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晶体频率的校准系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4612456发布日期:2018-06-05 21:11阅读:206来源:国知局
一种晶体频率的校准系统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电子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晶体频率的校准系统。



背景技术:

多数电子产品中都具有晶体,而电子产品中晶体的频率往往与电子产品的标准晶体频率(以时间型的动态令牌为例,标准晶体频率为32768Hz)存在偏差,现有技术中常常由于晶体频率的偏差导致电子产品在工作中出错,甚至会导致电子产品无法工作或者报废。例如,时间型的动态令牌要求时间漂移每年不能超过预设的时间,当时间漂移超过预设的时间时动态令牌产生的动态口令将无法在后台验证通过,即动态令牌无法继续正常工作。因此在制作电子产品过程中需要对电子产品的晶体频率进行测量并校准。

现有技术中,晶体频率的校准方法涉及到被测产品(被测产品即为电子产品)晶体频率的采集和频率补偿值的写入,需要在半成品阶段的(即在被测产品封装外壳之前)被测产品的PCB板上设置至少两个探点(包括采集被测产品晶体频率的采集探点和写入频率补偿值的写入探点),需要至少两个探针(采集晶体频率的采集探针和写入频率补偿值的写入探针)与校准主机连接。现有技术中的校准方法是:人工手动将采集探针与被测产品PCB板上的采集探点接触获取被测产品的晶体频率,校准主机将获取的晶体频率与标准晶体频率进行运算得出频率补偿值,再将写入探针与PCB板上的写入探点对位接触,通过写入探针与PCB板上的写入探点接触将计算得到的频率补偿值写入被测产品的主控芯片中。现有技术的晶体频率的校准方法,只能对单个被测产品的晶体频率进行采集和频率补偿值的写入。

现有技术中的晶体频率的校准方法存在以下缺陷:需要在被测产品的PCB板上设置探点,浪费PCB板的有限空间;校准时只能对单个被测产品的晶体进行校准,校准效率低;由于需要探针与PCB板上的探点接触,必须在封装外壳之前(即半成品阶段)执行晶体频率的校准;当成品阶段的被测产品需要重新校准晶体频率时,必须将外壳拆除才能执行晶体频率的校准,校准完成后还要重新安装,重新安装的被测产品报废率相应提高,并且拆除外壳、重新安装外壳的操作费时费力;校准主机与被测产品的数据通讯需要具备探针以及探针与校准主机的连线,增加额外的设备;校准过程需要人工手动操作将采集探针与采集探点对位接触、将写入探针与写入探点对位接触,进行两次对位操作,一旦有一次对位不准就会写入失败,需要重新操作,校准效率低。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为解决上述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提供一种晶体频率的校准系统。

本发明提供的一种晶体频率的校准系统,包括至少一个校准装置和至少一个写入装置;所述校准装置包括第一感应电路、放大滤波电路、校准主控电路;

所述第一感应电路,与所述放大滤波电路连接,用于采集被测产品的晶体信号,将所述晶体信号发送给所述放大滤波电路;

所述放大滤波电路,与所述第一感应电路和所述校准主控电路连接,用于接收来自所述第一感应电路的所述晶体信号,对所述晶体信号进行放大、滤波得到放大滤波信号,将所述放大滤波信号发送给所述校准主控电路;

所述校准主控电路,与所述放大滤波电路、所述写入装置和卫星信号接收机连接,用于接收来自所述放大滤波电路的所述放大滤波信号,根据所述放大滤波信号和预设值得到系统时钟的第一计数值;用于接收来自所述卫星信号接收机的标准秒信号,根据所述标准秒信号得到系统时钟的第二计数值;用于根据所述系统时钟的第一计数值和所述系统时钟的第二计数值得到频率补偿值,将所述频率补偿值发送给所述写入装置;

所述写入装置,与所述校准主控电路连接,用于接收来自所述校准主控电路的所述频率补偿值,将所述频率补偿值写入所述被测产品。

本发明与现有技术相比的有益效果是:本发明提供的校准系统通过第一感应电路采集晶体信号,不需要采集探针,PCB板上也不需要设置采集探点,有效节省PCB板空间并减少额外的设备。

附图说明

图1所示为本发明实施例1中一种晶体频率的校准系统的模块组成框图;

图2所示为本发明实施例1中一种晶体频率的校准系统的模块组成框图;

图3所示为本发明实施例1中一种晶体频率的校准系统的模块组成框图;

图4所示为本发明实施例1中一种晶体频率的校准系统的模块组成框图;

图5所示为本发明实施例1中一种晶体频率的校准系统的模块组成框图;

图6所示为本发明实施例1中一种前置放大电路和第一感应电路的电路原理图;

图7所示为本发明实施例1中一种第一放大滤波电路的电路原理图;

图8所示为本发明实施例1中一种第二放大滤波电路的电路原理图;

图9所示为本发明实施例1中一种第三放大滤波电路的电路原理图;

图10所示为本发明实施例1中一种整形电路的电路原理图;

图11所示为本发明实施例1中一种校准主控电路的电路原理图;

图12所示为本发明实施例2中一种第二感应电路的电路原理图;

图13所示为本发明实施例1中一种晶体频率的校准系统的模块组成框图;

图14所示为本发明实施例1中一种晶体频率的校准系统的模块组成框图;

图15所示为本发明实施例2中一种晶体频率的校准系统的模块组成框图;

图16所示为本发明实施例2中一种第一通知电路的电路原理图;

图17所示为本发明实施例2中一种晶体频率的校准系统的模块组成框图;

图18所示为本发明实施例2中一种写入主控电路的电路原理图;

图19所示为本发明实施例2中一种晶体频率的校准系统的模块组成框图;

图20所示为本发明实施例2中一种晶体频率的校准系统的模块组成框图;

图21所示为本发明实施例2中一种接收电路的电路原理图;

图22所示为本发明实施例2中一种第二通知电路的电路原理图;

图23所示为本发明实施例2中一种晶体频率的校准系统的模块组成框图;

图24所示为本发明实施例4中一种晶体频率的校准系统的模块组成框图;

图25所示为本发明实施例4中一种第一主控装置的电路原理图;

图26所示为本发明实施例4中一种第一分路装置的电路原理图;

图27所示为本发明实施例4中一种第二主控装置的电路原理图;

图28所示为本发明实施例4中一种第二分路装置的电路原理图;

图29所示为本发明实施例4中一种晶体频率的校准系统的模块组成框图;

图30所示为本发明实施例5中一种晶体频率的校准方法的流程图;

图31所示为本发明实施例6中一种晶体频率的校准方法的流程图;

图32所示为本发明实施例7中一种晶体频率的校准方法的流程图;

图33所示为本发明实施例8中一种晶体频率的校准方法的流程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发明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发明实施方式作进一步地详细描述。

实施例1

本实施例提供一种晶体频率的校准系统,如图1所示,包括校准装置1和写入装置2;校准装置1包括第一感应电路11、放大滤波电路10、校准主控电路17;

第一感应电路11,与放大滤波电路10连接,用于采集被测产品的晶体信号,将晶体信号发送给放大滤波电路10;

具体地,第一感应电路11,具体用于通过电磁感应或者机械感应采集被测产品的晶体信号,将晶体信号发送给放大滤波电路10。

本实施例中,第一感应电路11可以具体为包括磁敏传感器探头的天线电路;或者,具体为包括压电传感器探头的天线电路。

例如,第一感应电路通过自身的磁敏传感器探头(即电磁感应)采集被测产品的晶体信号,或者通过自身的压电传感器探头(即机械感应)采集被测产品的晶体信号,将晶体信号发送给放大滤波电路10。

放大滤波电路10,与第一感应电路11和校准主控电路17连接,用于接收来自第一感应电路11的晶体信号,对晶体信号进行放大、滤波得到放大滤波信号,将放大滤波信号发送给校准主控电路17;

校准主控电路17,与放大滤波电路10、写入装置2和卫星信号接收机连接,用于接收来自放大滤波电路10的放大滤波信号,根据放大滤波信号和预设值得到系统时钟的第一计数值;用于接收来自卫星信号接收机的标准秒信号,根据标准秒信号得到系统时钟的第二计数值;用于根据系统时钟的第一计数值和系统时钟的第二计数值得到频率补偿值,将频率补偿值发送给写入装置2;

具体地,校准主控电路17根据放大滤波信号和预设值得到系统时钟的第一计数值的具体工作方法为:测量从放大滤波信号中获取到预设值个周期的信号时系统时钟的计数值,将系统时钟的计数值作为系统时钟的第一计数值;

本实施例中,预设值具体为被测产品的标准晶体频率的值。

例如,以时间型动态令牌为例,标准晶体频率为32768Hz,则预设值为32768;校准主控电路测量从放大滤波信号中获取到32768个周期的信号时系统时钟的计数值C4,将系统时钟的计数值C4作为系统时钟的第一计数值C1;

或者,校准主控电路17根据放大滤波信号和预设值得到系统时钟的第一计数值的具体工作方法为:测量从放大滤波信号中获取到预设值的预设倍数个周期的信号时系统时钟的计数值,将系统时钟的计数值除以预设倍数得到系统时钟的第一计数值。例如,预设倍数为0.5倍,或者2倍-10倍中的任意倍数。

例如,以时间型动态令牌为例,标准晶体频率为32768Hz,则预设值为32768;校准主控电路测量从放大滤波信号中获取到98304(32768的3倍)个周期的信号时系统时钟的计数值C3,将系统时钟的计数值C3除以3得到系统时钟的第一计数值C1。

具体地,校准主控电路17根据标准秒信号得到系统时钟的第二计数值的具体工作方法为:测量在一个标准秒信号内系统时钟的计数值,将系统时钟的计数值作为系统时钟的第二计数值;

