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工业散热、防尘、防潮插箱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4822202发布日期:2018-06-30 07:03阅读:460来源:国知局
一种工业散热、防尘、防潮插箱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工业散热、防尘、防潮插箱。



背景技术:

现有电力、电子设备一般采用电子设备482.6mm(19in)系列标准插箱,基准机械结构尺寸依据标准GB/T 19520目前市场插箱加工由多个零件组成,前后横梁、前立柱、后立柱、导轨等很多零件为挤压型材加工而成,上下盖板和左右侧板为铝板加工而成,涉及模具种类多、装配复杂精度难以保证,上下盖板和左右侧板为平板散热差。目前工业机箱不允许安装排风扇,多数插箱为了散热在上下盖板或左右侧板开散热孔,开散热孔后机箱不能防尘也会有异物通过散热孔掉入插箱,对设备的安全运行造成了很大危害。

现有技术存在下述缺点:

1.装配复杂,精度难以保证,成本高。

2.散热差,机箱内温度高,设备运行不稳定。

3.具有散热孔,不防尘防潮电子器件容易老化。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针对背景技术中提及现有技术中的标准插箱存在的缺陷。

本实用新型的设计思想是,箱体部分采用筒状型材,外部为散热片,解决机箱散热问题;插箱采用筒状型材,与前后框密封安装,起到一个防尘、防潮的作用。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工业散热、防尘、防潮插箱,包括箱体组件、背板PCB、前面板和至少一个的插件组件;

箱体组件包括前后贯通的箱体、设置在箱体前端前面框和设置在箱体后端的后面框;

在箱体周围的相对的两个外表面设置散热片,另两个相对的外表面设置侧散热片;箱体上在安装有散热片的两个箱体板的内壁上均设置有用于快速插装电子设备的PCB导轨槽,箱体上在散热片所在的两个箱体外表面上均外凸设置有同时安装前面框和后面框的固定螺孔,箱体上在侧散热片所在的两个箱体外表面上均外凸设置有同时定位前面框和后面框的侧定位销孔;

前面框包括整个安装框体,在整个安装框体的安装平面上外凸设置与箱体前端相配合安装的连接凸环,连接凸环上在一一对应于固定螺孔处设置前面框固定孔,在一一对应于侧定位销孔处设置插入侧定位销孔内的前面框定位销;在前面框上设置用于安装前面板的前面板固定螺纹孔和用于固定背板PCB的背板PCB固定螺纹孔;

后面框在一一对应于固定螺孔处设置后面框固定孔,在一一对应于侧定位销孔处设置插入侧定位销孔内的后面框定位销;在后面框上设置用于安装插件组件内的挡板固定螺纹孔和用于安装插件组件内的PCB固定架固定螺纹孔;

插件组件包括后挡板、PCB板和第一自由连接器,后挡板设置在后面框上,在后挡板的两个端部同时设置PCB固定架,PCB板的上部和下部均通过PCB导轨槽插入,PCB板的后部固定连接PCB固定架,第一自由连接器固定设置在PCB板的前部且位于中间位置处;

背板PCB通过设置的背板PCB固定孔和背板PCB固定螺纹孔将背板PCB固定在前面框上,在背板PCB面向PCB板的平面上设置有与第一自由连接器一一对应连接的第二自由连接器。

对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改进,每相邻两个插件组件内的后挡板之间紧靠。

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其有益效果是:

1、本实用新型的工业散热、防尘、防潮插箱,箱体部分采用筒状型材,外部为散热片,解决机箱散热问题。

2、本实用新型的工业散热、防尘、防潮插箱,解决了插箱防尘问题,插箱采用筒状型材,与前后框密封安装,起到一个防尘、防潮的作用。

3、本实用新型的工业散热、防尘、防潮插箱,解决插箱加工零件较多、装配复杂且精度不能保证的问题。

4、本实用新型的工业散热、防尘、防潮插箱,从零件加工方面,此方案主体插箱分三部分,前面框、后面框和箱体,前后面框采样开模铸铝件成型,箱体采用挤压铝型材,成型精度高,装配简单,减少零件加工,提高装配效率。

附图说明

图1是箱体的主视图。

图2是前面框的主视图。

图3是图2的A-A剖视图。

图4是图2的B-B剖视图。

图5是后面框的主视图。

图6是图5的A-A剖视图。

图7是图5的B-B剖视图。

图8是箱体、前面框和后面框的爆炸视图。

图9是插件组件的主视图。

图10是插件组件的左视图。

图11是插件组件的俯视图。

图12是本实用新型插箱的主视图。

图13是图12的A-A剖视图。

图14是图12的B-B剖视图。

图15是本实用新型插箱的的后视图。

图16是背板PCB的主视图。

图17是背板PCB的俯视图。

图中:101、前面板,200、箱体,201、固定螺孔,202、散热片,203、侧定位销孔, 204、侧散热片,300、前面框,301、前面板固定螺纹孔,302、背板PCB固定螺纹孔,303、前面框固定孔,304、前面框定位销,305、整个安装框体,306、连接凸环,400、后面框, 401、挡板固定螺纹孔,402、PCB固定架固定螺纹孔,403、后面框固定孔,404、后面框定位销,500、插件组件,501、后挡板,502、PCB固定架,503、PCB板,504、第一自由连接器,600、背板组件,601、背板PCB,602、第二自由连接器,603、PCB固定孔。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对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进行详细说明,但是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不局限于所述实施例。

