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源装置和使用该电源装置的光化学反应装置和方法、以及内酰胺制造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3353283阅读:171来源:国知局
电源装置和使用该电源装置的光化学反应装置和方法、以及内酰胺制造方法与流程

本发明涉及具有对来自电力供给源的电流进行控制的控制电路的电源装置,特别地涉及能够抑制控制电路的温度上升的电源装置、使用该电源装置的光化学反应装置和方法、以及使用该光化学反应方法的内酰胺(lactam)制造方法。



背景技术:

在具有对来自电力供给源的电流进行控制的控制电路的电源装置中,大多在控制电路中搭载使用半导体元件的开关元件或者使用扼流线圈的电抗器等电气·电子部件,但是,在这样的电气·电子部件中,通常在达到一定温度以上时,可能会产生动作不稳定或寿命减少的情况。尤其是在不能较大地取得这些电气·电子部件的散热用空间的情况下,例如,在要求装置整体紧凑化从而作为控制电路或者组装有该控制电路的电源装置不能较大地取得散热用空间的情况下,容易产生这样的温度上升的问题。

例如,在使用发光二极管(以下,有时简称为“led”)的光源用电源装置中,具有如下问题:随着led光源的高输出·高集成化的进步,为了抑制led元件或者电源控制电路的发热量而利用散热或者强制冷却进行冷却所需的空间体积减小,从而构成电源控制电路的扼流线圈或者半导体元件等电气·电子部件的温度会上升到非理想的水平。由于电气·电子部件的寿命因发热而受到较大的影响,因此在要求长寿命的led光源中,为了抑制这种温度上升,需要高效地冷却电气·电子部件,特别是针对大负载的led光源,其必要性增大。

针对上述大负载的led光源装置,专利文献1提出了如下的光源装置:对冷却液从冷却光源装置的冷却系统发生液体泄漏的情况进行检测,从而能够防止光源或者电源伴随着冷却液的附着而被损坏的情况,但是没有提及为了抑制电源控制电路的温度上升而高效地冷却电气·电子部件,从确保控制电路的稳定动作或者长寿命化的观点来看,依然不够。

在先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13-200944号公报



技术实现要素:

发明要解决的问题

因此,本发明的课题在于:着眼于上述问题,提供一种具有对来自电力供给源的电流进行控制的控制电路的电源装置,该电源装置具有能够恰当地抑制温度上升的结构,特别是提供一种适用于大负载的led光源的电源装置。尤其是在工业用放电管等中,要求特大量的光量,需要增加led的绝对数量,另一方面,为了适用于现有的设备,会在有限的区域内集中配置多个led,从而需要一种即使在恰当地抑制温度上升更为困难的情况下也能够稳定地进行控制的电源装置。

用于解决问题的手段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的电源装置的特征在于,具有:控制电路,其对来自电力供给源的电流进行控制;冷却单元,其能够通过使冷却介质流通而对周围进行冷却;传热单元,其连接该冷却单元和所述控制电路;以及绝缘单元,其在与该传热单元和所述控制电路接触的状态下介于该传热单元和所述控制电路这两者之间。

在这种本发明的电源装置中,当来自电力供给源的电流变大时,搭载了电气·电子部件的控制电路可能会发热,但是,由于在能够通过冷却介质的流通而对周围进行冷却的冷却单元与控制电路之间形成有由与该冷却单元和控制电路连接的传热单元以及介于该传热单元与控制电路之间并与两者接触的绝缘单元构成的传热路径,因此发热的控制电路通过该传热路径被高效地冷却,发热量被抑制在适当的水平以下。尤其是,由于控制电路与绝缘单元接触且绝缘单元与传热单元接触,因此在控制电路到冷却单元之间形成了能够极其高效地传热的传热路径,从而会高效地冷却发热的控制电路。结果,通过绝缘单元确保了所需的绝缘状态,并且防止了控制电路的温度过度上升,稳定地维持了控制电路的功能,并且实现了搭载于控制电路的电气·电子部件的长寿命化。

在上述的本发明的电源装置中,可以采用如下方式:上述控制电路至少具有由开关元件或/和电抗器构成的电路组件,上述绝缘单元至少与该电路组件接触。由于这些开关元件和电抗器是在流过大电流时容易发热,在温度过度上升时功能容易下降的电路组件,因此,通过在控制电路中也对这样的电路组件重点进行冷却,从而更稳定地维持了控制电路的功能。