例如,校准主控电路在接收到标准秒信号的第一个上升沿时开始对系统时钟进行计数,当接收到标准秒信号的第二个上降沿时停止对系统时钟的计数,得到系统时钟的计数值C5,将系统时钟的计数值C5作为系统时钟的第二计数值C2。

或者,校准主控电路17根据标准秒信号得到系统时钟的第二计数值的具体工作方法为:测量在预设数量的标准秒信号内系统时钟的计数值,将系统时钟的计数值除以预设数量得到系统时钟的第二计数值。

例如,预设数量为3,校准主控电路在接收到标准秒信号的第一个上升沿时开始对系统时钟进行计数,当接收到标准秒信号的第四个上升沿时停止对系统时钟的计数,得到系统时钟的计数值C6,将系统时钟的计数值C6除以3得到系统时钟的第二计数值C2。

具体地,校准主控电路17根据系统时钟的第一计数值和系统时钟的第二计数值得到频率补偿值的具体工作方法为:将系统时钟的第二计数值减去系统时钟的第一计数值得到系统时钟计数差值,使用系统时钟计数差值除以系统时钟的第一计数值得到商值,将商值乘以预设数值得到频率补偿值。

例如,以时间型动态令牌为例,预设数值为106,校准主控电路将系统时钟的第二计数值C2减去系统时钟的第一计数值C1得到系统时钟计数差值C2-C1,使用系统时钟计数差值C2-C1除以系统时钟的第一计数值C1得到商值将商值乘以预设数值106得到频率补偿值

写入装置2,与校准主控电路17连接,用于接收来自校准主控电路17的频率补偿值,将频率补偿值写入被测产品。

具体地,写入装置2,具体用于接收来自校准主控电路17的频率补偿值,通过电磁感应方式、光感应方式接触方式中的任意一种将频率补偿值写入被测产品。

进一步具体地,写入装置2包括第二感应电路;第二感应电路,与校准主控电路17连接,用于接收来自校准主控电路17的频率补偿值,将频率补偿值写入被测产品。例如,第二感应电路可以为光感应电路,通过光感应方式将频率补偿值写入被测产品;或者第二感应电路可以为电磁感应电路,通过电磁感应方式将频率补偿值写入被测产品。

本实施例中,写入装置2通过接触方式将频率补偿值写入被测产品时,写入装置可以具体为与校准主控电路17连接的写入探针,写入探针通过被测产品PCB板上的写入探点将频率补偿值写入被测产品。

可选地,如图2所示,放大滤波电路10具体包括前置放大电路12和第一放大滤波电路13;

前置放大电路12,与第一感应电路11和第一放大滤波电路13连接,用于接收来自第一感应电路11的晶体信号,对晶体信号进行前置放大,得到前置放大信号,将前置放大信号发送给第一放大滤波电路13;

第一放大滤波电路13,与前置放大电路12和校准主控电路17连接,用于接收来自前置放大电路12的前置放大信号,对前置放大信号进行放大、滤波得到放大滤波信号,将放大滤波信号发送给校准主控电路17;

其中,校准主控电路17具体与第一放大滤波电路13连接。

或者,如图3所示,放大滤波电路10具体包括前置放大电路12、第一放大滤波电路13和第二放大滤波电路14;

前置放大电路12,与第一感应电路11和第一放大滤波电路13连接,用于接收来自第一感应电路11的晶体信号,对晶体信号进行前置放大,得到前置放大信号,将前置放大信号发送给第一放大滤波电路13;

第一放大滤波电路13,与前置放大电路12和第二滤波放大电路14连接,用于接收来自前置放大电路12的前置放大信号,对前置放大信号进行放大、滤波得到第一放大滤波信号,将第一放大滤波信号发送给第二放大滤波电路14;

第二放大滤波电路14,与第一放大滤波电路13和校准主控电路17连接,用于接收来自第一放大滤波电路13的第一放大滤波信号,对第一放大滤波信号进行放大、滤波得到放大滤波信号,将放大滤波信号发送给校准主控电路17;

其中,校准主控电路17具体与第二放大滤波电路14连接。

或者,如图4所示,放大滤波电路10具体包括前置放大电路12、第一放大滤波电路13、第二放大滤波电路14和第三放大滤波电路15;

前置放大电路12,与第一感应电路11和第一放大滤波电路13连接,用于接收来自第一感应电路11的晶体信号,对晶体信号进行前置放大,得到前置放大信号,将前置放大信号发送给第一放大滤波电路13;

第一放大滤波电路13,与前置放大电路12和第二放大滤波电路14连接,用于接收来自前置放大电路12的前置放大信号,对前置放大信号进行放大、滤波得到第一放大滤波信号,将第一放大滤波信号发送给第二放大滤波电路14;

第二放大滤波电路14,与第一放大滤波电路13和第三放大滤波电路15连接,用于接收来自第一放大滤波电路13的第一放大滤波信号,对第一放大滤波信号进行放大、滤波得到第二放大滤波信号,将第二放大滤波信号发送给第三放大滤波电路15;

第三放大滤波电路15,与第二放大滤波电路14和校准主控电路17连接,用于接收来自第二放大滤波电路14的第二放大滤波信号,对第二放大滤波信号进行放大、滤波得到放大滤波信号,将放大滤波信号发送给校准主控电路17;

其中,校准主控电路17具体与第三放大滤波电路15连接。

可选地,上述校准装置1还包括整形电路;

放大滤波电路10,具体通过整形电路与校准主控电路17连接;

整形电路,与放大滤波电路10和校准主控电路17连接,用于接收来自放大滤波电路10的放大滤波信号,对放大滤波信号进行整形得到整形后的放大滤波信号,将整形后的放大滤波信号发送给校准主控电路17。

本实施例中,当放大滤波电路10包括前置放大电路12和第一放大滤波电路13时,整形电路具体与第一放大滤波电路13连接;当放大滤波电路10包括前置放大电路12、第一放大滤波电路13和第二放大滤波电路14时,整形电路具体与第二放大滤波电路14连接;如图5所示,当放大滤波电路10包括前置放大电路12、第一放大滤波电路13、第二放大滤波电路14和第三放大滤波电路15时,整形电路16具体与第三放大滤波电路15连接。

具体地,整形电路,具体用于接收来自放大滤波电路10的放大滤波信号,将放大滤波信号转换成方波信号得到整形后的放大滤波信号,将整形后的放大滤波信号发送给校准主控电路17。

本实施例中,上述第一感应电路11和前置放大电路12电路的原理图如图6所示,前置放大电路12为包括J型场效应管Q1、三级管Q2以及电容、电阻等电子元器件的电路;

上述第一放大滤波电路13的原理图如图7所示,包括第一放大子电路131和第一滤波子电路132,第一放大子电路131为包括同相放大器U1、电阻、电容等电子元器件的电路;第一滤波子电路132为包括晶体X1、电阻、电容等电子元器件的电路。其中,图7中OUT0端与图6中的OUT0端连接。

具体地,上述第一放大滤波电路13具体工作方法为:第一放大子电路131接收来自前置放大电路12的前置放大信号,对前置放大信号进行第一级同相放大得到第一级放大信号,将第一级放大信号发送给第一滤波子电路132,第一滤波子电路132对第一级放大信号进行滤波得到第一放大滤波信号,将第一放大滤波信号发送给第二放大滤波电路14。

上述第二放大滤波电路14的电路原理图如图8所示,包括第二放大子电路141和第二滤波子电路142,第二放大子电路141为包括同相放大器U2A、电阻、电容等电子元器件的电路;第二滤波子电路142为包括晶体X2、电阻、电容等电子元器件的电路。其中,图8中OUT1端与图7中的OUT1端连接。

具体地,上述第二放大滤波电路14具体工作方法为:第二放大子电路141接收来自第一放大滤波电路13的第一放大滤波信号,对第一放大滤波信号进行第二级同相放大得到第二级放大信号,将第二级放大信号发送给第二滤波子电路142,第二滤波子电路142对第二级放大信号进行滤波得到第二放大滤波信号,将第二放大滤波信号发送给第三放大滤波电路15。

上述第三放大滤波电路15的电路原理图如图9所示,第三放大滤波电路15包括第三放大子电路151和第三滤波子电路152,第三放大子电路151为包括同相放大器U2B、电阻、电容等电子元器件的电路;第三滤波子电路152为包括晶体X3、电阻、电容等电子元器件的电路。其中,图9中OUT2端与图8中的OUT2端连接。

具体地,上述第三放大滤波电路15具体工作方法为:第三放大子电路151接收来自第二放大滤波电路14的第二放大滤波信息,对第二放大滤波信号进行第三级同相放大得到第三级放大信号,将第三级放大信号发送给第三滤波子电路152,第三滤波子电路152对第三级放大信号进行滤波得到放大滤波信号,将放大滤波信号发送给整形电路16。

可选地,本实施例中,如图10所示,上述整形电路16包括整形子电路161和提示子电路162。进一步地,整形电路16的工作方法为:整形子电路161接收来自第三放大滤波电路15的放大滤波信号,将放大滤波信号转换成方波信号得到整形后的放大滤波电路,将整形后的放大滤波电路发送给校准主控电路17,并控制提示子电路162提示用户具有整形后的放大滤波信号输出。

整形子电路161具体为包括芯片U3以及电阻、电容等电子元件的电路;提示子电路162为包括三极管Q3、二极管、电阻、电容等电子元件的电路。其中,图10中OUT3端与图9中的OUT3端连接。当整形子电路161中的芯片U3输出整形后的放大滤波信号时,芯片U3控制提示子电路162中的LED0发光,当整形子电路161中的芯片U3没有输出整形后的放大滤波信号时,芯片U3控制提示子电路162中的LED0不发光。

