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网络机柜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3039126阅读:192来源:国知局
一种网络机柜的制作方法与工艺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网络机柜。



背景技术:

目前,公告号为CN102724848A的中国专利公开了一种网络机柜,这种网络机柜虽然设置了上部和下部两个排风装置,用于吸取网络机柜上部和下部的热空气,使网络机柜内的设备保持在适当的温度下,但由于热空气的物理特性,热空气容易往上部移动,导致下部的排风装置所产生的作用较小,降低了散热效率。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实用新型在于提供一种网络机柜,通过采取由下向上送风的手段,利用热空气上移的物理特性,提高了散热效率。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网络机柜,包括底框、顶框和固定柱,所述的底框和顶框通过所述的固定柱固定连接,所述的底框上固定连接有所述的风扇,其特征是:所述的固定柱上固定连接有多个层板,所述的层板上开设有通风孔,所述的底框远离风扇的一侧上开设有多个进气孔,所述的底框上远离风扇一侧固定连接有罩板和导流罩,所述的罩板和导流罩与底框垂直。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风从进风口进入机柜内部,通过导流罩的引导作用将风往上部吹去,通过层板上的通风孔,将层板上设备产生的热空气带走,从机柜的顶部排出,使机柜内的温度降低,罩板和顶空板的设置能减小热空气从机柜的上部和下部溢出的几率,提高散热效率。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的底框和顶框通过机架立柱固定连接,所述的机架立柱远离层板的一侧固定连接有侧板,所述的侧板上嵌合有用于密封侧板空隙的挡风条。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侧板和挡风条的设置提升了机柜的密封性,使热空气不易从除机柜顶部以外的地方溢出,提高了散热效率,使设备的温度下降较快。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的底框和顶框通过固定板固定连接,所述的固定板上固定连接有多个固定直档,所述的固定直档远离固定板的一端固定有接地条。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固定直档和固定板,使整个网络机柜更加稳定,增加了网络机柜的强度,接地条能在网络机柜漏电时将电流引导到地面,减小使用者触电的几率。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的固定板和接地条之间设置有加强柱,所述的加强柱的两端与底框、顶框固定连接。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加强柱能够进一步的增加网络机柜整体的强度,使网络机柜更加稳定。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的层板与所述的搁板固定连接,所述的搁板通过搁档支撑,所述的搁档与所述的固定柱固定连接。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搁板和搁档的设置,使层板便于从固定柱上取下,是层板的清洁和更换更加便捷,具有较强的实用性。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多个所述的机架立柱靠近顶框的一端固定连接有上横档,所述的机架立柱靠近底框的一端固定有前下横档和后下横挡。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上横档、前下横档和后下横挡的设置,进一步加强了网络机柜的稳定性和整体强度。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的机架立柱之间固定连接有多个第一空板。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第一空板的设置,使网络机柜能够按照设备不同的放置位置来对空隙进行封闭,使热空气不易从空隙中溢出,提高了散热效率。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的底框上开设有进线孔,所述的进线孔远离底框的一端固定连接有盖板,所述的盖板和所述的侧板之间固定连接有理线环,所述的理线环远离底框的一端固定连接有扎线板。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设备的一些线路能够通过进线孔进入网络机柜内部,理线环和扎线板能使网络机柜内的线路较为整齐,方便检查修理,具有较强的实用性。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的底框上固定连接有挡风板,所述的挡风板的两端固定连接有挡板,所述的挡板远离挡风板的一端与固定柱固定连接。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挡风板和挡板的设置能够减少热空气从网络机柜下部溢出的几率,进一步提高了散热效率。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的侧壁的两端铰接有前门体和后门体,所述的前门体和后门体上固定连接有门锁,所述的门锁上滑动连接有锁定杆。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门锁的设置使网络机柜具有一定的保密性,减小网络机柜中的设备信息被获取的几率,具有较强的安全性。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按照热空气的物理特性进行散热,节约了能源,提高了散热效率;

通过设置导流罩和通风孔,规划了散热路径,提高了散热效率;

网络机柜能够按照不同的设备放置位置来调节空板的位置,增强了网络机柜的密封性,提高了散热效率;

通过设置多个立柱横档,加强了网络机柜的结构强度,增强了安全性;

通过设置门锁,减少设备泄密的几率,增强了安全性。

附图说明

图1为体现固定柱与搁板的连接结构示意图;

图2为体现固定柱与1U空板的连接结构示意图;

图3为体现通风孔和进线孔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体现层板与搁板的连接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1、顶框;11、机架立柱;111、前机架立柱;112、后机架立柱;12、固定柱;13、加强柱;14、上横档;15、前下横档;16、后下横挡;2、底框;20、进线孔;201、盖板;21、进气孔;22、扎线板;23、理线环;24、挡风板;25、挡板;26、导流罩;27、垫板;3、固定直档;30、固定板;31、接地条;4、层板;40、搁档;41、搁板;42、通风孔;51、罩板;52、顶空板;53、第一空板;54、第二空板;6、门锁;61、前门体;62、后门体;63、弯角件;64、锁定杆;7、侧板;71、电源盒组件;72、电源机箱。