为使本实用新型的内容更加明显易懂,以下结合附图1-附图14和具体实施方式做进一步的描述。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用以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

实施例:

如图12、13、14和15所示,本实施例的工业散热、防尘、防潮插箱,包括箱体组件、背板PCB601、前面板101和至少一个的插件组件500。

如图1和8所示,箱体组件包括前后贯通的箱体200、设置在箱体前端前面框300和设置在箱体后端的后面框400。

如图1所示,在箱体200周围的相对的两个外表面设置散热片202,另两个相对的外表面设置侧散热片204;箱体上在安装有散热片的两个箱体板的内壁上均设置有用于快速插装电子设备的PCB导轨槽205,箱体上在散热片所在的两个箱体外表面上均外凸设置有同时安装前面框和后面框的固定螺孔201,箱体上在侧散热片所在的两个箱体外表面上均外凸设置有同时定位前面框和后面框的侧定位销孔203。箱体部分采用筒状型材,外部为散热片,解决机箱散热问题。

如图2、3和4所示,前面框300包括整个安装框体305,在整个安装框体的安装平面上外凸设置与箱体前端相配合安装的连接凸环306,连接凸环306上在一一对应于固定螺孔处设置前面框固定孔303,在一一对应于侧定位销孔处设置插入侧定位销孔203内的前面框定位销304;在前面框300上设置用于安装前面板101的前面板固定螺纹孔301和用于固定背板 PCB601的背板PCB固定螺纹孔302。

如图5、6和7所示,后面框400在一一对应于固定螺孔201处设置后面框固定孔403,在一一对应于侧定位销孔处设置插入侧定位销孔203内的后面框定位销404;在后面框400上设置用于安装插件组件500内的挡板固定螺纹孔401和用于安装插件组件500内的PCB固定架固定螺纹孔402。

如图8所示,插箱单元装配;前面框300通过前面框定位销304与侧定位销孔203配合(4 处),由螺钉通过前面框固定孔303与固定螺孔201固定,8处螺纹固定,将前面框300与箱体200牢固固定。后面框400通过后面框定位销404与侧定位销孔203配合(4处),由螺钉通过后面框固定孔403与固定螺孔201固定,8处螺纹固定,将后面框400与箱体200牢固固定。

如图9、10和11所示,插件分多个模块,插件组件500包括后挡板501、PCB板503和第一自由连接器504,后挡板501设置在后面框400上,在后挡板501的两个端部同时设置PCB 固定架502,PCB板503的上部和下部均通过PCB导轨槽205插入箱体单元内,PCB板503的后部固定连接PCB固定架502,第一自由连接器504固定设置在PCB板503的前部且位于中间位置处。每相邻两个插件组件500内的后挡板501之间紧靠。

如图16和17所示,背板PCB601通过设置的背板PCB固定孔603和背板PCB固定螺纹孔 302将背板PCB601固定在前面框300上,在背板PCB601面向PCB板503的平面上设置有与第一自由连接器504一一对应连接的第二自由连接器602,完成背板组件600的安装。

本实施例的工业散热、防尘、防潮插箱的特点:

1.从零件加工方面,此方案主体插箱分三部分,前后面框和箱体,前后面框采样开模铸铝件成型,箱体采用挤压铝型材,成型精度高,装配简单,减少零件加工,提高装配效率。

2.工业机箱散热性好,箱体采用筒状散热片,散热良好,保证设备寿命和稳定运行。

3.插箱密封安装防尘防潮。

4.精度高:此方案采用开模铸铝成型和挤压铝型材,成型精度极高,对后期装配、质量有保证。

5.模块化设计,现场维护方面,现场更换器件方便快捷。

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显然本实用新型不限于上述示范性实施例的细节,而且在不背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或基本特征的情况下,能够以其他的具体形式实现本实用新型。因此,无论从哪一点来看,均应将实施例看作是示范性的,而且是非限制性的,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而不是上述说明限定,因此旨在将落在权利要求的等同要件的含义和范围内的所有变化囊括在本实用新型内。

此外,应当理解,虽然本说明书按照实施方式加以描述,但并非每个实施方式仅包含一个独立的技术方案,说明书的这种叙述方式仅仅是为清楚起见,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将说明书作为一个整体,各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也可以经适当组合,形成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的其他实施方式。本实用新型未涉及部分均与现有技术相同或可采用现有技术加以实现。

如上所述,尽管参照特定的优选实施例已经表示和表述了本实用新型,但其不得解释为对本实用新型自身的限制。在不脱离所附权利要求定义的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范围前提下,可对其在形式上和细节上作出各种变化。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