上述校准主控电路17的电路原理图如图11所示,具体为包括芯片U2、电阻、电容等电子元器件以及有源晶体子电路的电路,有源晶体子电路为包括有源晶体W1、电容电子元器件的电路。图11中芯片U2的INP管脚与整形电路16中的OTP4端连接,用于接收来自整形电路16的整形后的放大滤波信号;芯片U2的CLK管脚与卫星信号接收机连接,用于接收来自卫星信号接收机的标准秒信号。例如,卫星信号接收机可以具体为GPS接收机。

本实施例中,当写入装置2包括第二感应电路21,并且第二感应电路21为电磁感应电路时,如图12所示,第二感应电路21具体为包括有源晶体振荡子电路、与门子电路、感应子电路的电路,其中,有源晶体振荡子电路为包括有源晶体振荡器Y1元器件的电路,与门子电路为包括逻辑与门Y7、电容等电子元器件的电路,感应子电路为包括感应天线L1、电阻、电容、MOS管Q1等电子元器件的电路,有源晶体振荡子电路与与门子电路连接,与门子电路与感应子电路连接;图12中OTP_DAT端与图11的芯片U2的TXD管脚连接。

可选地,本实施例的校准系统还包括开关装置,如图13所示,开关装置3包括第一开关电路31;

第一开关电路31,与校准主控电路17连接,用于接收到来自用户的校准通知时,向校准主控电路17发送校准通知;

例如,第一开关电路31为按键开关电路,当用户按下按键开关电路中的按键时,接收到来自用户的校准通知。

校准主控电路17,还与第一开关电路31连接,当接收来自第一开关电路的校准通知时开始工作。

本发明中,上述电路原理图中的V1端、V2端、V3端、V4端与电源连接。

如图14所示,本实施例的校准系统可以包括至少两个上述校准装置1和至少两个上述写入装置2,并且相互连接的校准装置和写入装置对应同一个被测产品。

本实施例的一种应用场景如下:校准装置1与被测产品对位之后,校准装置1中除了校准主控电路17以外的电路开始工作,当用户按下第一开关电路31中的按键时,校准主控电路17开始工作,得到频率补偿值后,将频率补偿值发给写入装置2,写入装置2通过非接的电磁感应方式或者光感应方式或者接触方式将频率补偿值写入被测产品。

本发明中提供的技术方案与现有技术相比的有益效果在于:本发明提供的校准系统通过第一感应电路采集晶体信号,不需要采集探针,PCB板上也不需要设置采集探点,有效节省PCB板空间并减少额外的设备。

另外,本发明提供的方案可以实现自动校准,无需人工参与,节省劳动力,提高校准效率;当写入装置采用感应方式将频率补偿值写入被测产品时,本发明提供的校准系统可以通过第一感应电路非接感应方法采集晶体信号,通过第二感应电路非接感应方式将频率补偿值写入被测产品,无需在被测产品的PCB板上设置探点,进一步节省被测产品的PCB板空间,适用于被测产品的半成品阶段、成品阶段,在校准成品阶段的被测产品的晶体频率时,无需拆除被测产品的外壳,可以降低报废率,并且操作便捷。最后,本发明公开的方案可以一次校准多个被测产品的晶体频率,提高了工作效率。

实施例2

本实施例提供一种晶体频率的校准系统,如图15所示,本实施例在实施例1提供的校准系统的基础上,校准装置1中还包括第一通知电路18;开关装置3还包括第二开关电路32;

校准主控电路17,还与第一通知电路18连接,用于得到频率补偿值之后,控制第一通知电路18通知用户得到频率补偿值;

第一通知电路18,与校准主控电路17连接,用于在校准主控电路17的控制下通知用户得到频率补偿值;

例如,第一通知电路18,可以具体为声音、指示灯、显示屏通知电路中的一种或多种相结合。

如图16所示,第一通知电路18为指示灯提示电路,包括发光二极管D1、电阻R4。校准主控电路17得到频率补偿值时,控制第一通知电路18发光通知用户得到频率补偿值。

第二开关电路32,与校准主控电路17连接,用于接收到用户的写入通知时,向校准主控电路17发送写入通知;

例如,第二开关电路32为按键开关电路,当用户按下按键开关电路中的按键时,接收到用户的写入通知。

校准主控电路17,还与第二开关电路32连接,具体用于接收到来自第二开关电路32的写入通知时,将频率补偿值发送给写入装置2。

可选地,如图17所示,本实施例中写入装置2具体包括写入主控电路22和第二感应电路21;

校准主控电路17,还与写入主控电路22连接,具体用于接收来自第二开关电路32的写入通知时将频率补偿值发送给写入主控电路22;

写入主控电路22,与校准主控电路17和第二感应电路21连接,用于接收来自校准主控电路17的频率补偿值,将频率补偿值发送给第二感应电路21;

如图18所示,写入主控电路22为包括芯片U4、电阻、电容元件的电路。

第二感应电路21,与写入主控电路22连接,用于接收来自写入主控电路22的频率补偿值,将频率补偿值写入被测产品。

例如,校准主控电路17、写入主控电路22、第二感应电路21的连接关系具体如下:写入主控电路22中芯片U4的RXD管脚与图11中校准主控电路17的芯片U2的TXD管脚连接,芯片U4的OTP_DAT管脚与图12所示第二感应电路21中的OTP_DAT端连接。

或者,如图19所示,本实施例在实施例1提供的校准系统的基础上,写入装置2包括写入主控电路22和第二感应电路21;校准装置1还包括第一通知电路18,开关装置3还包括第二开关电路32;

校准主控电路17,还与第一通知电路18连接,用于得到频率补偿值之后,控制第一通知电路18通知用户得到频率补偿值;

第一通知电路18,与校准主控电路17连接,用于在校准主控电路17的控制下通知用户得到频率补偿值;

第二开关电路32,与写入主控电路22连接,用于接收到用户的写入通知时,向写入主控电路22发送写入通知;

校准主控电路17,还与写入主控电路22连接,具体用于接收到来自写入主控电路22的写入通知时,将频率补偿值发送给写入主控电路22;

写入主控电路22,与第二开关电路32、第二感应电路21和校准主控电路17连接,用于当接收到来自第二开关电路32的写入通知时,向校准主控电路17发送写入通知,接收来自校准主控电路17的频率补偿值,将频率补偿值发送给第二感应电路21;

第二感应电路21,与写入主控电路22连接,用于接收来自写入主控电路22的频率补偿值,将频率补偿值写入被测产品。

进一步地,如图20所示,写入装置2还包括接收电路23和第二通知电路24;

接收电路23,与写入主控电路22连接,用于接收来自被测产品的应答信息,将接收的应答信息发送给写入主控电路22;

如图21所示,接收电路23为包括二极管、电阻、电容、信号放大器、信号整形器等电子元器件的电路;当第二感应电路为电磁感应电路时,接收电路23中的DATA_IN_TEXP端与实施例1图12中第二感应电路21中的

DATA_IN_TEXP端连接,接收电路23的DATA_IN端与图18中芯片U4的DATA_IN管脚连接。

写入主控电路22,还与接收电路23和第二通知电路24连接,还用于接收到来自接收电路23的应答信息时,控制第二通知电路24通知用户完成写入;

第二通知电路24,与写入主控电路22连接,用于在写入主控电路22的控制下通知用户完成写入。

例如,第二通知电路24,可以具体为声音、指示灯、显示屏通知电路中的一种或多种相结合。

如图22所示,第二通知电路24为指示灯通知电路,包括发光二极管D4以及电阻R16,第二通知电路中的26端与写入主控电路22中U4的26管脚连接。写入主控电路22接收到来自接收电路23的应答信息时,控制第二通知电路24中的D4发光通知用户完成写入。

本实施例中,图20中的第二开关电路32与写入主控电路22连接还可以替换为:第二开关电路32与校准主控电路17连接,当第二开关电路32接收到用户的写入通知时,向校准主控电路17发送写入通知,如图23所示。

本实施例中的校准装置1和写入装置2为两个独立装置。

本实施例的一种应用场景如下:校准装置与被测产品对位之后,校准装置1中除了校准主控电路17以外的电路开始工作,当用户按下第一开关电路31中的按键时,校准主控电路17开始工作得到频率补偿值后控制第一通知电路18通知用户完成写入,用户将被测产品与写入装置2对位,当用户按下第二开关电路32中的按键时,写入主控电路22开始工作,第二感应电路21通过非接感应方式将频率补偿值写入被测产品,写入主控电路22接收到接收电路23的应答信息时,通过控制第二通知电路24通知用户完成写入。

实施例3

本实施例提供一种晶体频率的校准系统,本实施例在实施例1提供的校准系统的基础上,写入装置2包括第二感应电路21、接收电路23和第二通知电路24;

校准主控电路17,具体与第二感应21电路连接,具体用于将频率补偿值发送给第二感应电路21;

第二感应电路21,与校准主控电路17连接,用于接收来自校准主控电路17的频率补偿值,将频率补偿值写入被测产品;

接收电路23,与校准主控电路17连接,用于接收来自被测产品的应答信息,将接收的应答信息发送给校准主控电路17;

本实施例中接收电路23与实施例2中的接收电路23相同,在此不再赘述。需要说明的是,本实施例中接收电路23的DATA_IN端与图11中芯片U2的C2D管脚连接。

校准主控电路17,还与接收电路23和第二通知电路24连接,用于接收到来自接收电路23的应答信息时,控制第二通知电路24通知用户完成写入;

第二通知电路24,与校准主控电路17连接,用于在校准主控电路17的控制下通知用户完成写入。

本实施例中第二通知电路24与实施例2中的第二通知电路24相同,在此不再赘述。需要说明的是,本实施例中,图22所示第二通知电路24的26端与图11中芯片U2的LED2管脚连接。

