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新型PCB腐蚀机箱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686648发布日期:2018-10-16 21:07阅读:266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属于电子器件刻蚀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新型pcb腐蚀机箱。



背景技术:

制作电路时,最基础的就是pcb的制作。随着电子产品生产技术的发展,打板的地方越来越多,但只是为了制作一块pcb去打板是有些费时间、费力、费钱的。因此现在很多电子爱好者都会自己制作pcb,所以心知肚明,最难熬的就是pcb的腐蚀。综上所述,所以我设计了一种新型pcb腐蚀机箱。



技术实现要素:

为了解决上述存在的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新型pcb腐蚀机箱。

本发明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

一种新型pcb腐蚀机箱,包括亚克力1号板、亚克力2号板、气泡条、止流阀、气泵、加热棒、气管,所述两块亚克力1号板和三块亚克力2号板相互连接形成顶部具有开口的立方体:且所述亚克力1号板和亚克力2号板的相互连接方式为只用亚克力胶水:所述立方体的底部沿着长侧轴线安装着所述加热棒;且所述加热棒的底部自带有吸盘并牢牢固定在底面上;所述加热棒的上面通过卡条固定住所述气泡条;所述气泡条的两端上分别连接两个止流阀;所述止流阀为单向导通的;所述止流阀的另一端上连接有气管;所述气管的进气端安装有气泵。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优化方案,所述气泡条为通过软质材料制作的通气管并且管身上设有许多尺寸和形状相等的出气孔。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优化方案,所述卡条的宽度为与所述立方体底面的宽度一致;所述卡条的正中央设有一凹槽;且所述凹槽的方向为向下并宽度正好对应于所述气泡条横截面直径。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优化方案,所述加热棒电线从一侧沿侧板引出固定到箱体最上边。

与现有的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该新型腐蚀板子的时候有效的提高了工作效率,减少工作周期,而且省时、省钱、省力、制作成本低,操作简单明了。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结构主视图。

图中:1、亚克力1号板;2、亚克力2号板;3、立方体;4、加热棒;5、卡条;6、气泡条;7、止流阀;8、气管;9、气泵。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与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细描述:

如图1所示,一种新型pcb腐蚀机箱,包括亚克力1号板(1)、亚克力2号板(2)、气泡条(6)、止流阀(7)、气泵(9)、加热棒(4)、气管(8),所述两块亚克力1号板(1)和三块亚克力2号板(2)相互连接形成顶部具有开口的立方体(3):且所述亚克力1号板(1)和亚克力2号板(2)的相互连接方式为只用亚克力胶水:所述立方体(3)的底部沿着长侧轴线安装着所述加热棒(4);且所述加热棒(4)的底部自带有吸盘并牢牢固定在底面上;所述加热棒(4)的上面通过卡条(5)固定住所述气泡条(6);所述气泡条(6)的两端上分别连接两个止流阀(7);所述止流阀(7)为单向导通的;所述止流阀(7)的另一端上连接有气管(8);所述气管(8)的进气端安装有气泵(9);所述气泡条(6)为通过软质材料制作的通气管并且管身上设有许多尺寸和形状相等的出气孔;所述卡条(5)的宽度为与所述立方体(3)底面的宽度一致;所述卡条(5)的正中央设有一凹槽;且所述凹槽的方向为向下并宽度正好对应于所述气泡条(6)横截面直径;所述加热棒(4)电线从一侧沿侧板引出固定到箱体最上边。

所述本新型装置在这个实施例中,该新型箱体为30*30*10cm的长方体,将加热棒放在箱体底部固定,电线从一侧沿侧板引出固定到箱体最上边。加热棒上方固定一根气泡条,两旁用卡条固定好,其一端连接止流阀,防止连接气管的气泵位置一旦低于箱内液体位置会发生液体回流,导致气泵方向进水。止流阀这端导管最后连接气泵。使用时将腐蚀液体倒入箱体内,放入要刻蚀的电路板,打开气泵及加热棒通电,即可加速电路板腐蚀。

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发明的基本原理、主要特征和优点。本行业的技术人员应该了解,本发明不受上述实施例的限制,上述实施例和说明书中描述的只是说明本发明的原理,在不脱离本发明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本发明还会有各种变化和改进,这些变化和改进都落入要求保护的本发明范围内。本发明要求保护范围由所附的权利要求书及其等效物界定。



技术特征:

技术总结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新型PCB腐蚀机箱,包括亚克力1号板、亚克力2号板、气泡条、止流阀、气泵、加热棒、气管,所述两块亚克力1号板和三块亚克力2号板相互连接形成顶部具有开口的立方体:且所述亚克力1号板和亚克力2号板的相互连接方式为只用亚克力胶水:所述立方体的底部沿着长侧轴线安装着所述加热棒;且所述加热棒的底部自带有吸盘并牢牢固定在底面上;所述加热棒的上面通过卡条固定住所述气泡条;所述气泡条的两端上分别连接两个止流阀;所述止流阀为单向导通的;所述止流阀的另一端上连接有气管;所述气管的进气端安装有气泵。该新型腐蚀板子的时候有效的提高了工作效率,减少工作周期,而且省时、省钱、省力、制作成本低,操作简单明了。

技术研发人员:董铮;张其林;吴中博;康长青;郑毅;项东升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湖北文理学院
技术研发日:2017.03.27
技术公布日:2018.10.16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