井道照明电路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4622979发布日期:2018-06-06 01:38阅读:571来源:国知局
井道照明电路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涉及井道照明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井道照明电路。



背景技术:

现有的电梯井道,当照明设备没有打开之前,由于井道是一个相对封闭的空间,外界光线几乎很少进入井道,导致井道内一片漆黑。因此井道照明对于检修人员对电梯进行安全维修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目前将市电交流电转化为井道照明可以用的直流电大都价格昂贵的交流/直流电源模块,不利于节省电梯的制作成本。



技术实现要素:

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了一种井道照明电路,以取代价格昂贵的电源模块,同时降低了制作成本,达到了通过降压、整流和限流的作用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井道照明电路,包括:

交流电源、降压模块、整流模块、滤波模块和负载模块;

所述交流电源的第一端与所述降压模块的输入端口相连,所述交流电源的第二端与所述整流模块的第一输入端口相连;

所述降压模块的输出端口与所述整流模块的第二输入端口相连,所述降压模块用于控制所述负载模块的电流;

所述整流模块的第一输出端口与所述滤波模块的第一端以及所负载模块的第一端相连,所述整流模块用于将交流电转换成直流电,以使所述直流电为所述负载模块提供直流电源;

所述滤波模块的第二端与所述整流模块的第二输出端口以及所述负载模块的第二端相连。

可选的,还包括保险丝,所述保险丝的第一端与所述交流电流的第二端相连,所述保险丝的第二端与所述降压模块的输入端口相连。

可选的,还包括保护模块,所述保护模块的输入端口与所述整流模块的第一输出端口相连,所述保护模块的输出端口与所述负载模块的第一端相连。

可选的,所述保护模块包括第一二极管和第一电阻,所述第一二极管的第一端与所述整流模块的第一输出端口相连,所述第一二极管的第二端与所述第一电阻的第一端相连,所述第一电阻的第二端与所述负载模块的第一端相连。

可选的,所述负载模块包括至少一个发光二极管。

可选的,所述降压模块包括至少一个第一电容和第二电阻,所述第一电容和所述第二电阻之间通过并联连接。

可选的,所述第一电容为无极性电容。

可选的,所述整流模块包括4个二极管,分别为第二二极管、第三二极管、第四二极管和第五二极管,所述第二二极管的阳极和所述第三二极管的阴极作为所述整流模块的第一输入端口;

所述第四二极管的阳极和所述第五二极管的阴极相连,作为所述整流模块的第二输入端口;

所述第二二极管的阴极和所述第五二极管的阴极相连,作为所述整流模块的第一输出端口;

所述第三二极管的阳极和所述第四二极管的阳极相连,作为所述整流模块的第二输出端口。

可选的,所述滤波模块包括第二电容和第三电阻,所述第二电容的第一端与所述第三电阻的第一端以及所述整流模块的第一输出端口相连;

所述第二电容的第二端、所述第三电阻的第二端与所述整流模块的第二输出端口以及所述负载模块的第二端相连。

可选的,所述第二电容为极性电容。

本实用新型负载模块通过降压模块、整流模块、滤波模块与交流电源相连,取代了价格昂贵的电源模块,降低了制作成本的同时,达到了通过降压模块限制电流和动态分配降压模块和负载模块两端电压的作用,整流模块以及滤波模块完成市电交流电转化成直流电的作用。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提供的一种井道照明电路的结构示意图;

图2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提供的又一种井道照明电路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二提供的一种井道照明电路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可以理解的是,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而非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定。另外还需要说明的是,为了便于描述,附图中仅示出了与本实用新型相关的部分而非全部结构。