实施例1和实施例3中的校准装置1和写入装置2集成为一个装置。

本实施例的一种应用场景如下:校准装置1与被测产品对位之后,校准装置1中除了校准主控电路17以外的电路开始工作,当用户按下第一开关电路31中的按键时,校准主控电路17开始工作得到频率补偿值,将频率补偿值发给第二感应电路21,第二感应电路21通过非接感应方式将频率补偿值写入被测产品,校准主控电路17接收到来自接收电路23的应答信息时,控制第二通知电路24通知用户完成写入。

实施例4

本实施例提供一种晶体频率的校准系统,如图24所示,本实施例在实施例1提供的校准系统的基础上,还包括第一主控装置4、第二主控装置5、包括至少一个输入地址端口和一个输出端口的第一分路装置6、包括至少一个输出地址端口和一个输入端口的第二分路装置7、包括第二开关电路32的开关装置3;校准装置1还包括第一通知电路18;其中,第一分路装置6中的输入地址端口和第二分路装置7中的输出地址端口具有对应关系,具有对应关系的输入地址端口和输出地址端口所连接的校准主控电路17和写入装置2对应同一个被测产品;

校准主控电路17,还与第一分路装置6的一个输入地址端口连接,具体用于将频率补偿值发送给第一分路装置6;

第一分路装置6,每个输入地址端口与一个校准主控电路17连接,通过输出端口与第一主控装置4连接,用于接收来自各校准主控电路17的频率补偿值,将接收的频率补偿值发送给第一主控装置4,接收到来自第一主控装置4的完成接收的通知时,将完成接收的通知发送给对应的校准主控电路17;

校准主控电路17,还与第一通知电路18连接,还用于接收到来自第一分路装置6的完成接收的通知时,控制第一通知电路18通知用户可以写入;

第一通知电路18,与校准主控电路17连接,用于在校准主控电路17的控制下通知用户可以写入;

第二开关电路32,与第一主控装置4连接,用于接收到来自用户的写入通知时,向第一主控装置4发送写入通知;

第一主控装置4,与第二开关电路32、第一分路装置6的输出端口、第二主控装置5连接,用于收来自第一分路装置6的频率补偿值,对接收的频率补偿值进行保存,并向所述第一分路装置发送完成接收的通知;用于接收到来自第二开关电路32的写入通知时,将保存的频率补偿值发送给第二主控装置5;

第一主控装置4的电路原理图如图25所示,具体为包括第一主控芯片U5A、电阻、电容、晶体等电子元件的电路;第一分路装置6的电路原理图如图26所示,具体为包括第一分路芯片U81、电阻、电容等电子元件的电路;如图25和图26所示,芯片U81中的READER_RX管脚与图25中芯片U5A中的

READER_TX管脚连接;芯片U81中的RX1_1管脚—RX1_8管脚分别与对应的如图11所示校准主控电路17中芯片U2中的TXD管脚连接。

第二主控装置5,与第一主控装置4和第二分路装置7的输入端口连接,用于接收来自第一主控装置4的频率补偿值,并将接收的频率补偿值发送给第二分路装置7;

第二分路装置7,通过自身输入端口与第二主控装置5连接,每个输出地址端口与一个写入装置2连接,用于接收来自第二主控装置5的频率补偿值,并将接收的频率补偿值发送给对应的写入装置2;

第二主控装置5的电路原理图如图27所示,具体为包括第二主控芯片U6A、电阻、电容、晶体等电子元件的电路;第二分路装置7的电路原理图如图28所示,具体为包括第二分路芯片U82、电阻、电容等电子元件的电路;如图28和图27所示,芯片U82中的READER_RX管脚与芯片U6A中的READER_TX管脚连接;芯片U82中的RX1_1管脚—RX1-8管脚分别连接一个写入装置2,例如,芯片U82RX1_1管脚与图18所示写入主控电路22中芯片U4中的RXD管脚连接。

第二主控芯片U6A的ISP_TX管脚与第一主控芯片U5A的ISP_RX管脚连接。

写入装置2,与第二分路装置7中的一个输出地址端口连接,用于接收来自第二分路装置7的频率补偿值,将接收的频率补偿值写入对应的被测产品。

例如,两个校准主控电路17分别与第一分路装置6中RX1_1管脚和RX1_2管脚连接,其中,RX1_1管脚和RX1_2管脚的输入地址端口号分别为001和002;两个写入装置分别与第二分路装置7中RX1_1管脚和RX1_1管脚连接,其中,RX1_1管脚和RX1_2管脚的输出地址端口号分别为001和002;与第二分路装置7的RX1_1管脚连接的写入装置2对应的被测产品和与第一分路装置6的RX1_1管脚连接的校准主控电路17对应的被测产品是同一个;与第二分路装置7的RX1_2管脚连接的写入装置2对应的被测产品和与第一分路装置6的RX1_2管脚连接的校准主控电路17对应的被测产品是同一个;

第一分路装置6接收到来自RX1_1管脚的频率补偿值时,将与RX1_1管脚对应的输入地址端口号001和频率补偿值发送给第一主控装置4,接收到第一主控装置4的包括输入地址端口号001的完成接收的通知时,将完成接收的通知通过与输入地址端口号001对应的RX1_1管脚发送给校准主控电路;

第一分路装置6接收到来自RX1_2管脚的频率补偿值时,将与RX1_2管脚对应的输入地址端口号002和频率补偿值发送给第一主控装置4,接收到第一主控装置4的包括输入地址端口号002的完成接收的通知时,将完成接收的通知通过与输入地址端口号002对应的RX1_2管脚发送给校准主控电路;

第一主控装置4接收到输入地址端口号001及对应的频率补偿值时,将输入地址端口号001和频率补偿值对应保存,并向第一分路装置6发送包括输入地址端口号001的完成接收的通知;接收到输入地址端口号002及对应的频率补偿值时,将输入地址端口号002和频率补偿值对应保存,并向第一分路装置6发送包括输入地址端口号002的完成接收的通知;接收到来自第二开关电路32的写入通知时,将保存的输入地址端口号001以及对应的频率补偿值、保存的输入地址端口号002以及对应的频率补偿值发送给第二主控装置5;

第二主控装置5接收到与输入地址端口号001和对应的频率补偿值时,将输入地址端口号001和频率补偿值发给第二分路装置7,第二分路装置7根据输入地址端口号001找到输出地址端口号001,根据输出地址端口号001找到管脚RX1_1,将频率补偿值发送给与RX1_1管脚连接的写入装置1;

第二主控装置5接收到与输入地址端口号002和对应的频率补偿值时,将输入地址端口号002和频率补偿值发送给第二分路装置7,第二分路装置7根据输入地址端口号002找到输出地址端口号002,根据输出地址端口号002找到管脚RX1_2,将频率补偿值发送给与RX1_2管脚连接的写入装置1。

本实施例中第二开关电路32与实施例2中的第二开关电路32相同,与实施例2不同的是本实施例中第二开关电路32与第一主控装置4连接;本实施例中第一通知电路18与实施例2中的第一通知电路18相同,在此均不再赘述。

或者,如图29所示,本实施例在实施例1提供的校准系统的基础上,还包括第一主控装置4、第二主控装置5、包括至少一个输入地址端口和一个输出端口的第一分路装置6、包括至少一个输出地址端口和一个输入端口的第二分路装置7、包括第二开关电路32的开关装置3;校准装置1还包括第一通知电路18;其中,第一分路装置6中的输入地址端口和第二分路装置7中的输出地址端口具有对应关系,具有对应关系的输入地址端口和输出地址端口所连接的校准主控电路17和写入装置2对应同一个被测产品;

校准主控电路17,还与第一分路装置6的一个输入地址端口连接,具体用于将频率补偿值发送给第一分路装置6;

第一分路装置6,每个输入地址端口与一个校准主控电路17连接,通过输出端口与第一主控装置4连接,用于接收来自校准主控电路17的频率补偿值,将接收的频率补偿值发送给第一主控装置4,接收到来自所述第一主控装置的完成接收的通知时,将完成接收的通知发送给对应的校准主控电路;

校准主控电路17,还与第一通知电路18连接,还用于接收到来自第一分路装置6的完成接收的通知时,控制第一通知电路18通知用户可以写入;

第一通知电路18,与校准主控电路17连接,用于在校准主控电路17的控制下通知用户可以写入;

第一主控装置4,与第一分路装置6的输出端口连接,用于接收来自第一分路装置6的频率补偿值,对接收的频率补偿值进行保存,并向第一分路装置6发送完成接收的通知;

第二开关电路32,与第二主控装置5连接,用于接收到来自用户的写入通知时,向第二主控装置5发送写入通知;

第二主控装置5,与第二开关电路32、第一主控装置4和第二分路装置7的输入端口连接,用于接收到来自第二开关电路32的写入通知时,向第一主控装置4发送写入通知;用于接收来自第一主控装置4的频率补偿值,将接收的频率补偿值发送给第二分路装置7;

第一主控装置4,还与第二主控装置5连接,用于接收到来自第二主控装置5的写入通知时,将保存的频率补偿值发送给第二主控装置5;

第二分路装置7,通过自身输入端口与第二主控装置5连接,每个输出地址端口与一个写入装置2连接,用于接收来自第二主控装置5的频率补偿值,并将接收的频率补偿值发送给对应的写入装置2;