此外,作为上述冷却单元,只要是能够通过冷却介质的流通而对周围进行冷却的单元即可,没有特别限定,并且其结构也没有特别限定,但是如果冷却单元通过具有冷却水流路的单元构成,则在冷却水的流通结构或者流量控制上能够采用一般的技术,因此,能够容易地应用于本发明的电源装置。此外,通过适当地设计流路或者适当地控制冷却水的流量,从而能够得到较高的冷却性能。

此外,作为上述传热单元,只要是连接冷却单元与控制电路并能够在其之间传热的单元即可,没有特别限定,并且对其结构也没有特别限定,但是为了得到极高的传热性能乃至极高的冷却性能,优选由热传导系数较高的材料构成。例如,优选传热单元由热传导系数为2w/m·k以上的金属制部件构成。通过具有2w/m·k以上的热传导系数,从而能够得到足够高的传热性能乃至足够高的冷却性能。

此外,作为上述绝缘单元,只要是能够针对控制电路确保所需的绝缘性能且在与传热单元和控制电路接触的状态下介于该两者之间的单元即可,没有特别限定,对其结构也没有特别限定,但是为了得到极高的传热性能乃至极高的冷却性能,优选由热传导系数较高的材料构成。由于是绝缘单元,因此不能通过导电性的金属制部件构成,例如,绝缘单元优选为由具有绝缘性且热传导系数为0.4w/m·k以上的片状部件构成。只要可确保绝缘性,绝缘单元也可以比较薄,因此通过具有0.4w/m·k以上的热传导系数,从而能够得到足够高的传热性能乃至足够高的冷却性能。作为具有这样的热传导系数的片状部件,例如可列举由硅构成的片状部件。

此外,在本发明的电源装置中,为了维持较高的冷却性能,优选为,与冷却单元连接的传热单元被保持为始终经由绝缘单元而与控制电路侧接触的状态。为此,优选为本发明的电源装置还具有推压单元,该推压单元能够将传热单元向控制电路侧推压。由于能够通过推压单元始终对传热单元向控制电路侧推压,因此能够始终保持传热路径内的期待的接触状态,由此,能够得到优良的冷却性能。这样的推压单元也可以由单独设置的弹簧部件等单元构成,也可以在具有弹簧功能的部位形成上述传热单元的一部分而与传热单元一体地构成。

优选为,在上述推压单元上附加设置有对该推压单元的推压力进行调节的推压力调节单元。通过推压力调节单元的推压力调节,能够维持接触部位以更加稳定且适当的接触压来进行接触的接触状态。作为这种推压力调节单元,没有特别限定,可以应用具有任意的推压力调节功能的单元,例如,可以通过如下的调节螺杆构成,该调解螺杆能够调节具有上述的弹簧部件或者弹簧功能的部位的姿态和按压力。

上述本发明的电源装置可以应用于具有对来自电力供给源的电流进行控制的控制电路的所有领域的电源装置,特别是作为控制电路由对向使用多个发光二极管的发光体供给的电流进行控制的电路构成的电源装置是有用的。

如此,在用作具有使用发光二极管的发光体的光源用电源装置的情况下,优选为,上述冷却单元设置在上述发光体的背面侧。即,优选以不妨碍发光体的前面侧的光的照射路径的方式构成冷却单元。

在这种具有发光体的光源中,来自发光体的照射光例如能够用于光化学反应。例如,如后述所示,来自发光体的光的照射目标为环烷烃,可以用于通过光照射制造环烷酮肟的光化学反应工序。能够使用在光化学反应工序中制造出的环烷酮肟制造内酰胺。

本发明的光化学反应装置的特征在于具有光照射装置,该光照射装置具有与上述电源装置连接的发光二极管组。通过应用上述电源装置,能够使发光二极管组稳定地连续点亮,从而能够进行基于光照射装置的所需的光化学反应。

此外,本发明的光化学反应方法由如下方法构成,所述方法的特征在于,使用了上述的光化学反应装置。

本发明的光化学反应方法尤其能够应用于要求使大负载的发光二极管组稳定地连续点亮的一切化学反应,例如,光的照射目标为液体且该液体的组分中至少含有碳原子的光化学反应。作为该光的照射目标的液体,例如能够例举环烷烃。作为环烷烃,例如可以例举环己烷或环十二烷。本发明的光化学反应方法尤其适用于通过对这种环烷烃和光亚硝化剂进行光照射来制造环烷酮肟的光化学反应。作为光亚硝化剂,例如可以例举亚硝酰氯或三氯亚硝基甲烷。

