位置上具有安装鼻,所述固定件包括螺丝或销钉,所述固定件穿过所述拆卸孔和所述安装鼻将所述活动板和所述第一壳体固定。

上述方案中,所述凹部的宽度沿着所述凹部延伸的方向逐渐变小,所述凹部位于所述卡槽的底部的表面与所述凸部与所述凹部的配合面之间的夹角小于所述配合面的摩擦角。

上述方案中,所述限位部件包括第一限位部和第二限位部;所述第一限位部设置在所述第一壳体上,且与所述侧边分别位于所述活动板的两侧;所述第二限位部固定在所述第一壳体上,所述第二限位部的一部分和所述第一壳体的封板分别位于所述活动板的两侧。

上述方案中,所述第一限位部与所述活动板之间设计有第一间隙,所述第二限位部与所述活动板之间设计有第二间隙,所述第一间隙和所述第二间隙的宽度为0.02mm至0.05mm。

上述方案中,所述限位部件包括滑轨和第三限位件,所述滑轨沿着所述第一方向设置,且容纳所述活动板的一部分,所述第三限位件固定在所述第一壳体上,所述第三限位件的一部分和所述第一壳体的封板分别位于所述活动板的两侧;或者,所述限位部件包括开槽和第四限位件,所述开槽沿着所述第一方向设置,且容纳所述活动板的一部分,所述第四限位件固定在所述第一壳体上,所述第四限位件的一部分和所述第一壳体的封板分别位于所述活动板的两侧;或者,所述限位部件包括定位筋和第五限位件,所述定位筋沿着所述第一方向设置,且容纳于所述活动板上的凹槽内,所述第五限位件固定在所述第一壳体上,所述第五限位件的一部分和所述第一壳体的封板分别位于所述活动板的两侧。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终端,所述终端包括上述技术方案中的终端外壳。

上述方案中,所述第一壳体的侧边上设置有开口,所述活动板的一端位于所述开口处,所述开口为SIM卡开口或T卡开口。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提供的终端外壳的第一壳体上设置有至少一组定位槽组,第二壳体上设置有与定位槽组相配合的定位件组,在组装外壳时,所述第二壳体通过将所述定位件组置入对应的所述定位槽组,通过所述定位件组插入所述定位槽组的凹部,无需发生弹性形变即可使所述第二壳体与所述第一壳体固定连接。采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终端外壳和终端,可在终端外壳结合和拆卸过程中减少对终端外壳的损害。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终端外壳组成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活动板组成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第二壳体组成结构示意图;

图4为图3中局部A的放大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第二壳体和活动板配合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图5中局部B的放大示意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第一壳体组成结构示意图;

图8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活动板滑动方向示意图;

图9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凸部和凹部配合的结构示意图;

图10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活动板与第一壳体连接关系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能够更加详尽地了解本实用新型的特点与技术内容,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实现进行详细阐述,所附附图仅供参考说明之用,并非用来限定本实用新型。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终端外壳,如图1所示的终端外壳包括:第一壳体2、第二壳体1和活动板3;其中,如图2所示,第一壳体2上设置有限位部件;活动板3容纳于限位部件构成的限位空间内,且能相对于第一壳体2沿第一方向滑动;活动板3朝向第二壳体1的一侧上未被限位部件覆盖的部分设置有至少一组定位槽组,第二壳体1上设置有与定位槽组相配合的定位件组,第二壳体通过将定位件组置入对应的定位槽组,通过定位件组插入定位槽组的凹部,使第二壳体1与第一壳体2固定连接。

其中,第一方向为活动板长度方向。如图3所示,第二壳体1上定位件组所在的第二壳体1的边缘之外的边缘上还设置有多组普通卡扣13,该普通卡扣13与如图8所示的第一壳体2上设置的普通卡扣24相配合。

采用该设计,在组装外壳时,所述第二壳体通过将所述定位件组置入对应的所述定位槽组,通过所述定位件组插入所述定位槽组的凹部,无需发生弹性形变即可使所述第二壳体与所述第一壳体固定连接。

其中,定位槽组包括滑槽32和卡槽31,滑槽32的槽底的竖截面为楔形,卡槽31的底部的槽壁上设有凹部112;定位件组包括与滑槽32相配合的定位块12和与卡槽31相配合的卡爪11,卡爪11包括爪臂111和固定设置在爪臂111的末端的凸部112。

其中,如图2所示的活动板3上的滑槽32和卡槽31各有四个,即每个活动板上设置有四组定位槽组,但在实际应用中定位槽组的数量并不局限于四个,相对应的定位件组的数量也并不局限于图1中的四个。

在组装上述终端外壳时,第二壳体1压向第一壳体2,定位块12推动滑槽32,使得活动板3在第一壳体2上滑动;活动板的滑动,使得卡爪11逐渐卡入第一壳体2上的卡槽31;在外壳组装完成后,卡槽31和卡爪11互相配合使得第一壳体2和第二壳体1在垂直于两个壳体的方向上不会脱离。

如图5和图6所示,在第二壳体1卡入第一壳体2时,随着活动板3沿着第一方向滑动,凸部112沿着第一方向逐渐进入凹部311,与凹部配合。终端外壳装配完毕后,凸部112和凹部311的配合限制了第一壳体和第二壳体在垂直于两个壳体的方向上的相对移动。