写入装置2,与第二分路装置7中的一个输出地址端口连接,用于接收来自第二分路装置7的频率补偿值,将接收的频率补偿值写入对应的被测产品。

本实施例中第一分路装置6和第二分路装置7参考图26和图28。

例如,两个校准主控电路17分别与第一分路装置6中RX1_1管脚和RX1_2管脚连接,其中,RX1_1管脚和RX1_2管脚的输入地址端口号分别为001和002;两个写入装置分别与第二分路装置7中RX1_1管脚和RX1_1管脚连接,其中,RX1_1管脚和RX1_2管脚的输出地址端口号分别为001和002;与第二分路装置7的RX1_1管脚连接的写入装置2对应的被测产品和与第一分路装置6的RX1_1管脚连接的校准主控电路17对应的被测产品是同一个;与第二分路装置7的RX1_2管脚连接的写入装置2对应的被测产品和与第一分路装置6的RX1_2管脚连接的校准主控电路17对应的被测产品是同一个;

第一分路装置6接收到来自RX1_1管脚的频率补偿值时,将与RX1_1管脚对应的输入地址端口号001和频率补偿值发送给第一主控装置4,接收到第一主控装置4的包括输入地址端口号001的完成接收的通知时,将完成接收的通知通过与输入地址端口号001对应的RX1_1管脚发送给校准主控电路;

第一分路装置6接收到来自RX12管脚的频率补偿值时,将与RX1_2管脚对应的输入地址端口号002和频率补偿值发送给第一主控装置4,接收到第一主控装置4的包括输入地址端口号002的完成接收的通知时,将完成接收的通知通过与输入地址端口号002对应的RX1_2管脚发送给校准主控电路;

第一主控装置4接收到输入地址端口号001及对应的频率补偿值时,将输入地址端口号001和频率补偿值对应保存,并向第一分路装置6发送包括输入地址端口号001的完成接收的通知;接收到输入地址端口号002及对应的频率补偿值时,将输入地址端口号002和频率补偿值对应保存,并向第一分路装置6发送包括输入地址端口号002的完成接收的通知;接收到来自第二主控装置5的写入通知时,将保存的输入地址端口号001以及对应的频率补偿值、保存的输入地址端口号002以及对应的频率补偿值发送给第二主控装置5;

第二主控装置5,接收到第二开关电路32的写入通知时,向第一主控装置4发送写入通知,接收到与输入地址端口号001和对应的频率补偿值时,将输入地址端口号001和频率补偿值发给第二分路装置7,第二分路装置7根据输入地址端口号001找到输出地址端口号001,根据输出地址端口号001找到管脚RX1_1,将频率补偿值发送给与RX1_1管脚连接的写入装置1;

第二主控装置5接收到与输入地址端口号002和对应的频率补偿值时,将输入地址端口号002和频率补偿值发送给第二分路装置7,第二分路装置7根据输入地址端口号002找到输出地址端口号002,根据输出地址端口号002找到管脚RX1_2,将频率补偿值发送给与RX1_2管脚连接的写入装置1。

本实施例中第二开关电路32与实施例2中的第二开关电路32相同,与实施例2不同的是本实施例中第二开关电路32与第二主控装置5连接;本实施例中第一通知电路18与实施例2中的第一通知电路18相同,在此均不再赘述。

或者,本实施例在实施例1提供的校准系统的基础上,还包括第三主控装置、包括至少一个输入地址端口和一个输出端口的第一分路装置、包括至少一个输出地址端口和一个输入端口的第二分路装置、包括第二开关电路的开关装置;校准装置还包括第一通知电路;其中,第一分路装置6中的输入地址端口和第二分路装置7中的输出地址端口具有对应关系,具有对应关系的输入地址端口和输出地址端口所连接的校准主控电路17和写入装置2对应同一个被测产品;

校准主控电路17,还与第一分路装置的一个输入地址端口连接,具体用于将频率补偿值发送给第一分路装置;

第一分路装置,每个输入地址端口与一个校准主控电路17连接,通过输出端口与第三主控装置连接,用于接收来自校准主控电路17的频率补偿值,将接收的频率补偿值发送给第三主控装置,接收到来自第三主控装置的完成接收的通知时,将完成接收的通知发送给对应的校准主控电路17;

校准主控电路17,还与第一通知电路连接,还用于接收到来自第一分路装置6的完成接收的通知时,控制第一通知电路18通知用户可以写入;

第一通知电路,与校准主控电路17连接,用于在校准主控电路17的控制下通知用户可以写入;

第二开关电路,与第三主控装置连接,用于接收到来自用户的写入通知时,向第三主控装置发送写入通知;

第三主控装置,与第二开关电路、第一分路装置的输出端口、第二分路装置的输入端口连接,用于接收来自第一分路装置的频率补偿值,并对接收的频率补偿值进行保存;用于接收到来自第二开关电路的写入通知时,将保存的频率补偿值发送给第二分路装置;

第二分路装置,通过自身的输入端口与第三主控装置连接,每个输出地址端口与一个写入装置2连接,用于接收来自第三主控装置的频率补偿值,并将接收的频率补偿值发送给对应的写入装置2;

写入装置2,与第二分路装置中的一个输出地址端口连接,用于接收来自第二分路装置的频率补偿值,将接收的频率补偿值写入对应的被测产品。

本实施例中第一分路装置6和第二分路装置7参考图26和图28。

例如,两个校准主控电路17分别与第一分路装置6中RX1_1管脚和RX1_2管脚连接,其中,第一分路装置6的RX1_1管脚和RX1_2管脚的输入地址端口号分别为001和002;两个写入装置分别与第二分路装置7中RX1_1管脚和RX1_1管脚连接,其中,第二分路装置7的RX1_1管脚和RX1_2管脚的输出地址端口号分别为001和002;与第二分路装置7的RX1_1管脚连接的写入装置2对应的被测产品和与第一分路装置6的RX1_1管脚连接的校准主控电路17对应的被测产品是同一个;与第二分路装置7的RX1_2管脚连接的写入装置2对应的被测产品和与第一分路装置6的RX1_2管脚连接的校准主控电路17对应的被测产品是同一个;

第一分路装置6接收到来自RX1_1管脚的频率补偿值时,将与RX1_1管脚对应的输入地址端口号001和频率补偿值发送给第三主控装置4,接收到第三主控装置的包括输入地址端口号001的完成接收的通知时,将完成接收的通知通过与输入地址端口号001对应的RX1_1管发送给校准主控电路;

第一分路装置6接收到来自RX1_2管脚的频率补偿值时,将与RX1_2管脚对应的输入地址端口号002和频率补偿值发送给第三主控装置5,接收到第三主控装置的包括输入地址端口号002的完成接收的通知时,将完成接收的通知通过与输入地址端口号002对应的RX1_2管发送给校准主控电路;

第三主控装置接收到输入地址端口号001和对应的频率补偿值时,将输入地址端口号001和频率补偿值对应保存,并向第一分路装置6发送包括输入地址端口号001的完成接收的通知;接收到输入地址端口号002和对应的频率补偿值时,将输入地址端口号002和频率补偿值对应保存,并向第一分路装置6发送包括输入地址端口号002的完成接收的通知;接收到来自第二开关电路的写入通知时,将保存的与地址端口号001和对应的频率补偿值发给第二分路装置7,将保存的与地址端口号002和对应的频率补偿值发给第二分路装置7;

第二分路装置7接收到输入地址端口号001和对应的频率补偿值时,根据输入地址端口号001找到输出地址端口号001,根据输出地址端口号001找到RX1_1管脚,将频率补偿值发送给与RX1_1管脚连接的写入装置1;第二分路装置7接收到输入地址端口002和对应的频率补偿值时,根据输入地址端口号002找到输出地址端口号002,根据输出地址端口号找到RX1_2管脚,将频率补偿值发送给与RX1_2管脚连接的写入装置1。

本实施例中第二开关电路32与实施例2中的第二开关电路32相同,与实施例2不同的是本实施例中第二开关电路32与第三主控装置连接;本实施例中第一通知电路18与实施例2中的第一通知电路18相同,在此均不再赘述。

或者,本实施例在实施例1提供的校准系统的基础上,还包括第四主控装置、包括至少一个输入地址端口和一个输出端口的第一分路装置、包括至少一个输出地址端口和一个输入端口的第二分路装置;其中,第一分路装置中的输入地址端口和第二分路装置中的输出地址端口具有对应关系,具有对应关系的输入地址端口和输出地址端口所连接的校准装置和写入装置对应同一个被测产品;

校准主控电路,还与第一分路装置的一个输入地址端口连接,具体用于将频率补偿值发送给第一分路装置;

第一分路装置,每个输入地址端口与一个校准主控电路连接,通过输出端口与第四主控装置连接,用于接收来自校准主控电路的频率补偿值,将接收的频率补偿值发送给第四主控装置;

第四主控装置,与第一分路装置的输出端口、第二分路装置的输入端口连接,用于接收来自第一分路装置的频率补偿值时,将接收的频率补偿值发送给第二分路装置;

第二分路装置,通过自身的输入端口与第四主控装置连接,每个输出地址端口与一个写入装置连接,用于接收来自第四主控装置的频率补偿值,并将接收的频率补偿值发送给对应的写入装置;

写入装置,与第二分路装置中的一个输出地址端口连接,用于接收来自第二分路装置的频率补偿值,将接收的频率补偿值写入对应的被测产品。

本实施例中第一分路装置6和第二分路装置7参考图26和图28。

例如,两个校准主控电路17分别与第一分路装置6中RX1_1管脚和RX1_2管脚连接,其中,RX1_1管脚和RX1_2管脚的输入地址端口号分别为001和002;两个写入装置分别与第二分路装置7中RX1_1管脚和RX1_1管脚连接,其中,第二分路装置7中RX1_1管脚和RX1_2管脚的输出地址端口号分别为001和002;与第二分路装置7中RX1_1管脚连接的写入装置2对应的被测产品和与第一分路装置6中RX1_1管脚连接的校准主控电路17对应的被测产品是同一个;与第二分路装置7中RX1_2管脚连接的写入装置2对应的被测产品和与第一分路装置6中RX1_2管脚连接的校准主控电路17对应的被测产品是同一个;