实施例一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提供的一种井道照明电路的结构示意图。参照图1,该电路包括:交流电源100、降压模块200、整流模块300、滤波模块400和负载模块500。交流电源100的第一端101与降压模块200的输入端口201相连,交流电源100的第二端102与整流模块300的第一输入端口301相连。降压模块200的输出端口202与整流模块300的第二输入端口302相连,降压模块200用于控制负载模块500的电流。整流模块300的第一输出端口303与滤波模块400的第一端401以及负载模块500的第一端501相连,整流模块300用于将交流电转换成直流电,以使直流电为负载模块500提供直流电源。滤波模块400的第二端402与整流模块300的第二输出端口304以及负载模块500的第二端502相连。

在本实施例中,交流电源100是市电交流电,交流电源100的第一端101是火线,电位是220V,交流电源100的第二端102是零线,电位是0V,因此交流电源100的第一端101以及第二端102之间的电位差是220V,即交流电源100可以提供220V的交变电流。

降压模块200与交流电源100的第一端火线相连,原因在于,零线上没有电位。

整流模块300用于将交流电源100输出的交流电转换成直流电,滤波模块400与整流模块300相连,如果交流电源100输出的交流电经过了整流模块300,还残存有一些少量的交流电,那么滤波模块便可以将残存的交流电消耗掉。

负载模块500,电梯井道内用于照明的示例性地可以为白炽灯以及LED灯等。

现有技术中,给井道用于照明的负载提供的电源是直流电,那么直流电的获取可以通过直流电源模块,或者是通过交流转直流的电源模块与市电交流电相连,这两种连接方式中用到的直流电源模块或者是交流转直流电源模块价格比较昂贵。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种井道照明电路,负载模块通过降压模块、整流模块、滤波模块与交流电源相连,取代了价格昂贵的电源模块,降低了制作成本的同时,达到了通过降压模块限制电流和动态分配降压模块和负载模块两端电压的作用,整流模块以及滤波模块完成市电交流电转化成直流电的作用。

在上述技术方案的基础上,参见图2,该井道照明电路还包括保险丝600,保险丝600的第一端601与交流电源100的第一端101相连,保险丝600的第二端602与降压模块200的输入端口201相连。

可选的,还包括保护模块700,保护模块700的输入端口701与整流模块的300第一输出端口303相连,保护模块700的输出端口702与负载模块500的第一端501相连。

保险丝600,也被称为熔断器,当电路发生故障或异常时,伴随着电流不断升高,并且升高的电流有可能损坏电路中的某些重要器件或贵重器件,也有可能烧毁电路甚至造成火灾。若电路中正确地安置了保险丝,那么,保险丝就会在电流异常升高到一定的高度和一定的时候,自身熔断切断电流,从而起到保护电路安全运行的作用。

实施例二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二提供的一种井道照明电路的结构示意图,在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之上,本实施例对井道照明电路中的降压模块200、整流模块300、滤波模块400、负载模块500以及保护模块700进行了细化,参见图3,交流电源的第一端为火线L,第二端为零线N。保护模块700包括第一二极管D1和第一电阻R1,第一二极管D1的第一端(阳极)与整流模块300的第一输出端口303相连,第一二极管D1的第二端(阴极)与第一电阻R1的第一端相连,第一电阻R1的第二端与负载模块500的第一端501相连。由于负载模块500可以包括多个发光二极管,而发光二极管正向导通的,所以此处设置保护模块700,通过第一二极管D1的正向导通特性,保证直流电源正负极下接在发光二极管时可以正常发光。第一电阻R1用于限流,保护第一二极管D1不被烧坏。

需要说明的是,本实施例中的交流电经过降压模块200、整流模块300、滤波模块400、负载模块500以及保护模块700之后,提供了直流电,直流电的正极和负极分别接在负载模块500的第一端501和第二端502。

可选的,负载模块500包括至少一个发光二极管D2,示例性的,图3仅是示出了一个发光二极管,但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对于发光二极管的个数不作限定。需要说明的是,负载模块500还可以包括白炽灯。

可选的,降压模块200包括至少一个第一电容C1和第二电阻R2,第一电容C1和第二电阻R2之间通过并联连接。可选的,第一电容C1为无极性电容。因此降压模块200直接与交流电源的火线L相连,通过第一电容C1的可以是正半周的交流电也可以是负半周的交流电,因此须选用无极性电容。第二电阻R2用于第一电容C1的放电电阻。