本发明的内酰胺制造方法由如下方法构成,所述方法的特征在于,接着将利用上述光化学反应方法制造出的环烷酮肟转换为内酰胺。

发明效果

如此,根据本发明的电源装置,能够在冷却单元与控制电路之间高效地构成传热路径,能够从发热的控制电路高效地释放热量从而对控制电路进行适当地冷却,因此能够防止控制电路的温度过度上升,能够稳定地维持控制电路的功能,并且实现搭载于控制电路的电气·电子部件的长寿命化。通过应用该本发明的电源装置,能够构建高输出且高度集成化的led光源装置,能够长时间且稳定地运转光源装置。因此,该电源装置对使用大负载的发光二极管组进行光照射的光化学反应装置和方法尤其有效,并且能够有助于内酰胺制造方法的稳定,该内酰胺制造方法使用了利用该光化学反应方法制造出的环烷酮肟。

附图说明

图1是使用了本发明的一个实施方式的电源装置的光源装置的概要截面图。

图2是示出图1的光源装置的整体电路的结构例的电路图。

图3是示出图1的光源装置中的电源装置的一个结构例的概要结构图。

图4是示出图1的光源装置中的电源装置的其它结构例的概要结构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参照附图对本发明的实施方式进行说明。

图1例示了将本发明的一个实施方式的电源装置应用于光源装置的情况,示出了该光源装置的概要截面图。图1所示的光源装置1例如具有多个发光体2,该发光体2搭载有多个发光二极管,发光体2整体被圆筒状的透光性容器3覆盖。可以根据光源装置1的用途适当地决定各发光体2中的发光二极管的搭载个数。在图示的示例中,各发光体2安装在作为具有冷却水流路的冷却单元的控制电路冷却用散热片4的外表面的2个面上,所安装的多个发光体2的横截面形状整体形成为星形。各控制电路冷却用散热片4设置在各发光体2的背面侧并兼用作发光体2的冷却单元。作为冷却介质的冷却水5在各控制电路冷却用散热片4内流通。

在光源装置1的中央部形成有作为能够对光源装置1的大致整体进行冷却的冷却单元的散热片6,该散热片6也构成为具有冷却水流路的冷却单元。此外,在光源装置1的中央部,与发光体2的组数对应地配置有多个(在图示的示例中,为4个)能够被散热片6冷却的、对来自电力供给源(省略图示)的电流进行控制的控制电路7。设置有形成如下传热路径的作为传热单元的传热部件9,该传热路径从各控制电路7以中间隔着由热传导系数为0.4w/m·k以上的片状部件构成的作为绝缘单元的绝缘体8的方式延伸到各控制电路冷却用散热片4。该传热部件9由热传导系数为2w/m·k以上的金属制部件构成。

图2示出了具有搭载有上述发光二极管组的发光体的光源装置1的包含对来自电力供给源的电流进行控制的控制电路在内的整体电路的结构例。图2示出了构成三相交流直流转换装置的情况下的电路的结构例。图2所示的三相交流直流转换装置100例如是为了通过1台来驱动3kw以上的发光二极管组而组装到设置在三相交流电源101与发光二极管组102之间的电源电路中的三相交流直流转换装置。三相交流直流转换装置100具有直流母线103、三相全桥电路106(u、v、w三相桥接电路)、电抗器107、平滑用电容器108、直流电压检测单元109、电源电压相位检测单元110以及脉宽调制单元(pwm单元)111,其中,直流母线103与发光二极管组102连接,在三相全桥电路106(u、v、w三相的桥接电路)中,串联连接的一对开关元件104在上述三相交流电源101的三相的上述直流母线103之间并联连接,且该三相全桥电路106具有与各开关元件104并联连接的反向阻断二极管105,电抗器107设置在该三相全桥电路106与上述三相交流电源101之间,并分别对一对开关元件104中的开关元件104之间的连接部与三相交流电源101的对应相(r、s、t)进行连接,平滑用电容器108被连接在三相全桥电路106的输出侧的上述直流母线103之间,直流电压检测单元109检测直流母线103之间的输出电压,电源电压相位检测单元110检测三相交流电源101的电源电压相位,脉宽调制单元(pwm单元)111与各开关元件104连接,输出对各开关元件104进行控制的脉宽调制信号。脉宽调制单元111根据由电源电压相位检测单元110检测出的电源电压相位和由直流电压检测单元109检测出的直流母线103之间的输出电压,向各开关元件104输出脉宽调制信号。

