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LED驱动电源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3140845阅读:409来源:国知局
一种LED驱动电源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LED驱动电源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带小夜灯功能可自由切换的LED驱动电源。



背景技术:

目前的LED驱动电源,通常包括墙壁开关、EMI电路、整流电路、降压恒流电路和照明电路,然而此种LED驱动电源并不具备驱动小夜灯的功能,因此其一方面无法满足用户对夜间睡眠时间的辅助照明的需求,另一方面会增加了经济成本。



技术实现要素:

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新型LED驱动电源,该LED驱动电源具备小夜灯与主照明自由切换的功能。

按照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所述一种LED驱动电源,包括:电源输入端、EMI滤波电源电路单元、整流电路单元、降压恒流电路单元和照明电路单元,其中EMI滤波电源电路单元与电源输入端连接;整流电路单元与EMI滤波电源电路单元连接;降压恒流电路单元和照明电路单元与整流电路单元连接;照明电路单元与降压整流电路单元连接。

该LED驱动电源还包括切换电路单元,该切换电路单元用于采集电网开关的信号并输出控制信号;所述降压恒流电路单元包括第一降压恒流电路单元和第二降压恒流电路单元,该第一降压恒流电路单元和第二降压恒流电路单元皆用于接收切换电路单元的控制信号并控制照明电路单元实现恒流输出;所述照明电路单元包括主照明电路单元和小夜灯照明电路单元;该第一降压恒流电路单元和第二降压恒流电路单元皆连接切换电路单元,该主照明电路单元连接第一降压恒流电路单元,小夜灯照明电路单元连接第二降压恒流电路单元。

进一步地,所述切换电路包括第一二极管D1、第十电阻R10、第四电容C4、第五电容C5和控制芯片U3;所述第一二极管D1的阳极连接电源输入端的火线L,第一二极管D1的阴极连接第十电阻R10的一端,第十电阻R10的另一端连接第四电容C4的一端和控制芯片U3,第五电容的C5的一端连接控制芯片U3,第四电容C4的另一端和第五电容C5的另一端相连后连接整流电路单元。

进一步地,所述控制芯片U3的型号采用SP5430A,其有六个管脚,分别为:调色温功能选择端SEL、地端GND、电源端VCC、调色温模块电源端COL、逻辑二的控制脚和逻辑一的控制脚。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降压恒流电路单元和第二降压恒流电路单元的电路结构完全相同,且该第一降压恒流电路单元和第二降压恒流电路单元分别包括第一LED转换芯片U1和第二LED转换芯片U2。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LED转换芯片U1和第二LED转换芯片U2皆采用型号为SP5366F的芯片,该芯片包括8个管脚,分别为:芯片地GND、开路保护电压调节端ROVP、空脚NC、芯片电源VCC、第一内置高压功率管漏端、第二内置高压功率管漏端、第一电流采样端和第二电流采样端。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降压恒流电路单元和第二降压恒流电路单元分别连接主照明电路单元和小夜灯照明电路单元后再并联。

进一步地,所述控制芯片U3的逻辑一的控制脚连接主照明电路的第一LED转换芯片U1的芯片电源VCC,控制芯片U3的逻辑二的控制脚连接小夜灯照明电路的第二LED转换芯片U2的芯片电源VCC。

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在于:

1.采用切换电路单元的设计,不仅能够使得开关信号的采集更方便、灵活,而且还能使得电路结构更简单、合理。

2.本实用新型的结构能够实现小夜灯和主照明之间的自由切换,不仅能满足市场多样性的需求还能节约经济成本。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电路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描述。

如图1和图2所示,一种LED驱动电源,其包括:电源输入端、 EMI滤波电源电路单元、整流电路单元、切换电路单元、第一降压恒流电路单元、第二降压恒流电路单元、主照明电路单元和小夜灯照明电路单元,该LED驱动电源与家用墙壁开关连接;所述电源输入端连接EMI滤波电源电路单元,整流电路单元连接EMI滤波电源电路单元,切换电路单元连接EMI滤波电源电路单元和整流电路单元,第一降压恒流电路单元和第二降压恒流电路单元皆连接切换电路单元,主照明电路单元连接第一降压恒流电路单元,小夜灯照明电路单元连接第二降压恒流电路单元。