第一分路装置6接收到来自RX1_1管脚的频率补偿值时,将与RX1_1管脚对应的输入地址端口号001和频率补偿值发送给第四主控装置;接收到来自RX1_2管脚的频率补偿值时,将与RX1_2管脚对应的输入地址端口号002和频率补偿值发送给第四主控装置;

第四主控装置接收到输入地址端口号001和对应的频率补偿值时,将输入地址端口号001和频率补偿值发给第二分路装置7;接收到输入地址端口号002和对应的频率补偿值时,将输入地址端口号002和频率补偿值发给第二分路装置7;

第二分路装置7接收到输入地址端口号001和对应的频率补偿值时,根据输入地址端口号001找到输出地址端口号001,根据输出地址端口号001找到RX1_1管脚,将频率补偿值发送给与RX1_1管脚连接的写入装置1;第二分路装置7接收到输入地址端口002和对应的频率补偿值时,根据输入地址端口号002找到输出地址端口号002,根据输出地址端口号找到RX1_2管脚,将频率补偿值发送给与RX1_2管脚连接的写入装置1。

实施例5

本实施例提供一种晶体频率的校准方法,应用于包括校准装置和写入装置的系统;校准装置包括第一感应电路、前置放大电路、第一放大滤波电路、第二放大滤波电路、第三放大滤波电路、整形电路、校准主控电路,如图30所示,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101:前置放大电路通过第一感应电路获取被测产品的晶体信号,对晶体信号进行前置放大,得到前置放大信号,将前置放大信号发送给第一放大滤波电路;

具体地,前置放大电路通过第一感应电路获取被测产品的晶体信号,具体为:第一感应电路通过电磁感应或者通过机械感应采集被测产品的晶体信号,将晶体信号发送给前置放大电路。

本实施例中,第一感应电路包括磁敏传感器探头,其中,磁敏传感器探头中包括感应天线;或者,第一感应电路包括压电传感器探头。

例如,第一感应电路通过自身的磁敏传感器探头(即电磁感应)采集被测产品的晶体信号,或者通过自身的压电传感器探头(即机械感应)采集被测产品的晶体信号,将晶体信号发送给前置放大电路。

步骤102:第一放大滤波电路对前置放大信号进行放大、滤波得到第一放大滤波信号,将第一放大滤波信号发送给第二放大滤波电路;

本实施例中,第一放大滤波电路包括第一放大子电路和第一滤波子电路;相应地,步骤102具体为:第一放大子电路对前置放大信号进行第一级同相放大得到第一级放大信号,将第一级放大信号发送给第一滤波子电路,第一滤波子电路对第一级放大信号进行滤波得到第一放大滤波信号,将第一放大滤波信号发送给第二放大滤波电路。

步骤103:第二放大滤波电路对第一放大滤波信号进行放大、滤波得到第二放大滤波信号,将第二放大滤波信号发送给第三放大滤波电路;

本实施例中,第二放大滤波电路包括第二放大子电路和第二滤波子电路,相应地,步骤103具体为:第二放大子电路对第一放大滤波信号进行第二级同相放大得到第二级放大信号,将第二级放大信号发送给第二滤波子电路,第二滤波子电路对第二级放大信号进行滤波得到第二放大滤波信号,将第二放大滤波信号发送给第三放大滤波电路。

步骤104:第三放大滤波电路对第二放大滤波信号进行放大、滤波得到放大滤波信号,将放大滤波信号发送给整形电路;

本实施例中,第三放大滤波电路包括第三放大子电路和第三滤波子电路;相应地,步骤104具体为:第三放大子电路对第二放大滤波信号进行第三级同相放大得到第三级放大信号,将第三级放大信号发送给第三滤波子电路,第三滤波子电路对第三级放大信号进行滤波得到放大滤波信号,将放大滤波信号发送给整形电路。

步骤105:整形电路对放大滤波信号进行整形得到整形后的放大滤波信号,将整形后的放大滤波信号发送给校准主控电路;

具体地,整形电路对放大滤波信号进行整形得到整形后的放大滤波信号,具体为:整形电路将放大滤波信号转换成方波信号得到整形后的放大滤波信号。

步骤106:校准主控电路根据整形后的放大滤波信号和预设值得到系统时钟的第一计数值;

具体地,校准主控电路根据整形后的放大滤波信号和预设值得到系统时钟的第一计数值,具体为:测量从整形后的放大滤波信号中获取到预设值个周期的信号时系统时钟的计数值,将系统时钟的计数值作为系统时钟的第一计数值;

本实施例中,预设值具体为被测产品的标准晶体频率的值。

例如,以时间型动态令牌为例,标准晶体频率为32768Hz,则预设值为32768;校准主控电路测量从整形后的放大滤波信号中获取到32768个周期的信号时系统时钟的计数值C4,将系统时钟的计数值C4作为系统时钟的第一计数值C1;

或者,具体为:测量从整形后的放大滤波信号中获取到预设值的预设倍数个周期的信号时系统时钟的计数值,将系统时钟的计数值除以预设倍数得到系统时钟的第一计数值。例如,预设倍数为0.5倍,或者2倍-10倍中的任意倍数。

例如,以时间型动态令牌为例,标准晶体频率为32768Hz,则预设值为32768;校准主控电路测量从整形后的放大滤波信号中获取到98304(32768的3倍)个周期的信号时系统时钟的计数值C3,将系统时钟的计数值C3除以3得到系统时钟的第一计数值C1。

步骤107:校准主控电路获取标准秒信号,根据标准秒信号得到系统时钟的第二计数值;

具体地,校准主控电路采集标准秒信号,具体为:校准主控电路通过GPS卫星信号接收机采集标准秒信号。

具体地,校准主控电路根据标准秒信号得到系统时钟的第二计数值,具体为:校准主控电路测量在一个标准秒信号内系统时钟的计数值,将系统时钟的计数值作为系统时钟的第二计数值;

例如,校准主控电路在接收到标准秒信号的第一个上升沿时开始对系统时钟进行计数,当接收到标准秒信号的第二个上降沿时停止对系统时钟的计数,得到系统时钟的计数值C5,将系统时钟的计数值C5作为系统时钟的第二计数值C2。

或者,具体为:校准主控电路测量在预设数量的标准秒信号内系统时钟的计数值,将系统时钟的计数值除以预设数量得到系统时钟的第二计数值。

例如,预设数量为3,校准主控电路在接收到标准秒信号的第一个上升沿时开始对系统时钟进行计数,当接收到标准秒信号的第四个上升沿时停止对系统时钟的计数,得到系统时钟的计数值C6,将系统时钟的计数值C6除以3得到系统时钟的第二计数值C2。

本实施例中,步骤106和步骤107的顺序可以调换。

步骤108:校准主控电路根据系统时钟的第一计数值和系统时钟的第二计数值得到频率补偿值;

具体地,步骤108具体为:校准主控电路将系统时钟的第二计数值减去系统时钟的第一计数值得到系统时钟计数差值,使用系统时钟计数差值除以系统时钟的第一计数值得到商值,将商值乘以预设数值得到频率补偿值。

例如,以时间型动态令牌为例,预设数值为106,校准主控电路将系统时钟的第二计数值C2减去系统时钟的第一计数值C1得到系统时钟计数差值C2-C1,使用系统时钟计数差值C2-C1除以系统时钟的第一计数值C1得到商值将商值乘以预设数值106得到频率补偿值

步骤109:校准主控电路将频率补偿值通过写入装置中的第二感应电路写入被测产品。

具体地,步骤109具体为:校准主控电路将频率补偿值发送给写入装置,写入装置中的第二感应电路通过电磁感应方式将频率补偿值写入被测产品的主控芯片。

可选地,上述方法还包括:校准主控电路等待接收来自用户的采集通知,当接收到来自用户的采集通知时,执行步骤106或者执行步骤107。在执行步骤106或者执行步骤107之前,校准主控电路不工作,接收到用户的采集通知时才执行步骤106或执行步骤107。

例如,校准装置上设有与校准主控电路连接的采集开关,用户打开采集开关时,校准主控电路接收到来自用户的采集通知,执行步骤106或者执行步骤107。

可选地,上述步骤108之后还包括:校准主控电路通知用户完成写入;或者,写入装置通知用户完成写入。

例如,校准主控电路通过声音、显示屏、指示灯中的至少一种方式提示用户完成写入。

具体地,校准主控电路通知用户完成写入,具体为:写入装置通过接收单元接收到来自被测产品的应答信息后,通知校准主控电路完成写入,校准主控电路通过通知单元通知用户完成写入。

本实施例的一种应用场景如下:校准装置与被测产品对位之后,开始执行步骤101-步骤105,当用户打开校准主控电路上的采集开关时,校准主控电路接收到采集通知,开始执行上述步骤106-步骤109,校准主控电路执行完步骤109之后通知用户完成写入。

本发明中,通过第一感应电路采集被测产品的晶体信号,通过写入装置将频率补偿值写入被测产品的主控芯片,在采集被测产品的晶体信号和将频率补偿值写入被测产品的主控芯片的工序中无需在被测产品的壳体上设置插孔,也无需在被测产品的PCB板上设置探点,节省PCB板的空间。

本实施例的有益效果是:在校准被测产品的晶体频率过程中,可以实现自动校准,无需人工参与,节省劳动力,提高校准效率。同时本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无需在被测产品的PCB板上设置探点,有效节省PCB板的空间。

实施例6

本实施例提供一种晶体频率的校准方法,应用于包括校准装置和写入装置的系统,其中校准装置包括第一感应电路、前置放大电路、第一放大滤波电路、第二放大滤波电路、第三放大滤波电路、整形电路、校准主控电路;写入装置包括第二感应电路;如图31所示,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301:前置放大电路通过第一感应电路获取被测产品的晶体信号,对晶体信号进行前置放大,得到前置放大信号,将前置放大信号发送给第一放大滤波电路;