在上述电路结构例中,对由直流电压检测单元109检测并反馈的直流母线103之间的输出电压和预先设定的输出电压指令112进行比较,并通过电压调节器113进行调节。基于调节后的电压的相位和由电源电压相位检测单元110检测出的电源电压相位的电流在与从三相全桥电路106的输入侧反馈的输入电流进行比较并通过电流调节器114进行调节之后,用于脉宽调制单元111进行的脉宽调制控制。

此外,通过组合连接多个发光二极管115,形成1个发光二极管组102,同时设置多个发光二极管组102而构成大规模的发光体116。具有该发光体116的装置例如构成为在光化学反应装置中使用的光照射装置117。在该光照射装置117内,对三相全桥电路106的输出侧并联设置有多个恒流电路118,该恒流电路118将向各发光二极管组102流动的电流控制为恒定。

在如此构成的三相交流直流转换装置100中,在从三相交流向直流转换的转换部中构成有由三相全桥电路106构成的整流器,该三相全桥电路106是组合能够进行pwm控制的开关元件104而得到的,因此能够对二次侧即三相全桥电路106的输出侧(直流母线103侧)的高频或者噪音和一次侧产生的高频进行校正,设为没有失真的电源波形,并抑制了一次侧即三相全桥电路106的输入侧(电抗器107侧)的压降。此外,由于还安装有平滑用电容器108,因此通过以平滑的波形对直流母线103侧的直流电压进行恒压控制且在三相全桥电路106中应用pwm控制,从而能够供给变动较少的稳定的电压。

如上所述,在上述控制电路至少具有由开关元件或/和电抗器构成的电路组件的情况下,由于这些开关元件或者电抗器是在流过大电流时容易发热,在温度过度上升时容易发生功能下降的电路组件,因此,通过在控制电路中也对这样的电路组件重点进行冷却,从而会较稳定地维持控制电路的功能。

图3、图4例示了在上述图1所示的光源装置1中使用的本发明的电源装置的结构例。在图3所示的电源装置11中,符号12表示图1所示的光源装置1中的一个控制电路7的电路基板,在电路基板12上例示了例如搭载有构成电抗器的扼流线圈13的部位。符号14表示构成图1所示的光源装置1中的1个控制电路冷却用散热片4的一部分的控制电路冷却用散热片构成部件,符号15表示构成图1所示的光源装置1中的作为能够对光源装置1的几乎整体进行冷却的冷却单元的散热片6的一部分的散热片构成部件。在本实施方式中,作为冷却单元的控制电路冷却用散热片构成部件14的一部分与电路基板12连接。在作为冷却单元的控制电路冷却用散热片构成部件14与作为控制电路的一部分的扼流线圈13之间,设置有具有“l”字状横截面的作为传热单元的传热部件16(例如,由热传导系数为2w/m·k以上的金属制部件构成的作为传热单元的铝制传热部件),该传热部件16相当于图1中的传热部件9。作为片状绝缘单元的绝缘体17(例如,由热传导系数为0.4w/m·k以上的片状部件构成的作为绝缘单元的硅制绝缘体)在与传热部件16和扼流线圈13接触的状态下介于两者之间,该绝缘体17相当于图1的绝缘体8。

虽然传热部件16经由绝缘体17与扼流线圈13(扼流线圈13的顶面)连接,但是为了更可靠地确保该部位的接触状态,在本实施方式中,设置有能够朝向图3的下方对传热部件16向扼流线圈13侧推压的作为推压单元的弹簧部件18。可以通过作为推压力调节单元的弹簧力调节螺杆19适当地调节该弹簧部件18的推压力。

在如上构成的电源装置11中,由于即使在构成控制电路7的一部分的扼流线圈13发热从而其温度将要上升的情况下,也会通过由与扼流线圈13直接接触的绝缘体17和传热部件16形成的传热路径而使扼流线圈13的热向控制电路冷却用散热片构成部件14散热,进而向散热片构成部件15散热,因此会高效地冷却扼流线圈13,其中,隔着该绝缘体17通过弹簧部件18调节该传热部件16的向扼流线圈13侧接触的接触压,该弹簧部件18的推压力由弹簧力调节螺杆19调节。结果,通过绝缘体17确保了所需的绝缘状态,并且适当地抑制了扼流线圈13的温度上升,能够稳定地维持扼流线圈13的性能,并且使其长寿命化。