该EMI(Electromagnetic Interference)滤波电源电路单元用于抑制电网噪声及电路自身产生的噪声并输出滤波信号。

该整流电路单元用于接收所述EMI滤波电源电路单元的滤波信号并进行整流处理。

该切换电路单元能够采集输入网压开关的信号,并根据开关信号控制第一降压恒流电路单元和第二降压恒流电路单元工作与否。

第一降压恒流电路单元与第二降压恒流电路单元能够根据所述切换电路单元所输出的控制信号分别给主照明电路单元和小夜灯照明电路单元提供恒流。

主照明电路单元用于日常照明,小夜灯电路单元用于夜间睡眠时间的辅助柔光照明。

所述EMI滤波电源电路单元包括压敏电阻VR1、差模电容CX、共模电感LF1;该压敏电阻VR1的两端分别连接零线N与火线L ,该差模电容CX的两端分别连接压敏电阻VR1的两端,该共模电感LF1的同名端的两个引脚分别连接差模电容CX的两端。

所述整流电路采用的是桥式整流电路。

所述切换电路单元包括第一二极管D1、第十电阻R10、第四电容C4、第五电容C5和控制芯片U3,所述控制芯片U3的型号采用SP5430A,其有六个管脚,分别为:调色温功能选择端SEL(一号脚)、地端GND(二号脚)、电源端VCC(三号脚)、调色温模块电源端COL(四号脚)、逻辑二的控制脚D1(五号脚)和逻辑一的控制脚D2(六号脚)。所述第一二极管D1的阳极连接该压敏电阻VR1的一端并与火线L连接,第一二极管D1的阴极连接第十电阻R10的一端,第十电阻R10的另一端连接第四电容C4的一端和控制芯片U3的电源端VCC(三号脚),该第一二极管D1和第十电阻R10能够给控制芯片U3供电并可以采集输入网压的开关信号提供给控制芯片U3;第五电容的C5的一端连接控制芯片U3的调色温功能选择端SEL(一号脚)和调色温模块电源端COL(四号脚),第四电容C4的另一端、第五电容C5的另一端和控制芯片U3的地端GND(二号脚)相连后连接整流电路单元的第二电感L2的一端。控制芯片U3的六号脚连接第一LED转换芯片U1的四号脚,控制芯片U3的五号脚连接第二LED转换芯片U2的芯片电源VCC(四号脚),该控制芯片U3的逻辑一的控制脚D2(六号脚)与逻辑二的控制脚D1(五号脚)通过控制芯片U3的内置的功率管可以分别控制第一LED转换芯片U1的电源和第二LED转换芯片U2的电源的短路或放开,从而实现主照明电路与小夜灯照明电路的工作与不工作,最终实现主照明电路与小夜灯照明电路之间的自由切换。

所述第一降压恒流电路单元和第二降压恒流电路单元的电路结构完全相同,且该第一降压恒流电路单元和第二降压恒流电路单元分别包括第一LED转换芯片U1和第二LED转换芯片U2第一降压恒流电路的第一LED转换芯片U1与第二降压恒流电路的第二LED转换芯片U2皆采用型号为SP5366F的芯片,该芯片包括8个管脚,分别为:芯片地GND(一号脚)、开路保护电压调节端ROVP(二号脚)、空脚NC(三号脚)、芯片电源VCC(四号脚)、第一内置高压功率管漏端(五号脚)、第二内置高压功率管漏端(六号脚)、第一电流采样端(七号脚)和第二电流采样端(八号脚)。该第一降压恒流电路单元和第二降压恒流电路单元分别连接主照明电路单元和小夜灯照明电路单元后再并联。

主照明电路与小夜灯电路切换顺序可由切换电路进行选择,切换模式为小夜灯→主照明→主照明+小夜灯→小夜灯,以此循环。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