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液槽的冷热交换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4389160阅读:247来源:国知局
一种用于液槽的冷热交换器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冷热交换器,尤其涉及一种用于电池片、硅材料等清洗设备的板式铁氟龙冷热交换器(此处只是领域介绍,不会限制本专利的保护范围)。



背景技术:

在电池片、硅材料(如硅片)等清洗设备中,各个液槽槽体中的液体在生产的时候,根据工艺不同需要进行加热以及降温,以满足生产工艺的需求。在现在的生产中,采用的冷却器常用为桶状管道式,需要占用较大的安装空间,且需要增加动力系统(例如泵)去循环才能降温,而某些设备因工艺的需求,生产时液槽内不允许有波动,即不可开启循环,从而导致实际化学时,温度变化较大,对生产产生较大影响,因此迫切需要一种能够避免液槽内液体波动,而同时又能加热以及升温的装置。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针对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缺陷,提供一种用于液槽的冷热交换器,其特征在于,包括设置在液槽内的至少一层护板,均布且穿透所述护板的若干个散热孔,均匀设置在各护板内的多条毛细冷却管,设置在各毛细冷却管内且其外包裹着绝缘护套的电阻丝,包裹在电阻丝外的绝缘护套,位于液槽外与所述毛细冷却管连通的冷却水发生装置,设于液槽外与电阻丝连接的电源装置。

在一具体实施例中,所述护板设有多层,多层护板通过与其垂直的固定板连接。

优选的,所述各护板内的多条毛细冷却管组合形成一条冷却通路,所述冷却通路的两个出/入接口设于护板的一端,分别与所述冷却水发生装置连通。

优选的,所述电阻丝通过加热引出线与所述电源装置连接,所述加热引出线集合设置在护板的一端。

优选的,所述护板、毛细冷却管、绝缘护套采用铁氟龙制成,本领域技术人员还可以替换成其他耐腐蚀耐高温的材料。所述护板上设有地线,所述电阻丝一保险丝连接。

进一步,在本实施例中,所述电源装置的电压为380V,但是并不限于380V,220V以及国外的其他电压标准均可。在本实施例中,所述冷却水发生装置为冷水机,但是并不限于冷水机。

本实用新型针对清洗/反应设备而设计,通过护板、电阻丝以及毛细冷却管以及位于设备外的电源及冷却水发生装置来对设备内的液体进行加热、冷却,使设备槽内液体在不产生波动的情况下达到工艺所需的温度,且使槽内的温度始终保持在设定温度的一定区间内,从而使槽内化学反应更加稳定。而且与液体接触的材质均采用耐腐蚀耐高温的材料,可以有效避免腐蚀,满足高防护需求,同时配备了常用的纯镍地线和温度保险丝,前者能有效检测漏电故障保护设备及人身安全,后者有防干烧保护功能能避免发生干烧的情况。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侧面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正面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实用新型进行详细的说明。

如图1、图2所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用于液槽的冷热交换器,包括带螺母固线套1、冷却交换器出/入接口2、电阻丝3、毛细冷却管4、固定板5、护板6、加热引出线7。

该板式冷热交换器所包含的护板6设有至少一块,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根据需要选择护板的数量,各护板6平行层叠设置,中间通过与护板垂直的多块固定板5连接,护板6内均匀设置着多条毛细冷却管4,各毛细冷却管4内设有带绝缘护套的电阻丝3,各毛细冷却管与位于液槽外的冷却水发生装置连通,电阻丝3与位于液槽外的电源装置电连接。护板6上设有很多均布且穿透护板的散热孔,能使电阻丝3以及毛细冷却管4产生的热量迅速传到液体中,减少热损失。

在一优选实施例中,最终各电阻丝3通过各电源引出线7与电源装置连接,且各电源引出线集合在护板6一端,同时通过可供各电源引出线7嵌入的带螺母固定套1来集中各电源引出线并把各电源引出线固定在液槽槽壁上。最终各护板内的多根毛细冷却管组合形成一条冷却通路,冷却通路的两个出/入接口(即冷却交换器出/入接口2)设于护板的一端,且分别与冷却水发生装置连通。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较佳的是护板、毛细冷却管、绝缘护套均采用铁氟龙制成。毛细冷却管自身采用铁氟龙材质,也确保避免了腐蚀问题的出现。护板采用铁氟龙材料,与槽内药液接触时可以达到高防护等级要求。电阻丝外包有铁氟龙护套,能使电阻丝本体有效密封,可以起到防止电阻丝漏电或被腐蚀的作用,当然本领域内技术人员还可以根据药液的种类选择其他材质,也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而且,护板上还可设有纯镍地线,纯镍地线能有效检测漏电故障。电阻丝上还可连接有一温度保险丝用来防止干烧。

本实用新型的电源装置采用三相五线的380V电源,毛细冷却管连接外围(厂务或者冷水机等)的冷冻水,通过毛细冷却管与槽内进行热交换,以达到工艺所需的温度并控温,使槽内的温度始终保持在设定温度的一定区间内,从而使槽内化学反应更加稳定。此种冷热交换器特点是整个加热和冷却的控温过程中,槽内的液体避免波动。

上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若在此基础原来上做的电阻丝/毛细冷却管的材质及缠绕方式、护板/固定板的材质、形状及样式以及冷却交换器出/入接口使用的连接结构方式等本领域技术人员可想而知的改变,均属落入本专利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