在图4所示的电源装置21中,例示了在图1所示的光源装置1中的1个控制电路7的电路基板22上搭载有构成控制电路7的一部分的半导体元件23的部位。符号24表示构成图1所示的光源装置1中的1个控制电路冷却用散热片4的一部分的控制电路冷却用散热片构成部件,符号25表示构成图1所示的光源装置1中的作为能够对光源装置1的几乎整体进行冷却的冷却单元的散热片6的一部分的散热片构成部件。在本实施方式中,作为冷却单元的控制电路冷却用散热片构成部件14的一部分与电路基板22连接。在作为冷却单元的控制电路冷却用散热片构成部件24与作为控制电路的一部分的半导体元件23之间设置有具有“l”字状横截面的作为传热单元的传热部件26(例如,由热传导系数为2w/m·k以上的金属制部件构成的作为传热单元的铝制传热部件),在图示的示例中,该传热部件26构成为与上述控制电路冷却用散热片构成部件24一体地形成并且与推压力发挥部位26a一体形成的传热部件兼弹簧部件,该推压力发挥部位26a与图3中的弹簧部件同样地能够发挥向半导体元件23侧施加的推压力。在传热部件兼弹簧部件26与半导体元件23之间,以及在图示的示例中半导体元件23与控制电路冷却用散热片构成部件24之间,以覆盖半导体元件23的方式设置的作为片状绝缘单元的绝缘体27(例如,由热传导系数为0.4w/m·k以上的片状部件构成的作为绝缘单元的硅制绝缘体),在与推压力发挥部位26a和控制电路冷却用散热片构成部件24接触的状态下介于两者之间,该绝缘体27相当于图1中的绝缘体8。

虽然传热部件兼弹簧部件26的推压力发挥部位26a经由绝缘体27与半导体元件23连接,但是为了更加可靠地确保该部位的接触状态,在本实施方式中,可以通过作为推压力调节单元的弹簧力调节螺杆28适当地调节朝向图4的左右方向的推压力发挥部位26a的向半导体元件23侧的推压力。在图示的示例中,该弹簧力调节螺杆28同时也可以适当地调节隔着绝缘体27的控制电路冷却用散热片构成部件24与半导体元件23之间的接触压。

在如上构成的电源装置21中,即使在构成控制电路7的一部分的半导体元件23发热从而其温度将要上升的情况下,也会通过由与半导体元件23直接接触的绝缘体27和传热部件兼弹簧部件26的推压力发挥部位26a形成的传热路径,使半导体元件23的热向控制电路冷却用散热片构成部件24散热,进而向散热片构成部件25散热,从而高效地冷却半导体元件23,隔着该绝缘体27通过弹簧力调节螺杆28调节该传热部件兼弹簧部件26的推压力。此外,上述图示的示例中,由于还形成了经由与半导体元件23直接接触的绝缘体27而直接向控制电路冷却用散热片构成部件24侧散热的传热路径,因此会更加高效地冷却半导体元件23。结果,通过绝缘体27确保所需的绝缘状态,并且适当地抑制了半导体元件23的温度上升,能够稳定地维持半导体元件23的性能,并且使其长寿命化。

另外,在图3、图4所示的实施方式中,虽然作为构成控制电路的一部分的电气·电子部件例示了扼流线圈13和半导体元件23,但是作为构成本发明的控制电路的一部分的电气·电子部件不限于此,可能发热的一切电气·电子部件均为本发明的冷却对象,例如,电容器等也是冷却对象。

如上所述,本发明的电源装置可以应用于具有对来自电力供给源的电流进行控制的控制电路的所有领域的电源装置,特别是作为控制电路由对向使用多个发光二极管的发光体供给的电流进行控制的电路构成的电源装置是有用的。即,作为图1所示的光源装置1用的电源装置是有用的,特别是如图1所示,优选冷却单元设置在发光体2的背面侧的方式。

在本发明中,能够提供如下电源装置,其能够用于通过1台电源装置来驱动大负载的特别是3kw以上、优选为10kw以上且100kw以下的发光二极管组,且能够使发光二极管稳定地点亮。通过使用本发明的电源装置,从而能够使高度集成有1万个以上、优选为2万个以上的发光二极管的光源装置进行运转。高度集成的发光二极管的上限为10万个左右。在使用本发明的电源装置的光源装置中,还通过抑制使大负载的发光二极管组点亮所需的控制电路的温度上升,从而能够长时间且稳定地运转发光二极管组,实现延长发光二极管的寿命。