具体实施方式

参照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说明。

如图1所示,一种网络机柜,包括顶框1和底框2,顶框1和底框2呈长方体,水平设置。顶框1和底框2之间设置有四个机架立柱11,四个机架立柱11分别为两个前机架立柱111和两个后机架立柱112,底框2的四个角上分别与两个前机架立柱111和两个后机架立柱112固定连接,两个前机架立柱111位于底框2的一侧,两个后机架立柱112位于底框2的相对的一侧。底框2远离前机架立柱111一侧的四个角上分别固定有一个截面为长方形垫板27,垫板27材质为海绵。前机架立柱111和后机架立柱112远离底框2的一端与顶框1固定连接,前机架立柱111和后机架立柱112呈长方体。

两个前机架立柱111之间固定连接有截面为长方形的上横档14和前下横档15,上横档14的位置靠近顶框1,前下横档15的位置靠近底框2。两个后机架立柱112之间固定连接有截面为长方形的后下横挡16,后下横档的位置靠近底框2,上横档14、前下横档15和后下横挡16皆为水平设置。前下横档15和后下横挡16的一端固定有截面呈L形的弯角件63(见图4)。

四个固定柱12截面呈长方形,竖直放置,位于前机架立柱111和后机架立柱112之间。加强柱13的截面呈长方形,竖直设置,位于两个固定柱12之间。上述的固定柱12和加强柱13的两端均与底框2和顶框1固定连接。

固定柱12和加强柱13上都固定连接有截面为长方形的搁板41和搁档40,搁板41和搁档40水平放置。

接地条31截面呈长方形,竖直放置,两端分别与一个固定直档3固定连接,固定直档3两端分别与一个固定板30固定连接,固定直档3水平设置。固定板30竖直设置,固定板30的两端分别与顶框1和底框2固定连接,位置靠近接地条31的固定板30上固定连接有呈长方体的电源盒组件71,电源盒组件71上固定连接有电源插座板(图上未示出)。固定柱12靠近顶框1的一端固定连接有呈长方体的电源机箱72。

前机架立柱111和后机架立柱112远离搁板41的一侧固定连接有截面为长方形的侧板7,侧板7竖直设置,侧板7的两端分别与底框2和顶框1固定连接。

底框2上固定连接有导流罩26,导流罩26包括截面呈长方形的第一导流部(图上未示出)和截面呈扇形的第二导流部(图上未示出),导流罩26竖直放置,位于固定柱12远离搁板41的一侧。

如图2所示,两个固定柱12之间固定连接有截面为长方形的罩板51、顶空板52、第一空板53和第二空板54,第一空板53的高度为1U,第二空板54的高度为2U,罩板51、第一空板53、第二空板54和顶空板52水平设置,沿前固定柱121的长度方向分布,罩板51的位置靠近底框2,顶空板52的位置靠近顶框1,第一空板53和第二空板54位于罩板51和顶空板52之间,且第二空板54位于第一空板53上方,罩板51、顶空板52、第一空板53和第二空板54位置靠近上横档14和前下横档15。

如图3和图4所示,底框2上开设有截面为长方形的进线孔20,进线孔20的上方固定连接有截面为长方形的盖板201。底框2上开设有多个进气孔21,进气孔21截面呈正方形,均匀分布在底框2的中部。盖板201和侧板7之间固定连接有理线环23,理线环23上固定连接有截面为长方形的扎线板22。前门体61和后门体62呈长方体,竖直放置,一侧与侧板7铰接,另一侧沿铰接处转动后与另一侧的侧板7贴合,前门体61和后门体62上固定连接有圆柱形的门锁6,门锁6上滑动连接有长条状的锁定杆64,锁定杆64远离门锁的一端与弯角件63嵌合,通过转动插入门锁6中的钥匙,驱动锁定杆64朝靠近弯角件63的方向滑动,使锁定杆64与弯角件63嵌合,使前门体61和后门体62与侧板7固定,达到对网络机柜上锁的效果。

层板4的两端分别与搁板41固定连接,层板4水平放置,层板4上开设有多个长条形的通风孔42,这些通风孔42沿层板4的长度方向均匀分布。侧板7的内部存在空隙,挡风条(图上未示出)嵌合在侧板7的空隙内。底框2上固定连接有截面为长方形的挡风板24,挡风板24的两端分别于两个呈长方体的挡板25的端部固定连接,使一个挡风板24与两个挡板25拼接成C形。

上述散热所用的风由风扇提供。

综上所述,使用时按照设备的高度和位置来安装不同数量的层板4,将设备放到层板4上,将设备所需要使用的一些线路,通过进线孔20进入网络机柜内部,通过理线环23和扎线板22进行整理,然后连接到设备上,将设备的电源线插头插入电源盒组件71,为设备供电。设备安装完成后通过安装不同数量的第一空板53和第二空板54来对设备间的空隙进行密封,将前门体61和后门体62关闭,转动门锁6,使锁定杆64与弯角件63嵌合,对网络机柜进行上锁,开启风扇,开始对设备进行散热。风穿过通风孔42后,沿导流罩26的表面和层板4上的通风孔42移动,带走沿途设备上所散发的热量,将热量从网络机柜顶部排出。

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仅局限于上述实施例,凡属于本实用新型思路下的技术方案均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原理前提下的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应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