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热盘的锅体感应结构及加热锅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484529阅读:211来源:国知局
发热盘的锅体感应结构及加热锅的制造方法与工艺

本申请涉及电加热产品领域,尤其是涉及发热盘的锅体感应结构及其应用的加热锅。



背景技术:

选用发热盘作为发热源的加热锅以及其他电加热产品,发热盘上的控制装置一般通过微动开关感应加热锅的锅体并控制发热盘的工作状态,微动开关由于自身结构性质,其工作寿命一般较短,从而也影响发热盘的工作寿命使发热盘不能长期使用。



技术实现要素: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提高发热盘的工作寿命,本申请提供了用触点开关取代传统的微动开关的发热盘的锅体感应结构。

本申请由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发热盘的锅体感应结构,包括发热盘主体,所述发热盘主体上设有第一贯穿通孔,所述第一贯穿通孔内设有传感杯,所述传感杯的一端向上延伸至所述第一贯穿通孔外,所述传感杯的下方设有向上顶压所述传感杯的弹性顶压件,发热盘的锅体感应结构还包括:

控制装置,其设于所述传感杯的下方并与所述发热盘主体固定连接,所述弹性顶压件设于所述控制装置上,所述控制装置设有触点开关,所述触点开关包括静触片和动触片,所述静触片上设有静触点,所述动触片上设有用于与所述静触点相接触的动触点;

断开装置,其设于所述传感杯的底部,且当所述传感杯向下移动时,所述断开装置带动所述动触片脱离所述静触片;

预压片,其一端连接在所述控制装置上,另一端用于顶压所述动触片,且当所述传感杯向上移动时,所述预压片顶压所述动触片使所述动触点与所述静触点相接触。

所述控制装置上设有第二贯穿通孔,所述静触片和动触片均设置在所述控制装置的底部,所述静触片设有静触点的一面朝下,所述动触片的一端与所述控制装置连接,其带有动触点的一端跨过所述第二贯穿通孔靠近所述静触片,且所述动触片带有动触点的一端能绕所述动触片与所述控制装置的连接部上下移动,所述预压片设于所述控制装置的底部并向上顶压所述动触片。

所述断开装置包括设于所述传感杯底部的承载板,所述承载板上与所述第二贯穿通孔相对应的位置处设有向下延伸的顶柱,当所述传感杯向下移动时,所述顶柱随之向下移动并穿过所述第二贯穿通孔向下顶压所述动触片脱离所述静触片,使所述动触点与所述静触点相分离。

所述预压片呈弧形,且所述预压片的凹面朝上,所述预压片的一端连接在所述动触片与所述控制装置相连接的一端的下侧,所述预压片的另一端设有一通孔,且所述动触片带有动触点的一端穿过所述通孔。

所述传感杯上设有与所述控制装置电连接的温度电阻,当所述温度电阻感应到的温度超过限定值时,所述控制装置控制发热盘停止加热。

所述弹性顶压件为顶压弹簧。

所述控制装置包括控制所述发热盘的控制线路板。

所述动触片和静触片均为金属触片。

本申请还公开了加热锅,包括锅体和发热盘,所述发热盘设有如上所述的发热盘的锅体感应结构。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申请有如下优点:

1、当发热盘上放置锅体并顶压传感杯向下移动时,通过断开装置带动动触片远离静触片,实现触点开关的断开;以及当发热盘上撤去锅体使传感杯向上移动时,通过预压片顶压动触片靠近静触片,使动触点与静触点相接触,实现触点开关的复位闭合,实现发热盘感应其有无锅体以控制触点开关闭合和断开的技术效果,结构简单且满足使用需要。

2、本申请的动触片和静触片均为金属触片,能在高温环境中长期使用,从而增长了发热盘的使用寿命。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

图1是发热盘与锅体分离示意图;

图2是图1中A部的放大示意图;

图3是发热盘上放置有锅体的示意图;

图4是图2中B部的放大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参照附图所示的加热锅,所述加热锅包括锅体1和发热盘2,所述发热盘2上设有发热盘的锅体感应结构,所述发热盘的锅体感应结构包括有发热盘主体201,所述发热盘主体201上设有第一贯穿通孔202,所述第一贯穿通孔202内设有传感杯5,所述传感杯5的一端向上延伸至所述第一贯穿通孔202外,所述传感被的下方设有向上顶压所述传感杯5的弹性顶压件4,优选的,弹性顶压件4为顶压弹簧,所述发热盘的锅体感应结构还包括:控制装置3、断开装置6和预压片8。