本实施例步骤301与实施例5步骤101相同,在此不再赘述。

步骤302:第一放大滤波电路对前置放大信号进行放大、滤波得到第一放大滤波信号,将第一放大滤波信号发送给第二放大滤波电路;

步骤303:第二放大滤波电路对第一放大滤波信号进行放大、滤波得到第二放大滤波信号,将第二放大滤波信号发送给第三放大滤波电路;

步骤304:第三放大滤波电路对第二放大滤波信号进行放大、滤波得到放大滤波信号,将放大滤波信号发送给整形电路;

步骤305:整形电路对放大滤波信号进行整形得到整形后的放大滤波信号,将整形后的放大滤波信号发送给校准主控电路;

具体地,整形电路对放大滤波信号进行整形得到整形后的放大滤波信号,具体为:整形电路将放大滤波信号转换成方波信号得到整形后的放大滤波信号。

步骤306:校准主控电路根据整形后的放大滤波信号和预设值得到系统时钟的第一计数值;

具体地,步骤306具体参考实施例5中步骤106,在此不再赘述。

步骤307:校准主控电路获取标准秒信号,根据标准秒信号得到系统时钟的第二计数值;

具体地,步骤307具体参考实施例5中步骤107,在此不再赘述。

本实施例中,步骤306和步骤307的顺序可以调换。

步骤308:校准主控电路根据系统时钟的第一计数值和系统时钟的第二计数值得到频率补偿值,并通知用户得到频率补偿值。

本实施例中,步骤308中校准装置根据系统时钟的第一计数值和系统时钟的第二计数值得到频率补偿值,具体参考实施例5中步骤108,在此不再赘述。

步骤308中校准主控电路通知用户得到频率补偿值具体为:校准主控电路通过声音、显示屏、指示灯中的至少一种方式通知用户得到频率补偿值。

步骤309:校准主控电路等待接收来自用户的写入通知,接收到来自用户的写入通知时,将频率补偿值发送给写入装置;

本实施例中校准装置与实施例5中的校准装置的区别是:本实施例中的校准装置具有与校准主控电路连接的第一通知电路,校准主控电路得到频率补偿值之后通过控制第一通知电路通知用户得到频率补偿值。

例如,校准装置的第一通知电路具体为指示灯通知电路、声音通知电路、显示屏通知电路中的至少一种。

步骤310:写入装置通过第二感应电路将频率补偿值写入被测产品。

具体地,第二感应电路为电磁感应电路或者光感应电路。步骤310中写入装置也可以为与校准装置连接的写入探针,通过探针与被测产品的PCB上的写入探点接触将频率补偿值写入被测产品。

具体地,写入装置将频率补偿值写入被测产品的主控芯片中。

具体地,步骤310具体参考实施例5中步骤109,在此不再赘述。

本实施例中的写入装置与实施例5中的写入装置相同,与实施例5的区别是:本实施例中校准装置和写入装置是两个独立的装置,实施例5中写入装置集和校准装置集到一个装置中。

本实施例中与实施例5的区别还在于:校准装置或者写入装置上设有写入开关,当用户打开写入开关时,校准主控电路接收到来自用户的写入通知,将频率补偿值发送给写入装置。

可选地,上述步骤306之前,还包括:校准主控电路等待接收来自用户的采集通知,当接收到来自用户的采集通知时,执行步骤306或者执行步骤307。

例如,校准装置上设有与校准主控电路连接的采集开关,用户打开采集开关时,校准主控电路接收到来自用户的采集通知。

可选地,上述步骤310之后还包括:写入装置通知用户完成写入;或者上述步骤310之后还包括:写入装置通知校准装置完成写入,校准装置通知用户完成写入。

例如,校准装置通知用户完成写入,具体为通过声音、显示屏、指示灯中的至少一种方式提示用户完成写入。写入装置通知用户完成写入,具体为通过声音、显示屏、指示灯中的至少一种方式提示用户完成写入。

本实施例中,当由校准装置通知用户完成写入时,校准装置通知用户得到频率补偿值的方式和通知用户完成写入的通知方式能够使用户区别出是通知哪种信息。例如,校准装置通知用户得到频率补偿值时通过显示黄色指示灯通知用户,校准装置通知用户写入完成时通过显示红色指示灯通知用户。

本实施例的一种应用场景如下:校准装置与被测产品对位之后,执行步骤301-步骤305,当用户打开校准装置上的采集开关,校准主控电路接收到采集通知,开始执行上述步骤306-步骤309,当校准装置在执行步骤308通知用户得到频率补偿值之后,用户将被测产品与写入装置对位,打开校准装置或者写入装置上的写入开关,校准主控电路接收到写入通知后将频率补偿值发送给写入装置,写入装置将频率补偿值写入被测产品的主控芯片之后通知用户完成写入,或者通知校准装置完成写入,由校准装置通知用户完成写入。

本发明中,通过第一感应电路采集被测产品的晶体信号,当通过电磁感应或者光感应方式将频率补偿值写入被测产品的主控芯片时,在采集被测产品的晶体信号和将频率补偿值写入被测产品的主控芯片的工序中无需在被测产品的壳体上设置插孔,也无需在被测产品的PCB板上设置探点,节省PCB板的空间。

本实施例的有益效果是:在校准被测产品的晶体频率过程中,可以实现自动校准,无需人工参与,节省劳动力,提高校准效率。当本实施例中写入装置采用感应方式将频率补偿值写入被测产品时,无需在被测产品的PCB板上设置探点,有效节省PCB板的空间。

实施例7

本实施例提供一种晶体频率的校准方法,应用于包括至少两个校准装置、至少两个写入装置的校准系统,每个校准装置包括前置放大电路、第一放大滤波电路、第二放大滤波电路、第三放大滤波电路、整形电路、校准主控电路;每个写入装置包括第二感应电路;如图32所示,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401:每个前置放大电路通过第一感应电路获取被测产品的晶体信号,对晶体信号进行前置放大,得到前置放大信号,将前置放大信号发送给对应的第一放大滤波电路;

具体地,每个前置放大电路通过第一感应电路获取被测产品的晶体信号,具体为:每个第一感应电路通过电磁感应或者通过机械感应采集被测产品的晶体信号,将晶体信号发送给前置放大电路。

本实施例中,第一感应电路包括磁敏传感器探头,其中,磁敏传感器探头中包括感应天线;或者,第一感应电路包括压电传感器探头。

例如,第一感应电路通过自身的磁敏传感器探头(即电磁感应)采集被测产品的晶体信号,或者通过自身的压电传感器探头(即机械感应)采集被测产品的晶体信号,将晶体信号发送给前置放大电路。

步骤402:每个第一放大滤波电路对接收的前置放大信号进行放大、滤波得到第一放大滤波信号,将第一放大滤波信号发送给对应的第二放大滤波电路;

步骤403:每个第二放大滤波电路对接收的第一放大滤波信号进行放大、滤波得到第二放大滤波信号,将第二放大滤波信号发送给对应的第三放大滤波电路;

步骤404:每个第三放大滤波电路对接收的第二放大滤波信号进行放大、滤波得到放大滤波信号,将放大滤波信号发送给对应的整形电路;

步骤405:每个整形电路对接收的放大滤波信号进行整形得到整形后的放大滤波信号,将整形后的放大滤波信号发送给对应的校准主控电路;

具体地,每个整形电路对接收放大滤波信号进行整形得到整形后的放大滤波信号,具体为:每个整形电路将接收的放大滤波信号转换成方波信号得到整形后的放大滤波信号。

步骤406:每个校准主控电路根据整形后的放大滤波信号和预设值得到系统时钟的第一计数值;

具体地,步骤406中每个校准主控电路的操作具体参考实施例5中步骤106中校准主控电路的操作,在此不再赘述。

步骤407:每个校准主控电路获取标准秒信号,根据标准秒信号得到系统时钟的第二计数值;

具体地,步骤407中每个校准主控电路的操作具体参考实施例5中步骤107中校准主控电路的操作,在此不再赘述。

本实施例中,每个校准主控电路执行步骤406和步骤407的顺序可以调换。

步骤408:每个校准主控电路根据系统时钟的第一计数值和系统时钟的第二计数值得到频率补偿值。

本实施例中,步骤408中每个校准主控电路的操作具体参考实施例5中步骤108中校准主控电路的操作,在此不再赘述。

步骤409:每个校准主控电路将得到的频率补偿值通过对应的写入装置写入对应的被测产品。

具体地,步骤409具体为:每个校准主控电路将得到的频率补偿值通过对应的写入装置写入对应的被测产品的主控芯片中。

可选地,步骤406之前还包括:每个校准主控电路等待接收来自用户的采集通知,当接收到来自用户的采集通知时,执行步骤406或者执行步骤407;

本实施例中,当需要校准多个被测产品的晶体频率时,有多个对应的校准装置和写入装置,每个被测产品都有一个对应的校准装置和写入装置,当每个校准装置都与对应的被测产品对位之后,用户打开采集开关,每个校准装置同时接收到采集通知。

本实施例中,每个校准装置中的校准主控电路与采集开关连接,当用户打开采集开关时,每个校准装置同时接收到采集通知;或者本实施例中每个校准装置的校准主控电路与主控装置连接,当用户打开采集开关时,主控装置接收到采集通知,然后主控装置同时通知每个校准主控电路。

可选地,上述步骤409之后还包括:每个校准主控电路通知用户完成写入;

本实施例中,当每个校准装置的校准主控电路与主控装置连接时,上述步骤409之后还包括:每个校准主控电路通知主控装置完成写入,主控装置接收到校准装置的完成写入的通知时,通知用户完成写入;