如图7所示,第一壳体2的侧边22上设置有开口23,活动板通过固定件固定在开口处的第一壳体2上。

其中,侧边22沿第一壳体的封板21的周向设置,并与封板21一体成型。如图8所示,在拆卸终端外壳时,在开口23处使用工具推动活动板3使之沿着如图8中的箭头所示方向的反方向相对于第一壳体2移动,滑槽32向第二壳体1施加力即可使第二壳体1与第一壳体2脱离,同时,凸部112和凹部311也在沿着第一方向脱离,此时,卡槽31和卡爪11将不会在与第一壳体2和第二壳体1垂直的方向上阻碍第二壳体1和第一壳体2分离。

在第一壳体2和第二壳体1安装完毕后,必须保证第一壳体和第二壳体在沿着第一方向不会发生相对移动。如图2所示,可在活动板的一端设置拆卸孔33,第一壳体上的开口处与活动板相对应的位置上具有安装鼻(图中未示出),并使用螺丝或销钉等固定件穿过拆卸孔和安装鼻将活动板和第一壳体固定。固定件的使用可使得第一壳体和第二壳体在沿着第一方向不会发生相对移动。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还可以使用另一种方法保证第一壳体和第二壳体在沿着第一的方向不会发生相对移动。如图9所示,凹部311的宽度沿着凹部延伸的方向逐渐变小,凹部411位于卡槽的底部的表面312与凸部112与凹部的配合面313之间的夹角314小于配合面的摩擦角。

该设计中上述配合面313为一个斜面,凸部112和凹部311在该斜面处存在静摩擦力。当夹角314小于配合面的摩擦角时,凸部112和凹部311之间的静摩擦力小于二者之间的最大静摩擦力,因此,凸部和凹部间不会发生相对滑动。上述静摩擦力的沿着第一方向的分量可以使第二壳体1在相对于图8中所示箭头方向的反方向相对于第一壳体2不会发生相对移动,同时,定位块12的使用可以使第二壳体1在相对于图8中所示箭头方向相对于第一壳体2不会发生相对移动。因此,结合使用定位块12和合理设计的上述夹角314,可以实现第一壳体和第二壳体在沿着第一方向上不会互相脱离。

将活动板连接在终端外壳上可以有多种方法,如图10所示,限位部件包括第一限位部4和第二限位部5;第一限位部4设置在第一壳体上,且与侧边分别位于活动板的两侧;第二限位部5固定在第一壳体上,第二限位部5的一部分和第一壳体的封板21分别位于活动板的两侧。该设计中,第一限位部4和第二限位部5配合第一壳体2限制了活动板在垂直于第一方向上的运动路径。

在上述连接活动板的方法中,为使得活动板便于滑动,第一限位部与活动板之间设计有第一间隙,第二限位部与活动板之间设计有第二间隙,第一间隙和第二间隙的宽度为0.02mm至0.05mm;另外,也可以在活动板两侧涂润滑油。

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可以通过在第一壳体2上设置滑轨和开槽来代替第一限位部的功能,并结合第三限位件或第四限位件,实现限制活动板在垂直于第一方向的运动路径的功能。其技术方案为:

限位部件包括滑轨和第三限位件,滑轨沿着第一方向设置,且容纳活动板的一部分,第三限位件固定在第一壳体上,第三限位件的一部分位于活动板的远离第一壳体的方向的端部的正前方。

或者,限位部件包括开槽和第四限位件,开槽沿着第一方向设置,且容纳活动板的一部分,第四限位件固定在第一壳体上,第四限位件的一部分位于活动板的远离第一壳体的方向的端部的正前方。

或者,限位部件包括定位筋和第五限位件,定位筋沿着第一方向设置,且容纳于活动板上的凹槽内,第五限位件固定在第一壳体上,第五限位件的一部分和第一壳体的封板分别位于活动板的两侧。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提供的终端外壳的第一壳体上设置有至少一组定位槽组,第二壳体上设置有与定位槽组相配合的定位件组,在组装外壳时,所述第二壳体通过将所述定位件组置入对应的所述定位槽组,通过所述定位件组插入所述定位槽组的凹部,无需发生弹性形变即可使所述第二壳体与所述第一壳体固定连接。采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终端外壳,可在终端外壳结合和拆卸过程中减少对终端外壳的损害。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还提供一种终端,包括上述技术方案中的终端外壳。

其中,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终端的第一壳体的侧边第一壳体的侧边上设置有开口,活动板的一端位于开口处,开口为SIM卡开口或T卡开口。。当SIM卡托盘或者T卡托盘被取出后即可以对该开口处的活动板进行固定或者滑动操作。该设计可使终端外壳更美观。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终端包括的终端外壳的第一壳体上设置有至少一组定位槽组,第二壳体上设置有与定位槽组相配合的定位件组,在组装外壳时,所述第二壳体通过将所述定位件组置入对应的所述定位槽组,通过所述定位件组插入所述定位槽组的凹部,无需发生弹性形变即可使所述第二壳体与所述第一壳体固定连接。采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终端,可在终端外壳结合和拆卸过程中减少对终端外壳的损害。

以上,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非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