控制装置3设于所述第一贯穿通孔202的下方并与所述发热盘主体201固定连接,所述控制装置3上设有用于控制发热盘2的线路板(图中未显示),所述控制装置3上设有第二贯穿通孔301,所述控制装置3上设有触点开关7,所述触点开关7包括连接在所述控制装置3底部的静触片701和动触片702,优选的,静触片701和动触片702均为金属触片,所述静触片701的下侧面设有静触点703,所述动触片702上设有用于与所述静触点703相触碰的动触点704,所述动触片702的一端与所述控制装置3相连接,所述动触片702带有动触点704的一端跨过所述第二贯穿通孔301靠近所述静触片701,所述动触片702带有动触点704的一端能绕所述动触片702与所述控制装置3的连接部上下移动,当所述触点开关7闭合即所述静触点703与所述动触点704相接触时,所述控制装置3控制发热盘2进入保护状态,既发热盘2不工作;当所述触点开关7断开即所述静触点703与所述动触点704相分离时,所述控制装置3控制发热盘进入工作状态。控制装置通过触点开关的闭合和断开控制发热盘的工作状态,结构简单且技术效果好,且触点开关的动触片和静触片均为金属触片,金属触片能在高温的环境下长期使用,从而增长了发热盘的工作寿命。

断开装置6设于所述传感杯5的底部,所述断开装置6包括设于所述传感杯5底部的承载板601,所述承载板601上与所述第二贯穿通孔301相对应的位置处设有向下延伸的顶柱602,所述顶柱602能随传感杯5的向下移动而向下移动,当所述传感杯5向下移动时,所述顶柱602随之向下移动并穿过所述第二贯穿通孔301向下顶压所述动触片702脱离所述静触片701,使所述动触点704与所述静触点703相分离。断开装置随传感杯的向下移动以断开动触片和静触片,从而实现当发热盘上放置有锅体向下顶压传感杯时,使触点开关断开从而控制发热盘进入工作状态的技术效果,满足用户的使用需要。

预压片8呈弧形,且所述预压片8的凹面朝上,所述预压片8的一端连接在所述动触片702与所述控制装置3相连接的一端的下侧,所述预压片8的另一端设有一通孔(图中未显示),且所述动触片702带有动触点704的一端穿过所述通孔使所述预压片8向上顶压所述动触片702靠近所述静触片701,当所述传感杯5向上移动时,所述预压片8向上顶压所述动触片702使所述动触点704与所述静触点703相接触。动触片通过预压片的顶压作用使静触点与动触点相接触,实现当发热盘上没有放置锅体时,使触点开关闭合从而控制发热盘进入保护状态的技术效果,满足用户使用需要。

进一步的,所述传感杯5上还设有温度电阻,当温度电阻感应到的温度超过限定值时,控制装置3控制发热盘2停止加热。传感杯通过设在其上的温度电阻感应锅体温度,当温度电阻感应锅体温度超过限定值时,控制装置能智能控制发热盘停止加热,方便使用。

本实施例工作原理如下:

发热盘上放置锅体:将锅体放置在发热盘上,锅体顶压传感杯向下移动并压缩传感器杯下的顶压弹簧,当传感器杯向下移动时,所述传感杯内的顶柱也随之向下移动并穿过第二贯穿通孔顶靠动触片远离静触片,使动触点与静触点相分离,控制装置控制发热盘进入工作状态,同时传感杯上设有用于感应锅体温度的温度电阻,当温度电阻感应锅体的温度超过限定值时,控制装置控制发热盘停止加热。

发热盘上撤走锅体:将发热盘上的锅体撤走,被压缩的顶压弹簧向上顶压传感杯使传感杯向上移动并带动传感杯内的顶柱向上移动,使顶柱脱离第二贯穿通孔,动触片在预压片的作用下,动触片设有动触点的一端靠近静触片,使动触点与静触点相接触,使控制装置控制发热盘进入保护状态。

如上所述是结合具体内容提供的一种实施方式,并不认定本申请的具体实施只局限于这些说明。凡与本申请的方法、结构等近似、雷同,或是对于本申请构思前提下做出若干技术推演或替换,都应当视为本申请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