需要说明的是,电容降压的工作原理是利用电容在一定的交流信号频率下产生的容抗来限制最大工作电流,例如在50Hz的工频下,1个1uF的电容所产生的容抗约为3180欧姆。当220V的交流电压加在电容的两端,则流过电容的最大电流约为70mA,虽然流过的电容的电流有70mA,当在电容上并不产生功耗。因为如果电容是一个理想电容,则流过电容的电流为虚部电流,它所作的功为无功功率。根据这个特点,如果在一个1uF的电容器上再串联一个阻性元件,则阻性元件两端所得到的电压和它产生的功率完全取决于这个阻性元件的特性。例如,将一个110V/8W的灯泡与一个1uF的电容串联,在接到220V/50Hz的交流电压上,灯泡被点亮,发出正常的亮度而不被烧毁。因为的灯泡所需的电流为8W/110V=72mA,它与1uF的电容所产生的限流特性相吻合。同理,也可以将5W/65V的灯泡与1uF的电容串联在220V/50Hz的交流电上,灯泡同样会被点亮,而不会被烧毁。因为5W/65V的灯泡的工作电流也约为70mA。因此,电容降压实际上是利用容抗限流。而电容实际上起到一个限制电流和动态分配电容和负载两端电压的角色。

那么在本实施例中,降压模块200通过两个第一电容C1,来限制负载模块能够承受的电流。根据经验公式(式1):

C=14.5×I(式1)

其中,C为降压模块中的等效电容单位为uF,I为负载模块的工作电流,单位为mA。相关从业人员可以根据经验公式(式1)来权衡降压模块上的电容值与负载上的电流之间的关系。

可选的,整流模块300包括4个二极管,分别为第二二极管D3、第三二极管D4、第四二极管D5和第五二极管D6,第二二极管D3的阳极和第三二极管D4的阴极作为整流模块300的第一输入端口301;第四二极管D5的阳极和第五二极管D6的阴极相连,作为整流模块300的第二输入端口302;第三二极管D4的阳极和第四二极管D5的阳极相连,作为整流模块的第二输出端口304;第二二极管D3的阴极和第五二极管D6的阴极相连,作为整流模块300的第一输出端口303。

可选的,滤波模块400包括第二电容C2和第三电阻R3,第二电容C2的第一端与第三电阻R3的第一端以及整流模块300的第一输出端口303相连;第二电容C2的第二端、第三电阻R3的第二端与整流模块300的第二输出端口304以及负载模块500的第二端502相连。

可选的,第二电容C2为极性电容。第二电容C2的第一端为正极(+),第二电容C2的第二端为负极(-)。经过了整流模块之后残存的交流电均是正半周的,由于第二电容C2的第一端与整流模块300的第一输出端口303相连,第二电容C2的第二端与整流模块300的第二输出端口304相连,第二电容C2第一端的电压高于第二电容C2第二端的电压。第三电阻R3用于与第二电容C2组成放电回路。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井道照明电路,通过简单的电容、电阻以及二极管,组成了具有降压作用、整流作用、滤波作用以及保护作用的照明电路,将市电交流电,转换为井道负载可以使用的直流电,达到了通过降压模块中的电容限制电流和动态分配降压模块和负载模块两端电压的作用,整流模块以及滤波模块完成市电交流电转化成直流电的作用,取代了现有技术中价格昂贵的电源模块,降低了制作成本。

注意,上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及所运用技术原理。本领域技术人员会理解,本实用新型不限于这里所述的特定实施例,对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说能够进行各种明显的变化、重新调整、相互结合和替代而不会脱离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因此,虽然通过以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较为详细的说明,但是本实用新型不仅仅限于以上实施例,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构思的情况下,还可以包括更多其他等效实施例,而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所附的权利要求范围决定。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