具体地,主控装置通知用户完成写入,具体为:主控装置接收到所有的校准装置完成写入通知之后,通知用户完成写入;

例如,主控装置接收到所有的校准装置的完成写入通知后,通过声音、显示屏、指示灯中的至少一种方式通知用户完成写入;每个校准主控电路通知用户完成写入可以具体为:每个校准主控电路通过声音、显示屏、指示灯中的至少一种方式通知用户完成写入。

或者,具体地,主控装置通知用户完成写入,具体为:主控装置每接收到一个校准装置完成写入通知之后,通知用户该校准装置完成写入;例如,主控装置接收到一个校准装置的完成写入通知时,通过声音、显示屏、指示灯中的至少一种方式通知用户该校准装置完成写入。

本实施例的一种应用场景如下:每个校准装置都与主控装置连接,每个校准装置与对应的被测产品对位之后执行步骤401-步骤405,当用户打开采集开关,主控装置接收到采集通知,并通知所有与其连接的校准装置,每个校准装置的校准主控电路接收到采集通知之后,开始执行上述步骤406-步骤409,每个校准装置执行完步骤409之后都通知主控装置完成写入,主控装置接收到完成写入时,通知用户完成写入。

本实施例的另一种应用场景如下:每个校准装置都与采集开关连接,每个校准装置与对应的被测产品对位之后执行步骤401-步骤405,当用户打开采集开关,每个校准装置的校准主控电路接收到采集通知之后,开始执行上述步骤406—步骤409,每个校准装置执行完步骤409之后都通知用户完成写入。

本发明中,通过第一感应电路采集被测产品的晶体信号,当通过电磁感应方式或者光感应方式将频率补偿值写入被测产品的主控芯片时,在采集被测产品的晶体信号和将频率补偿值写入被测产品的主控芯片的工序中无需在被测产品的壳体上设置插孔,也无需在被测产品的PCB板上设置探点,节省PCB板的空间。

本实施例的有益效果是:在校准被测产品的晶体频率过程中,可以实现自动校准,无需人工参与,节省劳动力,提高校准效率。同时本实施例采用感应方式将频率补偿值写入被测产品时,无需在被测产品的PCB板上设置探点,有效节省PCB板的空间;本实施例可以同时对多个被测产品的晶体进行校准,进一步提高了检测效率。

实施例8

本实施例提供一种晶体频率的校准方法,应用于包括至少两个校准装置、第一主控装置、第二主控装置、至少两个写入装置的校准系统,每个校准装置包括前置放大电路、第一放大滤波电路、第二放大滤波电路、第三放大滤波电路、整形电路、校准主控电路,其中校准装置、写入装置和被测产品一一对应,如图33所示,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501:每个前置放大电路通过对应的第一感应电路获取被测产品的晶体信号,对晶体信号进行前置放大,得到前置放大信号,将前置放大信号发送给对应的第一放大滤波电路;

具体地,每个前置放大电路通过第一感应电路获取被测产品的晶体信号,具体为:每个第一感应电路通过电磁感应或者通过机械感应采集被测产品的晶体信号,将晶体信号发送给前置放大电路。

本实施例中步骤501具体与实施例7中步骤401相同,在此不再赘述。

步骤502:每个第一放大滤波电路对接收的前置放大信号进行放大、滤波得到第一放大滤波信号,将第一放大滤波信号发送给对应的第二放大滤波电路;

步骤503:每个第二放大滤波电路对接收的第一放大滤波信号进行放大、滤波得到第二放大滤波信号,将第二放大滤波信号发送给对应的第三放大滤波电路;

步骤504:每个第三放大滤波电路对接收的第二放大滤波信号进行放大、滤波得到放大滤波信号,将放大滤波信号发送给对应的整形电路;

步骤505:每个整形电路对接收的放大滤波信号进行整形得到整形后的放大滤波信号,将整形后的放大滤波信号发送给对应的校准主控电路;

具体地,每个整形电路对接收的放大滤波信号进行整形得到整形后的信号,具体为:每个整形电路将接收的放大滤波信号转换成方波信号得到整形后的放大滤波信号。

步骤506:每个校准主控电路根据整形后的放大滤波信号和预设值得到系统时钟的第一计数值;

具体地,步骤506中每个校准主控电路的操作具体参考实施例5中步骤106中校准主控电路的操作,在此不再赘述。

步骤507:每个校准主控电路获取标准秒信号,根据标准秒信号得到系统时钟的第二计数值;

具体地,步骤507每个校准主控电路的操作具体参考实施例5中步骤107中校准主控电路的操作,在此不再赘述。

本实施例中,每个校准主控电路执行步骤506和步骤507的顺序可以调换。

步骤508:每个校准主控电路根据系统时钟的第一计数值和系统时钟的第二计数值得到频率补偿值,将频率补偿值发送给第一主控装置,接收到第一主控装置完成接收的通知时,控制对应的第一通知电路通知用户得到频率补偿值,通知用户可以写入。

本实施例中,步骤508中每个校准主控电路根据系统时钟的第一计数值和系统时钟的第二计数值得到频率补偿值,具体参考实施例5中步骤108中校准主控电路的操作,在此不再赘述。

步骤509:第一主控装置接收校准主控电路的频率补偿值并保存。

本实施例中,每个校准主控电路在将频率补偿值发送给第一主控装置时,也把校准主控电路对应的编号发送给第一主控装置。第一主控装置接收到频率补偿值时,将校准主控电路对应的编号和频率补偿值对应保存。

步骤510:第一主控装置等待接收来自用户的写入通知,当接收到来自用户的写入通知时,将保存的频率补偿值发送给第二主控装置;

第一主控装置将保存的频率补偿值发送给第二主控装置时,也把校准主控电路对应的编号发送给第二主控装置。

步骤511:第二主控装置将接收的频率补偿值发送给对应的写入装置;

第二主控装置接收到频率补偿值时,将频率补偿值发送给与校准主控电路对应的编号相对应的写入装置。

步骤512:每个写入装置将接收的频率补偿值写入对应的被测产品。

具体地,每个写入装置将接收的频率补偿值写入对应的被测产品的主控芯片中。

本实施例中每个写入装置与实施例5中的写入装置相同,与实施例5的区别是:本实施例中每个校准装置和对应的写入装置是两个独立的设备,实施例5中写入装置和校准装置集成在一个设备中。

可选地,步骤506之前还包括:每个校准主控电路等待接收来自用户的采集通知,当接收到来自用户的采集通知时,执行步骤506或步骤507;

本实施例中,当需要校准多个被测产品的晶体频率时,有多个对应的校准装置和写入装置,每个被测产品都有一个对应的校准装置和写入装置,当每个校准装置都与对应的被测产品对位之后,用户打开采集开关,每个校准装置中的校准主控电路同时接收到采集通知。

本实施例中,用户打开采集开关时,每个校准装置同时接收到采集通知;或者用户打开采集开关时,第一主控装置接收到采集通知,然后第一主控装置同时通知每个校准装置。

可选地,上述步骤512之后还包括:每个写入装置通知第二主控装置完成写入,第二主控装置接收到写入装置的完成写入的通知时,通知用户完成写入。具体地,第二主控装置接收到写入装置的完成写入的通知时,通知用户完成写入,具体为:第二主控装置接收到每一个写入装置的完成写入的通知时,通知用户该写入装置完成写入。

例如,第二主控装置接收到一个写入装置的完成写入通知时,通过声音、显示屏、指示灯中的至少一种方式通知用户该写入装置完成写入。

或者,具体地,第二主控装置接收到写入装置的完成写入的通知时,通知用户完成写入,具体为:第二主控装置接收到所有的写入装置完成写入通知之后,统一通知用户完成写入。

例如,第二主控装置接收到所有的校准装置的完成写入通知后,通过声音、显示屏、指示灯中的至少一种方式通知用户完成写入。

本实施例的一种应用场景如下:每个校准装置都与第一主控装置连接,每个写入装置都与第二主控装置连接,第一主控装置与第二主控装置连接,用户将每个校准装置与对应的被测产品对位之后,校准装置开始执行步骤501-步骤505,当用户打开采集开关,第一主控装置接收到采集通知,并通知所有与其连接的校准装置,每个校准装置接收到采集通知之后,开始执行上述步骤506-步骤508,步骤508中所有的校准主控电路通知用户可以写入之后,用户将被测产品与对应的写入装置对位后,用户打开写入开关,第一主控装置接收到来自用户的写入通知,将频率补偿值发送给第二主控装置,第二主控装置按将对应的频率补偿值发送给对应的写入装置,每个写入装置接收到第二主控装置的对应的频率补偿值时,将对应的频率补偿值写入对应的被测产品的主控芯片,每个写入装置完成写入操作时通知第二主控装置,第二主控装置通知用户该写入装置完成写入操作。

本实施例中,每个写入装置、每个校准装置、每个被测产品的位置关系是一一对应的。

本发明中,通过电磁感应或者通过机械感应采集被测产品的晶体信号,通过电磁感应方式或者光感应方式将频率补偿值写入被测产品的主控芯片,在采集被测产品的晶体信号和将频率补偿值写入被测产品的主控芯片的工序中无需在被测产品的壳体上设置插孔,也无需在被测产品的PCB板上设置探点,节省PCB板的空间。

本实施例的有益效果是:在校准被测产品的晶体频率过程中,可以实现自动校准,无需人工参与,节省劳动力,提高校准效率。同时本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无需在被测产品的PCB板上设置探点,有效节省PCB板的空间;本实施例可以同时对多个被测产品的晶体进行校准,进一步提高了检测效率。

以上,仅为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发明揭露的技术范围内,可轻易想到变化或替换,都应涵盖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因此,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应以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为准。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