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发热圈固定磁珠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336109阅读:309来源:国知局
一种发热圈固定磁珠结构的制造方法与工艺

本实用新型涉及加热设备技术领域,具体是一种发热圈固定磁珠结构。



背景技术:

发热圈是用电热合金丝作发热材料,用云母软板作绝缘材料,外包以薄金属板(铝板、不锈钢板等)。典型应用例如电热水瓶。将金属管状电热元件铸于铝盘、铝板中或焊接或镶嵌于铝盘、铝板之上即构成各种形状的电加热盘、电加热。典型应用例如电饭锅、电熨斗、电咖啡壶等。现有的发热圈仍然存在生产成本高、工作效率较低的缺点,而且现有的发热圈中的绝缘陶瓷珠容易脱落,降低了绝缘隔热的效果,本实用新型设计了一种新型的发热圈固定磁珠结构,可以将绝缘固定磁珠良好的固定,从而增加绝缘隔热的效果。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发热圈固定磁珠结构,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发热圈固定磁珠结构,包括绝缘固定磁珠,镀锌板的左右两端均设置有两个配合穿过玻纤线的通孔,绝缘固定磁珠通过与通孔的配合连接在镀锌板上,玻纤线一端穿过绝缘固定磁珠和通孔。

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方案:所述通孔为圆环形通孔。

作为本实用新型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绝缘固定磁珠为T型磁珠。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该发热圈固定磁珠结构设计合理,结构简单,绝缘固定磁珠安装牢固,使得绝缘隔热效果更好;而且该发热圈固定磁珠结构还具有制备方法简单、节能环保、生产成本的优点,提高了工厂的收益,实用性强。

附图说明

图1为发热圈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发热圈的分解结构示意图。

图3为发热圈中云母芯片的装配结构示意图。

图4为发热圈中绝缘固定磁珠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发热圈的局部放大图。

其中:1-发热圈主体;2-铝槽;3-云母铺片;4-云母芯片;5-云母孔铺片;6-绝缘固定磁珠;7-镀锌板;8-第一玻纤线;9-云母固定扣;10-发热丝;11-第一发热丝;12-第二发热丝;13-第三发热丝;14-第二玻纤线;15-第三玻纤线;16-第四玻纤线;17-后孔; 18-前孔;19-孔位;20-通孔。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对本专利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详细地说明。

请参阅图1-5,一种发热圈,包括发热圈主体1;所述发热圈主体1包括铝槽2、云母铺片3、云母芯片4、云母孔铺片5、绝缘固定磁珠6、镀锌板7、发热丝10和玻纤线;所述玻纤线包括第一玻纤线8、第二玻纤线14、第三玻纤线15和第四玻纤线16,且从左至右依次为第三玻纤线15、第四玻纤线16、第二玻纤线14、第一玻纤线8;所述发热丝10 包括第一发热丝11、第二发热丝12和第三发热丝13;所述云母芯片4的左右两端均设置有两个孔位19,所述孔位19包括后孔17和前孔18;所述云母铺片3安装在铝槽2中,云母芯片4下表面与云母铺片3贴合连接,云母芯片4上表面与云母孔铺片5贴合连接,云母孔铺片5上表面与镀锌板7贴合连接,所述发热丝10缠绕在云母芯片4表面,所述镀锌板7的左右两端均设置有两个配合穿过玻纤线的通孔20,且通孔20中均安装有绝缘固定磁珠6,绝缘固定磁珠6与通孔20配合连接,玻纤线一端穿过绝缘固定磁珠6和通孔 20,绝缘固定磁珠6安装牢固,使得绝缘隔热效果更好,所述通孔20为圆环形通孔,所述绝缘固定磁珠6为T型磁珠,通孔20与T型磁珠配合连接,可以实现T型磁珠与通孔 20紧密的连接在一起,从而避免了绝缘固定磁珠6脱落,增加了绝缘隔热效果;所述玻纤线另一端分别穿过对应的前孔18,并与对应的发热丝10连接;还包括多个套设于云母芯片4和发热丝10上且用于固定所述发热丝10的云母固定扣9,所述云母固定扣9采用云母材料制成,所述云母固定扣9为矩形云母固定扣,云母固定扣9上设有与云母芯片4适配的矩形通孔,云母芯片4穿过所述矩形通孔;所述云母固定扣9可以均匀套设于云母芯片4和发热丝10上;所述第四玻纤线16与第一发热丝11、第二发热丝12和第三发热丝 13连接,第一发热丝11的另一端与第二玻纤线14连接,第二发热丝12的另一端与第一玻纤线8连接,所述第一发热丝11和第三发热丝13串联设置,第三发热丝13的另一端与第三玻纤线15连接;所述玻纤线一端头剥皮10-20mm,玻纤线一端头可剥皮15mm,剥皮端穿过后孔17,在云母芯片4背面与发热丝缠绕1-10圈,从前孔18穿出,且夹平在云母芯片4上;所述铝槽2、云母铺片3、云母芯片4、云母孔铺片5、镀锌板7均绕至呈环形;云母芯片4上四个前孔18的位置与镀锌板7上的四个通孔20的位置相对应。

第四玻纤线16为公共端出线位置,第三玻纤线15、第一玻纤线8和第二玻纤线14为三组功率出线位置;

第四玻纤线16与第一玻纤线8为一组功率,使用第二发热丝12;

第四玻纤线16和第二玻纤线14为一组功率,使用第一发热丝11;

第四玻纤线16和第三玻纤线15为一组功率,使用第一发热丝11与第三发热丝13串联。

本发明的工作原理是:绝缘固定磁珠6安装牢固,使得绝缘隔热效果更好;若第四玻纤线16和第三玻纤线15功率使用一组发热丝的话,可能由于功率大小问题而使用的发热丝线径过小,使得发热圈存在很多隐患,例如断丝等现象,且不良率高;因此在不改变发热圈及云母芯片4大小的前提下,改变电路走位,使用第四玻纤线16和第二玻纤线14(第一发热丝11)以及第一玻纤线8和第三玻纤线15(第三发热丝13)两组发热丝串联得到第四玻纤线16和第三玻纤线15的这组功率,使得所使用的发热丝线径增大,可以降低不良率,增加发热丝的使用寿命。

该发热圈设计合理,结构简单,绝缘固定磁珠6安装牢固,使得绝缘隔热效果更好;而且在不改变云母芯片4大小的前提下,改变电路走位,可以降低发热圈的隐患,可以降低不良率,增加发热丝的使用寿命,且能保证发热圈的使用效果;而且该发热圈的制备方法简单,大大降级了生产的繁琐性,更加节能环保,而且降低了生产成本,提高了工厂的收益,实用性强。

该发热圈固定磁珠结构设计合理,结构简单,绝缘固定磁珠6安装牢固,使得绝缘隔热效果更好;而且该发热圈固定磁珠结构还具有制备方法简单、节能环保、生产成本的优点,提高了工厂的收益,实用性强。

上面对本专利的较佳实施方式作了详细说明,但是本专利并不限于上述实施方式,在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所具备的知识范围内,还可以在不脱离本专利宗旨的前提下做出各种变化。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