并且,虽然通过使用本发明的电源装置能够稳定地控制高度集成的发光二极管组,但是能够使发光二极管元件以1个/cm2以上且5个/cm2以下的密度集成而得到的发光二极管组运转。发光二极管的集成度的下限优选为2个/cm2以上,更优选为3个/cm2以上。通过这样的结构,能够实现发光二极管组的进一步的高密度化、大负载化。

在具有如上所述的发光体的光源装置1中,尤其能够应用于要求使大负载的发光二极管组稳定地连续点亮的的一切光化学反应。例如,在光化学反应方法中,光的照射目标可以为含碳原子的液体。即,在本发明的光化学反应方法中,光的照射目标的至少一个可以为由液体构成的原料类。作为原料的液体只要是含碳原子的液体,则没有特别限制,作为反应液,能够例示为可燃性液体,例如烷烃、环烷烃等碳氢化合物。

另外,对上述环烷烃的碳原子数没有特别限定,例如优选为环丙烷、环丁烷、环戊烷、环己烷、环庚烷、环辛烷、环壬烷、环癸烷、环十一烷、环十二烷。特别优选作为内酰胺的原料的环己烷、作为十二烷内酰胺的原料的环十二烷。

使用上述环烷烃和光亚硝化剂,利用基于发光二极管的光照射的光化学反应,能够得到环烷酮肟。在光亚硝化剂中,优选例如亚硝酰氯、亚硝酰氯与氯化氢的混合气体。除此之外,由于一氧化氮与氯的混合气体、一氧化氮、氯与氯化氢的混合气体、亚硝酸气体与氯的混合气体等任一种在光化学反应体系中均作为亚硝酰氯而发挥作用,因此并不限定于这些亚硝化剂的供给形态。此外,也可以将使亚硝酰氯与氯仿发生光化学反应而得到的三氯亚硝基甲烷作为亚硝化剂来使用。在氯化氢的存在下进行光化学反应的情况下,环烷酮肟成为其盐酸盐,但也可以保持盐酸盐的形态。

通过上述的光反应能够得到与环烷烃的碳原子数对应的环烷酮肟。例如,在使用了环己烷的基于亚硝酰氯的光亚硝化反应中,能够得到环己酮肟。此外,在使用了环十二烷的基于亚硝酰氯的光亚硝化反应中,能够得到环十二酮肟。

通过对进行光化学反应得到的环烷酮肟进行贝克曼重排,从而能够得到内酰胺。例如,在对环己酮肟进行贝克曼重排的反应中,如下述反应式[化学方程式1]所示,能够得到ε-己内酰胺。此外,在对环十二酮肟进行贝克曼重排的反应中,能够得到ω-十二内酰胺。

【化学方程式1】

另外,以上参照图1所示的光源装置1对本发明的实施方式进行了说明,但是,本实施方式仅是例子,并未意图对本发明的范围进行限制。能够以各种方式实施,并能够在不脱离本发明的主旨的范围内进行简化和变更。这样的实施方式以及其变更也被包含在本发明的范围内。

【产业上的可利用性】

本发明的电源装置可以应用于具有对来自电力供给源的电流进行控制的控制电路的所有领域的电源装置,特别适用于控制电路由对向使用多个发光二极管的发光体供给的电流进行控制的电路构成的光源装置用的电源装置。这样的光源装置用的电源装置特别适用于光化学反应装置和光化学反应方法、使用该光化学反应方法的内酰胺制造方法。

标号说明

1光源装置

2发光体

3透光性容器

4控制电路冷却用散热片

5冷却水

6散热片

7控制电路

8绝缘体

9传热部件

11、21电源装置

12、22电路基板

13扼流线圈

14、24控制电路冷却用散热片构成部件

15、25散热片构成部件

16传热部件

17、27绝缘体

18弹簧部件

19、28弹簧力调节螺杆

23半导体元件

26传热部件兼弹簧部件

26a推压力发挥部位

100三相交流直流转换装置

101三相交流电源

102发光二极管组

103直流母线

104开关元件

105反向阻断二极管

106三相全桥电路

107电抗器

108平滑用电容器

109直流电压检测单元

110电源电压相位检测单元

111脉宽调制单元

112输出电压指令

113电压调节器

114电流调节器

115发光二极管

116发光体

117光照射装置

118恒流电路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