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烹饪设备的控制方法、装置及烹饪设备与流程

文档序号:14718251发布日期:2018-06-16 02:07阅读:172来源:国知局
一种烹饪设备的控制方法、装置及烹饪设备与流程

本发明涉及厨房电器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烹饪设备的控制方法、装置及烹饪设备。



背景技术:

当前,例如微波炉、电烤箱等烹饪设备已经广泛进入消费者的家庭,设备的功能也越来越强大,用户已习惯于利用此类烹饪设备进行各类菜品的制作。但在现有烹饪设备的使用过程中,多采用按键或旋钮输入的控制方式,操作较为繁琐;对于具体的食材,用户往往并不知道如何进行合适的烹饪,只能凭经验选择烹饪参数,并不能达到最佳的烹饪效果。

为此,现有技术提出了一些方案,通过摄像头获取食材图像,通过传感器获取食物重量,基于食物图像和食物重量来控制烹饪过程。但是,此类产品在使用时仍需要用户进行一些手动操作,例如按压或触摸开关来启动摄像头和传感器的工作,这和传统的控制方式是类似的,并不是真正的自动烹饪。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烹饪设备的控制方法、装置及烹饪设备,能够克服上述缺陷,提供更为智能、便捷的烹饪操作体验。

根据本发明的第一方面,提供了一种烹饪设备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检测所述烹饪设备的门体的开关状态数据;

检测放入设备腔体中的食物重量数据;

根据所述烹饪设备的门体的开关状态数据和食物重量数据判断是否启动图像识别;

如是,则启动图像识别,获取腔体中放置的食物图像,根据食物图像识别食物种类,获取食物种类数据;

根据所述食物种类数据和所述食物重量数据获取烹饪参数;

根据所述烹饪参数对食物进行烹饪。

由此,能够实现智能化地全自动烹饪,操作便捷可靠。

所述根据所述烹饪设备的门体的开关状态数据和食物重量数据判断是否启动图像识别包括:

如果所述烹饪设备的门体的开关状态数据为关闭且所述食物重量数据大于零,则启动图像识别。

由此,可以更准确地识别烹饪的启动条件,避免误操作。

优选地,在烹饪设备中预存有记录食物种类数据、食物重量数据与烹饪参数的对应关系的表单,所述根据所述食物种类数据和所述食物重量数据获取烹饪参数包括:

查找所述预存的表单,获取与所述食物种类数据和所述食物重量数据对应的烹饪参数。优选地,所述表单可以由用户进行编辑。

由此,可以高效地获取合适的烹饪参数,且易于满足用户个体需要。

或者优选地,根据预设的控制逻辑算法对所述食物种类数据和所述食物重量数据进行计算,得到烹饪参数。由此,可以降低数据储存的空间需求。

优选地,如果根据食物图像未能识别食物种类数据和/或根据所述食物种类数据和所述食物重量数据未能获取烹饪参数,则提示用户手动设置烹饪参数。由此,提高了实际的适用性,不影响烹饪过程的进行。

优选地,在根据所述食物种类数据和所述食物重量数据获取烹饪参数后,提示用户对参数进行确认;在收到确认信息后,根据所述烹饪参数对食物进行烹饪。由此,确保烹饪符合用户的需求,也便于用户调整。

优选地,所述烹饪参数包括烹饪功能、加热火力和烹饪时间中的一个或多个。

根据本发明的第二方面,提供了一种烹饪设备的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门体检测模块,用于检测烹饪设备的门体的开关状态数据;

重量感应模块,用于检测放入设备腔体中的食物重量数据;

图像识别模块,用于获取腔体中放置的食物图像,根据食物图像识别食物种类,获取食物种类数据;

主控模块,用于根据所述烹饪设备的门体的开关状态数据和食物重量数据判断是否启动图像识别,如果是则启动图像识别模块;根据所述食物种类数据和所述食物重量数据获取烹饪参数,并根据所述烹饪参数控制烹饪设备对食物进行烹饪。

所述根据所述烹饪设备的门体的开关状态数据和食物重量数据判断是否启动图像识别包括:

如果所述烹饪设备的门体的开关状态数据为关闭且所述食物重量数据大于零,则启动图像识别模块。

优选地,装置还包括存储模块,在其中预存有记录食物种类数据、食物重量数据与烹饪参数的对应关系的表单,所述根据所述食物种类数据和所述食物重量数据获取烹饪参数包括:

查找所述预存的表单,获取与所述食物种类数据和所述食物重量数据对应的烹饪参数。

优选地,装置还包括编辑模块,用于由用户编辑所述表单。

或者优选地,所述根据所述食物种类数据和所述食物重量数据获取烹饪参数包括:

根据预设的控制逻辑算法对所述食物种类数据和所述食物重量数据进行计算,得到烹饪参数。

优选地,装置还包括提示模块,如果根据食物图像未能识别食物种类数据和/或根据所述食物种类数据和所述食物重量数据未能获取烹饪参数,则提示用户手动设置烹饪参数。

优选地,提示模块还用于在根据所述食物种类数据和所述食物重量数据获取烹饪参数后,提示用户对参数进行确认;主控模块在收到确认信息后,根据所述烹饪参数对食物进行烹饪。

优选地,所述烹饪参数包括烹饪功能、加热火力和烹饪时间中的一个或多个。

根据本发明的第三方面,提供了一种烹饪设备,包括如第二方面任一所述的控制装置。

优选地,烹饪设备还包括微波输出模块,用于在主控模块的控制下对食物进行烹饪。

优选地,该烹饪设备为微波炉。

根据本发明的第四方面,提供了一种烹饪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

至少一个处理器;以及

与所述处理器通信连接的至少一个存储器,其中:

所述存储器存储有可被所述处理器执行的程序指令,所述处理器调用所述程序指令能够执行如本发明第一方面所述的方法。

根据本发明的第五方面,提供了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特征在于,所述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存储计算机程序,所述计算机程序使所述计算机执行如本发明第一方面所述的方法。

通过上述控制方法、装置及烹饪设备,能够自动地判断是否已放好食材,并根据食材种类和重量智能地获取烹饪参数进行烹饪控制,不需要用户按键操作,完全做到了“自动烹饪”。在设备上电后,用户只需打开设备炉门,放入食材,关闭炉门即可,极大提升了操作的便捷性;通过炉门检测和重量检测两方面因素综合判断,能够避免出现误判,提高了安全性;通过在确定有食材放入时才启动图像识别模块,可以降低设备处理负荷,节省电力;通过获取预设的烹饪参数,能够确保取得最佳的烹饪效果,改善了用户体验。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实施例的控制方法流程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实施例的烹饪设备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发明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发明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图1示出了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控制方法流程。其包括步骤:

S10对烹饪设备上电并进行初始化:

在烹饪设备上电后进入待机状态,并对设备中的各模块进行初始化,例如对图像识别模块进行初始化,但并不启动图像识别模块的识别功能;对重量感应模块进行初始化,将重量感应模块的反馈数据清零。

在初始化后,检测烹饪设备的门体(即炉门)的开关状态数据:

炉门的开关状态数据包括炉门开启、炉门关闭等,可设有炉门检测模块检测炉门状态的变化,生成开关状态数据。

检测放入设备腔体中的食物重量数据:

烹饪设备中均有用于放置食物的腔体和托盘,如果有食物放入设备腔体中,则托盘承受的重量会发生变化,可由安装在托盘下的重量感应模块检测腔体中食物重量的数据。该重量感应模块可以采用称重传感器。

可以持续检测炉门开关状态和食物重量,并将检测到的数据发送至执行下一步处理的模块。优选地,可以只有在炉门开关状态发生变化并且重量感应模块检测的数据变化时才反馈数据,以减少数据的发送和处理操作。

S11根据炉门的开关状态数据和食物重量数据判断是否启动图像识别:

当获取到炉门的开关状态数据为炉门关闭以及腔体中食物重量数据为大于零时,则启动图像识别模块的功能,对放入腔体中的食物进行识别;否则,不执行任何操作。具体可以包括:

S111判断是否检测到炉门关闭信号,如是,则进入步骤S112;

S112判断食物重量数据是否大于零,如是,则进入步骤S12。

可选地,上述步骤S111和S112的顺序可以反过来执行,即先判断食物重量数据是否大于零,如是,则判断是否检测到炉门关闭信号,如是,则进入步骤S12。

S12启动图像识别功能,对食物进行识别,获取食物种类数据;

在判断启动图像识别的情况下,可以由图像识别模块获取腔体中放置的食物图像,并根据食物图像识别食物种类,获取食物种类数据。图像识别模块可以包括用于拍摄食物图像的摄像头和识别食物类型的微处理器。识别方法可采用现有的任何图片识别技术,本发明对此不做限制。

如果识别成功,则进入步骤S13,否则进入步骤S14,提示用户手动设置烹饪参数。

S13根据所述食物种类数据和所述食物重量数据获取烹饪参数:

在获取到食物种类数据后,结合已获取的食物重量数据,可以查找或生成相对应的烹饪参数。

例如可在烹饪设备中预存有记录食物种类数据、食物重量数据与烹饪参数的对应关系的表单,通过查找所述预存的表单,获取到与所述食物种类数据和所述食物重量数据对应的烹饪参数。优选地,所述表单可以由用户进行编辑以调整烹饪参数,以使得烹饪效果更符合用户个人的口味。

也可以根据预设的控制逻辑算法对所述食物种类数据和所述食物重量数据进行计算,得到烹饪参数。例如对食物种类数据和食物重量数据进行处理,以数字的形式进行逻辑计算,得到烹饪参数对应的ID号,从而取得相应的烹饪参数。

典型地,烹饪参数包括烹饪功能、加热火力和时间中的一个或多个。

如果成功获取烹饪参数,则进入步骤S15,否则进入步骤S14,提示用户手动设置烹饪参数。

S14提示用户手动设置烹饪参数后,进入步骤S15。

S15根据所述烹饪参数控制烹饪设备,对食物进行烹饪。

可选地,在获取烹饪参数后,可以提示用户对参数进行确认,收到确认信息后再根据所述烹饪参数对食物进行烹饪,或者收到更改信息后根据用户更改的烹饪参数对食物进行烹饪。当然也可以不进行确认而直接进入烹饪程序,或者超过时间阈值而未收到确认信息时也根据烹饪参数对食物进行烹饪。图2示出了本发明实施例的烹饪设备结构,包括控制装置20、炉门检测模块21、重量感应模块22和微波输出模块23,该控制装置包括:

图像识别模块201,用于获取腔体中放置的食物图像,根据食物图像识别食物种类,获取食物种类数据;

主控模块202,用于根据炉门的开关状态数据和食物重量数据判断是否启动图像识别,如果是则启动图像识别模块;根据所述食物种类数据和所述食物重量数据获取烹饪参数,并根据所述烹饪参数控制烹饪设备对食物进行烹饪;其中,如果所述炉门的开关状态数据为关闭且所述食物重量数据大于零,则启动图像识别模块。

存储模块203,在其中预存有记录食物种类数据、食物重量数据与烹饪参数的对应关系的表单;

编辑模块204,用于由用户编辑所述表单;

提示模块205,如果根据食物图像未能识别食物种类数据和/或根据所述食物种类数据和所述食物重量数据未能获取烹饪参数,则提示用户手动设置烹饪参数;以及在获取烹饪参数后,提示用户对参数进行确认,将确认信息发送给主控模块202。

主控模块202还用于在所述检测烹饪设备炉门的开关状态之前,对各模块进行初始化。

上述炉门检测模块21,用于检测烹饪设备炉门的开关状态数据,并发送至主控模块202;重量感应模块22用于检测放入设备腔体中的食物重量数据,并发送至主控模块;微波输出模块23在主控模块202的控制下,按照功能、时间、火力等参数对食物进行烹饪。

下面以微波炉为例,说明根据本发明的方法和控制装置的典型工作过程:

用户启动微波炉,微波炉上电并进入待机状态,在此时微波炉中的各模块进行初始化,以使模块做好工作准备。包括对图像识别模块进行初始化,但并不启动图像识别模块的识别功能;对重量感应模块进行初始化,将重量感应模块检测到的数据清零;

用户打开微波炉的炉门,向微波炉腔体中放入食物后,关闭炉门。此时炉门检测模块检测到微波炉的炉门的开关状态发生变化,将当前的炉门的开关状态发送给主控模块;重量感应模块将腔体中的重量数据发送给主控模块;

主控模块接收到上述炉门的开关状态数据和重量数据后,判断炉门的开关状态为炉门关闭以及重量数据大于零,则发出启动指令,启动图像识别模块的工作;

图像识别模块获取微波炉内的食物图像,通过图像识别技术识别出食物种类,将食物种类数据发送至主控模块;如果未能识别出食物种类,则将识别失败的消息发送至主控模块,由主控模块通过提示模块告知用户进行手动操作;

主控模块根据食物种类数据和重量数据从存储模块中预存的表单中查找,获得该重量、该种类食物的烹饪参数,将烹饪参数通过提示模块告知用户,用户可进行确认或进行手动修改,之后主控模块根据确认或修改后烹饪参数控制微波输出模块的输出功率及工作时间等,完成食物的烹饪;如果主控模块未能获取到烹饪参数,也通过提示模块告知用户进行手动操作。

如果用户在烹饪中或非烹饪的时段对烹饪参数有自定义的需求,可以通过编辑模块调用存储的表单,对表单中的数据进行自主编辑。

根据本发明的再一个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烹饪设备,包括:

至少一个处理器;以及与所述处理器通信连接的至少一个存储器,其中:所述存储器存储有可被所述处理器执行的程序指令,所述处理器调用所述程序指令能够执行如参照图1所述的方法。

根据本发明的再一个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所述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存储计算机程序,所述计算机程序使所述计算机执行如参照图1所述的方法。

应当注意的是,在本发明的系统的各个部件中,根据其要实现的功能而对其中的部件进行了逻辑划分,但是,本发明不受限于此,可以根据需要对各个部件进行重新划分或者组合,例如,可以将一些部件组合为单个部件,或者可以将一些部件进一步分解为更多的子部件。

本发明的各个部件实施例可以以硬件实现,或者以在一个或者多个处理器上运行的软件模块实现,或者以它们的组合实现。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可以在实践中使用微处理器或者数字信号处理器(DSP)来实现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系统中的一些或者全部部件的一些或者全部功能。本发明还可以实现为用于执行这里所描述的方法的一部分或者全部的设备或者装置程序(例如,计算机程序和计算机程序产品)。这样的实现本发明的程序可以存储在计算机可读介质上,或者可以具有一个或者多个信号的形式。这样的信号可以从因特网网站上下载得到,或者在载体信号上提供,或者以任何其他形式提供。

以上实施方式仅用于说明本发明,而非对本发明的限制。尽管参照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了详细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进行各种组合、修改或者等同替换,都不脱离本发明技术方案的精神和范围,均应涵盖在本发明的权利要求范围当中。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